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裡秦王和羋姝對上眼,但威後堅決反對,理由是:秦國太遠,寶貝女兒嫁了就看不到了。
秦國說說遠,但是電視裡秦王兩個月來一次,騎著馬就來了,也不累,好像還珠格格裡乾隆去江南一樣。
所有人說到楚王,標籤都是好色,所以張儀用獻美女騙到了一大筆錢,魏國為了結盟特別送來美人,結果被南後陷害割了鼻子。
以上說的都是劇情,接下去翻歷史說的也是秦楚聯姻,但是秦國公主嫁到楚國,然後她是羋月第N輩的奶奶~~~
公元前520年前後的某一天,漢水上遊,漂來一支船隊,15歲的秦國公主,靜靜地坐在船頭,腦子裡哼著首小曲兒:
她長得什麼模樣
有沒有一卷長發
和一顆溫暖包容的心房
對或錯有誰知道
能不能白頭到老
有沒有和我一樣
當然,這是2500多年後的歌兒,這位明眸皓齒的小姑娘是不會唱的,但小姑娘待嫁的心情,大概是差不多的吧。
她叫伯嬴,那個時代的人馬上可以從這個名字裡,猜出好多意思——
嬴,是秦王族的姓,伯,是長子或長女的稱呼。也就是說,這位伯嬴,是秦國的長公主。
史書上也有說她叫「孟嬴」的,我覺得這個稱呼可能性更大。
因為「孟」是庶出長子長女的稱謂,如果是正牌王后生的大女兒,當娘的怎麼捨得讓她遠嫁到千裡之外去呢?這一嫁,可能就意味著和父母天各一方,終生無法相聚了。#就像威後很反對羋姝嫁給秦王的道理一樣#
以現在的交通看,其實並不遠 #義渠和秦是這麼一個地理概念#
與親人別離的愁緒,對未來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嚮往,交織在一起,讓這個15歲 #年齡是我猜的# 的小姑娘心情煩亂,陝北大妞的典型性特徵——兩塊紅撲撲的臉蛋——更紅了。
伯贏要遠嫁的地方,是楚國,要嫁的,是楚太子建。
送親的路線,要從當時的秦都城寶雞,或鳳翔 #那時秦還沒遷都鹹陽#,穿過秦嶺中的子午道來到漢中,然後跳上漢水上準備好的船隻,一路順流而下,穿過秦嶺和大巴山,到達湖北境內的江陵,楚的都城郢,就在那裡。
伯嬴回了回頭,看了一眼後面船上的楚國迎親隊伍。楚國的大臣費無極,就站在那裡。如果說伯嬴在春秋戰國時期美人榜上可以排上前三的話,那麼費無極在奸臣榜上也絕對是前三甲的當然人選。
受了戲曲臉譜的影響,我們老覺得奸臣都是尖嘴猴腮的,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剛好相反,比如和坤,文質彬彬;魏忠賢,身材魁梧。眼前這位費大臣,也長得平頭正臉的,看上去挺嚴肅。
電視劇《東周列國》裡的費無極長這樣,也做費無忌
看上去挺嚴肅的費無極,其實是在心裡打自己的小九九。「真是個漂亮姑娘啊!」他想,「可惜要插在牛糞上了。」他腦子裡就浮現出一張皺巴巴的臉,這張臉屬於楚平王。
費無極的如意算盤是,說動楚平王,讓他搶自己兒子的老婆,然後父子反目,把楚太子建幹掉!
費無極和太子有什麼仇?真說起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費無極曾當過太子的老師,但同時還有一位太子師,名叫伍奢,伍家是楚國的世代大臣,當年逼著楚莊王發出「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就是伍奢的爺爺伍參。這兩個人裡,太子建當然偏伍奢多一些,所以就顯得有點不待見費大人。
所謂小人,便是這種人,人家對他再好,他也覺得是應該的,人家對他有一點點不好,他就永遠記在心裡。費無極一看自己在太子那混不好,就轉投楚平王,離間父子兩人的關係,引發的後果,如下系列:
楚平王殺太子建;
太子師伍奢打抱不平,被楚平王殺全家;
伍奢之子伍子胥逃到吳國苦練大軍,吳國攻破楚王城郢;
楚差點滅國,楚元氣大損,死敵晉國失去對手後開始內鬥,造成三家分晉;
晉國一分為三後,阻擋秦進入中原的屏障變薄,本來無心過問中原的秦國開始有了野心,一批想在亂世中求功名的謀士紛紛進入秦國幫虎吃食;
秦國最終統一中國。
費無極,就是太平洋彼岸的那一隻蝴蝶,完全不知道自己那點小算盤,將會對世界格局產生如海嘯般的影響。他站在船頭,望著寬闊奔騰的漢江,惡狠狠地壓下胸中翻湧的念頭,對著前面轉身的少女,平靜地行了一個標準禮——一揖到地。
費無極的如意算盤並不是亂打的,一切都建立在一個他堅信不移的事實上,那就是:楚王好色。
楚王好色
而且非常好色
而且世世代代非常好色
這成為那個時代史官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是《春秋》還是《左傳》、《戰國策》,都有記載,對於文字量不多的古人來說,關於楚王好色的各種八卦事跡描繪絕對是不惜筆墨的,文學雜誌總是不如八卦雜誌賣得好,這個,古今同理。
這些質地優良的八卦,自帶無數優美的詩句,適合在月下床頭娓娓道來,實在是泡妞實戰中數得著的招數呢。
#出場楚王按時間順序排列#
-楚文王和息夫人-
息夫人是息侯的媳婦,路過蔡國時,被蔡君(她的妹夫)調戲了,息夫人回家向老公哭訴,息國實在就是個小村莊,但息侯咽不下這口氣,就去向楚王求個公道。本來就想佔有蔡國的楚文王,就順手把蔡君給抓了起來。
蔡君為了報仇,也為了活命,就告訴楚文王,息侯的媳婦兒漂亮著呢!楚王就叫息侯領著媳婦來看看,一看息夫人,叫了一聲「唉喲不錯哦」,就想耍耍他的雙截棍了。
「乾脆把息這個小村子滅了吧」,楚文王想。
楚大軍兵臨息村村口,村民們忙著挖地道,埋地雷,送雞毛信時,息夫人卻在回味亂世紅顏的宿命。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息夫人對息侯說,「誰認咱的小國叫息呢,你就一聲嘆息吧。」
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息夫人無聲無息地走出了家門,頭也不回地朝著楚軍的營地走去。前面燈火璀璨,卻照不亮離人身後的幽暗。最是那一抬腳的溫柔,她踏進了楚王的大帳#此處刪去206個字#
「唉……」前面嗯不下一小口氣的息侯,這會兒只能嘆出一聲長氣。
千年以後,多愁善感的王維還替美人惋惜,詩曰:莫以今時寵/能忘異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楚成王和外甥女-
楚成王與宋襄公開戰,大勝,凱旋經過鄭國時,鄭文公派他的夫人羋氏,也就是楚成王的姐姐,去勞軍。楚成王見羋氏的兩個女兒長得漂亮,就收下帶回去當小老婆了。這兩個楚成王如假包換的外甥女,成了慰安婦。
-楚靈王和細腰宮-
一句話,楚王好細腰,宮人有為了細腰而餓死的。
-楚懷王和仙女-
這個其實是個關於春夢的故事。
說那一天,也許是夏天吧,楚懷王到雲夢澤 #多美好的名字,可惜這個大湖區公園已經從地圖上消失了#消遣,因為離都城郢很近,雲夢澤世代是楚王的獵區和私家公園。
玩累了,一群人來到一座叫高唐的館裡休息。#羋月傳中,威後住的也叫高唐臺#
夏日午後,微風裹挾著湖草與魚泡的氣息拂來,把年青的王爺帶入夢鄉。所謂白日夢,大多是春夢。一位風姿綽約的女郎,慢慢朝我飄來。停停停!怎麼是飄來的?哦,原來她是個仙女兒啊!看不清她的長相,只覺得她美得異常。美人開口了:「這位先森,洗個角嗎?」
要真這麼說,懷王可能就醒了,古書上當然不是這樣說的。仙女說:「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
「薦枕席」後來就成為#女子主動上門伺候#的代名詞。#此處再省略206字# 完事以後,仙女披上睡衣,拉開窗簾,就往外跳。
「這位仙姑,這麼想不通啊,不就是睡了一覺嗎,也不用跳樓啊!」楚懷王急了,一把拉住仙女的睡衣。「瞧你這猴樣!」仙女笑了。
臨走之時,仙女留下了聯繫方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仙女就這樣走了,楚懷王呆呆地坐在空蕩蕩的床頭#可能是夢遺了#,然後深情地唱起來:
心若倦了,淚也幹了。
這份深情,難捨難了。
曾經擁有,天荒地老。
已不見你,暮暮與朝朝……
公元前506年,在春天快結束的時候,200年歷史的楚國都城郢,正在經歷一場春秋時代僅有的劫難,在人類戰爭史上,這場慘劇也可以大書一筆——
吳伯闔閭帶領的大軍攻入郢都,以闔閭為首,手下將官按等級分別駐入楚國大臣府弟,砍下沒來得及逃走的楚國王公大臣們的腦袋,然後,把他們的妻女拖到床上。
30來歲的楚國太后伯嬴,冷冷地坐在使女的圍繞中,心情複雜地回味著自己莫名其妙的人生。深春的夜風微寒,吹得燭光搖曳,門外吳軍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周圍的一堆女人中已經有人忍不住哭出聲來,伯嬴美麗的臉龐,也抽搐起來。
《東周列國》裡的伯贏,那時就流行四連拍截屏了
20年前,楚平王為自己的太子迎娶秦公主伯嬴,迎親的楚臣費無極,為達到自己權力生涯的頂峰,趕在伯嬴到達之前,向楚平王描繪了他兒媳驚人的美麗。楚平王果然橫刀奪愛,將伯嬴直接拉到自己的宮中。
15歲的少女伯嬴,看到公公變成老公,除了無奈,還能做什麼呢?
還好,伯嬴成功地消化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機,馬上為平王產下一子,取名珍,並且成為楚國太子。7年後,又成為楚王,她也做了太后。
但今夜,難道還是只能無奈嗎?
「咣」地一聲,楚國王太后的宮門,被春秋時期的另一位傳奇人物、吳伯闔閭踹開。身材高大的他,剛剛享受完楚國王后、越王勾踐女兒帶來的快感,甚至來不及掩上衣服,立馬奔向他的下一個目標:楚國太后伯嬴。
吳、楚500多年的仇恨,就在今夜來個了斷吧!
幾公裡外,另一位復仇的魔鬼伍子胥,正在做一件此後幾乎所有中華民族都知道的事:掘墓鞭屍。
10多年前,當伍子胥的父親知道次子伍員成功逃出楚國後,嘆了一句: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國的權貴,以後吃飯都吃不安耽了吧)?然後全家被楚平王殺害。
事實證明,他對自己這個兒子的個性之毒,還是估計不足。
兩個狠角色,加上一個智囊:「兵聖」孫武,帶領一支幾乎由清一色步兵組成的鬼魅之師,在蔡、唐兩個小國的配合下,完成了整個春秋時期唯一一次攻破大國都城的任務。
史書後來記載,吳兵被打退後 #實際上是因為闔閭另一個堂兄弟夫槩(音「蓋」)突然回吳自立為王#,九死一生的楚昭王回到郢都,無法面對殘破的城市,就在郢城的邊上,重新建了一座新王城。
不知道楚昭王小兩口,如何忘掉那夢魘一般的日夜,假裝和從前一樣把生活繼續下去?
「果然是名不虛傳的美人!」闔閭暗自點頭。越女、吳娃都是春秋時著名的美色,但和眼前這位秦川大地撫養出來的麗人相比,仿佛是周迅和莫妮卡貝魯奇的區別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自己理解去吧#
兩張臉都有點扭曲,一張是因為欲望入侵,一張是因為恐懼降臨。
找不到切題的小鮮肉照,馬德鐘的這版算是最帥的了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伯嬴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把打了好幾天腹稿的那套說辭,在心中又過了一遍。「20年前那張老臉,我都對付過去了,眼面前這個年青人,應該不至於更難對付吧。」
「那誰!」伯嬴清了清嗓子,唉,嫁到楚國20年,陝西人的開場白還是改不了。
「妾聞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國之儀也。是以明王之制,使男女不親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異巾櫛,所以遠之也。今君王棄儀仗之行,縱亂亡之欲,犯主持人絕之事,何以行令訓民?」
大致意思是說,你好歹也是個王子,今天你做了這麼多缺德事,以後怎麼管理國家?
我很懷疑這些話是後人瞎編的,首先,春秋時中華文明主要在中原一帶,楚國和他代表的是南方的蠻夷文化,經常被自許正統的中原文化所嘲笑,不然也不會出現如前面所說的,史書會花這麼大筆墨去寫楚王的好色行為。
其次,如果說在中原國人眼中,楚人是鄉下人的話,那麼吳人,就幾乎是野蠻人的代名詞了,從這一支攻入郢都軍隊的吳軍的表現看,他們也確實是野蠻人。
和野蠻人說大道理,有用嗎?
所以,我以為,伯嬴當時是這樣說的:「你小子給我放尊重點,把你那狗爪子移開!老娘我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不像我那兒媳婦那麼好欺負。俺兄弟是秦公(此時秦尚未稱王),你今晚有膽把老娘做了,以後俺兄弟拉一幫兄弟天天當街砍你,看你怎麼活下去!」#這是古惑仔和小結巴的對話方式#
不管怎麼說吧,闔閭最終放了伯嬴一馬,#伯嬴抗日#的故事也上了《烈女傳》中的「節義傳」篇,這個故事也快要講完了。
史書沒有交待伯嬴是哪年去世的,不過她的兒子楚昭王,卻是楚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好王,他收拾殘破的江山,在很短的時間裡讓民心重聚,連孔子都表揚他: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
本文轉載自9樓2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