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遷,美好的一天從舌尖開始

2021-02-17 宿遷發布

  武俠小說家古龍在書中寫到:一個人如果心生煩惱,就讓他去菜市場,此人定然煩惱全消,重新喚起生活的熱情。

  有人說,不愛美食的人,就不懂得生活。造物主給予了人們食物,人們如果僅僅止於果腹,就是對美食極大的不尊重。

  歲月流逝,舌尖上留有許多記憶。生活美好,今天人們還在延續著這種樸素的生活。

  一、五香大頭菜

  五香大頭菜是兒時的美味。二抹頭米飯或者稀飯,用五香大頭菜下飯,卻是美味。

  記得宿遷各集鎮逢集,到處有賣,黑黑的顏色誘人口鼻。東漢時期,西域的大頭菜傳入我國,延伸江蘇北部。蘇北土肥水豐,人勤技精。宿遷栽種的大頭菜,個頭圓潤,根細無筋,辛辣味濃,質地脆嫩,口嚼無渣,水份充足。

  明朝初期,宿遷鄉村街市就開設作坊醃製大頭菜,製作工藝不斷發展完善。缸或池內原滷浸泡翻曬,反覆進行,直到滷汁被吸收,內外都黑潤香脆為止。曬而不幹,晾而不溼,綿中有脆。

  名菜有典。明正德皇帝一日品嘗後,覺得味美,聽說叫「五香辣疙瘩」,覺得彆扭,就提筆題寫:五香大頭菜。

  二、醬豆

  「曹操倒黴遇蔣幹,醬豆倒黴遇稀飯」,意思是如果有醬豆,人要多喝不少稀飯,可見醬豆對喝稀飯的作用。

  精選黃豆在涼水中洗淨後,像燜米飯一樣煮豆。豆撈出後放在篩子上控一夜,涼透。有買來的蒲包,專門用來捂醬豆。儘量保持悶熱、潮溼的環境,利於豆子發酵。加胡蘿蔔、洋姜、生薑、辣椒、鹽、花椒、八角等醃製。冬天,揭開罈子蓋,新鮮的醬豆味道就出來了。

  春天,曬製成幹醬豆,能吃到夏天。有的醃製好的,味道鮮美,有親朋慕名討要。

  入選央視美食紀錄片《一城一味》的宿遷土菜——醬豆炒雞蛋,用草雞蛋加醬豆炒制,色美味香。

  三、蘿蔔乾

  農村家家醃製蘿蔔乾,現在城區很多小區內廣場,到處有攤曬的蘿蔔乾。將選好的蘿蔔削去根須,用清水洗淨後,切成薄長條,放在蘆席上攤曬兩天後,放進缸裡醃製。醃製入缸醃製時,放一層蘿蔔,放一層鹽。蘿蔔入缸後,上面放上木板,再壓上石塊。倒缸一次,倒缸時要上下翻動,使蘿蔔吸鹽均勻。倒缸後仍要壓上石塊。晾曬醃至第三天,把蘿蔔撈出,置陽光下曝曬至六七成幹。勤曬多翻,防止雨淋灰塵。拌料裝壇將五香粉均勻地拌入曬好的蘿蔔乾中,裝壇。裝壇時,每放一層蘿蔔乾後,再放鹽。裝好後,將壇置於陰涼乾燥處,經過一段日子的積澱,即可食用。

  早飯晚餐,酒後主食,伴以蘿蔔乾,口感清新,甜鹹兼備。

  四、皂河糝湯

  皂河糝湯。「糝」,按宿遷音讀「撒」, 屬清真食品,美食藥膳,是皂河獨有的一種特色小吃,製作講究,用牛羊的脊椎骨頭架子等骨頭熬製做底湯,配以各種調料。據傳民國初年有王姓穆斯林一家從山東臨沂碼頭鎮來到皂河,賣糝湯掙錢,由於他們所做的湯味道鮮美,營養及藥用價值高,一時遠近聞名,生意興隆,王姓一家人遂在皂河安家落戶,「糝湯」也就成了皂河一大特色小吃傳播開去,盛名不衰。

  五、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為本土名吃。傳說,乾隆下江南時路過宿遷,聞香下馬。當時做豬頭肉的廚師姓黃,見到乾隆皇帝特別緊張,當被問道叫什麼名字的時候,他半天都未能吞吐明白,只說「黃」。 乾隆誤為「黃狗」,所以就賜名「黃狗豬頭肉」,贊道:「黃狗豬頭肉,酥口嫩爛香,味純而不膩,海內美名揚。」從此聲名大振。

  一喜劇小品中說:我也想過城裡人的生活,喝咖啡,吃豬頭肉。

  六、小魚鍋貼

  小魚鍋貼,或小魚鍋轉、小魚鍋塌。 現在都稱頌沭陽閘小魚鍋貼。原本是洪澤湖漁民在長期的湖上生活實踐中,在眾多的因湖而宜的飲食習慣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名餚。湖上漁家「小魚鍋塌」,鍋是鐵鍋,魚是小魚,面和得稀,貼鍋四周,「搖搖欲塌」,餅底平水,或入水半寸,急火燒容易快熟,火燒水沸、湯汁四濺,熟後餅底邊有一溜子沾有魚湯。乍一揭去鍋蓋,麵餅沾著魚鮮,魚上帶著餅香,撲鼻而來。

  也有稱「貓狗清蹲」。小魚燒出來湯鮮味美,不需要吐骨刺,湯都喝掉了。那些習慣了在主人吃飯時,蹲在桌子底下等骨頭和魚刺的阿貓阿狗們,就只有清蹲無事。

  七、銀魚蒸蛋

  銀魚蒸蛋。銀魚與青蝦、螃蟹並稱是駱馬湖「三鮮」。銀魚與太湖水產同宗同種,是今日駱馬湖最主要的水產品,年產量大。銀魚大都棲息於深水之中,一群群,一片片,在泱泱綠水中移動,這給漁民用拖網捕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大批的銀魚被捕撈上岸,它們體細身圓、光滑無鱗,活時透明,熟後銀白,故名銀魚。銀魚氽蛋湯鮮嫩可口,其美無比。

  八、小乾魚炒辣椒

  小乾魚炒辣椒。駱馬湖一帶流傳最廣的家常菜。小乾魚是漁鄉家庭必備的乾貨,長期保存,不變味。這種魚多為野魚,長不足三四釐米的時候就被捕撈上來。有的是在鍋中或鏊子上烤乾,有的是陽光曬乾。辣椒以青尖椒為最佳,有的廚師偶爾還會放上一些幹的紅椒絲。兒女每回到家鄉,家人定會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小魚讓他們一飽口福。現在宿遷吃早飯,與別地不同,總會有小乾魚炒辣椒等幾樣小菜奉送。

  九、王官集瓦塊魚

  王官集瓦塊魚。因魚塊似土瓦而得名,尤以王官集為特色。瓦塊魚有清蒸、炸燴兩種吃法,風味各異。清蒸瓦塊魚魚色白、肉嫩,味鮮;焦炸灌汁瓦塊魚色黃,肉嫩,鮮美可口。都具有色、香、味、形均佳的特點。兩斤半左右新鮮的活魚,現殺現做,魚身切大塊。一塊塊地入鍋煎制,一面煎成焦黃色後,小心翻面,再煎另一面。新鮮的魚肉很散,要想成形,必須煎到位,不隨便鏟動。加入大料,各種調味品。宿遷本土大餐完成。

  十、泗陽膘雞

  二〇〇〇年,在江蘇省美食節大賽中,「泗陽膘雞」奪得金牌。

  膘雞的由來,一說兩千多年前,漢泗水王在民間消遣,偶然所得;另一版本是明朝兵部尚書史可法,廚子遵從他的戰時「只許一道菜」的命令,用一塊巴掌大小的肥膘肉,摻入兩個雞蛋,做成味道鮮美的「膘雞」。生活的日益富足,催生了膘雞工藝的演變。肥膘肉以外,增加了瘦肉,有的還加入青魚。以去了皮的山藥糊、山芋粉為主料,摻入雞蛋,再加上食鹽、蔥姜蒜等佐料,攪拌均勻,作為表層;再倒上瘦肉糊、山芋粉等,做成底層。蒸籠底上兩面鋪設千張,上鍋蒸餾。

  膘雞,泗陽百姓人家宴客的「頭道菜」,其工藝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評定廚師水平的標準,評議酒宴檔次的標杆。遇大事,過大年,膘雞上桌,色香飛舞,那特殊的口味,成為泗陽人心頭揮之不去的恆久記憶。

  十一、新袁羊肉

  泗陽有「三樣」——洋河美酒,楊樹林海,新袁山羊。其中,新袁羊肉聲名遠播。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京杭大運河新袁段三岔河口,聞聽新袁羊肉味道鮮美,胃口大開,餐後連連感嘆:「新袁羊肉甲天下也。」從此,新袁羊肉,香飄萬裡,蜚聲四海。

  新袁,臨近洪澤湖、大運河、古黃河,草地多,灘涂大,水質好,資源豐富,空氣清新,適宜山羊養殖。散養的山羊,宰殺後,用土鍋灶、木製蒸籠,煮熟,燜透,晾乾。或炒,或燒,鮮而無羶,綿嫩酥香。

  燒羊肉,配酸菜燒,配白菜燒;或白切羊肉,配以百葉,椒絲,蔥絲、各種蘸醬,色美味香。

  十二、酸菜

  酸菜。酸菜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副食品。扎菜或叫扎酸菜,或者是炸酸菜,因為是開水燒煮。每年冬季到來之前,農村人家家習慣用青菜製成酸菜,供冬季、春天食用。在宿遷吃羊肉,點菜時服務員要區分問:酸菜燒,白菜燒?年齡大點的一般說:酸菜燒羊肉。

  重慶、南京說的「酸菜魚」,酸菜原是那種雪裡蕻,宿遷稱做「辣菜」的。東北酸菜是用大白菜醃製的,即宿遷人說的「花葉菜」。

  大量白菜收穫下來,整理、清洗,劈柴火大燒,一鍋一鍋煮。然後在大桶內切菜,接著一層一層鋪在缸裡,撒一點鹽,壓實堆緊,加石頭或磨盤蓋住。月餘,青色褪掉,酸味出來,就算好了。越酸越成功。

  酸菜燒羊肉太奢侈。一般是酸菜粉條,酸菜豬血,酸菜豆腐,酸菜湯,酸菜面須湯。

  十三、稀飯

  不少城市人現在講究養生,喜歡喝粥,於是粥店遍地開花。其實就是喝稀飯。

  玉米稀飯是宿遷人的家常食譜。用玉米面衝成居多,也有用小麥、玉米或其它雜糧水浸後石磨磨成糊子衝成,統稱拐稀飯,加青菜就稱菜稀飯。稀飯裡面可以有山芋,可以有山芋幹。春天可以加乾菜,乾菜稀飯更有味道。現在,不少去外地工作的人,習慣從家裡帶玉米面,或者雜糧面,或者稱「稀飯面」,自己吃或者送老鄉。

  如果頭天晚上喝酒,第二天早上必定想喝稀飯,清淡,香。

  不少人家習慣將大米、玉米、小麥、黃豆、花生等混合起來,磨成糊衝稀飯吃,人們戲稱這種稀飯為「五糧液」。不少土產店裡有專門賣這種雜糧稀飯面。許多外地客商來宿遷對該稀飯都十分喜歡。

  十四、面須湯

  面須子,人稱宿遷「國宴」。用小麥麵拌成疙瘩或糊狀下在鍋裡加鹽、菜等製成的稀飯,統稱鹹湯或麵糊塗、面須子。

  把麵粉放到小盆中,滴入幾滴水,然後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拌出又小又均勻的面須,把拌好的面須放一會兒,準備一些配料,青菜或者韭菜、白菜、菠菜。水燒開後,把面須衝進去,用勺子不停地攪動。把韭菜或其他的菜放進去,再打入雞蛋花,放進調味品,好吃的面須湯就完成了。

  十五、穿城大餅

  蘭州有面,泗陽有餅。一千多年前,為犒勞瓦崗英雄程咬金,熱情好客的穿城人用大鍋文火,烙制狀如車輪的大餅。英雄在歷史風塵中遠去,穿城大餅歷經傳承,一如往昔,暄透,有筋,甜絲絲,香噴噴,款待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友新朋。

  十六、宿遷煎餅

  煎餅是宿遷特產中明星,外地人評說宿遷人話音中帶著「煎餅腔」。

  製作煎餅費事費時。現在是機制,以前靠人工。要把製作原料用水浸泡後放在石磨中細細地、均勻地研磨,最好是推石磨,人走磨轉,一圈一圈。有人笑說宿遷人辦事實在,循規蹈矩,不出圈子,可能就是推磨造就的宿遷性格。

  吃法各異。小麥煎餅最宜趁熱吃,剛從鏊子上揭下來的煎餅又香又脆。玉米煎餅最宜烤著吃,無論幹軟,用火一烘,又香又脆。地瓜煎餅宜蒸吃,特點是甜、綿、軟。

  宿遷人對煎餅懷有很深的感情,客居他鄉的人體會深刻。千山萬水,家鄉煎餅時刻都在向他們召喚。人們從煎餅中吸取了無窮的精神,也孕育出勤儉節約、堅韌不拔、敢打硬拼宿遷精神。

  外地客人來宿遷,煎餅給他們留下了美好印象,食客讚不絕口,帶一些饋贈親友,煎餅成了宿遷人和客人交往的紐帶和橋梁。

  一城一味,一方水土一方人。

  宿遷城,以英雄項羽故裡為原點,擴散延伸,用項羽剛柔並濟的性格做酵母,發酵在中國綿長的歷史中。

  宿遷市,以今天的宿城區為主軸,整合弘揚,將宿遷人忠厚淳樸的氣質化入美食,停留在舌尖上,流淌血液裡。

  有酒有魚有肉,有湯有餅,有下飯小菜,不來宿遷?

(文/狗剩子)

相關焦點

  • 在宿遷,美好的一天從舌尖開始!
    歲月流逝,舌尖上留有許多記憶。生活美好,今天人們還在延續著這種樸素的生活。  一、五香大頭菜  五香大頭菜是兒時的美味。二抹頭米飯或者稀飯,用五香大頭菜下飯,卻是美味。  記得宿遷各集鎮逢集,到處有賣,黑黑的顏色誘人口鼻。東漢時期,西域的大頭菜傳入我國,延伸江蘇北部。蘇北土肥水豐,人勤技精。
  • 宿遷黃狗豬頭肉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
  • 京東宿遷馬拉松官網已上線 元旦開始報名
    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 通訊員 梁爽)遊一座春光旖旎的水韻名城,品一壺回味悠長的美酒,覽一城盪氣迴腸的楚韻,跑一場酣暢淋漓的馬拉松。2021年3月28日,江山第一春好處——宿遷與你不見不散!官網首頁部分頁面2020年12月31日上午,記者從宿遷馬拉松組委會得到消息:2021京東宿遷馬拉松官網(http://suqian42195.com)已上線,廣大跑友們從2021年1月1日11時11分開始報名。宿遷馬拉松的誕生,為宿遷又增添了一張靚麗的體育名片。
  • 早安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4.早上好,新的一天。 7. 不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只希望所有的努力終有回報。看淡一點,再努力一點,無論生活怎樣,都不要忘記微笑,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誰的光。早安。
  • 宿遷沭陽:「破立並舉」沐人情新風,新時代文明畫卷徐徐展開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破除人情陋習展現時代新風」「感恩無需酒祝福貴在心」……走進宿遷沭陽縣章集街道躍進社區,路過一棟棟民房,可見一幅幅生動的宣傳標語躍然牆上。在村民鮑恩帝家門前,人來人往。剛滿70歲的鮑恩帝一邊感謝來祝壽的鄉親們,一邊婉拒大家的隨禮。
  • 宿遷相親宿遷徵婚,宿遷單身在線徵婚相親找對象
    宿遷相親宿遷徵婚,宿遷單身男人單身女人在線徵婚相親找對象,有微信就能網上徵婚交友,中老年徵婚交友,離異女人,宿遷8090後帥哥妹子找對象泗陽縣沭陽縣泗洪縣宿豫區市區
  • 美好的一天從清晨美麗的天空開始
    美好的一天開始了,祝大家心情好、工作好,抓住夏天的尾巴,做好迎接金秋的準備。
  • 2021京東宿遷馬拉松報名開放時間調整為元旦
    2021,宿遷馬拉松元年。 宿遷是項王故裡、水韻名城、中國酒都,而宿遷馬拉松的誕生,無疑將成為宿遷又一張靚麗的體育名片。 賽道串聯起宿遷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讓選手於奔跑中感觸這座城市的歷史悠久與朝氣蓬勃。
  • 江蘇宿遷一6歲男童遊泳館內溺水10多分鐘才被發現,搶救一天多不幸...
    經過醫院一天多的搶救,7月20日早上6時15分許,小潤還是不幸去世。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獲悉,宿遷菲特尼斯健身有限公司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善後事宜。
  • 網絡最流行的早安問候語,美好的一天從早安開始!
    我的祝福和晨曦一同來到你身邊,祝你在新的一天裡安康、好運、一切順利。願我的問候帶給你一份好心情,願我的祝福帶給你一個新起點!四、願親愛的你,越來越平靜,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溫暖、有愛,自帶光亮,照亮自己和他人。早安!五、從今天起,做一個簡單而幸福的人。
  • 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
    做出來了之後的成就感,其實也會讓你的一天都會心情棒棒的呦。 以下是我做的一些早餐的小合集Smoothie bowl適合早晨起很早然後不想花太多時間在早餐上的人。基本是冷的但也可以做成常溫。 只要有碗有blender你也可以~
  • 珍藏宿遷第九景,夢憶江山故人情
    ——宋衛平(藍城創始人)1577年,宿遷八景面世,歷代文人雅士多有吟詠。2020年,隆城置業與藍城集團攜手,為宿遷再添一景——江山春好,這是一段跨越443年的文化傳承。1577年(明朝萬曆五年),宿遷知縣喻文偉發起編修《宿遷縣誌》,分為輿地誌、建置志、典禮志、田賦志、秩官志、人物誌、詞翰志、雜誌八卷,同年付梓刊刻。
  • 每天21道菜,宿遷這所學校的高考菜單火了!
    菜譜裡,不僅每一道菜製作精良,還起了寓意美好的名字,獲得家長和考生們的齊聲點讚。7日早上9點,第一門語文考試已經開始,宿遷中學的考點外,一些家長選擇等候陪考,市民尤先生卻已經準備離開了。尤先生說,女兒考完試會在食堂用餐,他這幾天不需要在飲食上做特殊的準備,非常放心。
  • 走進宿遷!這6種宿遷特產美食,速來圍觀
    #江蘇美食#特產,走進水城——宿遷宿遷江蘇宿遷,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曾被乾隆皇帝讚嘆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在宿遷燦若繁星的各類美食中,有這麼幾種,既能代表宿遷的「雅」,也能代表宿遷的「俗」。宿遷雖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但正因其年輕,它對於美食的包容性也強。當地特產美食遠不止上述幾種。
  • 王昊由宿遷市長轉任市委書記,陳忠偉任宿遷市委副書記
    宿遷市長王昊「就地轉崗」,任宿遷市委書記;之前已升任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張愛軍不再擔任宿遷市委書記。陳忠偉任宿遷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同時,江蘇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陳忠偉調任宿遷,任宿遷市委副書記。
  • 早安心語簡報,美好的一天,從讀報開始!
    8月19日早安心語簡報|星期三,農曆七月初一,美好的一天,從讀報開始!
  • 2020秋冬流行色,就藏在宿遷這裡……
    經典藍 • 宿遷 經典藍是一望無垠的藍色調,顯得理性而深沉。桑巴紅 • 宿遷 桑巴紅的視覺效果和它的名字一樣,如森巴舞一樣熱情洋溢。宿遷的各大公園裡,葉紅似火,燃燒著、躍動著,明亮炫目,隨風旋舞,展示著一種「層林盡染」的意境,演繹著秋天的美麗童話。
  • 美食主播大江哥帶你探尋「宿遷味道」
    宿遷這兩年也產生了一批專業美食主播,他們充分挖掘宿遷地域美食,然後製作成短視頻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展示,在獲得較多點擊量成就自己創業夢想的同時,也弘揚了宿遷美食文化。黃之江帶你「吃遍宿遷」今年30歲的黃之江抖音名叫「吃遍宿遷」,是宿遷美食主播界的大咖之一。他目前擁有粉絲7.7萬人,短視頻總點擊量3400多萬個。他的主播特色是用宿遷方言介紹宿遷各大飯店的特色菜。
  • 宿遷420位百歲老人共同的心聲:感恩遇上「最好的時代」
    在全國第八個老年節到來之際,江蘇宿遷為20位百歲老人授予「生態人瑞獎」,以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彰顯「生態宿遷、長壽之鄉」的社會影響力。近日,記者採訪了三位百歲老人,通過她們的故事,折射出近代中國百年的滄桑巨變。
  • 省藥監局宿遷檢查分局助力宿遷消毒酒精市場供應
    針對當前市場消毒酒精供應緊張狀況,省藥監局宿遷檢查分局積極作為,主動幫扶指導江蘇羅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75%消毒用酒精。江蘇羅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宿遷藥用乙醇生產企業,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省藥監局宿遷檢查分局在對企業檢查中了解到該企業目前尚有99%和95%的藥用乙醇近300噸,而目前市場上消毒用酒精供應不足,鑑於當前疫情發展趨勢及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75%乙醇對疫情防控的作用,由企業將其庫存的95%及99.9%的藥用乙醇調配成75%的消毒酒精投入市場、比由消費者個人配製更能符合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