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一共兩個小時,我看了兩天。然後看完之後的感受就是....電影裡面的瘋子,很有才華,但是真的好慘的哦。空有一身才華,然後不小心殺掉了一個人,承受著痛苦。這麼無聊的電影大概也只有我會一分一秒認認真真看完的吧,就是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是說有在認真觀看的哦。
這部影片據說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在詹姆斯·默裡博士的領導下的編委會要進行新版本的《牛津英語字典》的編輯,以當時的人力科技水平,完成字典的編撰要一個世紀才能完成,詹姆斯·默裡博士開創性的採用了全民參與的方式,讓全英使用英語的人一起為字典收集詞條定義,並通過寄信的方式發送給編撰組。這樣的話大大加快了編纂詞典的速度,每個讀寫英語的人都在為字典的編纂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識分子們,是最為看中才華的。然後在收集定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叫W.C.邁納的醫生獨自貢獻了一萬多條引語,這是一個專業語言學者都很難完成的工作量。當編委會決定向他致敬時,一個驚人的事實曝光了:原來邁納醫生,是美國內戰時期部隊的一個軍醫,因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犯殺人罪,被禁閉在精神病院,是一個被認為是瘋子的人。但是這也是一個很聰明很聰明的人,我覺得單純叫這個人「瘋子」是很不公平的一個詞語,是很不尊重人的一件事情。
但是結果就是說,一位教授、一個瘋子,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就這樣在兩個迥然不同的人手中誕生。也許生命中就是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很荒謬的事情吧。
「瘋子」醫生是生活的也很痛苦,因為他還擁有屬於自己的道德底線,所以說他很痛苦。他覺得自己殺了人,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然後死者的妻子和他之間又重新擁有了緣分,於是兩個人就是說....暗生情愫。但是瘋子醫生內心深處覺得很過意不去,覺得說自己這樣做不怎麼好。於是他選擇了「自宮」,割掉了自己的生殖器,然後繼續生活著。
一邊的他很痛苦,一邊的他又想要和死者的妻子在一起。即使死者的一家人都原諒了瘋子,瘋子還是無法因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而原諒自己,所以他選擇了更加極端的方式。也許,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就是這樣,永遠活在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圈套中,即使在這個圈套中的時候會有很多痛苦,他也無法跳脫出來,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教授為了編纂詞典,放下了家人。
不過對於教授編纂詞典的艱辛痛苦,我覺得電影中給到的時間太少了。就是說,我看不出來電影裡面教授 付出了很多努力。雖然現實生活中教授付出的努力一定更加多。光是整面牆壁整面牆壁的書本就有的看的了,更別說還要記得書本內容,大概哪個詞語在哪個位置,這件工作也除非是人力才能夠完成的,你要是說靠機器人?那不可能的呀。
有點壓抑的一部電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