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潮州歌冊,鼓舞抗疫鬥志

2020-12-28 精彩熱門閱讀

「一元復始春花開,卻聞武漢浮疫災。全國人民齊抗擊,嚴陣以待驅陰霾」。連日來,湖北武漢的疫情阻擊戰,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我市的潮州歌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鄞鎮凱就創作歌冊,用特別的方式,歌頌抗疫中的感人故事,向抗疫英雄人物致敬。

最近,看到全國上下都投入到沒有硝煙的抗疫阻擊戰之中,市潮州歌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鄞鎮凱與市首屆潮州歌冊創作培訓班的學員都坐不住了,他們日夜兼程,創作了《大愛精神滿潮汕》等歌冊作品,將抗疫中的感人故事記錄下來。

汕頭善名自古揚,一代應比一代強,今有國難俺迴避,難道捫心能安然!——潮州歌冊傳唱指導老師 麥微純

《大愛精神滿潮汕》這首歌冊,取材於湖北武漢老師蔡霞的真實故事。節前的大年廿九,蔡老師一家自駕車到汕頭,隨後,他們自覺配合隔離觀察,期間,汕頭人溫暖友好的對待,讓他們非常感動。

她來汕頭受到汕頭人民和汕頭政府的熱情款待,非常感動,每天都寫日記發在朋友圈,湖北方面也把她的資料發到朋友圈,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對汕頭人民的評價很高,說汕頭人有愛心也慈善,我就根據這個故事,進行再加工改寫、傳唱。——潮州歌冊市級非遺傳承人 鄞鎮凱

鄞老師他們說,面對疫情,我市開設留觀點,工作人員也以高度的熱情,讓湖北鄉親安心留觀,避免了疫情傳播。

工作人員皆溫存,每日定時量體溫,一日五餐食實好,雞蛋花卷素和葷。——潮州歌冊傳唱指導老師 麥微純

通過這個作品,我們看到有真實、有說服力、生命力藝術作品,對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起到教育人民,團結人民的重大價值,汕頭大愛精神,恰恰似文中說的:汕頭善名自古揚,一代更比一代強!——潮州歌冊市級非遺傳承人 鄞鎮凱

此外,鄞鎮凱老師還與潮州歌冊創作傳唱班的學員創作了《戰疫英雄鍾南山》等多首歌冊作品,向抗疫英雄致敬。

來源:sttv今日視線

相關焦點

  • 潮州歌冊
    解放後,潮汕地區的專業和業餘作者還創作或改編了許多新歌冊,使潮州歌冊煥發出新的風貌和活力。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潮汕的鄉村依然隨處可見潮州歌冊的說唱場面。隨著在破四舊以及文革命等運動到來,潮州歌冊備受波及,多數作品被燒毀殆盡,據說現在留存下來的歌冊大約有兩百部。
  • 創作演唱潮州歌冊,傳揚抗戰英烈事跡
    昨天,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特地在潮汕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潮州歌冊創作採風和演唱活動,傳揚潮汕英烈抗戰事跡,並以此向人們敲響警鐘: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活動中,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傳播辦負責人向潮州歌冊創作班的學員和前來緬懷英烈的學生、市民講述了潮汕抗戰英烈的感人故事,潮州歌冊傳唱指導老師麥微純則現場吟唱了由潮州歌冊創作班學員洪錦波創作的潮州歌冊《抗戰老兵陳來合》。
  • 非遺廣東|「傳統rap」——潮州歌冊
    經過長期發展,歌冊逐漸形成為一種用潮州方言說唱的民間曲藝形式,它音韻整齊,通俗順口,故事情節完整,富於藝術魅力,深受流傳地域內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潮州歌冊的體裁有二種:一種是傳奇體即故事體,敘述完整的故事,如《隋唐演義》、《乾隆遊江南》、《孟麗君》、《蘇六娘》等;一種是歌行體,皆短篇,沒有完整的故事,多記述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的事物,如《戒賭歌》、《百花名》、《百鳥歌》、《百屏花燈》、《十二月歌》等。
  • 在潮州老巷裡,「李萬利」舊宅再傳歌冊聲
    當天,來自潮州、汕頭等地的潮州歌冊傳承者、愛好者及潮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代表們相聚於此,聽故事唱歌冊,不亦樂乎。潮州歌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潮汕地區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熟知,甚至可以哼上幾段。
  • 潮州歌冊|筆耕不輟bǐ gēng bú chuò鄞鎮凱新作《高繩芝》
    歌冊《高繩芝》系鄞鎮凱老師2017年9月出版新作,全書以「我寫潮州歌冊(自序)」、引首、第一章忠厚世家、第二章少年壯志、第三章棄文就商、第四章投身革命、第五章開埠功臣、第六章護埠英雄及尾聲組成,共1700多句,230多頁,這部歌冊的創作手法
  • 垣曲音樂人創作抗疫主題歌曲《這一個春天》鼓舞鬥志戰疫情
    百訊網特稿(文/卓然)「又是一場無聲的戰鬥,這是一個生死的關頭,疫情向春天發起挑戰,要在大地掀起寒流……」近日,由山西省垣曲縣音樂人創作的抗疫原創主題歌曲《這一個春天》,一經垣曲縣廣播電視臺推出,便迅速在線上線下引起熱烈反響。
  • 漳州東山:老歌新唱,古老歌冊「東山再起」
    她們所吟唱的,正是新編的東山歌冊《木麻黃——文昌樹》。歌冊「七言成句,句句成詩,唱之如歌」,是東山縣特有的曲藝。新時代的演唱者們,將谷文昌在東山的功績編成歌冊,讓古老的歌聲唱出嶄新的曲調。【口口相傳 海島風味】東山歌冊起源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潮州歌冊。
  • 武漢,潮州為你加油!
    為聲援戰鬥在抗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鼓舞全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由潮州市委宣傳部、潮州市委網信辦出品的抗擊疫情公益歌曲《相信愛》MV於2月5日首發。並同時在中國音樂網及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人民視頻等各大視頻網站上線。
  • 潮州歌冊 ——《過番相思歌》
    潮州歌冊 ——《過番相思歌》演唱:陳曉涵作詞:佚名作曲:陳有道來源:星之道
  • 潮州歌冊 ——《月容歌》
    潮州歌冊 ——《月容歌》演唱:方展榮 陳慕凡 吳柔漪作詞:冬梅作曲:陳有道來源:星之道
  • 十首公益歌詞作品,用歌曲鼓舞鬥志,用丹青描繪感動
    為歌頌這場防疫戰中的英雄事跡與無私奉獻,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理應拿起手中的筆,來謳歌捨命戰鬥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大無畏精神,為愛心鼓勁,為善良加油,作者近期創作了十首公益歌詞作品,把真情傳遞,與大家一起振奮精神,用歌曲鼓舞鬥志,用歌聲感動人們……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寒冬不可逾越,沒有春天不會來臨。大愛無邊,中國必勝!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市非遺展覽館:627件非遺作品供觀賞在潮州,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功夫茶可謂家喻戶曉。位於潮州市人民廣場文化藝術中心的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以下簡稱「展覽館」),集中了潮州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學習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首選之地。
  • 武城吳桂敏、陳尚勇夫婦:繪製戰「疫」作品,謳歌英雄鼓舞鬥志
    疫情阻擊戰打響後,武城縣吳桂敏與丈夫陳尚勇夫妻兩人,用手中的畫筆,繪製戰「疫」作品,謳歌英雄,鼓舞鬥志,共克時艱。作品:堅守必勝「繪畫就是為照片帶來『二次創作』,通過構圖、配色等過程,給與更多的感情投入,才能表現出藝術價值,給欣賞者帶來視覺衝擊力
  • 自編歌曲鼓舞人心(一線抗疫群英譜)
    「沒有陽光的日子,我們攜手共同度過,你大聲地告訴我,我們會勝利歡呼,我把英雄的城市,寫成這首歌……」在武漢市第三醫院,為了給戰友和患者打氣,急診科醫生李玉濤創作了一首歌,取名為《英雄城市》。「軍隊中有軍歌鼓舞士氣,我們也是戰士,也需要歌曲激勵。」
  • 文藝評論:與創作密切合奏鏗鏘有力的抗疫樂章
    與湖北省文聯、三峽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抗疫文藝創作的家國敘事和傳播策略」座談會,專家學者圍繞抗疫文藝創作的思想主題、敘事方式、審美內涵等展開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創作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抗疫文藝既要書寫凡人家庭的不凡之舉、溫情大義,也要書寫在從容應對疫情中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家國情懷的審美敘事中展現大國擔當。
  • 抗疫原創歌曲展播丨《我們在一起》
    抗疫原創歌曲展播疫情來襲,除了醫護人員,社會各界都在眾志成城,以自身的專業力量去打好這場疫情防控戰,佛山的文藝創作者們,用充沛的創作激情及專業能力,將抗擊疫情期間的一幕幕場面,轉化成為生動感人的文藝作品,以實際行動去鼓舞幹勁、堅定信心、致敬前線。
  • 潮州潮劇團《天之嬌女》全劇,精彩好聽!
    它源於宋元南戲,用潮州方言演唱,潮劇唱腔有曲牌聯套體和板式變化體兩種體制,以輕柔抒情見長。傳統劇目分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文明戲和新編歷史劇兩大類,有劇目兩千多個。傳統劇目在潮劇中佔據重要地位,有《荔鏡記》、《蘇六娘》、《劉明珠》等精品劇目;傳統折子戲《掃窗會》、《楊令婆辯十本》、《楊令婆辯十本》、《鬧釵》匯聚了傳統潮劇的精華,被譽為「百花潮中的三塊寶石」。
  • 重溫《陳三五娘》 解讀潮州元素
    姚璇秋是當代潮劇表演界的扛鼎人物,數十載潮劇生涯,讓她與潮州結下深厚情緣,其演繹的潮劇人物、劇內場景多出自潮州,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潮州文化。
  • 抗疫原創公益歌曲《相信愛》MV在四川廣安推介發布
    3月16日下午,由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安市文聯專職副主席蘭勇,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安市音樂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張雲作詞,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黨慶作曲的抗疫原創公益歌曲《相信愛》MV推介發布會在四川廣安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