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什麼樣的詩,竟讓詩聖杜甫讀之流淚?

2020-12-26 騰訊網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詩言志,旨發詩人內心強烈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現實、或發揮想像,讓噴薄而出的情感引發讀者的共鳴,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因而讀者讀詩時,往往喜怒哀樂隨詩句而升華。讀「漫捲詩書喜欲狂」則喜不自禁,讀「從此無心愛良夜」則惆悵失落,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則既悲且怒……

唐詩中很多反映現實、表達悲情的詩讀來不僅僅情緒為之感染,甚至還催人淚下。比如戰爭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寫生活困頓的「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還有悼亡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都是催人淚下的名句。

今天咱們再來欣賞一首冷門的催淚唐詩——邊塞派詩人高適晚年最動人的一首詩——《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寄杜二拾遺

唐·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詩題中的「杜二拾遺」就是詩聖杜甫。高適和杜甫早在開元年間就相識,當時二人都是有才而無人識,落魄不遇同病相憐。後來經歷了安史之亂,戰亂後高適曾顯赫過一段時間,做過節度使平定過永王叛亂;杜甫也入朝當了個左拾遺的小官。

但好景不長,二人不久後都被貶官。高適被人讒毀構陷,而杜甫則受到房琯案的牽連;後來高適年過六十,被貶為蜀州刺史,杜甫年過五十,流落成都,二人再次相逢市場會面敘舊寄詩慰藉。這首《人日寄杜二拾遺》就是高適寄給杜甫的詩作之一,雖冷門,卻感人淚下!

這是一首七言古體詩,全詩共分三節,四句一節。前四句直接入題,一句「遙憐故人思故鄉」點出了二人同病相憐,既是說杜甫「思故鄉」也是說自己「思故鄉」,面對滿目瘡痍的國家戰亂後的春色,撩動鄉愁空斷腸!

中間四句則是憐友之情、鄉愁之情、愛國之情的深化拓展:「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即使自身被貶在外,也憂心時局,愛國熱忱絲毫不減。"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則承接百憂千慮而來,身逢亂世動蕩,被貶他鄉,今年與好友相思不見,明年又哪能預料到身在何處呢?深沉的感喟中儘是同病相憐的相思和心憂國家的愁慮,隱藏了內心無限哀痛。

最後四句則點出了二人生活困頓、壯志難酬,抱負依舊卻「書劍空老」!自己老邁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國家多事卻無所作為,內心也有愧於到處漂泊流離的杜甫。

整首詩,無一字華麗奪目的詞藻,也沒有刻意雕琢的警句,純用渾樸自然的語言把個人遭際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結起來,道出發自肺腑的真情,感人至深。據說杜甫收到此詩後竟至"淚灑行間,讀終篇末」,並回贈了一首詩: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並序

序:開文書帙中,檢所遺忘,因得故高常侍適。往居在成都時,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憶見寄詩,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自枉詩,已十餘年;莫記存歿,又六七年矣!老病懷舊,生意可知。今海內忘形故人,獨漢中王瑀與昭州敬使君超先在。愛而不見,情見乎辭。大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卻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

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

嘆我慘悽求友篇,感時鬱郁匡君略。

錦裡春光空爛漫,瑤墀侍臣已冥寞。

瀟湘水國傍黿鼉、鄂杜秋天失鵰鶚。

東西南北更誰論?白首扁舟病獨存!

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

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尊。

長笛鄰家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無限深情催人淚奔,詩聖杜甫偶遇老友,寫下了一首最有情韻的唐詩
    有這麼一首詩,少年時閱讀感覺極為平常,似乎就是老友相遇後的客套問答,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其中包含了無限的深情。這首詩就是詩聖杜甫創作的七言絕句詩《江南逢李龜年》。後人評價,這是杜甫最有情韻的一首絕句詩。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唐代)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詩聖杜甫與泰山
    2018年2月12日是杜甫誕辰1306周年。公元712年2月12日,杜甫出生。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 詩聖杜甫的「國際粉」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不同的杜甫,作家與城市的關係總是相互成就,杜甫之於成都,像莎士比亞之於斯特拉特福,像弗吉利亞·伍爾芙之於倫敦,像詹姆斯·喬伊斯之於都柏林…… 探訪草堂,像拜訪鄰居一般熟門熟路 想像一個尋常的夏日,隨我走進位於現在成都市青羊區草堂路 28
  • 詩聖杜甫寫了兩句罵人詩,現在卻被用來誇人,你應該聽說過
    還有很多文人在寫作時喜歡用「反諷」的手法,由於水平太高,一些人竟聽不出來。而「詩聖」杜甫就曾寫過這樣一首詩,被諷刺者因為沒有聽出他真正的意思,還以為是在誇他。這首詩就是《贈花卿》。古人彈琴《贈花卿》全文只有28個字,內容為:「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杜甫最悽涼的一首詩,令人感慨萬千,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密切關注社會的最底層,而且寫得無比的細膩,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他被後世稱為「詩聖」。要知道「詩聖」這個稱號,可不是一般隨便能夠獲得,只有那些靈魂高尚,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才能夠稱為「聖」,例如孔子他作為儒家創始人,於是被封為「孔聖人」,畫家吳道子,由於他的畫好,於是便被封為「畫聖」,書法家王羲之那是「書聖」。這些那都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詩聖杜甫三吏三別
    表達了詩聖杜甫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對老百姓的同情。這時,杜甫正由新安縣繼續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於是就其所見所聞,寫成這篇不朽的詩作。作品鑑賞《石壕吏》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 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
  • 詩聖杜甫,詩鬼又是誰?竟然還有詩佛!詩神!
    作為文學之祖,藝術之根的詩,在古代的地位不可小視,而詩人自然也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頗有如今大明星的架勢,那些活躍在詩壇上最璀璨的那幾位名人,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稱號,一來突出自己詩歌的特點,二者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們更容易記住,更容易傳播的方法。說起稱號,隨口而出就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可你知道李白為什麼叫詩仙,杜甫為什麼叫詩聖嗎?
  • 每日詩話:捲簾唯白水,隱几亦青山-詩聖杜甫之「悶」
    大詩人杜甫,流落到成都浣花溪畔,結廬而居,過著類似隱士的生活。《浣花旅地誌》記載,杜甫在蜀地之日,常用七金購買半籃子黃米,一串細子魚,還有籠桶衫和柿油巾,這些都是蜀地窮人所需之物。另外,每到蠶絲成熟的季節,杜甫就會帶著兒子,到周邊的村落低著頭彎著腰去乞討蠶絲,逢人便說:「如果你可憐我,就送給我一絲兩絲的吧」。
  • 杜甫晚年家道中落,寫下一首詩,讀來句句感慨字字心酸
    比如詩聖杜甫,名氣與李白不分伯仲,但他沒有李白那般幸運,至少李白一生基本衣食無憂,而杜甫相對寒酸。窮困潦倒,借錢慰饑寒杜甫早年家境還算可以,畢竟父親在兗州做官,雖然官職不高,養活一家人肯定沒問題,所以杜甫無需為生計發愁,過著瀟灑自在的日子。二十三歲那年,杜甫參加朝廷組織的科舉考試,卻榜上無名,憤然離開長安,開啟了長達十餘年的遊歷生涯。
  • 杜甫送給宰相之子一首詩,其中10字成千古名句,鼓勵人們多讀書
    這句話的作者,也確確實實做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就是唐朝著名詩人,人稱"詩聖"的杜甫。這句詩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首詩有點長,因此我用圖片的形式展示。杜甫的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七載,即公元748年,而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此時的他36歲左右,正值中壯年。
  • 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詩聖——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詩聖杜甫,光照千秋——韓慶祥讀書札記
    詩聖杜甫,光照千秋——韓慶祥讀書札記文/韓慶祥中國文學史上,有些人的頭銜,是歷代認可的。比如「詩聖」杜甫,就無人可及。唐朝300年裡,給後世留下詩作的就有2000多人。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傳媒,可文化圈重視,整個王朝也特別寬容。一首好的詩歌,上達朝廷,下傳江湖,不僅士子相互傳看,皇帝和當朝公卿也會分享。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商隱寫詩誇讚這位神童,一首詩跟杜甫《春望》比肩,一起來欣賞
    晚唐李商隱才高八鬥,跟杜牧並稱為「小李杜」,以跟李白杜甫這對「大李杜」區別。李商隱看得上的人不多,但有一個詩人,10歲時即席成詩,5年後李商隱吟詠著他的詩,還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誇讚他。李商隱的這首詩題目長達45字,而詩只有28字。
  •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你知道「詩魔」「詩狂」「詩豪...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於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詩聖杜甫在綿州的驚鴻一夢……
    >綿州,安史之亂時因為遠離中原的戰爭兵戈而略顯寧靜。在當時成為了大量人們的避難之所,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無一例外。而在這戰爭中保留下來的寧靜,更留下了無數名人軼事。今天,我們便要來說說綿陽三臺杜甫草堂,詩聖杜甫在綿州的驚鴻一夢……
  • 杜甫晚年一首表達孤獨的詩,短短的幾句,卻把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杜甫的一生極其的落魄,也無比的孤獨,尤其是他在晚年時期更是獨自漂泊,那一份孤獨之感,更是深入骨髓,從而也使得他寫下每一首詩都充滿了孤獨之感,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悲痛之情;作為當時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儘管才華橫溢,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極為悲情。
  • 詩神、詩仙、詩聖、詩王、詩佛、詩狂等全了,不看不藏實在可惜!
    按明代袁宏道的說法:「蘇,詩之神也。」詩仙:李白。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當年李白初到長安拜訪前輩詩人賀知章,賀見其詩稿《蜀道難》,贊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李白為「謫仙人」,就是在天上犯了錯,被貶到人間的人。以上二位已經不是人了,是神是仙。詩聖:杜甫。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聖者,通也。
  • 郝潤華 王燕飛│獻給詩聖的一瓣心香 ——莫礪鋒、童強《杜甫詩選》讀後
    對前代選本選錄較多的詠「馬」「鷹」詩,《詩選》只選4首,而如《病馬》《病橘》《瘦馬行》等則不在選錄之列,似乎暗合杜甫本人傾向陽剛之美的藝術風格。另外,選了《選注》《詩集》均不選的《青陽峽》等詩,指出杜詩善於刻畫奇特之景,對於韓愈《南山》詩具有影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