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權的媽媽得了胃癌,半年前做了手術和化療,但還是出現了轉移現象。醫生通知說癌症情況不是很樂觀。阿權很擔心媽媽,跟同學聊起的時候,聽說中醫可以治療癌症,但是他害怕遇到打廣告的騙子或者是假藥販子,可是又想著「搏一搏」,沒有專業知識的他心中猶豫不決,不知該選哪條路。
中醫對癌症治療有幫助嗎?
癌症目前主流的治療辦法有手術切除、放化療、免疫治療等,有的直接切除瘤體,有的通過激活體內的免疫系統,殺死或控制腫瘤細胞,或者是通過作用於癌細胞的某個蛋白質或基因片段,抑制或殺死癌細胞。
思路說來容易理解,但癌症治療方案的設計,操作難度都相當高。而且,通常一種癌症治療方法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因而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
中醫,是不能被忽略的治療方式。
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林麗珠教授認為:「中醫治療腫瘤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晚期,而是全程參與癌症各個階段中。」
中醫相信中醫藥可以防治癌前病變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防止或降低腫瘤復發和轉移的作用,可以促進或誘導產生幹擾素
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積極意義
國內學術期刊上,很多文章講到中醫在癌症輔助治療上的優勢時,比較多提及的是中醫在對緩解癌痛症狀和放化療引起的副作用方面有效。
1、緩解癌痛
目前,癌性疼痛已成為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約有20%~50%腫瘤患者被臨床診斷為癌性疼痛,超過75%的晚期腫瘤患者曾忍受過疼痛折磨。
中醫觀點認為,癌痛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癌毒內蘊、阻滯氣機、氣滯血瘀、正氣虛弱、經脈失養所致,因此,治療時當急則治其標,解除患者疼痛,兼治其癌,以期「邪去正安」。
中醫期望通過中藥外敷、塗擦,針灸等療法來幫助癌症患者解除癌痛,而相比現代醫學上通過長期使用止痛藥物的抑制作用所產生的毒副作用、依賴性,中藥外治療法更具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無成癮性、使用安全、簡便易行、患者易於接受等特點,在臨床中也應用廣泛。
2、減輕毒副作用
上海市松江方塔中醫醫院藥劑科王惠楓的文章稱,放化療作為現代癌症治療常見方式,但因毒副作用的存在降低了治療效果,而中西藥可通過減輕毒副作用的方式,明確其在癌症防治中的地位,不僅可預防消化反應和骨髓抑制,還可杜絕周圍神經毒性,減輕放射性炎症反應,提高其治療效果。
治療癌症,中西醫並不矛盾
中醫在治癌、抗癌方面的積極作用也受到西醫腫瘤科大夫的支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劉鵬副主任醫師表示,作為西醫的腫瘤醫生也不排斥任何有效的治療手段,自己的臨床工作中雖然不會用到中醫手段,但如果患者有需要,他也會推薦中醫科大夫。
其實之所以出現「中醫黑」的原因,更多的可能要追究於大眾對中醫治療腫瘤存在的誤區。
很多時候,不是西醫醫生不允許患者吃中藥,而是擔心你吃的中藥並非來自專業正規的中醫,如果正規,二者並不矛盾。
中醫講究陰陽五行,相衝相剋,任何食物或藥物都有陰陽、五行、溫熱寒涼等性質劃分。就算的一個個體,比如一個人,不同部位也可以不斷細分。
因此,採用中醫輔助治療,就要明確藥物的性質,病人的體質,癌症所在的具體位置的性質,做到辯證、個性化用藥或實施其他中醫療法。
另外,並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需要進補,很多人認為貴的就是好的,各種名貴藥材一齊上陣,希望能藥到病除,這種觀點無疑是錯誤的。
癌症患者體質虛弱的確需要改善,但是要辯證施食,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進補才能有的放矢。所以,藥方和補品等的選擇和劑量都應諮詢醫生。
小艾最後再提醒一句,如果真的要選擇中醫治療,一定要找靠譜的!躲開那些打著中醫旗號的庸醫和不良醫生,為自己的健康負責,需要清醒的頭腦和明亮的眼睛!
參考資料:
1、朱津麗,張碩,賈英傑.《中醫外治法治療癌性疼痛的研究進展》.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第5期
2、王惠楓,張穎,唐佳沁, 等.《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中的定位思考與研究》.養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37期
3、《抗癌別忽視中醫藥的力量》.北京晚報.2019年4月16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