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記憶中的外公

2020-12-24 月落烏啼夜

恍惚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那個秀麗的小山村看見外公清瘦的身影,我想看的真切一些,看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村莊再也回不去了,而外公也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

二十年前的事情現在想來恍若隔世,但在午夜的夢境裡,在不經意的瞬間裡卻又那麼清晰真實。我的童年時期是在外公家度過的,而少年時又外出求學,所以我對故鄉的概念便是外公在的那個小山村。最難忘的是那青青的石板街,晨風中暮靄裡,一塊塊光滑的石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它承載了年輕人的奮進中年人的奔波老年人的回憶。它也蕩漾著孩童天真爽朗的笑聲,感受著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

在街的兩旁放著兩根又粗又長的木頭,同樣是滑溜溜的,村裡的人們在閒暇之時喜歡坐在木頭上聊天,小時候的我也是那兒的常客。夏季的黃昏,冬日的午後,這裡總是最溫馨歡快的地方。喜歡大姑娘小媳婦無所顧忌的玩笑,她們清脆的笑聲讓我也不禁跟著笑。喜歡老人們講那古老的舊事,那隔著時空的故事悠遠綿長。旁邊總少不了嬉戲

的孩子,不起眼的小石子在他們那兒卻有無盡的樂趣。我也喜歡坐那兒靜靜地等著日落,夕陽西下時外公就會回來,還有他的那一大群羊。

這時街道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羊,看的眼花繚亂時便會看到外公親切的笑容。外公對舅舅們很嚴厲,但對我們幾個孩子卻很和藹,平常節儉的他碰到賣糖果的總會買給我們吃。外公對他的羊更是悉心照顧。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外公風雨無阻地去山坡上放羊。記得有時回到家時,他那厚厚的皮襖抖落一地的雪。我當時很喜歡過新年,只有過新年的時候外公能在家裡待著,而且外公會壘一個大大的旺火,看著熊熊燃燒的火焰,大人們在周圍說笑,小孩子們在旁邊奔跑。仿佛一年的辛勞就是為了此刻的愜意。而此時也能喝上外婆釀的米酒,那感覺就像一個美麗的故事,一直想置身其中。

漸漸地,外公老了,斜陽把他蹣跚的身影拉的很長很長,他的那一群羊卻不見了。那群羊是他一生的成就,也因為那群羊他輕鬆地給幾個舅舅娶媳婦蓋新房,他跟那群羊的感情異常深厚,但他還是含淚把它們處理掉了,他實在無力照顧它們了。二十年前的那個春節過的格外煎熬,外公躺在床上飽受病痛的折磨,他可能也覺得他大限將至,很是惦念千裡之外的小舅。他已迷迷糊糊,但是我去時他還是睜開眼睛用力說話。等到小舅回來時,他安詳地閉上眼睛離開人世。他的葬禮非常隆重,那麼多兒兒孫別人都覺得那是他的福氣,而誰又知道他付出了多少。

長大後我一直在外地漂泊,小村的影子外公的音容常常在我心頭縈繞。我回去過幾次,但已不是原來的樣子,那石板街道已不復存在,取爾代之的是寬闊的柏油路,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覺得很陌生。外公墳前的青草樹枝悽悽的在風中搖曳,我愴然若失,我的故鄉我的外公去哪裡了?

隔著永不停息的歲月長河,我在努力尋覓那過去的人和事,越努力越失落,我懷念的故鄉和親人只在我塵封的記憶裡。

相關焦點

  • 【鄉愁】回不去的故鄉
    故鄉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來說是衣食父母之邦,而對於遊子它是倦鳥返林的棲息地、精神的家園。一般而言,如果撇開地緣、政治、戰爭等因素,故鄉是人們隨時可以親近、回歸的地方。但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故鄉因為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淹沒於水底,成為永遠回不去的地方,他們就是浙江省珊溪水利樞紐庫區的移民,我就是其中之一。
  • #夏收時節#近鄉情怯,揮不去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望著眼前的一幕幕畫卷,童年的記憶瞬間浮現在眼帘;不知從何時起,漸漸縮短了回鄉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敢回歸故鄉,怕的是物是人非,怕的是明明就在昨天,卻恍然已過幾十載。揮不去的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 外婆家:回不去的故鄉,散不盡的故香
    (紀錄片《南京面孔》劇照)外婆家:回不去的故鄉,散不盡的故香節選自青年作家盛慧的最新散文集《外婆家》那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在多年以後回想起來,竟然如此美好、溫暖,讓我不禁眼角溼潤。時間的流逝如此緩慢,讓我誤以為一切都恆久不變,我們永遠不會長大,他們也永遠不會老去……——《外婆家》1外公退休後,去了鄰縣的縣城,在菜場收稅。他的工資很低,每月七十元,後來,外婆也跟去了,幫人帶小孩子,每月有一百元。他們租住的房子,一個月三十元。房子很小,不足十平方米,原本是房東家的廚房,裡面只能放一張小床,一張桌子。房子雖小,但畢竟是城裡,讓我很嚮往。
  • 我和我的故鄉:回不去的心靈港灣
    文中的點點滴滴,把我拉回我的童年,拉回我的故鄉。嚴格意義上來說我有兩個故鄉,小時候,我出生在黑龍江的某縣城邊緣的小村莊,黑山一隊,很具有東北特色和時代感的名字。我在那裡生活了八年,出生後最初的童年就是在那裡度過。記憶已經模糊,但及膝的大雪,清澈的河流,遠處的小山,這些還隱隱留著記憶中時長的懷念。
  • 《野孩子》——以詩歌回溯回不去的童年和故鄉
    提煉簡潔純粹、返樸歸真的詩意,深情回溯回不去的故鄉和童年。近日,費新乾詩集《野孩子》正式出版,並於12月27日在深圳市文聯大廈深圳書房舉辦新書發布會。當城市移民成為普遍事實,當物質極大富足,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要如何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意義?攜帶故鄉基因、擁有濃鬱鄉愁的新移民該如何安放自己的靈魂?作為回不去故鄉的「深圳人」,費新乾對深圳新移民的困惑感同身受。用詩歌抵達最初的起點。
  • 《寶島一村》:回不去的故鄉
    戴笠到底有沒有死,是他們樂此不疲的話題----一個失蹤的人,總是容易成為傳奇。當然,他們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可以回去,老蔣去世時,大伙兒痛哭「蔣公啊,你不是說帶我們回去的嗎?」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歷史原因,他們去國去家,卻又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迭代中,把他鄉過成了故鄉。人是最容易健忘的動物,鄉關何處,漸漸模糊。眷村的故事,集中在同一個地方,時間卻跨越好幾個時代,淚與笑交融。
  • 人過五十才發現:失去了這兩個人,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在異國他鄉時,所有的酸甜苦辣滋味都只能埋藏在心裏面,不能對外人講,也不能反覆的揣摩,這樣只會使生活變得更加艱辛,而回到故鄉之後,那種靈魂的釋放以及自然而然的灑脫是無法作假的。可很多年過五十的人回到故鄉時,又因為兩個人的離去,再也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因為失去了這兩個人,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 《蕎麥瘋長》「回不去的故鄉,到不了的遠方」
    年輕總是好的,有做不完的夢、吃不完的零食、愛不完的那個人.追夢仿佛是每個人必須的使命,扎紮實實的撞上了南牆,在一次次前進中好像忘了自己為什麼要不停衝向前。,這種情景可能都在你我身上發生過,總有一些原因我們離開家鄉,總有一些原因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回不去,從沒有想過以前可以每天都吃到媽媽的家常菜,現在只能在記憶中回味。
  • 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而回不去的地方卻是故鄉
    人這輩子,能夠去的地方有很多,而真正能回去的地方卻少之又少。也許我們所謂的長大,就是從離開故鄉的那一刻,不論你是何種原因離開了故鄉,在那一刻我們都將獨自前行,獨自去經歷我們該經歷的人生。而這份因為未知帶來的忐忑和那份對故鄉無比思想的念想,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陪伴著我們。
  • 《傑出公民》:回不去的叫作故鄉
    帶著對故鄉的感激和懷念,丹尼爾決定接受邀請,踏上故土。「不懂行情」的他感到非常氣憤,搶過鎮長的話筒,慷慨陳詞:「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根本沒有『自由』這個詞,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自由的。而在這裡,『文化』天天被政府掛在嘴上,恰恰說明這裡是文化的沙漠。」
  • 人過五十你會發現:失去了這兩個人,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在異國他鄉時,所有的酸甜苦辣滋味都只能埋藏在心裏面,不能對外人講,也不能反覆的揣摩,這樣只會使生活變得更加艱辛,而回到故鄉之後,那種靈魂的釋放以及自然而然的灑脫是無法作假的。可很多年過五十的人回到故鄉時,又因為兩個人的離去,再也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因為失去了這兩個人,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 故鄉夢憶——記憶中的永寧四季
    #山清水秀的隴南徽縣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永寧那個恬靜的小鎮裡度過的美好時光,成了我此生的珍藏。故鄉那條清澈的小河常常在夢中靜靜地流淌。在永寧橋畔, 澄澈明淨的天空下,青瓦蓋頂的土坯房坐落在山坡上,那裡就是我的家。門前小河潺潺流過,對面山上是整片的槐樹林,暮春,漫山遍野的槐花,散發著芳醇的氣息,你若深吸一口氣,準能醉倒在春天裡。最難忘是和鄰家女孩上山採來槐花,淘洗後拌了麵粉蒸成饃,至今回想起那味道來還是頰齒甜香。
  • 到不了的地方都是遠方,回不去的都是故鄉
    這首《橄欖樹》聽得我內心不在安定,遠方、夢想、故鄉這是很多人沒有辦法都同時擁有得。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在北上廣漂泊和流浪。那陣子我常常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留在北京,為什麼要孤零零的窩在這個鬼地方。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但似乎除了能賺錢之外,找不到什麼更好的理由。但是,如果以賺錢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話,那我這輩子都註定是失敗的。我突然很想回老家,用一句時髦的話,叫作逃離北上廣」。在外拼搏的人誰都會有心累的時候,太累太無助的時候也會想著回老家脫離現在的境域吧!
  • 人只有知道故鄉已回不去時,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孤獨,寫完流淚了
    而這樣的孤獨,往往通過時間的轉移,就可以漸漸淡去記憶,但是,真正的孤獨,卻往往是刻骨銘心的,是一抹難以抹去的憂愁。有人說,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故鄉已經回不去的時候,才真正知道什麼是孤獨,是很有道理的。是啊,當我們多年奔波在外,卻突然發現,自己的故鄉已經回不去了,那麼,這樣的一種孤獨,將是多麼地讓人憂傷啊,寫到這,我不禁流淚了。
  • 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到今天的武漢三鎮
    這兩種毒都指向同一個地方——故鄉,即使有的回得去,比如與冠狀病毒無關的;有的回不去,比如被病毒暫時籠罩的武漢三鎮的人們。但年雖然是團圓的日子,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再到今天的武漢三鎮,故鄉,只是跟回不去的童年一樣,她只會存在美好的記憶裡,一遍一遍地敲打人生而在世的惆悵。
  • 離開叫「家」的地方,是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離開叫「家」的地方,是再也回不去的故鄉作者:威言威語01家,是每個人心裡暖暖的地方。名單上的名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再也回不去那個叫「家」的地方。那個曾經魂牽夢繞的家,再也回不去了。那個山清水秀的家,再也回不去了。那個親人圍繞的家,再也回不去了。02時光回到六年前,3月8日的那天,還記得發生了什麼嗎?
  • ⊿ 哲青| 「 去不了的叫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 」
    哲學痞子 帶壞勿怪                    △ 《 回不去的故鄉這一章節我想我有必要先感懷一下:我算了一下一年中,在老家的日子不超過20天。365天裡的20天,究竟對於老家來說,我是歸人還是過客?365天裡的20天,我出差在外的日子都比這20天要多,究竟對於我來說老家是目的地還是遠方?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在《靜夜思》中,夜深人靜,詩人獨自坐在井欄上。想像這個畫面,是不是感覺更貼合詩中的心情?在古代,井就像家,所以說背井離鄉。那麼坐在井欄上,夜又涼,再把地上的月光錯當成霜,能不思故鄉嗎?舉頭望明月,一仰;低頭思故鄉,一俯。俯仰之間,多少前塵影事,盡成陳跡。
  • 《蕎麥瘋長》回不去的故鄉 到不了的遠方
    製作人藤井樹則表示:「對於年輕人而言,漂泊或許不是一個很好的詞彙,它意味著動蕩且不安穩的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好像提供了一個機會,給年輕人一種希望。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儘快讓大家看到,告訴所有年輕人,當你在漂泊的生活中快要堅持不下去了,一定要記得激勵自己最初來到城市的那句』出人頭地』!」
  • 記憶中的爺爺,你們記憶中的爺爺是怎麼樣的!
    記憶中爺爺的樣子一直是瘦瘦小小的,藍灰的褲子,褲腿卷著露出一截黝黑的腳踝,白色的圓領短袖,灰白的頭髮。我努力回想,卻意外地發現根本記不起他穿鞋子的樣子,以及他著冬裝的樣子。記憶真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就像爺爺那藍灰的褲子,半卷的褲腿,白色圓領短袖和灰白的頭髮;就像外公那深藍色的中山裝,軍綠色的解放鞋和毛線帽子,記憶裡永遠是夏天的爺爺和秋天的外公。我想不起爺爺穿鞋子的樣子,就像我記不得外公不戴帽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