手機也能玩淺景深拍攝,修出大光圈效果

2021-02-14 玩轉手機攝影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喜歡上圖這種主體非常清楚,背景模糊一片的照片,看起來背景不僅簡潔,而這種淺景深還能為畫面營造一種很唯美的意境。但由於手機調不了光圈所以拍不出單反的「大光圈」效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後期APP略微進行調整,就可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為了方便你們快速上手,我今天就分兩種機型講解:

安卓手機:Photoshop Touch 

iPhone手機:Tadaa SLR


原圖:背景雜亂


效果圖:虛化背景,大光圈效果,主體突出


1、打開原圖,選擇快速選擇工具,不過左下方一般會默認為「快速選擇工具」,如果沒有就點擊進去選擇。


2、為了更簡單快速的操作,我們就直接把主體摳出來(藍色的飲料),點擊下方把模式變成「+」號,畫筆調小,可以很好的控制螞蟻線。


記得要放大塗抹,如果主體的螞蟻線沒有很好的貼近主體邊緣,把畫筆調小,左下方的模式改為「—」號塗抹多餘的就可以了。

3、我們選擇摳出主體是為了更快速的虛化多餘的東西,所以點擊上方「畫筆虛線框」 裡的「反向選擇」,就會出現兩條螞蟻線。



PS:如果不小心點中屏幕,螞蟻線消失了,就點擊右上角的「撤銷」鍵即可。

4、再點擊上方第三個標誌「fx」裡的高斯模糊選項,參數可以根據畫面的需求調整,注意虛化程度。這裡是14.7。



5、點擊確認後,邊緣如有過度不自然的,可點擊左下方選擇蓋印工具修飾。再給圖片增加一點亮度和對比度,搞定後點擊完成。請注意,點擊「完成」 之後還要導出圖片才是真的保存成功。



Tadaa SLR能很好地區分前景、中景和背景,還能重新定義對焦位置。

操作很簡單,打開原圖:


選擇主體物件,用手指塗抹就可以,可以智能塗抹或者精細塗抹:


選擇焦點和景深範圍:


我喜歡加個暗角效果:



兩款操作而言, Tadaa SLR相對而言會簡單快速點,但只要熟悉了,都是很簡單的事來的。

相關焦點

  • 如何用大光圈淺景深拍出好的人像照片
    拍攝人像時,景深可適當模糊背景,柔化視野中的線條,加強影像呈現出現場環境的透視感。  因此,在拍攝當下,我們應先去觀察場景中可運用的元素,並在腦中模擬景深所顯示出的狀況,預視影像拍攝的成果。背景淺景深的效果就會更顯夢幻  景深形成除了大光圈以外,另一個重點則與對焦距離有關。
  • 誤區 大光圈 淺景深 不是絕對!
    大部份初學者在一開始,會追求大光圈的散景表現,而陷入大光圈、淺景深就是王道的影像迷思。但是光圈真的是大就好嗎?其實不然,下面要告訴各位,在不同的拍攝情況下,或許用大光圈的淺景深,可以去除背景不必要的雜物,突顯被攝主體,但過了這關卡之後,了解不同鏡頭焦段的最佳光圈以及何時該使用中等光圈及小光圈,才能讓自己的攝影術更上層樓哦!
  • 【攝影技巧】淺景深人像照片的拍攝技巧
    大家都聽說過大光圈的好,那糊到化不開的淺景深 ,常叫新手茶不思飯不想,只想真正地擁有大光圈鏡頭。不過當你真的擁有它時,知道淺景深人像該怎麼拍嗎?光圈與背景又該如何運用搭配?小編覺得這應該是不少玩家在接觸大光圈人像寫真時,最常面臨到的難題。這次我們將以這些問題為模板,配合實際的拍攝範例,讓大家深入了解大光圈與應用於人像攝影所產生的變化。
  • 掌握景深三要素,輕鬆玩轉大光圈
    攝影也有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攝距離」,這三個都可以影響到景深。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對焦位置的前後呈現清晰畫面的範圍,景深越大(深),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大,大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清晰。景深越小(淺),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小,小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呈現模糊虛化的效果,只有焦點畫面是清晰的。
  • ​淺景深如何拍出好的人像照片
    一般來說,在拍攝時我們並不建議玩家將光圈開到最大,除了會留戀在淺景深的錯誤觀念外,還會讓影像陷入種沒有情感的狀況,就像是幅看似美麗畫作,卻毫無眷戀的必要,隨時可以取代。因此,在拍攝當下,我們應先去觀察場景中可運用的元素,並在腦中仿真景深所顯示出的狀況,預視影像拍攝的成果。
  • 手機拍淺景深你不是很想嗎? 3分鐘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物距、鏡頭焦距、鏡頭光圈。 物距:物體到鏡頭的距離。物距越大,景深越大。(拍攝離你近的物體,比離你遠的物體,虛化效果更好) 鏡頭焦距:拍攝時鏡頭的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小。(使用焦距較長,比焦距較短,虛化效果更好) 鏡頭光圈:拍攝光圈孔徑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使用大光圈,比小光圈,虛化效果更好)
  • 大光圈的使用時機你知道嗎?6個訣竅教你用大光圈拍出驚奇效果!
    大光圈鏡頭讓人著迷,拍出淺景深的作品比較唯美,極易突顯主體,讓人產生近距離的共鳴感,只有懂得使用大光圈的意義,拍出好作品才能讓人信服
  • 大光圈定焦鏡拍攝技巧
    大光圈的好處如果你了解攝影曝光,你一定知道光圈越大,同一時間進入的光線便越多,這樣可以讓你在低光的環境(如室內、晚上等)中,手持拍攝時不用提升感光度也可以保持照片清晰,令照片質量更好。除了能提高快門速度外,大光圈的另一個的效果就是淺景深了。淺景深不但可以突出主體,漂亮的散景也可以讓照片充滿詩意。如果加上一些小技巧,可以利用大光圈拍出多種形狀的散景效果,在節日時拍攝非常有趣。
  • 手機拍出單反淺景深虛化效果的10個竅門
    本期專門探討如何充分利用手機現有的硬體軟體,拍出與單眼相機相媲美的淺景深效果。比如華為 「大光圈」,iPhone「人像」、OPPO「人像」、vivo「虛化」等,這些模式可以直接拍攝出背景虛化的效果。《感受校園》,源自網絡,為華為P10手機大光圈模式拍攝有些手機還自帶「微距」拍攝功能,可拍出淺景深效果。
  • 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為了實現上邊三個要求,大光圈虛化當然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了——而職業攝影師當然應該不能局限於這一手段。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清後蒙的相片,特別常見於人像相片,這些相片會被稱為擁有淺景深的效果,那麼對於新手來說,要拍出這種吸引人的相片有什麼辦法呢?手頭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夠呢?讓筆者於這篇文章一一為大家解答吧!
  • 4句口訣教你如何拍攝出背景虛化 手機出效果還有一招鮮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背景虛化效果的原理及拍攝方法。同時,我相信很多人是喜歡用手機拍攝的,那麼我也會說說手機怎麼拍攝出背景虛化效果。背景虛化效果說白了,就是景深淺這碼子事。景深是什麼景深就是指你對焦的那個平面(會有一個面,面上個點到你相機的距離都相等)在畫面中都是清晰的。
  • 「無景深,不攝影」手機如何拍出「景深」效果?
    一個簡單的景深效果就能讓「作品」顯得逼格滿滿。目前iPhone7 Plus已經具備景深功能,手機無腦景深攝影已成為現實。手機攝影周賽展:主題「年味」徵稿啟事下面教您如何用手機逼格滿滿的「景深」!超越單反,超越7P?哈哈~~
  • 手機的大光圈背景虛化怎麼樣?
    對於相機來說,我一直比較推薦大家購買全畫幅機身和大光圈鏡頭。這樣的好處就是,比較輕鬆就能獲得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大光圈鏡頭好理解,為什麼要全畫幅機身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傳感器的使用,可以讓我們在比較長的焦距上就能得到比較大的取景範圍。比如說拍攝人像,同樣拍攝距離拍攝半身,全畫幅如果需要50mm焦距,那麼APS-C畫幅差不多就是35mm焦距。可見傳感器尺寸越大,拍攝同樣畫面的實際焦距越長。
  • 新手必讀大光圈定焦鏡拍攝技巧
    雖然是大光圈鏡頭,但是定焦鏡頭製造工序相對簡單,因此價格不高,例如一支 Nikon 50mm f/1.8 G 也只是港幣千多元,而且體積小和輕巧。 使用大光圈定焦鏡的應用例子(一) 拍出迷人淺景深
  • 不用單反,一分鐘用手機做出大光圈效果!
    眾所周知,單反(或微單)有手機遠遠比不上的背景虛化功能(也稱「淺景深」效果),如果再搭載上一款大光圈鏡頭,那就更加牛逼哄哄了。
  • 大光圈只是虛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靈活運用4要素
    圖1 f6.3拍攝相機的畫幅越大,景深控制越容易,或者說全畫幅比APS-C畫幅相機更容易獲得虛化效果。但是一旦相機已經選好,這個因素在拍攝時就可以忽略了,只是在選購相機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前後景虛化效果越好;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需要大景深時用小光圈。這是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知道的。鏡頭的焦距很大程度上影響景深,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所以如果你有一支長焦或者超長焦鏡頭,甚至光圈f8也能獲得淺景深,或者說獲得很好的虛化效果。
  • 什麼是景深?景深與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係
    另一方面,當光圈打開時,景深會隨之變淺,目標附近的畫面會愈發模糊,使目標本身更加突出。因此,光圈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控制曝光,還能夠控制景深(散景特效的量)。 如果拍攝距離增加,即使光圈值保持不變,景深也會變深;相反,如果拍攝距離變短,景深則會變淺。鏡頭焦距越短,景深就越深。較長的焦距會產生較淺的景深。
  • 使用大光圈有講究,這些方面我們才要用大光圈來拍攝
    光圈是攝影中調整最頻繁的參數之一,光圈的大小主要對進光量的多少,對景深的深淺有影響,一般我們使用光圈的目的大都為了它的景深效果,進光量的多少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快門速度或者調整
  • 拍照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
    在什麼時候選用什麼光圈,這完全取決於你想拍出什麼效果的作品。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下,大光圈及小光圈的具體運用方法吧!f/4 以下的大光圈,景深很淺,焦平面外的清晰範圍很小,很容易拍出主體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效果,有效地將主體與背景分離。
  • 手機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麼意思?學會拍照大提升!
    很多時候,有些朋友表示,明明我買的也是像素很好的拍照手機,為什麼不能達到朋友圈裡面的人的那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