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房子+小鎮的圖書館 琚賓改造作家蔡崇達「皮囊」裡的家

2020-11-30 太平洋家居網

  【太平洋家居網】立邦獨家冠名的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收官之作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節目組受作家蔡崇達先生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設計師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特別鳴謝: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節目組;設計師:琚賓;圖片提供:東方衛視&設計師琚賓;官方戰略合作媒體:PChouse太平洋家居網 )

設計師琚賓與委託人暢銷書《皮囊》作者蔡崇達及家人

圖書館是送給家鄉的禮物

  【本期設計師】

  琚賓 水平線空間設計品牌創始人兼首席創意總監

  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化在建築空間裡的運用和創新,以個性化、獨特的視覺語言來表達設計理念,以全新的視覺傳達來解讀中國文化元素。

  在作品中,將「當代性」、「文化性」、「藝術性」共溶、共生,以此作為設計語言用於空間表達。從傳統與當下的共通、碰撞處,找尋設計的靈感;在藝術與生活的交錯、和諧處,追求設計的本質。在歷史的記憶碎片與當下思想的結合中,尋找設計文化的精神訴求。

  【獲獎歷程】

  2018 CIDA生活家·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人物

  2017中國設計權力榜100·年度設計師

  2017 GQ年度設計師

  2017 AD100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建築、設計精英

  2015 AD100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建築、設計精英

  2014中國設計年度人物

  2011-2012中國室內設計年度影響力人物

  2011入選美國INTERIOR DESIGN「中國設計名人堂」

  2009-2010中國室內設計十大風雲人物

  2009中國室內設計年度封面人物

  小鎮東石,坐落在福建東南沿海的晉江海邊,與金門島遙遙相望。坐落在這片土地上的,有一處曾經是崇達父親為一家人修建的傳統石頭房子。

  如今蔡家居住的這幢房子,是在原本石頭房子的基礎上,母親主持改建的。因為資金不足,先是造了一樓和二樓,之後又加蓋到了四樓,很不規範,缺乏整體性。

  依照作家蔡崇達的要求,改建後的房屋要滿足幾大功能:一座小型圖書館,一間公共文化講堂,以及可供文學界的朋友來訪創作時使用的客房;更要滿足母親與姐姐、蔡崇達一家回鄉時的居住功能。 

  經過設計團隊合理規劃,建築主體相比原地塊佔地面積向內收縮,擴大四周的空間,方便鄰裡之間通行。同時,設計師也對原設計的大門位置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按照設計師的計劃,建築的一層以一個半開放式的文化講堂為主,既作為講堂,更像一個小小的下沉式廣場,能夠讓鄰裡的老人和孩子們在此乘涼玩耍。

  一個房子裡要兼併公共和私密兩個空間屬性,對設計師琚賓來說,這無疑是一大挑戰。而如此複雜的功能,原有的房屋空間也無法消化,在和蔡家商量之後,將房屋進行拆除重建。出於是公共項目的考慮,設計師使用了清水混凝土的建造方式,既保證建築的堅固性,更能在肌理上回歸當地傳統的石頭建築。

  經過琚賓的重新規劃後,建築的一層以一個半開放式的文化講堂為主,下沉式的公共空間與一面通高的清水牆面交相輝映,自然形成了一種莊重的氛圍;與高處不同角度對望的視線關係,讓整個空間變得生動起來。

  北側是蔡崇達母親所珍視的宗祠空間,也是這座建築與閩南地區傳統文化深刻聯結的一角。

  二樓為圖書館,包含一個室內圖書館和露天的讀書區域,通向二層的樓梯設計富有幾何感和趣味性,是專門供小朋友玩耍的空間。 

  二層以上主要是蔡家的居住區域,和提供給一些文學界親友的客房,三層主要是母親的房間與家人的公共活動區。

 

  由於蔡家處在在密密麻麻的「握手樓」中間地帶,採光問題很嚴重。為此,設計師特別要求在三層區域安裝了大面積的落地窗,充分改善了採光不足的問題。為了界定公共、私密兩個區域,琚賓也特別為建築規劃了兩套立體交通體系。

  公共與私密、對話與對視、體塊與通透、半隱與半現,交織成足夠複雜迷人的空間關係。歷經整整一年多的艱苦努力,這個建築體量達到1100多平方米的項目,四層主體得以完工。

  猶抱琵琶半遮面,「母親的房子」已經落成的公共部分,終於呈現在大家眼前。「皮囊」裡的家變為現實,這是蔡崇達送給母親的禮物,也是送給家鄉的禮物。

  暖心收官之作 見證節目公益影響力

  在本季收官之作中,作家蔡崇達委託節目組及設計師琚賓改造老家的房子,為小鎮的孩子建造「母親的房子」公益圖書館。數千本館藏書籍,則是來自全國各出版社和許多知名作家的精選贈書。

圖書館開幕儀式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李敬澤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

  這種從節目自身踐行公益到影響個人的公益行動,可見《夢想改造家》正潛移默化地影響、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行為。 

  聚焦現實生活需求,用品質和細節提升幸福感;延續公益與責任,兼顧小溫暖與大情懷,《夢想改造家》第六季圓滿收官。為愛去刷新,為夢想去改變,下一季溫暖繼續!

相關焦點

  • 立邦攜手《皮囊》作者蔡崇達打造「母親的房子」公益圖書館
    「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2019年10月,當文學作品《皮囊》銷量突破300萬冊,晉江東石籍作家蔡崇達決定將老家的房子,建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取名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2020年1月4日,由立邦《夢想改造家》傾情打造的「母親的房子」圖書館正式落成。
  • 《夢想改造家6》收官之作 改造蔡崇達「皮囊」裡的家
    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立邦《夢想改造家》第六季將於今晚21:20溫暖收官。這一次,節目組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受作家蔡崇達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的《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著名設計大咖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 一半故鄉一半遠方 琚賓改造蔡崇達書中「母親的房子」|明創空間
    ——蔡崇達《皮囊》01.2018年10月,蔡崇達文學作品《皮囊》銷量突破300萬冊,他決定改造晉江市東石鎮老家的房子,改建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取名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2020年1月5日上午,是圖書館的開放儀式。這座「母親的房子」位於東石鎮區彎彎曲曲的小巷深處,有四層半高,底下兩層是圖書館的主體,往上是家人的居所。蔡崇達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房子代表的情感是「小家」,而圖書館主動參與共同事務,代表的是「大家」。
  • 《夢想改造家6》溫暖收官 攜手《皮囊》作者建造公益圖書館
    由東方衛視原創出品的大型家裝改造節目立邦《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於昨晚(1月8日)圓滿收官。這次的收官之作,應暢銷書《皮囊》作者蔡崇達的委託,改造他老家的房子,為小鎮的孩子們建造「母親的房子」公益圖書館。
  • 立邦獨家冠名《夢想改造家》琚賓專訪:通過設計,讓人在建築中就能...
    【太平洋家居網】立邦獨家冠名的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收官之作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節目組受作家蔡崇達先生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設計師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 琚賓-重建作家老宅:垂直花園,空中書閣
    「委託人」作家蔡崇達的故鄉東石小鎮,坐落於福建東南沿海的晉江海邊。因懷念這片鄉土,他寫下了散文集《皮囊》,描摹小鎮的歷史和人文風情,深情細膩的筆觸打動了很多讀者,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家。作家蔡崇達蔡崇達計劃將這座房子的一部分,改建成服務於鄉間的文化講堂與圖書室,邀請文學家與藝術家來此講學,為孩子們打開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另一部分則作為母親和姐姐的生活空間,以盡孝心。
  • 作家蔡崇達登作家富豪榜 《皮囊》擬拍成電影
    作家江南以3200萬元榮登第十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雷歐幻像和鄭淵潔則分別以2000萬元、1900萬元年度版稅收入位列第2、3名。韓寒、郭敬明等知名作家也入榜。  《皮囊》「認心又認人」   廣受讀者歡迎  《皮囊》是蔡崇達首部散文集,由韓寒邀約三年促成結集,劉德華、李敬澤作序,是一部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的故事。
  • 一出手就刷屏,他在上海改造了一座清代老宅,復活詩意鄉村
    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他還在演講會上分享了一棟圍在灰牆瓦黛間,猶如生長出來「白色房子」——上海章堰文化館。前不久,這座建築竣工了,和Alila陽朔糖舍一樣,同樣是改造老屋。這次琚賓瞄準的,是一座晚清時期保留下來的破敗老房子。
  • 《皮囊》:想要擊潰一個成年人,其實很簡單
    ——蔡崇達《皮囊》是福建作家蔡崇達的經典之作,看過這本書的人會覺得心情異常沉重,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是那麼熟悉,離我們那麼近。蔡崇達將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和經歷,都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在這部《皮囊》中。
  • 若你來東石……(《皮囊》下的真實小鎮)
    山莊石刻成一寶,家廟遊子心上系。,石柱的裂縫散出濃烈的思念,家廟仿佛會說話,把各地的族人聚集, 點上一炷香,鄉愁瞬間嫋嫋隨風,飄回這個魂牽夢縈的地方。 這裡是《皮囊》作者蔡崇達的故鄉,我們已經無限接近他在書中所描繪的那個海濱小鎮,無限接近他曾經生活過的中心地帶了。他的一部《皮囊》真實再現閩南底層生活的人們,父親母親等的生命故事,小鎮的一角一落仿佛都能夠觸摸,也再一次剖析了自己的內心,感動了全中國。
  • 寒門學子高考前理轉文,終成暢銷書作家,劉德華為其首度寫序
    他的助理說,華仔從劇組回來,就關在家裡寫序了。他說會在一周內寫完,結果三天就寫好了。華仔說:打開《皮囊》,讀到崇達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摯,坦蕩蕩的自然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痴,所以很真……我認識崇達、看他的書,總有啟發,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
  •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帶著疑問,我找到了《皮囊》,驀然間我感覺我找到了答案,在書中我看到蔡崇達流淚不止淚腺的無奈,我品到了人們心靈無處安放的躁動和對生活的渴望。《皮囊》一開始第一篇就寫了阿太,阿太直接的就說出人的肉體是用來享受的,只是一副皮囊,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靈魂。
  • 《皮囊》:無論皮囊是什麼質地,始終包裹著靈魂附屬品——心
    人們常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在《皮囊》這本書裡,不管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始終包裹著一顆心,人生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皮囊之下,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努力地活著,都是在嘗試尋找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蔡崇達的《皮囊》,是一本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
  • ——褪去皮囊,心有明燈
    據說,那段時間,他其實有找過不少作家做訪談,希望能出一本關於自己的書,結果未能成行,原因是作家們都把他寫得太完美,而他本身在訪談中故意上演摔門而去的戲碼,也是期待有人會寫出不一樣的自己,甚至開罵都行。可惜,這份「創意」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大概越是聽慣了讚美的人,越是想聽聽「坦白坦誠坦蕩」的評價吧。
  • 福建這些鄉村圖書館,藏著詩和遠方……
    這座圖書館是由月洲村廢棄水電站改造的,設計師為了保持它原本的面貌,當地原有的夯土結構,結合了當地的人文理念,打造了這樣一個新舊融合的圖書館。館內約有6000冊藏書,設計藏書量達到12000冊,漫步藏書區仿佛遨遊書海。
  • 韓寒、劉德華讚揚《皮囊》: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捨棄皮囊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捨棄皮囊,看見自己。每個人的一生最終還是會和自己和解,最終捨棄皮囊。今天小白和大家一起聊聊作者蔡崇達的一部散文集——《皮囊》。蔡崇達的《皮囊》,寫盡了人生的悲傷與堅強。這本書裡有你、有我、有所有人。你能在這本書裡看見自己,也能看見更多的人。踏雪無痕是理想,泥足深陷是《皮囊》。
  • 不落神壇的《夢想改造家》,這種綜藝也太得人心了吧
    》改造的房子有78戶。第七季的第一期,主題依舊是回訪,節目組花了一整期的時間來回訪過去6季裡改造過的家,從第一期裡,就能感受到新一季的主題——美好治癒。第一期回訪的共有9個「家」,第一個案例是第六季第11期,改造《雙塔下的美食家園》。
  • 不落神壇的《夢想改造家》,這種綜藝也太得人心了吧
    第七季的第一期,主題依舊是回訪,節目組花了一整期的時間來回訪過去6季裡改造過的家,從第一期裡,就能感受到新一季的主題——美好治癒。第一期回訪的共有9個「家」,第一個案例是第六季第11期,改造《雙塔下的美食家園》。
  • 《皮囊》張美麗小姐姐,願天堂的你能掙脫束縛,「乘風破浪」
    《皮囊》是作家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由韓寒監製,劉德華、李敬澤作序,可見書的分量之重。這本小說是根據作者蔡崇達的親身經歷而寫的,很走心的文章,也讓我們認心。而我今天想表達的是其中一篇短篇小說《張美麗》,為她的經歷及最後的自盡深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