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被嘲「太悶、社恐」:還在嫌孩子內向嗎?這其實是好事

2020-09-04 恩吉拉國際早教

圖片來源:網絡

新一季的《中餐廳》開播了,黃曉明再次擔任店長,和張亮、林大廚、趙麗穎等人一同在輪船上開起了飯店。


可剛播出兩集,新嘉賓趙麗穎就因「社交恐懼症」被頂上了熱搜。


中餐廳開業前一晚,趙麗穎看到大廚林述巍懶懶散散,她想到第二天即將營業,菜單卻懸而未決,


圖片來源:網絡


她曾嘗試找店長求助,但遲遲沒有開口。


圖片來源:網絡


不好意思找主廚溝通,竟焦慮到一個人溜回房間抹淚。


圖片來源:網絡


最後還是李浩菲偷偷告訴黃曉明,希望他能主動找趙麗穎溝通一下。


圖片來源:網絡


有網友吐槽:趙麗穎性格內向又擰巴,只會生悶氣,其他什麼都不會。


圖片來源:網絡


可是,細心的觀眾發現,除了話少一些,其實她才是那個為節目操碎了心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下雨天,看到過道很滑,她會去拖。


其他人在廚房閒聊打趣,她卻默默盯著行程表,考慮第二天該如何定製菜單。


晚餐時,別人數次經過,卻沒看見吧檯上炒好的幾盤青菜。


只有她看到了,連忙端給客人。


趙麗穎總是這樣安安靜靜,默默解決好一切,從不聲張。


她一心想經營好本季中餐廳,就如同她一直以來想努力做個優秀的演員一樣。


性格內向、舉止靦腆,於她而言,既是劣勢,也是優勢。

作家蘇珊·凱恩說:「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


對活潑開朗的孩子來說,生命在絢爛的聚光燈下才會精彩;


而對於靦腆安靜的孩子,一盞青燈足矣。


01


內向一直被默認為是一種性格缺陷。同樣,內向不合群的人也被當成異類。


圖片來源:網絡


可是,內向真的就一文不值嗎?


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
兩種性格無優劣之分,區別在於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他們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群體中「充電」。


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


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


圖片來源:網絡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自曝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他曾經也為自己的內向而苦惱過。


上大學的時候,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他花了五年的時間,強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說話時刻意變得風趣幽默。


結果,他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異性緣也一下子變得很好。表面上看來,他確實變得更為「外向」了。


武志紅後來總結說:「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個月時間,後來我覺得好累,也覺得那不像是我自己,於是又變了回來。」


其實早有研究發現,內向是一個人伴隨終生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氣質,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卡爾·施瓦茲教授認為,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圖片來源:網絡


內向不過是一種性格,與缺陷無關。


外向的孩子或許會左右這個世界,但內向的孩子更會創造這個世界。


02


內向不是缺點,而是禮物。


愛因斯坦是典型的內向型人格,一直到7歲時,他依然是個沉默寡言,不太願意說話的孩子。


長大以後,他依舊習慣獨自一人生活、工作,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朋友的邀請下,開始參加一些小型的聚會。


一開始的時候,內向的他在聚會上一句話也說不上,總是在一旁靜靜地呆著,有時埋頭吃飯,有時發呆,有時認真傾聽大家熱烈的聊天。


漸漸的,他偶爾也能在聚會上加入討論,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和這些飯局上的人們,成為了老友。


再後來,二十幾歲時,他主動發起了「奧林匹亞科學院」,一個他與幾個好朋友定期討論問題的俱樂部,內向的他,竟然成為了社交的中心。


他依舊內向,依舊喜歡一個人呆著,享受獨處的時光,但這不影響他與同仁們討論問題、思想交鋒時的快樂。


圖片來源:網絡


《愛因斯坦傳》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內心沉靜,絕不墨守成規,思考不受外界影響,想像力的驅策使他能夠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是個怪人,一個可敬的叛逆者。」


如果你的孩子,他喜歡獨處,別擔心,專注力和觀察力往往在獨處中形成。


如果你的孩子,他還不擅長社交,別強迫,讓他慢慢來,他有自己的節奏。


面對內向的孩子,焦慮和擔心是最不需要的兩種情緒。


圖片來源:網絡


父母一定要知道:


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他們更為專注,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專注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


內向的孩子善於內省,更容易提出問題和思考……


內向的孩子樂於傾聽,擁有更豐富的內心生活……


內向的孩子內心堅定而強大,十分了解自己,並遵從內心的想法……


內向可不是劣勢,更不是缺點,它是一個禮物。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享受孤獨並不是一件壞事。


圖片來源:網絡


那些一個人靜靜度過的時光,可以讓孩子把精力集中在內部的精神世界裡,幫助他們獲得更強的專注力和創造力。


03


內向的孩子,有著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


他們不慌不忙,不驕不躁,卻從未停下前行的腳步。


因為他們明白:只有努力,才有未來。


作為父母,我們要摒棄對孩子性格內向的偏見,它從來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天賦。


如果強迫孩子進行「社交鍛鍊」,只會讓他們產生反感和恐懼,甚至會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內向的話,我們家長首要做的就是接納,並且幫助孩子找尋自我認同感。


如果他喜歡獨處、喜歡愛書、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那就順應他、尊重他、接納他這種行為。


內向的孩子並不是與世界格格不入,而是在以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要允許孩子不一樣,給他們「內向」的自由。


就像村上春樹所說的一句話:「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相關焦點

  • 趙麗穎上《中餐廳》被嘲「太悶、不愛社交」:還在嫌孩子內向嗎?
    有網友吐槽:趙麗穎性格內向又擰巴,只會生悶氣,其他什麼都不會。 性格內向、舉止靦腆,於她而言,既是劣勢,也是優勢。 她用別人花在社交上的時間,為自己積蓄力量,沉下心來磨鍊演技,才有了如今引以為傲的影視作品。 趙麗穎就像班級裡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卻總是認真記下課上強調的重點,默默學習,靜候某天一鳴驚人。
  • 趙麗穎上《中餐廳》被嘲「悶葫蘆」:內向的孩子,活該被人嫌?
    直到趙麗穎與李浩菲吐露了她的擔心,李浩菲跟曉明聊了麗穎的狀態,曉明主動找到她聊天,這才解開心扉。「她太悶了,一點意思都沒有!」「不會溝通,性格內向,太不討喜了!」,讓很多家長想到了自己家那個同樣內向的孩子:扭捏、擰巴的「悶葫蘆」。
  • 趙麗穎在《中餐廳》被嘲幾百樓,芒果剪輯師: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
    你能懂嗎?除了以上,網友也說了:真的很不喜歡趙麗穎有不同意見時,那種鄙夷的眼神,陰陽怪氣的表情,有人能get到嗎?招待客人時,節目用長篇幅剪輯她站在廚房門口張望,不敢出去點單,營造她社恐不愛與人交流的形象。
  • 太內向!離開了黃曉明的趙麗穎連攬客都不敢,只靠李浩菲撐場面
    《中餐廳》第四季自播出以來,網友的焦點都在趙麗穎身上,關於節目組的剪輯問題也頻頻引發爭議,新一期裡趙麗穎哭泣的嫁接鏡頭似乎也為惡意剪輯一事增添新證據。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麗穎身上確實也有著性格上的一些短板,內向不善言辭等。而在趙麗穎擔當暫時店長後,這些短板暴露得更徹底了,連攬客都不太敢。
  • 太內向!離開了黃曉明的趙麗穎連攬客都不敢,只能靠李浩菲撐場面
    《中餐廳》第四季自播出以來,網友的焦點都在趙麗穎身上,關於節目組的剪輯問題也頻頻引發爭議,新一期裡趙麗穎哭泣的嫁接鏡頭似乎也為惡意剪輯一事增添新證據。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麗穎身上確實也有著性格上的一些短板,內向不善言辭等。而在趙麗穎擔當暫時店長後,這些短板暴露得更徹底了,連攬客都不太敢。
  • 面對黃曉明和林大廚,趙麗穎的焦慮太真實,職場上這種人太吃虧
    前兩期看下來,趙麗穎明顯是一個偏內向的人,心裡想的很多,嘴上說出來的卻很少,這樣的性格,她之前拍戲時是好事,沒有多餘的社交,有空就埋頭研究劇本揣摩演技,只要用業務水平來證明自己就好了。但是到了必須要跟人互動的綜藝裡……看上去就不是那麼討喜了。
  • 內向=懶、笨、慢、悶?內向是缺點?一本書解讀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我想,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對此都會有共鳴,喜歡獨處勝過熱鬧是內向型性格人的一個常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將內向與懶、笨、慢、悶畫上了等號,內向型性格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身為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或善意或惡意的提醒:「這孩子不愛說話。」
  • 「陌生人說話讓我害怕」,心理學:別把內向和社恐混為一談
    雖然有的人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愛說話,但他們在面對自己的好朋友時,卻可以表現出活潑的一面,他們的交際範圍相對於外向的人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廣,但這些人,在出門時是不畏懼和別人交談的,他們也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沒有害怕出門的現象,一般都是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的一種表現,這並不是社交恐懼症,這只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有點內向而已。
  • 趙麗穎上《中餐廳》被嘲不愛社交:孩子有多內向,未來就多有出息
    有網友吐槽:趙麗穎性格內向又擰巴,只會生悶氣,其他什麼都不會。 性格內向、舉止靦腆,於她而言,既是劣勢,也是優勢。 她用別人花在社交上的時間,為自己積蓄力量,沉下心來磨鍊演技,才有了如今引以為傲的影視作品。 趙麗穎就像班級裡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卻總是認真記下課上強調的重點,默默學習,靜候某天一鳴驚人。
  • 趙麗穎被批偷懶耍大牌,是惡意剪輯博噱頭還是人品太差?
    除了疑似吃飯不文雅,趙麗穎還被批評內向社恐,生悶氣不善於溝通等等問題。,這事可以體現出職場上的兩種心態。,此時趙麗穎眼神閃躲。首先是趙麗穎吃飯扒拉菜這件事,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1、他們吃的是冒菜,再加上張亮說後廚把食材切得太小,現實中很多人吃冒菜都會扒拉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01 無處不在的「社恐」 90後的生活中,社恐幾乎無處不在。 比如這屆網友比誰都害怕冷場,日常生活中靠著表情包糊弄過一場又一場聊天,當朱丹喊出「迪麗熱嗎」的瞬間,還要替別人尷尬。
  • 網上披荊斬棘段子手,現實形單影隻社恐人,是你嗎?
    社恐人,是你嗎?,害怕大眾的眼神在自己身上聚焦;見人不知道怎麼打招呼才不尷尬,久而久之卻給人特別高冷的印象,其實自己是那種挺好相處的性格;……都說「社恐」在現代青年中是一種常態,人人都是社恐人。作為社恐人,會遭遇這些社交困境性格比較內向,進入大學一兩個月,都沒結交到新朋友,也很難適應新環境;因為平時話比較少,大多數時間比較沉默地在忙自己的事情,總是泯然於眾人很難被記起,大學畢業後班上大多數人都記不起還有我這麼一號人。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真的寸步難行嗎?
    內向這個詞從小就伴隨著我,也曾經認為大家對於內向的人總有偏見。小時候,我經常聽到爸爸媽媽為了我的內向而道歉,「對不起啊,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也不太叫人。」不幸的是,我身邊總是有別人家的孩子,媽媽會說,「你看看人家亮亮哥哥,跟小朋友們玩得多好。」
  • 一個自卑內向社恐到極點的人的創業路
    給我帶來了希望,其實我是自卑社恐不敢見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沒人能懂。。等到四月二十四五號吧,這次我是真的開始了,我每天發朋友圈宣傳,加微信群加人,從一開始每天拿一個快遞掙一塊錢,我四月份掙了十塊錢。。五月份一開始是一天三兩塊錢,慢慢的十塊二十塊,到今天五月十三每天掙個四十來塊了,我不用在加人了,因為經常有人加我了,我都怕幹不過來,我也變得不打字,愛發語音了,被逼的這是,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部,我不在迷茫,我有了目標了。。 經過這次我知道了,最熟最近的人沒人幫你,都在等著看你的笑話,幫你的卻都是一些陌生人,多麼可笑的現實啊。
  • 中餐廳太綠茶,把趙麗穎黑貼當戰報,之後道歉像諷刺
    趙麗穎這次以「新人」的身份加入到《中餐廳》這個節目中,成為常駐嘉賓。本來這個綜藝不過是趙麗穎復出以後的填檔綜藝,可惜《中餐廳》這個節目播出還沒幾期,趙麗穎就接被嘲沒素質和不尊重人。其中《中餐廳》的節目組就有很大的責任,亂剪輯造人設敗壞趙麗穎路人緣,現在更是為了熱度把趙麗穎的黑貼當戰報。
  • 社恐:別看我別看我……
    社交恐懼症(社恐),是指在社交場合出現不合理的緊張或恐懼心理。與普通的性格內向不同,社恐患者會對社交場合產生一種強烈的、不合理的、持續性的緊張或恐懼心理,而且往往會伴隨著劇烈的生理變化:呼吸困難,大量出汗、心悸出現驚恐發作,嚴重的時候會當場暈厥除了生理上的強烈反應之外,社恐與性格內向的另一個關鍵區別在於,社恐患者認為自己確實有病。
  • 社恐的人,每天有100個想死的瞬間
    如果你讓一個「社恐」在人多的地方上臺,那無異於要了他們的命。他們會臉紅,出汗,嚴重點的,會嚇得手腳直哆嗦。這些還只是顯性的。隱性的更可怕。曾經看過一個脫口秀,嘉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靈魂共振。他說,有一天他朋友問他最害怕什麼事,他回答「一不小心按到手機上的視頻聊天鍵」。是的,人生沒有比這更令人恐慌的瞬間了。手機也沒有比這更燙手的瞬間了。
  • 社恐的人,每天有100個想死的瞬間.
    如果你讓一個「社恐」在人多的地方上臺,那無異於要了他們的命。他們會臉紅,出汗,嚴重點的,會嚇得手腳直哆嗦。這些還只是顯性的。隱性的更可怕。曾經看過一個脫口秀,嘉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靈魂共振。他說,有一天他朋友問他最害怕什麼事,他回答「一不小心按到手機上的視頻聊天鍵」。是的,人生沒有比這更令人恐慌的瞬間了。手機也沒有比這更燙手的瞬間了。
  • 內向+社恐+口吃,找工作和賣房子是一回事
    這句話看似非常豪氣,也很自負,但仔細一想,很有道理。那她的底氣來自哪裡呢?在劇中,作為房產中介的房似錦有個秘密,她一般不曾告訴別人。她說,每個房子都有他命中注定的主人。根據房子的布局,特性,必定有一個人在尋找這類房子,一個好的中介的使命就是尋找到這個命中注定的主人,讓他們相遇。
  • 《中餐廳》趙麗穎不敢攬客!被噴太內向,全靠李浩菲幫忙
    自《中餐廳》第四季開播以來,趙麗穎一直是網民關注的焦點,節目的剪輯也經常引發爭議。在新一集中趙麗穎哭泣的鏡頭似乎為惡意剪輯增添了新的證據。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麗穎的性格中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而趙麗穎擔任臨時店長後,這些短板更徹底暴露,連招攬客戶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