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攜手《皮囊》作者蔡崇達打造「母親的房子」公益圖書館

2020-11-18 鳳凰河南站

「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2019年10月,當文學作品《皮囊》銷量突破300萬冊,晉江東石籍作家蔡崇達決定將老家的房子,建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取名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2020年1月4日,由立邦《夢想改造家》傾情打造的「母親的房子」圖書館正式落成。圖書館的設計凝結著傳統之美,面積雖不大,卻體現了手足親情,承載著大愛夢想,將為小鎮的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向廣闊世界的的窗戶。

業主《皮囊》作者蔡崇達、《夢想改造家》欄目組,立邦中國建築塗料事業群裝飾塗料事業部市場副總裁蔡志偉,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建築設計師琚賓,福建華業匠工程有限公司薛賢熙,果麥文化董事長路金波等嘉賓與東石鎮的居民們一起共慶這一歡樂時刻。

嘉賓出席「母親的房子」圖書館落成儀式

以赤子之心改造老宅,以文化反哺故土鄉鄰

「母親的房子」圖書館坐落於晉江市東石鎮日升路19號,由作家蔡崇達老家的房子改建而成。作為暢銷書《皮囊》的作者,蔡崇達也是書中的主人公——黑狗達。小鎮青年黑狗達走出故鄉後,因為描寫鄉土和親情而成為著名作家。因他當年讀書的學校由許多鄉親捐贈,當他獲得一定的成功之後,也希望能夠回報故土,於是委託立邦《夢想改造家》節目組幫忙改造老宅,將四層樓房的一、二層改建成服務於鄉間的文化講堂與圖書館,邀請文學家與藝術家來此講學,用外面的世界更豐富而多元的文化來反哺故鄉;另一部分則為母親和姐姐的居所。母親和姐姐撫養支持他長大並走向外面的世界,安頓好她們的生活,是蔡崇達的孝順與心願。

改造前後對比

圖書館

在談到創建圖書館的初衷時,蔡崇達表示:「建立圖書館既是對家鄉人們捐助學校習俗的致敬和延伸,也是我的一個夢想,讓這裡的孩子們在擁有深厚傳統的同時,能夠見識更廣闊的天地,擁有更大的夢想。這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情,很幸運能遇到立邦《夢想改造家》,很開心和大家一起把這個美好的故事寫成。」

「母親的房子「第一堂課:主講嘉賓:李敬澤、阿來、蔡崇達

東石鎮是福建東南沿海的漁業小鎮,與金門隔海相望。一間間祠堂,代表著家族血脈的聯繫,這裡有著「討小海「」討大海「的人生哲學,有著濃厚的世俗生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氛圍最為深厚的地方,是一個詩意的、與漫天神明成為鄰裡親朋的小鎮。但是,隨著現代化的大潮侵襲,傳統之美也在凋零,古樸的鄉鎮景象被千人一面、肆意生長的的鋼筋混凝土高樓所侵蝕,設計師希望通過改造來提倡更好的鄉鎮鄰裡格局和更優質的建築美學。設計師琚賓分享了此次設計的構想:「首先我們在一個地塊裡,通過兩套交通體系實現了公共性和私密性兩個功能;通過綠化空間和採光恢復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同時,運用一些當地的色彩和材料來恢復其地域性;通過重塑空間,改變人和人的關係,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如今,老房子已經成為一個用書造就的新家,一個小鎮孩子們共同的閱讀天地,一個傳承文化的精神家園。

綠化空間

為愛刷新,不忘初心

立邦與《夢想改造家》攜手六年,刷新大城小家,刷新無數夢想,此次,立邦又特別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定製設計,以刷新服務為閱讀教室塗刷整體空間、書櫃等;為了孩子們對室內空間的高度敏感和環保需求,特別選用了具有歐美環保認證的立邦兒童漆,以及適合講堂氛圍的立邦黑板漆等多功能產品。此外,立邦更發起捐書活動,為圖書館捐贈了書籍。

立邦刷新服務®團隊

立邦中國建築塗料事業群裝飾塗料事業部市場副總裁蔡志偉談到圖書館改造時說:「蔡老師對老房子有很多的感情,有歡笑與淚水,而他對於故鄉有一顆很想付出的心。有愛的房子才叫『家』,『家』是中國人一直都忘不了的,在外拼搏的遊子都希望對家鄉有所貢獻,我覺得是值得敬佩的,所以很樂於參與,這也一直鼓勵著立邦去支持《夢想改造家》,去實現更多人的夢想。「

蔡崇達、設計師琚賓與立邦中國建築塗料事業群裝飾塗料事業部市場副總裁蔡志偉

一起交流圖書館落成的故事

作家蔡崇達即使功成名就,也沒有忘記自己當初開始寫作的初心;而立邦始終承諾高品質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用實際行動堅持著「為你刷新生活」的初心,蔡志偉表示:「在與《夢想改造家》的合作中我們收穫很多:一方面,設計師對於塗料和塗裝材料的不同需求,驅動了立邦在產品研發方面的前進;另一方面,為了完美的完成整個施工過程,也促使我們不斷提升和完善立邦刷新服務®。每次我們看到節目,都覺得非常感人,一些主家在美好新生活開始時的那一種喜悅也觸動了我們,鼓勵我們更努力地去履行刷新承諾。」

作為塗料行業的標杆企業,立邦不僅引領刷新服務,更倡導「刷新」升級的理念,提出極具突破性的「八大驗收標準」,根據不同的塗刷工藝來採用定製化的驗收標準。目前,立邦刷新服務®已開通103個城市,累計刷新50多萬個家庭。未來,立邦將持續以優質的服務和多元化的環保產品助力勇於改變生活的人們去實現夢想,見證人生的改變,描繪精彩的未來。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母親的房子+小鎮的圖書館 琚賓改造作家蔡崇達「皮囊」裡的家
    【太平洋家居網】立邦獨家冠名的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收官之作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節目組受作家蔡崇達先生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設計師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 《夢想改造家6》溫暖收官 攜手《皮囊》作者建造公益圖書館
    由東方衛視原創出品的大型家裝改造節目立邦《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於昨晚(1月8日)圓滿收官。這次的收官之作,應暢銷書《皮囊》作者蔡崇達的委託,改造他老家的房子,為小鎮的孩子們建造「母親的房子」公益圖書館。
  • 《夢想改造家6》收官之作 改造蔡崇達「皮囊」裡的家
    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立邦《夢想改造家》第六季將於今晚21:20溫暖收官。這一次,節目組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受作家蔡崇達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的《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著名設計大咖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 一半故鄉一半遠方 琚賓改造蔡崇達書中「母親的房子」|明創空間
    ——蔡崇達《皮囊》01.2018年10月,蔡崇達文學作品《皮囊》銷量突破300萬冊,他決定改造晉江市東石鎮老家的房子,改建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取名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2020年1月5日上午,是圖書館的開放儀式。這座「母親的房子」位於東石鎮區彎彎曲曲的小巷深處,有四層半高,底下兩層是圖書館的主體,往上是家人的居所。蔡崇達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房子代表的情感是「小家」,而圖書館主動參與共同事務,代表的是「大家」。
  • 立邦獨家冠名《夢想改造家》琚賓專訪:通過設計,讓人在建築中就能...
    【太平洋家居網】立邦獨家冠名的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收官之作來到了福建晉江的東石小鎮,節目組受作家蔡崇達先生的委託,改造他所著《皮囊》一書中「母親的房子」。設計師琚賓應蔡崇達反哺鄉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圖書館,為小鎮的孩子打開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 福建這些鄉村圖書館,藏著詩和遠方……
    月溪花渡圖書館位於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是中國第一個以民間工藝美術為主題的公益圖書館。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下石村「母親的房子」圖書館「母親的房子」圖書館,位於福建晉江東石鎮,是暢銷書《皮囊》作者蔡崇達在自家老房子上改建的一座服務於鄉間的文化講堂與圖書室。
  • 作家蔡崇達登作家富豪榜 《皮囊》擬拍成電影
    《皮囊》「認心又認人」   廣受讀者歡迎  《皮囊》是蔡崇達首部散文集,由韓寒邀約三年促成結集,劉德華、李敬澤作序,是一部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的故事。
  • 《皮囊》:想要擊潰一個成年人,其實很簡單
    ——蔡崇達《皮囊》是福建作家蔡崇達的經典之作,看過這本書的人會覺得心情異常沉重,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是那麼熟悉,離我們那麼近。蔡崇達將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和經歷,都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在這部《皮囊》中。
  • 韓寒、劉德華讚揚《皮囊》: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捨棄皮囊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捨棄皮囊,看見自己。每個人的一生最終還是會和自己和解,最終捨棄皮囊。今天小白和大家一起聊聊作者蔡崇達的一部散文集——《皮囊》。蔡崇達的《皮囊》,寫盡了人生的悲傷與堅強。書中那一系列刻在骨裡的故事,有鄉愁,有親情,有愛情、友情,每一個都直擊內心,或輕盈、或沉重……作者帶領我們走了一趟心靈的旅途,回答了那些我們終究要回答的問題,這段旅途,從皮囊開始,抵達內心。
  • 《皮囊》:無論皮囊是什麼質地,始終包裹著靈魂附屬品——心
    人們常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在《皮囊》這本書裡,不管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始終包裹著一顆心,人生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皮囊之下,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努力地活著,都是在嘗試尋找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蔡崇達的《皮囊》,是一本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
  •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帶著疑問,我找到了《皮囊》,驀然間我感覺我找到了答案,在書中我看到蔡崇達流淚不止淚腺的無奈,我品到了人們心靈無處安放的躁動和對生活的渴望。《皮囊》一開始第一篇就寫了阿太,阿太直接的就說出人的肉體是用來享受的,只是一副皮囊,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靈魂。
  • 《皮囊》揭開人性:光鮮亮麗的皮囊之下,是自己膽小又醜陋的靈魂
    皮囊會崩壞,但心在亮著,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願我們能勇敢面對人情羈絆和世事刁難,願我們每次選擇都從心出發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羇旅,心醒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 《皮囊》:唯有卸掉偽裝自己的皮囊,才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
    《皮囊》作者蔡榮達,他以這本書獻給已經離世的父親,阿太,獻給陪伴著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皮囊,就算再堅硬,再怎麼偽裝,終究都有朽敗的時候。一旦被破開,裡面所包裹的人心可能脆弱無助到你無法想像。《皮囊》中寫道:人最怕的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 《皮囊》: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皮囊之下都在努力地活著
    當我第一次看到皮囊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吸引力。我想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靈魂,那麼,我們的皮囊便是靈魂的棲息處,在那裡,無人打擾,你可以隨心耕種。而皮囊本身卻又逃不過殘酷,因為,無論好與壞,痛及苦,幸或者不幸,來人世這一遭,你都要與皮囊為伴,且無從選擇。
  • 讀完《皮囊》後,忍不住淚目: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皮囊》是作者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蔡崇達,大隱隱於市的新生代媒體人,人稱"天才達達",韓寒口中的"寫作大師"。現任《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南方國際文學周"聯合發起人。《皮囊》這本書,作者蔡崇達寫盡了人生的悲傷與堅強。讀完《皮囊》的我忍不住潸然淚下,源自內心深處的共鳴。因為蔡崇達寫的故事實在是太真實了。作者蔡崇達出生於1982年出生於福建晉江。
  • ——褪去皮囊,心有明燈
    所以,劉德華在給作家蔡崇達的《皮囊》作序時,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打開《皮囊》,讀到崇達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摰,坦蕩蕩的自然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視人生無常曰正常,或許是頓悟世情,也可能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關己的距離,自我保護;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
  • 蔡崇達: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
    偶得一本書,書名《皮囊》,作者蔡崇達。讀書不多,看過的書,書名和作者也很快就忘記,所以當我看前面幾章的時候,總覺得在此之前瀏覽過,卻怎麼也想不起在哪在何時在什麼情境下瀏覽過這本書。作者蔡崇達在最後一章寫閱讀和寫作的終極意義是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真是「I can not agree more.」
  • 劉德華、白巖松、阿來聯袂作序《皮囊》:是什麼同時打動了這些人
    2014年,僅32歲的、無靠山、無背景的蔡崇達出了一本新書《皮囊》,作序陣容異常強大,有深資作家阿來、新聞人白巖松、天王劉德華、當紅作家韓寒等6位響噹噹的大人物。此書出版僅三天就被加印,令人乍舌!蔡崇達年輕的生命裡,遭遇了外婆早逝,阿太冷漠對之;遭遇了父親生病後的無理取鬧;遭遇了父親重病,母親無力支撐家庭,打算用老鼠藥毒死一家人的恐懼;而家裡稍微有些起色後,母親不顧兒子的生存壓力,卻執意要修建一個明知會拆掉的樓房;父親死後,母親逼著兒子去找巫等等......阿太為何對自己女兒的過世如此冷漠?
  • 《長安十二時辰》等掃碼免費讀,鄭州這些圖書館線上服務不打烊
    學習防疫知識,公益公開課別錯過此時此刻,每個人做好自我防護,就是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為了您和家人的平安,防疫安全公益課務必認真學習。掃描下面二維碼可以觀看安全公益課。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圖書館攜手萬方數據為廣大市民和醫護工作者還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數字資源庫,該專題資源庫匯集有關疫情的國內外相關文獻,並將持續提供最新的、最權威的國內外疫情動態資料。廣大讀者和醫護工作者可免費查看。資源訪問方式:關注河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微服務大廳」,點擊「肺炎專題」即可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