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上,有故鄉惠安的淨雅,也有中原大地的厚重。兩種文化碰出的化學反應,使他成為一位以清雅之中見沉厚、以畫筆讚美中原厚土和人民的藝術家。
方照華,生於1946年12月,福建惠安人。曾用名方照樺、肖仿,歷任中國美協河南分會副秘書長,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國畫家協會名譽主席、鄭州大學名譽教授、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顧問,中國歷史博物館畫廊顧問、《中國書畫收藏》、《中國書畫鑑賞》等雜誌顧問,享受政府津貼的優秀專家。
方照華深愛著他的兩個故鄉——生養於斯的福建惠安和生活近半個世紀的河南。
家鄉姐妹
他在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持工作長達24年,作品大都描繪中原地區人物和風光,尤其有著濃濃的「黃河情結」。
塞北駝鈴
邊寨秋日
對生養之地福建的情結,對海峽的眷戀,對「惠女題材」的心儀,在他的作品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閩南早春
《微風》創作於1994年,表現的就是方照華家鄉惠安女的一個內容。畫面展示的是惠女的背影,卻因海鷗翻飛的輕盈和石頭的沉重形成鮮明對比,主題鮮明。
方照華說,惠安女有兩個特點:惠安女在全國很有名氣,她們善良、勤勞、不怕苦,還有其服飾視覺效果非常獨特,很有衝擊力。
微風
他說,地瓜、稀飯養育他長大,中原的水土澆灌他成長,他深愛著這兩個故鄉,因此作品中傾注了兩種感情。
他並不囿於這兩類題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創作了許多表現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內容的精品。而他也鍾愛古典題材。
紡線圖
醉仙圖
《難忘的歌》創作於1989年,曾榮獲「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國際美展」金獎。畫面以銀灰色調為主,表現的是一位八路軍的女文藝戰士,聽見河灘上一個牧羊老人在唱著《信天遊》,引起了她的很多回憶。
方照華想表現的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英勇卓、絕前僕後繼的精神,最後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本身也是一首難忘的歌。
難忘的歌
從河南省美協主席退下來後,方照華就回到上海定居了。2008年在上海創作的《花樣年華》,畫裡的幾名惠安女牽著一輛嶄新的電動摩託車談笑風生,姿態和神情生動而甜美。
著名美術評論家水天中說:「方照華筆下的惠安女,於婀娜娟秀之外別具沉酣凝重的意味。」
花樣年華
歲月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音容,但惟一無法改變的是鄉音與鄉情,一顆對故鄉熱情的心。在方照華創作的作品中,有許多作品描寫的是形態各一,生動有趣的惠安女形象。離開故鄉近半個世紀,故鄉的山山水水,故鄉的人都成為他生命中的一份永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