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正在熱播中,這部被譽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反腐大戲賺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影片大牌雲集,《人民的名義》中的許多原班人馬再次出戰,可是卻頻頻遭到網友批判。不僅沒有掀起與《人民的名義》一樣的熱度,在豆瓣評分更是只有6.4分。
這部劇的輿論風波也是一波接一波。之前剛剛被網友吐槽劇中星二代女演員演技差,現在網友又對劇中太多生硬的廣告植入吐槽不堪。
開頭的集成灶,中間插的車,劇情的軟廣告更是輪番轟炸。更有網友發出疑問:到底是巡迴檢查組還是巡迴廣告片?
對此不好的輿論評價,《巡迴檢察組》總製片李學政及時做出回應。他表示:「接受觀眾批評,並開始了部分硬性廣告的清理工作」,還向提出真誠意見的觀眾表達了感謝。
植入式廣告是一種把產品植入到電視節目、電影等媒介產品當中以示宣傳的廣告形式。許多影視劇作品都吸引了不少商家做廣告宣傳,同時也降低了影視劇的拍攝成本,雙方互惠互利。
但是不恰當的廣告植入,衝淡了劇情,讓觀眾經常跳戲,也降低了作品的整體品質,《杜拉拉升職記》等作品因廣告植入生硬而受到許多觀眾的差評。
「最不像廣告的廣告才是真正的廣告!」就像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植入式廣告的成功就在於了無痕。
廣告的了無痕植入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智慧,最好與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休閒娛樂融為一體,才能被廣泛接受。有些優秀的影視作品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例如《愛情呼叫轉移》整部影片堪稱120分鐘的中國移動廣告,所有故事情節都用一部手機作為線索而巧妙地貫連起來,並將移動的業務介紹得淋漓盡致,讓觀眾不但沒有反感,反而對中國移動多了幾分了解和信賴。
「牌子,班尼路!」這是當年黃渤在《瘋狂的石頭》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班尼路的名氣開始響徹大江南北。《天下無賊》裡偷寶馬車的情節,也讓寶馬車成了人們的關注對象。
再比如最近兩年特火的《歡樂頌》也有許多廣告植入,但是觀眾看在眼裡卻和劇情一起快樂的接受了,電梯一開門就能看見的「香飄飄」奶茶、小蚯蚓買衣服常去的「唯品會」、小關愛吃的「三隻松鼠」……這些廣告融入細碎的生活場景,觀眾喜聞樂見。
有的廣告不說品牌,反而吊足了觀眾的口味,例如安迪喝的礦泉水,老譚和魏總也會喝,到底是什麼品牌呢?觀眾都好奇地上網搜索,才發現原來他們喝的是源於法國的「依雲」礦泉水,約合人民幣18元。許多網店、超市開始出售明星同款礦泉水,這個廣告做的真是絕了!
廣告植入可以使多方互惠互利,但有的廣告代理商、製片方、導演被贊助商的資本和利益驅使降低了底線,使影視作品面目全非,質量降低,口碑不好,得不償失。
好的影視作品還需好導演、好演員、好作品、好製作來共同打造,不能為了利益亂了分寸,迷失自我,丟了初心。廣告植入不可避免,花點心思巧妙植入,利於劇情、合乎口味,何樂不為?
文|碧琉璃
圖|網絡
發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要觀看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