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研】熊芳芳:《賣油翁》課堂實錄

2022-01-08 任澤區初中語文
2017年全國初中語文新教材解析及培育核心素養教學觀摩研討會

賣油翁》預習材料

甲文:

賣油翁(《筆說》)

往時陳堯諮以射藝自高,嘗射於家圃。有一賣油翁釋擔而看,射多中。陳問:「爾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對曰:「無它能,但手熟爾。」陳忿然說:「汝何敢輕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乃取一葫蘆,設於地,置一錢,以勺酌油,瀝錢眼中入葫蘆,錢不溼。曰:「此無它,亦熟耳。」陳笑而釋之。

乙文:

賣油翁(《歸田錄》)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耳。」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思考題:

1.甲乙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之處?

2.你認為乙文哪些地方修改得好?為什麼?

3.乙文的最後一句話,課本上沒有。你認為刪掉好還是保留好?

《賣油翁》教學設計

深圳  熊芳芳

教學目標:

1.感性目標:培養文言語感,感受生動敘事。   

2.理性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彙和文化常識。

3.知性目標:理解作品主題,認識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傳神的細節、精妙的用詞、古代的遺風餘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六一居士及其解釋——作者的人生志趣)

2.《歸田錄》及其修改

3.《賣油翁》這則筆記最早見於民間流傳的《筆說》,後來見於《歸田錄》中。《歸田錄》是作者晚年的筆記小說集,寫於英宗治平四年(1067)出知亳州之時,作者時年六十。出知亳州只是作者歸隱的一個過渡,所以將此間寫的筆記名之曰《歸田錄》,即「優遊田畝,盡其天年,以備閒居之覽也」。故筆記中所記之事,皆史官所不載的朝廷遺事、社會風情和士大夫逸聞,加之文筆又好,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所以當時就被傳誦,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流傳,最後連神宗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遽命中使宣取」。既然要呈給皇上御覽,歐陽修做了兩個方面的整理工作:一是「其間所記有未欲廣布者,因而刪去之」;另一則是進行文字上的再加工,使之更規範、更簡潔。這就是後來正式刊布的《歸田錄》。《歸田錄》本來就以文筆生動簡潔、饒有興味贏得世人的喜愛;修改後來要呈御覽,於是另外還增強了資治訓誡的意味。這兩方面意圖,在《賣油翁》的修改中表現得都十分充分。

二、修改稿和原稿的區別

    原文:

賣油翁(《筆說》)

往時陳堯諮以射藝自高,嘗射於家圃。有一賣油翁釋擔而看,射多中。陳問:「爾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對曰:「無它能,但手熟爾。」陳忿然說:「汝何敢輕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乃取一葫蘆,設於地,置一錢,以勺酌油,瀝錢眼中入葫蘆,錢不溼。曰:「此無它,亦熟耳。」陳笑而釋之。

跟課文對比,看看有哪些區別?

【預設解析】

1.刪去廢話

「往時」「不然」「一」「能」

2.強化反差

「善射,當世無雙」——爬得越高,跌得越慘。反差,衝突——情節的跌宕

3.心理外化

「自高」是內在心理,也是他人的評價;「自矜」是外在流露,也是自我的表現。故事就是要讓人物自己去表現,而不能由作者來評價。

4.精選動詞

「看」——「立」(人物的形體感,氣度神韻,與後文的「睨」「頷」一脈相承,氣韻一致)

「釋」——「遣」(心理上的釋懷,打發他走,而不是不得不「釋放」他)

5.放大細節

「射多中」——「十中八九」(由概述到具體);「徐」——過程和畫面感、人物的嫻熟從容

6.增加神情

「睨之」「微頷」

7.激化矛盾

「久而不去」「睨之」「微頷」

8.突出個性

「爾知射乎?」——「汝亦知射乎?」(輕蔑,不放在眼裡。)

「吾射精乎?」設問——「吾射不亦精乎?」反問。語氣加強,霸氣張揚。

兩個「亦」感情不同。

9.韻律斟酌

「汝敢輕吾射!」——「爾敢輕吾射!」(「安」比「何」的韻律更響亮高亢,適合表達他的忿然之情)

10.調整語氣

「以吾酌油可知也」——「以我酌油知之」(語氣更篤定,自信從容)

「此無它,亦熟耳。」——「我亦無他,惟手熟耳。」(類比換位,謙恭柔和)

11.明確語意

「乃取一葫蘆,設於地,置一錢」,其中錢與地,尤其是錢與葫蘆的關係,交代得並不十分清楚。定稿中將「置一錢」改為「以錢覆其口」,原來錢並不是「設於地」,而是放在葫蘆口上,這就清楚明確了。另外,將「設於地」改為「置於地」,動作表意也更準確。

12.人稱微調

「汝」和「爾」——「汝」是書面用語,「爾」是口頭語。

「吾」和「我」——

《論語》云:「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同為古代聖賢經典,同一句中用兩個第一人稱的代詞,時代地域的差異都不大,為何有這種現象出現,匪夷所思。《說文解字》云:「我,施身自謂也。」「吾,我自稱也。」施,給也。給予自身的自稱詞。所以「我」可以解釋為「自己、自身、本身」,而「吾」一般沒有這樣的意思。宋代趙悳dé《四書箋義》云:「吾我二字,學者多以為一義,殊不知就己而言則曰吾,因人而言則曰我。」 即對自己講就用「吾」, 對別人講就用「我」。

使用習慣不同,語氣有細微差別:「我」字,常有自信乃至自大之意,多強調不由於外力,並且關係密切,非常熟悉時,便以「我」自稱。「吾」字則是平常用法,甚至有時會帶有自謙或貶義色彩,常伴有失意時的哀嘆、牢騷,或自我寬慰、解嘲。

13.改變稱謂

「陳堯諮」「陳」——「陳康肅公堯諮」「公」「康肅」(諡號,尊稱),考慮到讀者對象——皇上御覽。

三、乙文的最後一句話,課本上沒有。你認為刪掉好還是保留好?

賣油翁(《歸田錄》)

陳康肅公( 堯諮 ) 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預設解析】

刪掉後主旨模糊。寓言式,文末的歸結就是主旨。

在陳堯諮的成長過程中,賣油翁的作為如同「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輪扁斫輪」(《莊子·天道》)一樣。庖丁論解牛的對象是文惠君(梁惠王),輪扁論斫輪的對象是齊桓公,兩位君王都從普通百姓的經驗中得到了深刻的教益,陳堯諮雖與賣油翁身份地位懸殊,他也同樣從賣油翁那裡受到了教益。

1.播放動畫片《庖丁解牛》(2分鐘)

2.共讀《輪扁斫輪》短文: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 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己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 ?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3.這三個故事有什麼相似之處?

都是君王或地位尊貴的人從普通匠人那裡得到教益。都強調由「術」而「道」,「止於至善」。止於至善,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升華。

「止於至善」出於《禮記·大學》,此篇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的「大學」,當時是針對「小學」而言的。古人8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15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朱熹稱「大學」為「大人之學」(《四書集注·大學章句》),「大人」指道德完善之人。「小學」即禮、樂、射、御、書、數,屬於「藝」的層面,稱六藝,而「大學」是修身之學,使人成為道德上的完人之學,屬於「道」的層面。道和藝,一為形而上,為體,為性,一為形而下,為用,為相。「先德行,後技能」,「己成,則物成」,「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從而「止於至善」。

4.兩個人物身上分別有什麼亮點?

翁:純粹的工匠精神,負責任的態度,獨立的人格,清醒的思維

在「秋山木工」,不訓斥後輩的人,不能從學徒晉升為工匠。後輩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卻不告訴他,失敗了也不批評,這並不是親切,而是缺乏愛心。

——秋山利輝

庖丁和惠文君的對話(《莊子·養生主》)、輪扁和齊桓公的對話(莊子·天道)、呂梁遊水男子和孔子的對話(《莊子·達生》),「在這三則對話中,都有一個人物在行動,引發了別人的欣賞或是驚異。……他們是『生於陵』的普通人或是匠人,卻跟顯赫的君王或是名師孔子及其高足們對話,在他們身上又看不到任何過分恭敬的態度。其技藝之不斷精進賦予了他們獨立人格和清醒的思維。」([瑞士]畢來德:《莊子四講》)

陳:性情中人、君子遺風、願意傾聽、樂於反省。

試著放棄自尊和矜持,讓自己「變傻」一次。「變傻」的關鍵,是要坦率謙虛,騰空腦袋,聽別人說話,看別人做事。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帶著感恩的心,以笑臉回應對方:「是的,我明白了!」

只有丟掉自己的小小自尊,坦誠、謙虛地當一次「傻瓜」,這樣的人才可能成為一流匠人。

——秋山利輝

工匠的首要條件是謙虛。一個人無論多麼有才能,如果傲慢自大,都無法為他人帶來幸福。

——秋山利輝

二人身份懸殊,在現代社會幾乎不會有對話的可能。如果陳不是願意傾聽、樂於反省的,完全可以對翁嗤之以鼻甚至加之於罪:因為射箭除了熟練,還與天賦體質動作協調能力等等有關。

後來的事實證明,陳堯諮確實從賣油翁那裡得到了啟發並進一步苦練箭法:「工隸書,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宋史·陳堯諮傳》)一個「錢」字,引發聯想(賣油翁正是「酌油瀝之,自錢孔入」的),足可進行以上的邏輯推理。

四、收束,鼓勵課後進一步閱讀了解陳堯諮其人其事

提示:陳堯諮年輕時家教甚嚴,讀書時也曾是學霸(進士狀元),為官後興修水利,利國利民,選拔官員,不避寒士。

附兩則小故事(根據課堂時間酌情處理,可不呈現):

碎金魚

陳堯諮善射,百發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有何異政?」堯諮云:「荊南當要衝,日有宴集,堯諮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嘆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豈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

買馬

太尉陳堯諮為翰林日,有惡馬,不可馭,蹄齧傷人多矣。一旦父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圉人,乃曰:「內翰賣給商人矣。」諫議遽謂翰林曰:「汝為貴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畜此?是移禍於人也。」亟命取馬而償其值。戒終老養焉。其長厚遠類古人。

相關焦點

  • 聽推門課發現課堂真問題,常態教研指導教學在實處
    時值冬月,寒風雖冷,教育局的教研活動卻搞得更加火熱。為了更準確地掌握我市廣大教師教學的常態,12月18日上午,教研室小教組史淑蘭、王少卿、嶽曼、劉佔明、劉文梅五位教師到東旺鎮後營小學聽「推門課」。東旺鎮中心校總校長劉海彬、小學教研員王傑全程陪同,來自東旺鎮9所小學的42名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後營小學德法、語文、數學、英語四個學科的5名教師進行了課堂展示。課後,參與教研活動的所有老師分4個小組進行了教研活動。教研室五位教研員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多媒體的使用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細緻的點評和指導。
  • 肩倒立教學視頻,技巧講解!鳳舞課堂教學實錄
    肩倒立教學視頻,技巧講解!鳳舞課堂教學實錄。教學目標: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完成初級階段所需的軟開和素質能力,為中級進階訓練打下基礎。適合人群:從事4-6歲少兒舞蹈教學的教師中級班7-12歲少兒基本功教學:中級軟開、素質、技巧+教學計劃+教學溝通等。
  • 課堂展風採,教研促成長——記牛馬司鎮中心學校教研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楊婷)12月3日,為了提高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牛馬司鎮中心學校在範家山中學開展了一場英語教研活動,邵東市教科所教研員李學斌、張勝明應邀到場指導。範家山中學彭徑和張雅琴兩位老師各上了一節英語觀摩課。
  • 立足課堂抓實效,聚力教研促發展——星洋學校數學組校級教研活動
    為了提升教師的學科素養,夯實教師教學能力,2020年12月2日下午,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南校區數學組老師圍繞「立足課堂抓實效,聚力教研促發展」主題,開展了校級教學研討活動。明強二小的全體數學教師全程參加。本次活動主要分為課堂展示、互動評課、張豔明主任總結三個環節。
  • 商丘教研:匠心獨運精設計 微型課堂自有味
    為了提升農村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近日,商丘市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舉行了「青年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網絡教研活動。市中語名師工作室成員、寧陵縣教研室老師王美閣為大家帶來了《匠心獨運精設計,微型課堂自有味》的專題報告,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民權縣農村青年教師培育對象及來自各縣區的語文教師共724人參加線上學習。
  • 聚焦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振興路小學數學大教研活動
    為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優化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經驗。2020年12月15日下午,碑林區振興路小學特邀碑林區白瀚"名師+"團隊親臨指導,開展了以「聚焦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數學大教研活動。
  • 線上教研有亮點 線上教學有落實
    自線上教學開展以來,為貫徹落實區教育局「加強學科教師團結協作,實施協同備課上課」的文件精神,每周五的線上教研活動已成我校教研活動的常態。 3月13號,河洛中學各教研組老師們又如期的進行了線上教研,這次的教研老師們紛紛建言獻策,相互借鑑。
  • 夯實英語課堂教學 培育時代新人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陳蘭 劉早希 艾豔)為加快旌陽區新入職教師成長步伐,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全面發展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以適應旌陽區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 教研促發展 課堂展風採|丁宅鄉學校組織數學教研活動之青年教師...
    12月22日上午,丁宅鄉學校舉行了數學教研活動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緊扣「活教育 活課堂」的實踐要求,使全校數學教師開闊了教學視野,提升了教學專業水平。活動中,安排了兩位數學青年教師上了兩堂展示課,展示教師在課前說課、磨課的基礎上,給全體數學老師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教學展示,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
  • 智慧課堂「解鎖」教學無限可能
    「這個題錯誤率更高,我們著重講講為什麼……」12月23日,長沙市一中嶽麓中學聯合西雅中學、南雅湘江中學、蓮花實驗中學組成「網絡研修校聯體」,共同舉辦了主題為「智慧雲課堂同課異構」教研交流活動。嶽麓區各中學七年級數學、英語、生物老師,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教科室主任參加了此次活動。
  • 高級教師呂新梅的信息化教學乾貨:生成式課堂教學大揭秘
    呂新梅是福建省浦城三中教研的「靈魂人物」,她教學經驗豐富,三中不少年輕老師都稱得上是她的徒弟,葉智文便是其一。去年5月,為了幫助學校更多青年教師成長,她牽頭組建了信息化創新教學工作室,叫「簡創工作室」。年輕的老師們在教學技巧的鑽研上偶爾會「犯懶」,她時不時要給他們嘮上幾句,提醒他們珍惜研修、比賽機會、積累經驗。
  • 全學科閱讀教學 助力課堂新生態
    ,全面提升教學質量,11月27日,市橋北城小學聯合草河小學、新英豪小學共同開展主題為「全學科閱讀教學,助力課堂新生態」的教研開放日活動。活動當日,北城小學邀請到市橋城區各兄弟學校領導、老師和家長共享北城小學課堂風採,線上線下共研課改,濃鬱的教研氣氛在校園瀰漫。  走進課堂 深化家校共育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北城小學將不同學科的優質課例進行展示、研討,進一步探索閱讀元素在不同學科課堂中的應用實踐。
  • 致敬熊芳芳:願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天命」
    這幾天,全國知名教師熊芳芳的辭職信再度火爆教師朋友圈,比當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顧少強更激烈,也更耐人尋味!熊芳芳老師是全國名師,但她不再年輕,再過七年就可以退休,算是功德圓滿,可她離職了,失去體制,失去依靠。
  • 高效課堂趣味多 齊心聚力促成長——商城縣小學南片教研協作區優質...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落實縣教育工作大會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快樂課堂。2020年12月18日,縣教研室領導及南片教研協作區教育同仁,不畏嚴寒,懷揣著對教育的執著與熱情,秉著"資源共享"的理念,歡聚四小,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寓教於樂,隆重舉行商城縣小學南片教研協作區道德與法治、數學、美術優質課複賽活動。
  • 激發藝術創想 綻放新意課堂——閬中市滕王閣小學校開展藝體組教研...
    為了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6月4日,閬中市滕王閣小學開展了藝體組教研活動,藝體教師們展示了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並進行交流探討。楊雨涵執教的《出殼了》蘭鋒執教的《足球直線、曲線運球》周斌執教的《立定跳遠》吳旭執教的《迎面接力》張旭執教的《足球遊戲》幾位老師課前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活動,課上創新教學模式
  • 如何推進語文常態化教研 市內外教研專家有話說
    12月19日,亳州市宋耘名校長工作室在亳州一中召開語文學科研討會,研究如何推進語文常態化教研。亳州市教科所所長洪松巖、合肥一中教科所所長蔣信偉應邀做主題發言,亳州一中黨委委員、副校長宋耘主持研討會。洪松巖分析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以及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她指出,語文是學好一切學科的基礎,教師們要在引導閱讀、加強教研、提升質量等方面下功夫。洪松巖鼓勵大家以教研為抓手,以課堂為陣地,以質量為追求,著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努力打造精品課堂。
  • 白衣閣鄉東吳莊中心小學討論線上教學教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白衣閣鄉東吳莊中心小學線上,線下教學教研一一討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冰雪融化,萬物回春。疫情籠罩下的特殊時期,白衣閣鄉東吳莊小學莘莘學子的求知熱情不減,教師們的教研精神愈盛。為保障線上教學效果,在做好線上教研的同時,3月30日,東吳莊中心小學全體教職工積極開展了線下教研活動。30日上午午10:00,線下研討活動準時開展。張東山校長主持線下教研活動,與老師們一同交流討論。以「線上,線下教學教研一一討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為題,教師們踴躍發言,紛紛表示積極運用各種平臺和軟體,把線上教學開展得更好。
  • 龍子湖區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圓滿完成
    為促進小學、初中英語學科教師間交流,增進學段間知識的互通了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12月18日,龍子湖區舉行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全區140多位中小學英語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第三教學聯盟在東陽市歌山實驗小學開展教研活動
    22日,第三教學聯盟在歌山實驗小學開展了一場紮實
  • 注重課堂交流,提升數學素養——天府三中附小數學組教研活動
    注重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成都天府三中附小數學教研組舉行了以「注重課堂交流,提升數學素養」為 主題的教研活動。課堂展示 精彩紛呈李佳玲老師執教的《有幾瓶牛奶》課堂中,為學生準備了多種便於學生探究新知的學具、教具,引領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擺一擺、撥一撥、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探究出了9加5的不同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