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是懂得欣賞的國家。欣賞幽趣的小路,欣賞飄溢的酒香,欣賞琴聲的悠揚,欣賞時令的香花,樂聞幽幽的古香,品嘗香氣撲鼻的花茶,依偎廊下靜聽雨聲,獨坐小艇欣賞皚皚白雪,夜晚「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幽深的小徑獨自徘徊,彎彎曲曲的綿延至遠方。每天的葉落無聲,每日的陽光明媚,都把那曲徑通幽處,襯託的無比美麗。
曾聽聞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和尚問老和尚:為何人們都願意把路修理的彎彎曲曲才能走到最終的盡頭呢?
老和尚回答:一條路,相當於一個人的人生路,沒有什麼是完全直來直去的,唯有心誠者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地。
在人生的路上,有人開始迷戀權力,有人迷戀酒色,有人迷戀金錢。或許,他們都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卻是有各種疾病纏繞身體,得不償失。
中國的酒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劉備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李白連浮三十杯酒,飲酒揮毫落筆生輝。鄭板橋書畫可謂難得,但求者總以狗肉和美酒誘之,鄭板橋禁不住誘惑,題詩自嘲:看月不妨人去盡,對月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吳帶當風」的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定酩酊大醉才能動筆畫畫兒,醉後動筆畫畫兒,揮毫立就。
酒,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逢婚喪嫁娶,無酒不歡。
酌一杯淡酒,飲一世風流。
唐代白居易的《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讓我們看到,情深處處有撫箏。
什麼樣的季節,開什麼樣的花,花朵會說話,它告訴我們時令,它更是裝點壯麗景色的蒔花。正是有了它,才把我們所見到的會場布置的非常美麗。
香文化和酒文化可以說都是有悠久歷史的。在民間,亦有焚香淨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焚香靜坐健身等的風俗。諸葛亮常置香案,焚香助興。陸遊也喜歡在讀書時焚香以淨氣。
品茗,其意思即是飲茶。喝茶,在中國也有悠久的歷史。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茶的品種更是繁多。中國有六大茶系,分別是綠茶,黃茶,烏龍茶,黑茶,紅茶,白茶。文學家王心鑑作《詠茶葉》一詩稱: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君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由此看來,飲茶也是一種樂趣。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古人對雨聲,可以說是情有獨鍾。那時,沒有各種電子通訊設備,更沒有發達的溝通軟體。人們對於雨聲的描述真可謂是一點一滴總關情。
雪的美,不用做太多的介紹。它晶瑩剔透,飄飄然順風而下,晃晃乎落於人間。沒有人可以拒絕它的來到,更沒有人拒絕它帶來的瑩裝束裹。
侯月,等候月亮的出現。月亮可以說是古今大文學家歌詠的對象了。它的出現,常常伴隨著文人們的抒情。
中國 古人九雅 --- 尋幽、酌酒、撫琴、蒔花、焚香、品茗、聽雨、賞雪、侯月,你做過多少次這樣的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