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音
時光不棄,未來可期,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01-
「故鄉,不想說出來。說出來,故鄉就老了,心就空了,就找不見自己了,請允許我跟故鄉捉會兒迷藏。」
故鄉,是用來懷念的,而時間將拉長這種懷念。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個故鄉的模樣,它總是會牽扯出許多情懷。
小時的故鄉是那樣的古樸,純真。那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土坯房,灶臺旁母親祥和的目光;土炕上那散發著幽香的一壺老酒,那就是家的味道,悠遠而流長!
站在都市的角落,心裡有抹不去的憂傷。回望遠方的故鄉,每次都會熱淚盈眶。
那是我的出處啊,怎敢輕易相忘。在異鄉,每當深夜就會以流閃不息的思念,懷想起親人、朋友、就會在寂寞中思念故土。
懷念故鄉,懷念兒時的歡樂,如手捧一抹清冽的月光,洗滌凡塵舊夢,在咀嚼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之後,多了一份蒼涼過後的嫵媚。
-02-
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
那山,那水,那人,故鄉的一切一直撩動著我們歷經世事的心。流年的回憶在悽婉迷離中迴蕩,如四溢的花香,含情脈脈的漲滿心田。
時間也許會滄桑了容顏,蒼老了心情,可是對故土的守望與眷戀,一直都在,從未抹去。
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吹不散這點點情,也隔不斷這相思愁,唯寄一顆相思的心,訴於皓皓的明月。
回望那段魂牽夢縈卻永遠回不去的時光,那片山水,那塊安寧的土地,和那塊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這一切就像刻印在我生命中的一幅鄉村圖畫,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也繚繞漂浮在我的文字和夢境裡。
對於遠行他鄉的遊子來說,故鄉永遠是記憶深處最溫暖的堡壘。尤其是故鄉的冬天是溫暖的,一家人圍坐在堂屋的一個炭火爐或煤球爐周圍,從早上到夜晚,爐子裡的火旺旺的,照得屋裡暖暖的。
我們的骨子總是打著它的鉻印,不管我們願意與否,它總是揮之不去,像與生俱來的特質,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靜靜燃燒與沸騰。
-03-
故鄉多麼美的一個地方,每次的提起都在心靈的深處倍感溫暖,即使走得再遠離心也近。
想起故鄉,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它的味道。它是一種什麼味道呢?是槐花的清香,杏子的酸甜,抑或是炊煙中的飯香。
歲月的轉變,時光飛逝,轉眼間在外呆了很多年,閒暇時間不覺就會升起對故鄉無限的懷念。
想到家鄉的田野裡生長著美麗的野花爭相競放,我那顆久久塵封的心,也會因此而融化萌動。每次的提起都不自主地抬頭看向故鄉的方向,因為無論身在何處,那都是出發的地方。
故鄉啊,故鄉,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我必定要讓你以我為豪。家鄉的槐花,就像初戀,讓我牽掛了二十多個年頭,也不知道讓我想念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04-
李白在《春夜洛都》中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他鄉只能容身,故鄉才可安置靈魂!走得再遠,我們也要回到我們出發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故鄉。
年味最是故鄉濃,懷念故鄉的酒,懷念故鄉的情!故鄉是刻在血脈裡的風景,時時在柔情似水的撥動心弦;故鄉是一盞夜裡的明燈,悄無聲息地點亮心房。
每次回去看望父母,來的時候一身輕鬆,但是每次的離別卻多了更多的淚水,原來發現這片土地不止只有親情的存在,更多的是心靈的寄託。
故鄉,是生命裡一首流淚的詩。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每想起年邁的父母,淚水就止不住地往外流淌,這難以割捨的親情會常常牽絆我的一生。
明月千裡寄相思,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