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看上去像是打油詩,但是寫得生動有趣

2020-12-24 塵世曉書僮

楊萬裡有很多的詩都入選了課本,這也從側面說明他的作品有存在的價值,只有真正大師級的詩人才有資格入選,很顯然楊萬裡就是南宋時期的大師,他的詩朗朗上口,並且清新脫俗,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好像是打油詩,但是讀來卻讓人拍案叫絕,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拓展了詩歌的表達方式。他筆下的詩歌大多取材於現實中真實的事件,以及尋常之景,可是寫得很有趣,也很唯美。

我個人是很喜歡楊萬裡,小的時候讀他的作品也最多,所以對於他的作品也是記憶猶新;楊萬裡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是極為豐富,大概有1000多首,屬於那種比較高產的詩人,在他這1000多首詩中,有一些早已深入人心,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不過有一些作品很顯然是被低估了,譬如這首《桑茶坑道中》,那就是一首經常被人忽略的佳作,其實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所以屬於是被低估的作品。

《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裡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楊萬裡寫這首詩時已經66歲高齡,創作的時間大概是在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當時他上書言事,可能是用詞過激,於是得罪了很多人,也正是在那一年詩人突然感動無可奈何,所以在當年八年選擇告老還鄉,回到故鄉江西吉水,在回途中經過安徽涇縣桑茶坑路上,看到當地秀麗的風景,還有一個小小的牧童在放牛,那種平淡的生活,以及天真爛漫的牧童讓詩人感慨萬千,所以創作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

這首詩經常會被人忽略,甚至還被人說成了是打油詩,其實只要認真品讀,則是會發現整首詩生動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意境,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人只不過把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意境,同時也非常的接生氣,所以這樣的作品很顯然是被低估了。

雨過天晴,風和日麗,地面上的水早已被曬乾了,被蒸發得無影無蹤,楊萬裡在開篇的第一句只是著眼於當時的環境,還當時一種獨特的心境,這樣一起筆,也讓整首詩更加接地氣,後面一句又是立馬接上來,進一步地描寫了身邊的風景,由於下過了雨,那小溪裡的水暴漲,都快要漫過河堤了,而且岸邊青草和野花長得鬱鬱蔥蔥,那一朵朵野花在風中盡情綻放。

如果說前兩句很普通的話,那麼最後兩句則是讓人驚豔,完全就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不加修飾的山水畫卷,「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這時詩人的視線看得更遠,見到那河堤邊正好有一位牧童,躺在那青草地上睡覺,而且睡得很香,而那頭那老黃牛則是優哉遊哉地吃著青草,已經轉到了柳樹背陰的地方。這原本是很普通的事物,可是經楊萬裡細膩的描寫,也讓這兩句顯得別具一格,有著一種獨特的美。

楊萬裡很多的詩都看上去好像很一般,其實他的作品很接地氣,同時也寫出了新意,這首《桑茶坑道中》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也沒有引用典故,更加沒有使用一個生僻的字,可是同樣寫得很唯美。這也正是楊萬裡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即使是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可是到了他的筆下,那也是顯得與眾不同,有著一種獨特的美,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相關焦點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但是寫得同樣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畢竟早年間的楊萬裡家境貧寒,同樣也是沒有任何的背景,可是他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成功了。楊萬裡一生創作頗豐,寫下了四千多首詩,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他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蠟燭》,這首詩儘管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只要讀懂了,也是能夠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
  • 有一種詩,叫「打油詩」!7首經典回味,令人捧腹大笑!
    詩作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後來,人們把用語俚俗的詩均稱為打油詩。同樣是明朝,還有個詩人陸詩伯,一年臘月三十,大雪封門,物價暴漲,窮苦百姓叫苦不迭,人人為柴米油鹽發愁。陸詩伯因無柴火生炊,米下不了鍋只好將自家僅有的一條舊板凳劈了當作柴火煮飯吃。
  • 楊萬裡很「可愛」的一首詩,寫爬山的經歷,短短4句滿滿天真童趣
    【臨其詩境】楊萬裡就是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首先糾正一個誤區,宋朝人並不是寫詩寫得少,相反,流傳下來的宋詩,比全唐詩的數目還要多。只是,詩這種題材已經過了它的鼎盛期,遠遠沒有宋代的詞有影響力。楊萬裡的一生當中寫了20000多首詞,一個人就頂了《全唐詩》的幾乎一半。流傳下來的也有5000多首,比較唐朝的詩人來說,李杜各有1000多首傳,最多的白居易有3000多首,都不如一個楊萬裡多。楊萬裡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又號「誠齋先生」,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戴叔倫一首經典的船歌,通篇寫得生動有趣,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唐朝有很多名氣不是很大的詩人,可是他們的作品同樣寫得很美,這其中就有像戴叔倫這樣的詩人,提起這位詩人,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覺得有一些陌生,甚至都沒有聽過,其實他也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是寫過了很多趣的詩作,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只不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少,使得很多的讀者比較少接觸
  • 楊萬裡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但是楊萬裡的詩不一樣,承受了唐詩的文風,他的作品也就更具有感染力,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更是別具一格,以這首《桑茶坑道中》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 楊萬裡這首寫夏天的詩,水平實在高,這才是生活
    ,我想,一定有人會提到楊萬裡。楊萬裡的詩寫得極好,尤其是最膾炙人口的那幾首,其中寫夏天、寫荷花的,令人難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等等,你一定背誦過。今天安久想和大家一起欣賞另外一首小詩,一起來看看楊萬裡的夏日午睡時刻。
  • 楊萬裡路上遇見個放牛娃 寫下這首28字趣詩
    而說起宋代的詩人,陸遊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世詩篇多達9000餘首,當年我還在讀書時看到陸遊的詩篇數量著實是目瞪口呆,要知道這些詩就算是每天寫一首,起碼也要寫近30年,陸遊的文採先不說,只是這筆力便是持久到讓人吃驚。那麼歷史上是否還有人比陸遊寫詩更多呢?別說,還真有。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杜牧一首有趣的詩,也就是他這首《折菊》,這首詩雖然並不是很出名,在他眾多的作品中,只能算是二流作品,但是同樣寫得很有趣,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同樣很令人感動。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溼,擁鼻自知心。
  • 楊萬裡夜宿山寺寫下一首詩,初看平平淡淡,細讀卻令人叫絕
    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詩人。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現存詩作四千二百首,有「一代詩宗」的美譽。其詩以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而著稱。但是一些詩作,仍然需要細讀,才能看出其背後的深意。譬如,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宿靈鷲禪寺》。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楊萬裡這首詠梅詩無一生僻字,也沒有引用典故,但是通篇寫得很美
    楊萬裡的詩很豐富,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四千多首,裡面有很多都是精品,也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詩通俗易懂,語言淺近明白,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人們也把他的詩體稱為「誠齋體」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早年間的楊萬裡其實也是深受「江西詩派」的影響,不過後來他擺脫了這一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誠齋體」。
  • 寫打油詩有什麼講究?一般人真的理解錯了,原來竟這麼簡單好學
    寫打油詩有什麼講究?一般人真的理解錯了,原來竟這麼簡單好學!曾經有人這樣問有書君:「怎樣才能寫好古詩?我是零基礎能學會麼?能不能教一下我?」其實,小編也是在學習的道路上,還不足以教大家。但是,根據有書君學習詩歌的經驗,有書君覺得,對於零基礎的書友來說,可以先從打油詩學起。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多學,多練。只要你能堅持下來,你就一定能學好。
  • 楊萬裡很「童趣」的一首詩,誇兩小孩機靈,短短28字極盡天真可愛
    文/顧無【引觴漫談】楊萬裡的一生中,寫過許許多多的小孩子。這些孩子的童真童趣,天真可愛,每每給熱愛生活的楊萬裡以驚喜。所謂的人性的真實,所謂的真理與格物致知,或許都應在最這些小孩子身上。一首歌裡寫到「童心是成人的源泉」,這個觀點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在所有一切都能被機器人,AI代替的時候,唯有人類的童心是不能被代替的。
  • 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刻畫一貪睡的放牛娃,僅28字卻美到極致
    但是唐詩的妙處在於玲瓏,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樣的特色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那就是雖然個人的經歷不同,但是心中的隱語,說盡了也就那麼幾種,所以唐詩不能持久,寫多了不可避免就會出現意境上的重複。尤其是在盛唐,每個大領域都出現了大師,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等人的出現,幾乎等於是將這條路的終點示之與眾了。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這就更不對了,古體詩都押韻的,但是可以不講平仄、對仗的,押韻也相對比近體詩自由點。唐詩還有很多是半格律的詩的。你認為古體詩都是打油詩嗎?實際押韻有人說現代的沒必要講究這個了,是這麼個理,但是現代文學一樣講押韻的。而且漢語言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押韻,同樣寫文章有的人寫的:讀起來是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有的人寫得乾巴巴就跟白開水一樣無味,味同嚼蠟。這就是人家把握了押韻技巧。
  • 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
    南宋詩人楊萬裡就非常善於觀察自然,並積極地向勞動人民學習親身經驗,最後還凝固在詩行,令世人受益匪淺。下面介紹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過沙頭宋代:楊萬裡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
  • 梁羽生:閒話打油詩
    三四兩句寫黃狗與白狗在下雪時候的變化,更是具體生動,別饒"奇趣"。這首詩雖然沒有謝家的才子才女(謝朗、謝道蘊)的詠雪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那麼雅麗,卻更為凡夫俗子所樂道。這首詩流傳下來,打油詩遂因此得名了。1許多人認為"打油詩"難登大雅之堂,沒有藝術價值。其實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 範成大這首寫芒種節氣的詩,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還教人如何插秧
    那麼古詩詞中關於芒種的作品也有很多,其中以範成大的這首《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其三》,寫得最好,也最為大家所熟知,這首詩生動有趣,把這一節氣的天氣,還有如何勞作的細節都描寫得很傳神,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而且對於後人去研究宋朝人的生活習性,那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