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寫給母親的一首詩,盡顯一片孝心,讀來當真是潸然淚下!

2021-01-09 塵世曉書僮

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一種愛,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母親那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我們的生命是母親給予的,我們幼兒時期說的第一句話是母親教的,總之母親給予了我們無窮無盡的愛,也正是這種無私的奉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人世間的溫暖;可是當我們長大了之後,從而遠離開母親,這個時候我們會想念母親,同時母親也更加思念兒子。

無論是古代的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那都是有無法描寫母愛的經典之作,譬如唐朝才子孟郊的一首《遊子吟》,更是成為了描寫母愛裡的千古名篇,從而感動了天下無數的遊子,那其實到了宋朝,也是有很多的詩人寫過這一類題材,畢竟母愛也是和愛情一樣,它永遠也無法寫完,並且這種情感也更加深刻。

那宋詩裡描寫母愛最深沉的莫過於王安石的這首《將母》,雖然在寫這首詩時王安石已經是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當他一個人時,內心依然會覺得孤獨,會感到悲傷,為此他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母親的思念之情。

《將母》宋代:王安石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詞人、文學家;同時也是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他在書法上也是有著極高的造詣。詩人對於母親的那份深厚的情感,也同樣很是令人感動,他在寫這首詩時也正是由於在月亮之夜想到了遠在故鄉的母親,為此內心是感慨萬千,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母親的思念。

正所謂是兒行千裡母擔憂,然而遠在異地他鄉的兒子,那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母親,正是這樣的一種思念之情,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一位兒子對於母校的思念之情。王安石也是古人中的楷模,無論是他的學識,還是人品,那都是一流,而且他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的一片深情。

第一二句便是寫得極為傷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深情,「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我將母親接到了這邗溝上,但家還是留在了江寧。短短的兩句沒有任何的過渡,也沒有任何的技巧,無非只是為了點出下面的兩句,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母親那份深沉的愛。

第三四句最為經典,也最具有感染力,「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在這麼一個月亮之夜,母親聽到了外面的杜鵑鳥的叫聲,突然是想到了在外的兒子,儘管彼此天隔一方,一個在南方,一個則是在北方,但是心中依舊是牽掛著對方。在這兩句中,詩人可謂是一語雙關,不僅寫到了母親對兒子的思念,同時也寫到了自己對於母親的思念,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更為傷感。

王安石的很多詩都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而且寫得也是極為生動,也很是悽美,從而也是令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然而這首《將母》,也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以及對於母親的那份深沉的愛,那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畢竟我們長大了之後,也是一樣遠離母親,當我們在思念母親的時候,其實遠在千裡之外的故鄉,母親對於我們的思念則是要更加的深沉。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早年最經典一首詩,每一句都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北宋時期的文壇可謂是群星璀璨,這一時期誕生了無數的名家,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要數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秦觀、柳永、範仲淹、李清照等人,在這些人中很顯然王安石的文學成就是被低估了,現在只要提到王安石,可能大家都會想到變法,反而是忽略了他在文學上所做出的貢獻,其實他的成就完全可以比肩蘇軾
  • 王安石一首描寫過年風俗的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相,主持變法,同年的春節,王安石看到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快樂景象,聯想到變法改革已經有了起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充滿過年快樂氣氛的詩篇。《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讀一首詩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其二》,功業未遂,恰稱東山之志
    ——宋代: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其二》這首詩是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的第二首,因為第一首非常出名,把第二首完全蓋了過去,以至於這一首極少被人提及,甚至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有二。兩首詩是相關聯的,為了方便說第二首詩,姑且把第一首詩列出來:茅簷常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但是王安石在晚年的時候,偏偏寫了一首《鐘山即事》,詩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公然唱反調嗎? 晚唐詩人杜牧有詩云「江東子弟今雖在,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的這首詩名為《題烏江亭》,而王安石後來就寫了一首《疊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是明晃晃的打臉啊!
  • 與生母反目成仇,一片孝心的張韶涵,換來的是對母親的失望
    「慈母」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聲,不惜出賣女兒  等到張韶涵有點名氣之後,就把自己的日常瑣事全都全權交付給了母親,直到母親和歌手張鎬哲傳出婚外情的醜聞後,張韶涵才開始自己管理自己的財務。  可是沒想到,沒了女兒的供養,母親就編造各種謠言來詆毀自己的女兒,這讓張韶涵本應該大紅大紫的時候,事業卻瞬間跌落谷底。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裡最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唐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儘管它距離我們有著上千的歷史,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依舊還是會被感動。一些詩作可能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又是會發現,這些作品別具一格,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 北宋王安石的兒子王雱的一首詞《眼兒媚》引發的公案
    有人說這是王雱為妻子而作,因為他的妻子被父親王安石嫁作了他人婦。好奇怪的父親,兒子未死,強將媳婦嫁與他人。這與陸遊的母親有何區別?棒打親生骨肉鴛鴦。有人說因為王雱體虛病弱,王安石便將王雱的妻子龐氏給嫁了。如果真如王雱所寫的真情實感,倆年輕人感情如此之深,王安石就不該將倆人活活給拆散了。除非他的兒媳可能真是什麼妖孽,迷惑得他兒子疾病上身,延綿病榻。
  •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文|某年某月某天吖至今,有很多寫愛情詩出名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無題詩,在詩集方面比較出色的有白居易,蘇軾,李商隱這些人。但是,擅長寫愛情詩的李商隱算是頂尖的了,在他戎馬光耀的一生,曾為心上人,戀人,愛人寫下無數情詩,很多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今天介紹的這首《無題》就是他寫給心上人的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
  •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三千年的詩韻。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詩歌來表達。既可言志,又可言情。寥寥幾個字,就構成了一首詩,語言精練,意境唯美,令人驚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跟中國相媲美。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也是他生命最後的絕唱
    當然這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還是王勃,除了他的一首《滕王閣序》美得令人驚豔之外,他的詩歌也是別具一格,尤其是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裡面也是句句經典,其中有兩句詩一樣膾炙人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是被後世很多詩人引用,並且描寫得也是極為深情。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蘇軾不僅詞開豪放一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與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將宋詩推向了高峰。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蘇東坡在不得志時寫的一首詩,處在低谷的人,都應該讀一遍
    北宋的著名文學家蘇軾在詩詞創作上都很有造詣,他曾經在人生低谷時就寫過一首著名的《東欄梨花》,此詩充滿了人生哲理,被譽為是一生至少要讀一遍。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的眉州眉山,家中世代都是博學多才的飽讀之士。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這從魯迅的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就可以看出來,魯迅真是博覽群書,他讀過的古籍真是汗牛充棟。1924年,魯迅發表了一首現代詩《我的失戀》,表面看是講述了自己四次失敗的戀情,實際上是模仿張衡的《四愁詩》這首古詩寫的。
  • 李賀寫詩夜謁韓愈,詩中場面奇幻無比,王安石卻說前兩句「不通」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曾以一詩夜謁韓愈,得到對方的極力讚賞,王安石卻說詩的頭兩句寫得「不通」。宋人為了解決詩中的「BUG」,特地為李賀搗鼓出了一個「新版本」。明朝的大才子楊慎為了力挺李賀,直接罵王安石是個不懂詩的老古董。
  • 宋代學霸王安石登高望遠,寫下一首七絕詩,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
    王安石,介甫和半山,是北宋著名作家。王安石在詩歌、詞和文學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散文和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然而,他的詩歌以善於推理和修辭著稱,在北宋詩壇獨樹一幟,風格豐富而深刻,被稱為" 王荊公style "。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唐詩裡就有很多的愛情名篇,這些愛情詩無一例外,大部分都描寫的很是傷感,也很是悲痛,這也正是由於詩人們,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遭受了種種打擊,從而才使得他們能夠寫出那些優美而又動人的愛情詩篇。雖然這些作品距離我們有著上千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愛情作品時,依舊還是會被作品中的那一份深情和悲傷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