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2020-12-20 塵世曉書僮

後人對於宋詩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宋詩失去了韻味,只是一味地偏重於哲理,讀來味如嚼蠟;當然也有人偏愛宋詩,認為裡面的哲理,講述了很多的大道理,這樣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所要看個人的理解。以我個人而言,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同樣喜愛。兩者之間並不衝突,最重要的是你要熱愛詩歌,要是真正喜歡的話,那自然能夠從中感受到獨特的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處處定知秋後別,年年長向社前逢。行藏自欲追時節,豈是人間不見容。

很多人對於這首詩可能比較陌生,而這首詩在王安石眾多的作品中不算很突出,但是由於寫得生動有趣,也為這首詩增色不少。所以看似很冷門,很顯然是被低估了,完全可以媲美唐詩,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讀來不僅朗朗上口,同時每一句都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把春天尋常的風景,還有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勃勃生機。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改革家、思想家;可以說是北宋時期的牛人,他一已之力主持改革推行變法,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這場變法轟轟烈烈,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樣也就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最終沒有進行下去,也成為了王安石心中永遠的痛。他的變法完全是為了國家,沒有半點的私心,但是當時的人不理解,再加上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最終這場變法以失敗告終,王安石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那麼這首詩正是寫於後期,這個時候的王安石心如止水,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但他對於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眾不同,在這麼一首小詩中,他通過燕子的描寫,以此來抒發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開篇的兩句疊字句,寫得最為巧妙,「處處定知秋後別,年年長向社前逢。」,每當到了秋天之後,燕子就消失了,再也見不到它的身影,但是到了來年的春天,燕子又從遠方歸來,我們在春社時節相逢。

最後兩句寫得最有趣,同時也很抒情,字裡行間也傳遞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解讀,「行藏自欲追時節,豈是人間不見容。」,燕子最是懂得時節,它會準時歸來,也會準時離開,在這人間燕子最可愛,人們也最喜歡燕子,希望可以在春天與之相遇。這兩句看似很普通,但卻最能夠體現出詩人當時的心境,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一切都結束了,變法也進行不下去,但是王安石心裡還是不甘心,希望可以再來一次。

王安石的詩清新脫俗,用詞很講究,儘管沒有什麼技巧,只是那麼平鋪直敘,但是又充滿了詩情畫意,在這首《燕》一詩中,他只不過是描寫了普通的燕子,還有尋常的風景,並沒有融入過多的哲理,這也唐詩是比較相似,所以這麼一首詩,也是最接近唐詩,可見王安石深受唐詩的影響,不像別的詩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哲理,反而讓詩歌失去了原有的韻味,還有那種獨特的美。

相關焦點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很多的詩就大量使用典故,這也讓他的作品沒有形成統一的風格,不僅寫作起來比較困難,對於後人在理解上也是比較吃力。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但是王安石在晚年的時候,偏偏寫了一首《鐘山即事》,詩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公然唱反調嗎? 在王安石看來,陳阿嬌被漢武帝厭棄,幽居長門,昭君和親塞北,孤苦無依,同樣是失意人生,又何必分什麼天南地北嗎? 不得不說,王安石的《明妃曲》翻得有新意,又令人有所體會,後世認為他的《明妃曲》才是「詠昭君」之最,不是沒有道理的。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但是寫得同樣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楊萬裡一生創作頗豐,寫下了四千多首詩,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他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蠟燭》,這首詩儘管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只要讀懂了,也是能夠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未夜身先臥,不春花巳開。
  • 王安石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獨有杏花如喚客,倚牆斜日數枝紅!
    無論是宋神宗,還是王安石,可能都沒有想過,為了掃除障礙。宋神宗把司馬光調離京城,讓他去洛陽編撰《資治通鑑》,蘇軾和歐陽修等人,同樣被調到地方。當司馬光主政之後,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廢除變法,等於是否定了王安石的歷史功績。先不去評論王安石的變法,僅司馬光的做法,其實就有一些過了。
  • 王安石早年最經典一首詩,每一句都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王安石不僅文章寫得好,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他的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晚年寫下了很多令人驚豔的名篇佳作,譬如《梅花》、《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二首》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這些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屬於一流。而且他的作品自成一派,風格也是多樣,一些經典的作品同樣深入人心。
  • 10首絕美冷門古詩詞,99%的人都沒讀過!
    確實,作為流傳千古的詩人,我們讀過太多李白、杜甫、王維、蘇軾等知名詩人的作品,其實,還有許多冷門詩人、冷門詩詞,亦是佳作,一眼就驚豔千年。下面10首驚豔的冷門詩作,一起來讀一讀吧!這首詩寫一個青年小夥子,以「垂釣」作掩護,在風光宜人的釣魚灣,焦急地等待著情人的到來。「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這簡直是一幅永恆的圖畫,一個最具美感的鏡頭。
  • 黃庭堅很直白的一首詩,脫離了江西詩派用典的手法,寫得很是唯美
    可能有的朋友對於「江西詩派」,並不是很熟悉,那麼小編在這裡稍稍給大家普及一下,所謂的「江西詩派」,並不是專指江西的詩人,只是以黃庭堅的一些詩人,他們把杜甫的詩作,當成是學習的對象,而且還講究詩詞格律對仗,用詞精準,做到無一字無出處,大量堆砌典故;所以他們這一派的詩人,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寫得非常的隱晦,裡面包含了非常的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江西詩派」,並沒有流傳開來的原因。
  • 王安石寫給母親的一首詩,盡顯一片孝心,讀來當真是潸然淚下!
    無論是古代的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那都是有無法描寫母愛的經典之作,譬如唐朝才子孟郊的一首《遊子吟》,更是成為了描寫母愛裡的千古名篇,從而感動了天下無數的遊子,那其實到了宋朝,也是有很多的詩人寫過這一類題材,畢竟母愛也是和愛情一樣,它永遠也無法寫完,並且這種情感也更加深刻。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詞,讀過的人不多,改成「現代詩」後走紅網絡
    很多人都讀過,也用過這段話,卻不知道其出處。據考證稱,最早使用這句話的是現代作家馮唐。不過,也有人追根溯源,認為這段話實際上源自宋代的蘇軾,是根據其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中的一段詩句,演繹出來的一句「現代詩」。
  • 楊萬裡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看上去像是打油詩,但是寫得生動有趣
    楊萬裡有很多的詩都入選了課本,這也從側面說明他的作品有存在的價值,只有真正大師級的詩人才有資格入選,很顯然楊萬裡就是南宋時期的大師,他的詩朗朗上口,並且清新脫俗,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好像是打油詩,但是讀來卻讓人拍案叫絕,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拓展了詩歌的表達方式。
  • 王安石《登飛來峰》境界高遠,蘇軾「偷師」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正在此時,蘇軾看了王安石青年時代寫下的一首詩,受到啟發,寫下了千古名篇《題西林壁》。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大才子蘇軾是怎樣向王安石「偷師」的。公元1050年,30歲的王安石從杭州知縣任上返回江西老家,途中經過這座山,寫下了這首詩。詩中第二句說「雞鳴見日升」,公雞打鳴後,太陽出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並非每一次日出都能被我們看見。很多時候,太陽會被浮雲遮住。
  • 王安石這首詩,短短四句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雖然優秀的詩人有很多,但是時勢才能造英雄,有很多詩人一生都很不得志,強如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人,也沒有在仕途上有一個很好的造化。而宋朝有一位文人在仕途上可以說得上是順風順水,這位文人就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他21歲的時候便進士及第,這是非常誇張的。要知道詩人孟郊年過五旬方才考取了一份功名,還有許多文人窮盡一生都無法謀取個理想仕途。而王安石則很遭人嫉妒。
  • 王安石二度出任宰相,蘇軾直接寫詩怒懟,將王安石嘲諷得體無完膚
    蘇軾等人剛剛舒了一口氣,沒想到十個月後王安石又捲土重來。蘇軾怒作《蓋公堂記》,寫段子嘲諷宋神宗「三易而病癒甚」。罵幾次三番啟用王安石,完全就是用人不當。除了寫「段子」,蘇軾還寫了一首叫《花影》的謎語詩,來表達內心憤怒與無奈。這首詩雖然非常短小,只有二十八個字,但是無形中將王安石嘲諷得體無完膚。
  • 王安石一首描寫過年風俗的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相,主持變法,同年的春節,王安石看到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快樂景象,聯想到變法改革已經有了起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充滿過年快樂氣氛的詩篇。《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戴叔倫一首經典的船歌,通篇寫得生動有趣,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唐朝有很多名氣不是很大的詩人,可是他們的作品同樣寫得很美,這其中就有像戴叔倫這樣的詩人,提起這位詩人,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覺得有一些陌生,甚至都沒有聽過,其實他也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是寫過了很多趣的詩作,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只不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少,使得很多的讀者比較少接觸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寫得很深刻,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 很有趣的一首友情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為此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友情詩,這些作品寫得真誠,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友誼,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那就是宋朝詩人杜耒的《寒夜》,這首詩儘管比較冷門,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深情,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卻寫出了朋友之間最真誠的交往。
  • 宋代學霸王安石登高望遠,寫下一首七絕詩,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
    寫這首詩的時候,王安石已經30歲了。他正處於人生的重要階段。他爬上飛來峰的高塔,環顧四周。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他的英雄精神就這樣形成了。所謂「巽」是指登峰,的高度,「巽」是一個古老的長度單位,一個巽有八英尺。千尋,當然是指塔的高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