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記憶:螺城圍頭池 記憶的故鄉

2021-01-12 閩南網

  地名裡的山長水遠

  螺城圍頭池,一個地名5個字,在林先生筆下生出了不可言說的溫情脈脈。讀一遍不過癮,讀兩遍不夠看,好像不多讀幾遍,就盛不住這份溫熱的鄉情。

已經搬到山頂的圍頭池大祠堂

  (一)故鄉有田螺姑娘

  都說,那裡有愛,那裡有記憶,那裡就是故鄉。

  故鄉有田螺姑娘,清水悠悠的圍頭池,小巷深深的青石板,墨綠節節的木麻黃,一座座出磚入石的古厝老房,一對對燕尾脊在飛翔,一串串至親至愛的鄉親,一股股老家的古早味道香,一幅幅德高望重前輩的親情慈祥。

  老家在惠安螺城鎮的圍頭池旁。聽老母說,以前老家門口有一湖清美的池水,傳說中美麗的田螺姑娘會在彌霧繚繞的晨曦中時隱時現。據說,螺城就是以此得名的。為了紀念田螺姑娘,石匠雕了一尊巨大的田螺姑娘,現在就安放在螺城中心花園的正中央。

  圍頭池大祠堂坐落在池旁,屋頂紅磚燕尾,內外立有傳統青石雕像,門前還有一個籃球場般大的青石板廣場,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普度與鄉祭,就在這裡排桌宴客,搭臺演戲,鬧到天亮。

  祠堂緊挨著的東環城牆基,叫東城邊。那裡有一棵很大很大的大榕樹,說有500多歲年長,枝繁葉茂,樹幹要七八個人才能合圍抱上。

  樹冠下,有一座古老的石牌坊,牌坊上有名人墨跡傳芳。牌坊邊有好多青石桌椅,還有一尊小小的矮人石雕,說是用來防邪鎮妖,家鄉人管它叫「石敢當」。老榕樹也吸引鳥兒飛來飛往,每到黃昏,歸鳥便叫著夕陽。

  也記不得是哪一年,圍頭祠堂改建成小學堂,「東街小學」(現已搬走改名為八二三實驗小學)的木牌子就掛在祠堂門口,圍頭池也被填土蓋房,美麗的田螺姑娘從此遠走他鄉……

  那時,住在圍頭池周邊的小孩都在東街小學讀書。

  老家與學校隔著一條小巷,躺在家就可以聽見學校的鐘聲。一直還記得小學堂的書聲朗朗,上下課的鐘聲噹噹,學校高音喇叭的歌唱,早中晚都有各地電臺新聞聯播和革命歌曲。

  祠堂外,青石板廣場建成了籃球場,學校周邊的小孩下課後就會湧向籃框,一代學一代,一代傳一代,還真的打出了模樣。我們東南街是多年連續的籃球冠軍王,得了不少市縣級以上籃球榮耀,我也由此享有很多體育榮光。

  還記得那裡的每一個傍晚,球場上人聲沸揚,兒時的迷藏,籃球架下的哄搶,教室裡腳踏風琴的歌唱,最最歡快。

  (二)老厝的茉莉花仙

  我的家厝在舊圍頭池東岸,用三合土壘起來的池岸很長很長,池岸邊有一株高大的木麻黃,墨綠色的鱗片葉會在陽光下閃亮,我們上學都喜歡在大樹下庇蔭小唱,都喜歡在池岸上蹦蹦跳跳,一直樂到學校球場。

  挨著池岸是一條3米多寬青石板鋪砌的小巷,至今還叫圍頭池巷。小巷又深又長,巷子中段有一座高高的圍牆,圍牆裡就是我的老家古厝房。

  記得圍牆旁有一戶姓吳的裁縫,老式手搖的縫紉機經常唧唧喳喳地響。快過年時,老母都要帶我們去那裡定做「卡基」布料的新衣裳,每每想起兒時過年穿新衣的樂趣,總是忘不了那個靈巧美麗的紡織娘。

  繞過圍牆,推開油漆斑駁沉重的木門,就是我家。宅院中有一個石桌正正方方,前後還有兩條用圓圓的石墩架起來的長石板條椅,石板發黑閃亮,可以坐也可以躺,夏天特別冰涼。

  石板椅子前是古厝的大門欄,大門的前端有一塊地方,稱為「門路」,門路兩邊的牆是用紅磚一層一層疊加建造的,閩南紅磚固有的黑色條紋排得整整齊齊,我們總把它們比擬為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泥鰍,兒時就在那裡遊戲。

  院宅的石椅後還有一個用不規則的青石頭壘起來的小花壇,花壇裡有一株很老很老的茉莉花,每每初夏,都會結滿白色小花,芳香陣陣,時常會聽到有人唱那首《茉莉花》。

  記得老母說,這株茉莉花是我奶奶親手種養,我沒有奶奶的印象,但我知道她一定很美很慈祥,與茉莉花一樣。

  宅院的另一頭住著我堂叔、堂嬸兩家,他們家的小門都通我家院子,他們稱這裡是「後埕」,幾家的大人小孩也常來常往,鄉情和暢。

  夏天入夜,老母都會把院子收拾整潔,灑一些水花,大家圍在院子裡吃飯乘涼。老人扇著像芭蕉一樣的「可扇」,院子裡的人談天說笑,講厝邊鄰居婚嫁與街上的鞋匠,好笑的故事天天都不一樣,小孩也聽得忘記飯菜香。

  記得有月亮的晚上,皎潔的月光會把院子照得明亮,四周若隱若現的是那一些熟悉的景象,角落還不時會傳來老叔公抽水帶煙槍「僕僕僕」的聲響。

  記憶的夏夜,還有縈繞於夢中對茉莉花仙子莫名其妙的想像……

相關焦點

  • 【故鄉的記憶】之吳川美食薈萃
    近年來,有人運來廣西北海沙螺充當黃坡沙螺叫賣,北海沙螺體形肥大、水分多、入口咬開味淡無回味,此貨非彼貨也,南郭先生又怎可長期濫竽充數?黃坡沙螺性甘平,有滋陰降火、沁心潤肺之功能,故清朝列為貢品。來到吳川,未嘗沙螺,可能是你一生中難以忘懷的一件憾事。沙螺的食法有多種,有人用它炒韭菜、炒蔥頭,由於韭菜蔥頭味重,容易衝淡沙螺的原味,故不應為首選。
  • 盤桓在故鄉的記憶 / 郭進院
    盤桓在故鄉的記憶郭進院   父母親都不在了,我的故鄉也成了一種符號,一種記憶,一種懷戀,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我的故鄉,在張家口人常說的壩上,隸屬張家口市,壩上四縣之一的尚義縣大青溝鎮廟溝村。廟溝村是個小自然村,最多時候也不足60戶人家。村裡既沒有廟也沒有溝,是壩上最平坦地方。但土地並不肥厚,耕地面積沒多少,究其原因是被幾個大自然村包圍著擠兌著,但是村民們的日子一以來直還過的不錯。
  •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怎麼刷初始?刷初始方法分享
    由同名動畫《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改編的日系冒險RPG番劇手遊《地城邂逅:記憶憧憬》已經正式上線,遊戲畫風和開服福利都很不錯。想入坑這款遊戲的玩家可以來了解一下《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怎麼刷初始。
  •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未完少年測試今日開啟 冒險必讀
    A:【安卓用戶參與方式】方法一:《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手遊官方下載即可下載遊戲安裝包,進行安裝。A:本次未完少年測試開放的卡池內容如下·國服開服紀念 冒險者卡池·國服開服紀念 支援者卡池·支援者精選卡池(【吟遊精靈】埃伊娜)·阿妮雅可蘿偵探事務所卡池Q:本次『安卓&iOS雙平臺』未完少年測試適配何種機型?
  •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全新版本今日上線
    1月20日至2月9日期間,期間限定劇情【新春開年趕集大合戰】將同步上線,完成新春活動,收集指定道具即可免費兌換6個★4【異鄉羽織】芬恩,趕快行動起來吧~同時,期間限定卡池【新春開年趕集大合戰卡池 豐】與【新春開年趕集大合戰卡池 樂】也將配合新版本同步上線。活動期間,第1、4、7、10次11連必中期間限定⭐4角色1人!為了艾絲老婆,衝鴨!
  •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陣容怎麼搭配?最強陣容搭配攻略
    由同名動畫《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改編的日系冒險RPG番劇手遊《地城邂逅:記憶憧憬》已經正式上線,遊戲畫風和開服福利都很不錯。想入坑這款遊戲的玩家可以來了解一下《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最強陣容搭配攻略。
  • 回不去的故鄉,記憶中的外公
    恍惚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那個秀麗的小山村看見外公清瘦的身影,我想看的真切一些,看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村莊再也回不去了,而外公也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我的童年時期是在外公家度過的,而少年時又外出求學,所以我對故鄉的概念便是外公在的那個小山村。最難忘的是那青青的石板街,晨風中暮靄裡,一塊塊光滑的石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它承載了年輕人的奮進中年人的奔波老年人的回憶。它也蕩漾著孩童天真爽朗的笑聲,感受著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
  • 北京地名|「戲」說天橋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 #夏收時節#近鄉情怯,揮不去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望著眼前的一幕幕畫卷,童年的記憶瞬間浮現在眼帘;不知從何時起,漸漸縮短了回鄉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敢回歸故鄉,怕的是物是人非,怕的是明明就在昨天,卻恍然已過幾十載。揮不去的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 故鄉夢憶——記憶中的永寧四季
    #故鄉情結#山清水秀的隴南徽縣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永寧那個恬靜的小鎮裡度過的美好時光,成了我此生的珍藏。故鄉那條清澈的小河常常在夢中靜靜地流淌。在永寧橋畔, 澄澈明淨的天空下,青瓦蓋頂的土坯房坐落在山坡上,那裡就是我的家。門前小河潺潺流過,對面山上是整片的槐樹林,暮春,漫山遍野的槐花,散發著芳醇的氣息,你若深吸一口氣,準能醉倒在春天裡。最難忘是和鄰家女孩上山採來槐花,淘洗後拌了麵粉蒸成饃,至今回想起那味道來還是頰齒甜香。
  • 鶴崗城市記憶—昔日的紅旗廣場「鶴立高崗」雕塑
    如果要把一座城市的美景收進記憶,那麼城市廣場便是城市記憶扉頁上長短句的詩篇。城市廣場通常是城市居民社會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城市客廳」的城市廣場是為滿足多種城市社會生活需要而建設的,以建築、道路、山水、地形等圍合,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的,採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題思想和規模的結點型城市戶外公共活動空間。廣場上可進行集會、交通集散、居民遊覽休息、商業服務及文化宣傳等。
  •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新手攻略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首抽推薦
    地城邂逅記憶憧憬新手怎麼玩?地城邂逅記憶憧憬目前已經開啟了測試,這次遊戲開服相信是很多玩家期待的,而遊戲的具體玩法可能大家還不是很了解。一個新手玩家前期要怎麼玩呢?這裡就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新手攻略吧,喜歡的玩家不要錯過。
  • 方照華:故鄉的人是生命中一份永久的記憶
    他的身上,有故鄉惠安的淨雅,也有中原大地的厚重。兩種文化碰出的化學反應,使他成為一位以清雅之中見沉厚、以畫筆讚美中原厚土和人民的藝術家。 方照華,生於1946年12月,福建惠安人。
  • 最動情的記憶是故鄉
    ▲         兒提時候上學,每次都要翻兩道溝,先下一道曲曲彎彎、坑坑窪窪的黃土坡,翻上去一道黃土梁子,再下一道依舊曲曲彎彎、坑坑窪窪的黃土坡,才能到學校。都可以隨時隨地的看任何語言任何類型的高清晰的任何節目,但是,能留在記憶中的卻越來越少,能夠像以前一樣能把人感動的也越來越少。直至如今,電視終於淪為了某些人閒得無聊時候打發時間的一種寂寞方式。
  • 曹友|對故鄉山藥的記憶
    《對故鄉山藥的記憶》秋天買的山藥吃完了,今天又去市場買回二十斤。二塊錢一斤,老伴說,這麼貴你買了這麼多。我說這幾天因為疫情各種菜都漲價了,我愛吃山藥飯和山藥做的菜,就多買點。隨手放下買回的山藥,我坐在一旁休息抽菸。忽地想起小時候老家的山藥,那麼地多,那麼地純天然,那麼地隨便吃。
  • 記憶中家鄉慶陽的土城,地道
    一座叫「新城」,我們俗稱「城裡頭」,據老一輩人講,它大約建於清朝中後期之間。「舊城」在我記事起就幾乎看不見了,只留一點土城牆和一個土門。據父輩們講,「舊城」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還保持著比較完整的狀貌,除少部分城牆坍塌外,其餘的城牆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它三面臨溝,城牆高大,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2月6日最新一期《中國地名大會》播出,銅川選手邱晨一舉成名,驚豔全場。地名通關34級一氣呵成,沒有給對手留下絲毫機會,成為地名大會第一位一次性闖關成功的選手。
  •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故鄉行
    ,不老的故鄉不是故鄉,沒有遺憾的人生是一種缺陷。                             連隊的廁所連隊的洋灰渠裡我們在裡面洗過澡;960畝(地名)那塊地,冬天我們去挖過雪吃,攆過兔子;3700畝(地名)那塊地我們復收過麥子
  • 原汁原味的《原鄉記憶》——讀雷濤先生《原鄉記憶》有感
    原汁原味的《原鄉記憶》 (文/張亞蘭) 疫情漸退的日子,《原鄉記憶》在《武功書院》隆重開播,讀者粉絲爭相傳閱 故鄉是一個人落地生根,孕育夢想的地方,也是讀書人內心深處最神聖最美好的地方。古往今來的詩人作家,不管著作等身還是文思縱橫,筆墨裡都浸潤著故鄉的血液,帶著故鄉的泥土,染著故鄉的底色。莫言的小說離不開山東高密,遲子健的小說離不開她那小小的北極村,陳忠實落筆在白鹿原,賈平凹魂牽夢縈的始終是丹江邊上的棣花鎮。同樣,雷濤先生的文字繞不開生他養他的有邰故地——下雷村。
  • 金魚的記憶其實不止七秒鐘!
    因為魚的記憶力很短才3秒鐘,當它從魚缸一頭遊到另一頭,再回頭時已經不記得自己剛剛遊過,以為又到了新的地方。」柔和的水波映照在她的臉上,不知道撥動了誰的心弦。還有一則著名的金魚冷笑話廣為流傳「哼,那群愚蠢的人類肯定認為我們的記憶只有七秒,笑死魚了!」「哼,那群愚蠢的人類肯定認為我們的記憶只有七秒,笑死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