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豪 | 平常中見驚心,臺灣這部申奧電影不簡單

2021-02-11 幕味兒


文|縣豪,「今日頭條」影評大賽一等獎

《日常對話》作為臺灣申奧電影,雖然不可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對於2017年的臺灣而言,它卻是最合適的申奧作品。

因為它融合了現在臺灣文化與現實最顯著的特點

首先,放在臺灣的文藝環境中考慮,這部只有88分鐘的紀錄片,更像一篇用鏡頭寫下的文學作品,它的每一種元素,幾乎都能令人窺見臺灣文學最典型的特徵:熱衷於同志書寫、自日常中挖掘驚爆點、方言性

豆瓣條目的劇情簡介,本身就像一篇散文的開篇,簡介裡「唯一的交集是她為我準備的吃食」、「震耳欲聾的沉默」這種筆法,是臺灣寫作者最迷戀的那種語感:使勁渾身解數鑽研語言本身的魅力,意圖從最細節的地方精準呈現人物靈魂,甚至不惜令文本晦澀。

《日常對話》劇照

臺灣近年的文學獎,大量湧現同志題材作品,而且這些作品不滿足於普通的同性情愛,她們意在創造「奇情」。

2017林語堂文學獎首獎小說《穴棲》,便用奢侈、糜爛的語言講述了「舅老倌和姐夫偷情」的故事;2017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二獎《男人的手肘》,則用輕鬆、細膩的筆觸,表達作者是「如何迷戀父親的手肘、以及同性戀人的手肘」,這已經類似於一種「戀物癖」;2014九歌年度小說獎《養狗指南》,則聚焦一對男同性戀伴侶如何洗牌傳統家庭的倫理關係。

酷酷的T媽媽在家不愛說話,在外卻很討女孩子喜歡

而這部《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同性戀母親,這本身就打破了此類電影的一般套路:擁有同志身份的是子女,需要被理解的,也是新生代,似乎父母的歲月已過,他們的秘密已被時間永遠雪藏,不值得再掙扎

比如2008年臺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同志電影《艾草》,以及2013年白冰冰本色出演的《那天媽媽來看我》。在這些作品中,父母是沒有身份認同焦慮的,但這部《日常對話》,卻將這種焦慮移植到父母身上。

原因之一,它是紀錄片,真實情況本就如此;原因之二,2017年5月24日,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依託這件大事,灣的同志文藝似乎在經歷一種「由呈上檯面到縱深挖掘」的進化

當一件事物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正常」,創作者要做的,便不再是維權了,而是專注於事物本身。最典型的就是《月光男孩》,同性愛在其中已經內化為一種完全的成長因素,它的基礎是「人」,而不再是「黑人」,也不是「同性戀者」(雖然美國同性婚姻沒有合法,但這不妨礙他們的創作者具有這種超前意識)。


宣讀同性婚姻合法化後,有情侶相擁慶祝

而這部紀錄片的際遇,正如《嘉年華》遇見「三原色事件」,《日常對話》公映也恰逢2017年4月臺灣同性婚姻民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的二讀(「二讀」是臺灣立法中介於「一讀」與「三讀」之間的深入討論環節,包括質疑、說明、修正等,為立法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這種「遇見」,似乎是電影的運氣,又似乎是電影的使命。

《日常對話》對照的另一個臺灣文藝現狀,就是「從平常中見驚心」。

日常對話,這是很稀鬆平常的四個字,和「嘮嗑」、「擺龍門陣」的唯一區別,可能就是更趨溫情,然而,往往在平常與溫情中,能聊出令人為之震驚的「八卦」。

片中有一個典型的場景,也是電影海報的來源:一張長方形飯桌、兩張椅子,母親與女兒,各坐一邊,母親脫了鞋,將腳蜷在椅子上,女兒坐得稍為正式。兩人開始對話。節奏緩慢,吞吞吐吐。

但營造著一種「深度訪談」加「自我剖白」的氣氛。在這種氣氛裡,兩人對談而出的,是極為嚴重的家庭暴力、深夜的親子性侵等令人瞠目結舌的往事,這些往事將母親的同性戀身份和她神乎其神的戀愛歷史越衝越淡,越衝越淡,到最後,你在看的,根本不再是「同志題材」,而是「家庭甚至犯罪題材」。

雖然母親的性取向或許是這些往事的根本原因(影片並未點明),但影片的焦點已經完全轉移,使人明白生活中遠有比性取向更令人困惑的痛苦,這是《日常對話》最令人讚許之處:它令我們分清「真正的生活之痛」與「造作的生活之痛」。 

片中母女二人對話的經典場景

這一點在臺灣文學中同樣有所對應

2006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父後七日》,即2010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電影《父後七日》原著散文,僅4000字,卻以幽默、細緻的筆觸寫盡父親葬禮的種種悲喜之事,細細碎碎,平平常常,甚至寫到作者去酒吧轟趴,也只是給同學淡淡一句「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及到所有情感就緒,而父親的離世似已被忘記,作者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提醒自己回臺入境前,給父親買一條黃長壽,「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情若太深,便訴之淡然,而在《日常對話》中,事若太痛,則揭示於飯桌對談。

這就是生活的本質,沒有儀式,不洗手焚香,再不能負荷的,都交給日常。

日常是一戳就疼的心,也是再怎麼砸都不會碎的殼

帶著女兒逃家的母親只能做「牽亡人」

而片中母親的職業,牽亡人(引領亡者之路,類似於內地「職業哭喪」)的神秘色彩與「不祥」之意,也已經被臺灣小說家李儀婷在其代表作《躺屍人》中書寫過,巧合的是,《躺屍人》的主角也是一位母親,而這位母親在痛苦與困窘之外,同《日常對話》的母親一樣,也有自己隱藏在靈魂深處瀟灑的一面。

最後就是方言性。顯而易見,在這部大多數取景都在臺灣鄉下的紀錄片中,片中人物基本上講的都是臺語,這就像我們在閱讀臺灣中文小說時,屢屢讀到「伊無袂轉來啦,讀冊無閒」、「飯煮好啊,會當食囉」之類的對話,即使不能完全明白,但仍能知曉大意,而這樣的對話,也往往由臺灣老一輩的人發起,年輕一輩還是更願意講國語。

在駱以軍、林俊穎等人的小說中,時見這樣的處理。在《日常對話》中,臺語和片中的風聲、煮飯聲等環境音一起,共同構成臺灣特定的地理人文性,而片中小女孩的國語,或許代表臺灣新生代對時代的靠近。

電影處處散發著臺灣鄉土的詩意

《日常對話》雖然明晰,卻具有這樣的文學性,這與其製作團隊不無關係。監製侯孝賢的存在令人玩味:你既能在片中聞到侯孝賢電影的氣息,最典型的就是仿佛能聽見膠片轉動的聲音,很有質感,但你又看不出明顯的侯孝賢印記。

而在片尾字幕的「感謝」名單中,可以看見「朱天心、朱天文」這對臺灣文壇雙生花的名字,其中,朱天文本身就曾以同志題材的長篇小說《荒人手記》拿過時報文學百萬首獎,恰好,《荒人手記》的主角,也是一位中年同性戀者,此外,影片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支持項目,新北市本身就很注重文藝扶持。

這種種因素使《日常對話》形同於一部「文化眾籌」之作,令人對臺灣文藝環境豔羨之餘,對待影片本身也如對待一篇嚴肅文學,要字字句句逐步領會。

「私電影」是臺灣紀錄片的顯學,黃惠偵將其發揚光大。影片從不避諱鏡頭的存在,甚至「咄咄逼人」

《日常對話》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導演的強勢介入。導演黃惠偵就是影片中的女兒,整部影片是以女兒對母親的「採訪」構成,所以對於一部紀錄片而言,《日常對話》的鏡頭介入也顯得有些強勢。

我們在觀看《地球脈動》這類紀錄片時,會疑惑「這個鏡頭要怎麼拍攝?攝影機究竟被擺在了哪兒?」,證明鏡頭的存在感微乎其微,我們似乎處在上帝視角,眼睛即鏡頭。

但在《日常對話》中,可以明顯感覺到鏡頭的存在。比如餐桌對談的情節,攝影機一定就擺放在餐桌前方,剛好將母女二人都可以入畫,甚至可以看見,導演擺好攝影機,或者指導過攝影師後,自己再匆匆坐到母親對面。這樣的「場外性」,其實會對觀影情緒有所影響,因為會有「擺拍」嫌疑。

黃惠偵選擇在客廳而非臥房這一更私密的空間展開對話

但從另一個方面想,要在一部紀錄片中完全隱去鏡頭的存在感,是不可能的。臺灣時報文學獎有一年的散文首獎名為《不在》,作者很想看自己的房間完全無人時是什麼樣子,但她每次悄悄推門去看,完全無人的狀態便被破壞了。

紀錄片就是這樣一個房間。我們要看,就必須允許媒介的介入,雖然媒介介入的瞬間,這個房間就被改變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輕。儘量不打擾。但別試圖追求完全的潔淨,因為鏡頭即眼睛,眼睛不在,將什麼都看不見。




推薦 |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相關焦點

  • 臺灣老闆也來參加申奧聲援團
    這次也來參加聲援團的臺灣老闆蘇敬軾是萬勝集團(下轄PIZZAHUT、肯得基等三家大快餐連鎖店)的中國區總裁。他和他太太也是這個團中僅有的兩位臺灣人。  蘇先生對北京申奧充滿了信心,他認為在大陸與臺灣經濟貿易關係日益緊密的今天,北京如能申奧成功,對整個華人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蘇先生是個1米9的大個子,非常喜歡籃球。
  • 電影《受益人》 申奧對寧浩風格的致敬與抽離
    青年導演申奧執導,大鵬、柳巖主演,即將於11月8日上映的電影《受益人》走入人們的視線。沒有超級華麗的主創陣容,沒有強勢的宣傳陣勢,只有寧浩監製才讓這部電影沾了點「名氣」味,但這都不影響《受益人》是一部好電影。
  • 這部「申奧」作品,讓我再也不敢小看越南電影
    不管你想到的是哪部電影,我相信你都一定都能記得越南電影中那種很鮮明的,撲面而來的樸實真摯。而下面我要說的這部越南2017年的「申奧」電影,就很成功的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平靜中能散發出的巨大能量。《綠地黃花》。(又名:《我看見黃花在青草中搖曳》)
  • 我終於看了這部史上最恐怖的臺灣電影,還有《思悼》和《德蘭》
    而《紅衣小女孩》對於我一個臺灣影迷來說則是本次上影節必看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是臺灣有史以來最為賣座的恐怖片對於類型片並不豐富的臺灣來說懂得了如何去演戲是的小董在片中展現了跟年齡不相符的演技不僅入圍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演員也應該是本屆上影節影帝的強力競爭者
  • 亞洲「申奧片」201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參選影片
    2017年,各國「申奧片」共有85部,已成為創紀錄的數字。而2018年,申奧片數量又創新高,共有92部。其中亞洲共有30部影片報名,歐洲35部,美洲17部,非洲8部(為歷年最多),大洋洲2部。中國內地選擇了創票房記錄的《戰狼2》,香港選擇了躁鬱症題材的《一年無明》,臺灣則選送了曾在柏林電影節獲得泰迪熊最佳紀錄片獎的《日常對話》。
  • 聽著簡單平常,實際上卻既不簡單,也不平常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聽起來簡單,也很平常,然而,這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看起來最簡單,最平常的,往往既不簡單,也不平常。不管談到什麼高深的話題,人人似乎都變成了理論家,想要用一兩句話,就對一門學問下定義,佛教也逃不過,很多人都想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解釋什麼是佛教,可是,這實在是一言難盡的。要說起佛教,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
  • 《宮》、《步步驚心》 那些紅到臺灣的大陸電視劇
    大陸觀眾對臺灣電視劇並不陌生甚至伴隨著電視劇的播出而成長,而今日隨著大陸電視劇高水平的發展,在臺灣逐漸放射獨特的光彩,從《康熙王朝》、《水滸傳》、《大宅門》等歷史劇,再到《宮》、《步步驚心》的穿越劇,越來越多的大陸電視劇走紅臺灣,近日小編為您盤點,那些走紅臺灣的大陸電視劇,究竟有哪些呢?
  • 《新步步驚心》劇情雷人票房驚心
    本報訊(記者 周南焱)小說和電視劇《步步驚心》曾經很紅,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當這一熱門題材搬上大銀幕後,竟然慘遭市場失利。電影版《新步步驚心》上映四天,累計票房僅2400餘萬元。與此同時,影片的口碑也不盡如人意,不少觀眾吐槽劇情純粹瞎扯,平庸到沒有用心的感覺,雷人的情節觸目驚心。
  • 直覺告訴我應去天安門-一個臺灣女孩的申奧之夜
    來自臺北的女孩林怡君,談起七月十三日的申奧之夜,依然心緒難平。  那天傍晚,看過電視轉播的北京代表團的陳述,林怡君就迫不及待地和幾個北京的好朋友趕到工人體育場附近一家叫「上下線」的酒吧,「這是早有『預謀』的,因為那家酒吧很寬敞,而且還有大屏幕。」她說,「我們還帶上了一大瓶香檳,也是早就準備好的,大家都相信北京一定會勝出。」
  • 專訪申奧|金鵬展翅 金雞初啼
    十年磨礪,他執導的首部院線電影《受益人》於2019年上映,並收割兩億票房。組委會曾對申奧導演進行獨家專訪,與他聊了聊他在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CSFF:去年接受短片節採訪的時候您曾談到,《受益人》這部電影您最大的挑戰是選擇做一部讓「別人」滿意的電影還是自己滿意的電影,如今電影在金雞獲獎,再回想當時的這個所謂「挑戰」,您的想法有沒有什麼變化?
  • 電影《花木蘭》申奧!劉亦菲、鞏俐、甄子丹角逐奧斯卡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電影《花木蘭》確定申奧!迪士尼頒獎季官網目前已曝光《花木蘭》的本屆奧斯卡計劃,劉亦菲、鞏俐、甄子丹在列。華納兄弟也為自家的超級英雄電影《神奇女俠1984》報名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15個獎項。迪士尼超英電影《黑寡婦》因為種種原因推遲到2021年上映,《花木蘭》也是迪士尼去年主打的女性大片了,《花木蘭》和《神奇女俠1984》,屆時誰將更勝一籌呢?
  • 腫瘤君》憑什麼代表內地「申奧」
    此前的熱門種子選手影片《狼圖騰》和《山河故人》則蹤影消失。一石激起千層浪,大眾輿論紛紛,不少業界人士都認為《滾蛋吧!腫瘤君》無法作為內地電影的精品送上奧斯卡,導演高群書就公開質疑:「每年選送國產片到奧斯卡評賽電影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評委都是誰?」臺灣代表出徵的是《刺客聶隱娘》,香港的代表是《破風》,前者的電影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後者亦是勵志青春片,貌似和《滾蛋吧!
  • 《浮草》:平常不平常
    比起當時激動過後便蕩然無存的電影,小津的電影卻在普通人的嬉笑怒罵間,在天地間留下一種淡淡的迴響,這迴響,往往別有一種生命力。傻根一樣的角色可以大紅大紫的今天,關注普通人,關注生命的平常,與平淡中的閃光點,從而思考生命,發現真實的存在,常在小津電影的餘裕中得以發現——對人家來說是餘裕,在這裡卻是大雅之堂。雖不至於搶了主角的風頭,可是其地位一點也不差呢——這便與今天關注普通人的主題不謀而合。
  • 這部劇,確實和《步步驚心》不一樣...
    ——冤家女主還因為烤橘子,錯把四阿哥當成了命中注定的男主…十四阿哥也跑來這段三角戀中摻一腳…如果說劇情只是因為太狗血,不討觀眾的心那還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能不能注重一下細節和真實感?沒有經歷的實習生…能在北京住起這樣房子的實習生,就別說自己只是小小的北漂了吧…除此之外,女主是一名設計實習生,有自己膜拜的業內大神後來,女主搞了一個設計,就成功驚豔了大神直接提拔、升職、加薪這部劇看了社畜都忍不住想哭泣啊
  • 又見臺灣
    【 燒麥漫遊 】臺灣,祖國的一部分!同根同源卻有太多差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這次神小精瘋瘋的從臺東進,由臺北出,穿梭在音樂和電影中,一路帶給我們她眼中對臺灣這個島嶼的感知和熱情。就我看來這更是一個推薦給大家行遊的攻略。
  • 聚焦申奧
    網站專稿:京城媒體齊聚 共商申奧宣傳   11月23日上午9點,北京奧申委新聞宣傳部在北京新僑飯店召集部分媒體網站代表,就北京申奧網上宣傳報導方面的問題進行座談。北京奧申委網站於2000年2月1日以中英文兩個版本正式開通,其後為了進一步適應申奧形勢的需要,北京奧申委網站在今年八月份進行了全面的改版,語種從原來的兩個增加到中、英、法、西四個語種。網站訪問量也大幅度上升,現在每天維持在五、六十萬人次左右,最高的日訪問量突破了90萬人次。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縣的進士
    根據這個規定,臺灣省的全稱為「福建臺灣省」,臺灣省的最高行政長官臺灣巡撫的關防全文是「福建臺灣巡撫關防」。建省前後,臺灣行政設置變化很大,從光緒年前福建省轄下的「一府四縣三廳」變為福建臺灣省轄下的「三府一州十一縣三廳」,府縣名稱前後也多有不同。
  • 柳巖在網絡女主播中播放,這部電影可能是年底黑馬
    01大鵬柳巖《受益人》文件由大鵬和柳巖主演的電影《受益人》曝光已經發布廣告,並宣布將於在全國上映。電影《受益人》由寧浩監製,由申奧導演,這是一部真實的故事片,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婚姻騙局,大鵬飾演的吳海和柳巖飾演的苗苗結婚了,但事實上是「殺死」給她買保險的。在電影柳巖飾演中是一個網際網路女主播,在電影預告片中,她大跳跳舞,非常搶眼。
  • 《腫瘤君》確認代表中國"申奧",導演韓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出品方萬達:不敢奢求太多.(附81地區"申奧"完整名單)
    據介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將於今年率先從這81部影片中選出9部影片,並在2016年1月14日公布最終入圍的5部影片。報名影片中,有不少已經在各大電影節上有所收穫,如在今年坎城電影節斬獲大獎的匈牙利影片《索爾之子》《刺客聶隱娘》。
  • 東京申奧女主播性愛視頻流出 激戰40分鐘
    東京申奧女主播全裸視頻疑似流出,激戰40分鐘,東京申奧女主播不雅照及全裸視頻疑流出,激戰40分鐘。東京申奧女主播瀧川雅美40分鐘全裸性愛影片流出,東京申奧女主播不僅在旅館被偷拍,甚至被製成光碟販賣。據臺灣媒體消息,日本美女主播瀧川雅美在旅館被偷拍,40分鐘的全裸性愛影片流出,甚至被製成光碟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