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慶節期間,從蘭州去成都的路上,特意拐去探看闊別三十七年的故鄉——徽縣永寧鎮,我十五歲離開家鄉,家鄉的一切常縈繞夢魂,永寧河也常常從我的夢中流過,那裡承載了我懵懂歲月的快樂和憂傷,卻因種種原因再未回過故鄉,經過時間的過濾,久遠的回憶都是美好時光。
記得我家住在徽縣永寧鎮永寧河的大橋邊,半山坡上幾間瓦房,山腳下就是是永寧河。永寧河是嘉陵江的支流,河水清澈。夏天,孩子們在河裡遊泳,我也曾混跡其中,記得我當時用手掌撐在河邊,兩隻腳在河水裡不停地撲騰,卻不敢放手去遊,直到今天也沒學會遊泳。
父母在家養了一條土狗和二十多隻鴨子,土狗曾是外甥童年最忠實的玩伴,媽媽每天清晨一打開窩門,鴨子就邊跑邊飛地撲向河面,在河裡嘻遊覓食。傍晚時分,鴨子們自己回到窩邊,迎接他們的是多半盆玉米,鴨子的嘴在玉米盆中譁啦譁啦地攪動,不一會兒就吃得精光。有一年夏天接連暴雨,河水漲得很高,傍晚時分鴨子沒有像平日一樣按時回家,過了幾天洪水退去,鴨子們又一隻不少的回來了,全家人又意外又驚喜。
河的對面是山,山上長滿了槐樹,五月,山上的槐花開了,山谷裡瀰漫著槐花的甜香。
走在去往徽縣的路上,秋色斑斕,霧靄在山頂飄浮,對於故鄉,心中總有無限的遐想。
可惜到達永寧鎮的時候已經是傍晚,看不清村莊的輪廓,只能在加油站旁的商店門口停車。多麼希望能碰到曾經的鄰居或者老鄉,邂逅曾經一起上學的那個聰明愛笑的姑娘,心裡念著,你在哪裡?是否和我一樣蒼顏華發?是否經歷生活滄桑,早已不復原來的模樣?
我熱切地想問一問共同熟悉的人和曾經的過往,問了路旁的大嫂,我打聽的人她一個也不認識,遺憾仍然壓抑不住心中的熱望,老公陪著我在三十七年前曾經住過的山坡上探尋,以前的房屋早已不在,代以新建的磚瓦房,道路也已經改建,原來的橋梁仍在,只是橋兩頭都堆了砂石,阻擋車輛過往,砂石上荒草叢生,看來新路建成應該有些時日了。
沿著河邊來到舊橋下,拍了兩張照片,意猶未盡地去找以前的學校,學校裡院子裡原來有一排平房教室的地方,已經拆建成四層的教學樓,每層樓上都亮著燈光,只是疫情期間不讓陌生人進校,隔著大門和看門的老大爺聊天,他問了我的情況,居然知道我住在河對面山坡上,還是我爸爸的棋友!總算碰到認識的人,失落的心情才略有平復。
因為永寧鎮上沒有旅店,我們在路邊的小店裡吃了兩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又趕回徽縣縣城住宿。
我熱愛我的故鄉,那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無論她現在什麼模樣,在我的心裡,她永遠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