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毛不易 - 像我這樣的人
演播:大兔砸
我並非是那種長袖善舞、花言巧語的人,相反,不合群、不主動基本上可以說是我身上的一個標籤。可也是直到近幾年來,我才慢慢地體會到,也才敢說:內向且不主動並沒有什麼不好。
但是在作討論前,我要表明的一個觀點是,內向的確不是什麼壞事,可外向且擅長交際的人也有他的魅力,最起碼我覺得,跟他們相處是很舒服的。世界從來都不需要單一的色彩,企圖利用貶低另一種性格而標榜自我的,必然會暴露自己的醜陋與無能。
在將近十多年的時間裡,我曾一度十分抗拒別人說我內向。我有一個比我小兩歲的表弟,他與我性格可以說是截然不同,不僅僅外向,並且做事圓滑老道,嘴又特甜,這原本於我是沒什麼的,但凡事可不就怕一個「比」字嘛。
每一次家族聚餐,他總是能遊走在各個長輩之間,說話逗他們笑,跟他們談古論今,很有讓所有人都圍著他轉的氣勢。
也因此,相比較於我的沉默寡言,總是要等別人問一句我才回上一句,但也僅僅一句,很多親戚,包括我的家人,通常就會說出「你看看你表弟,你應該多向他學習」這類的話來。
不願否認的一點是,曾經的我因為這些對比,為我的內向感到一絲絲的自卑。
於是我開始去試著改變。在餐桌上主動敬起長輩們酒,附和著他們吹起牛來;
我剛步入校園的那時候,主動跑到每間寢室跟新同學聊天,在聚會時表現得交際活躍的模樣,企圖跟所有人交好。
可結果是,酒席退去,我莫名其妙的感到痛苦,甚至是有了想哭的衝動,更不要說我酒精過敏,身體也難受的緊了;在對每一個人都笑臉相迎過後,我盯著鏡子前愁眉緊皺的自己,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陌生。
這個時候我才發覺,妄圖去改變性格的行為是那麼的愚蠢,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去迎合別人,也壓根無法得到更多的認可,他們要的並不是我的改變,反而是可以對我指手畫腳的優越感啊。
於是我開始改變,變回我自己。我不喜歡聚會,反感嘈雜的環境,那便斟一盞茶,安靜地,看一本書,寫篇文章,或是一個人獨自行走在林蔭道上,感受著斑駁的光影,也是歡喜。
我不喜歡主動去爭哪些虛名,那也無妨,默默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旦被委以重任,也不會導致手足無措就可以了。從沒有一刻,我感覺到自己無比舒服的存在著,這般真實。
但即便我說自己內向,卻並不代表著我是一個木訥而無趣的人。我依然可以在好多人面前,從容自如的演講,引經據典,談笑風聲,博取聽眾的喝彩;也可以在與人溝通時,避免不善的言行,另外講一些逗趣的話,讓大家高興。
長久以來,我們說內向不好,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對哪些「對別人的好意冷漠相待、說話不看場合、通常一段話噎得對方不知如何招架以及其它情商低下」的行為的牴觸,但時間一長,便成了對全部內向人士的攻擊,這不得不說,矯枉過正了。
我也曾一次次為自己的不積極主動、交友稀疏擔心過,怕自己這樣會遭受很多人的嫌棄,但直到近些年,我才意識到:內向且不主動並非一種劣勢。
除了人生難得的幾個好友,其他人,我能否與對方交好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否有真才實幹,當難題砸向我的那時候,我能否完美地解決它。
簡而言之,我對別人而言,「是否有用」,這才是關鍵。而且,如此一來,因為我的性格冷淡,我們既無需過多佔用雙方的寶貴時間,又能高效率的解決事情,豈不兩全其美,又何愁不能建立起友誼來呢。
所以啊,別為了自己是哪一種性格的人而糾結了,你需要做的,只是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那時候你看到的世界,必然是不一樣的景象。
這裡是 「有點兔」電臺
在這不堪的世界裡
我將贈予你99封情書
每晚十點你的情書已送達
不主動聯繫別人,就是高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