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許多人都十分重視養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會購買各種補藥。殊不知,老年人臟腑功能虛損,氣血津液不足,進補時需要「對症」,盲目進補只會適得其反。
那麼,老年人究竟如何科學進補呢?
避開誤區,食養有道
誤區一:進補多多益善
進補並非多多益善。老年人器官功能減退,機體代謝水平降低,無病進補,不分虛實,反而加重身體負擔。
誤區二:食補藥補分不清楚
雖說食藥同源,但食養、食療與藥補還是有區別。食養是指通過調節正常的膳食實現養生保健;食療是有一定治療目的的調整飲食,治療作用與藥物類似,通過藉助食物特性來扶正祛邪,治療疾病。
食療和藥補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誤區三:營養保健品老人皆宜
營養保健品並不是對所有老年人都適用。因為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服用較多保健品易出現早飽,影響食物攝入,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大。
當老年人出現膳食攝入不足、體重過低或消瘦虛弱以及存在營養風險時,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補充營養。
而羊奶是中老年人秋冬季節補充營養的首選。
養以食先,食養有法
民以食為天,養以食為先。飲食對維持老年人身體健康十分重要。老年人食養應審慎調攝飲食,營養豐富才適應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01食宜多樣
年高之人,精氣漸衰,飲食上應種類多樣,搭配合理,採用多種方法增加食慾和進食量,以資氣血,補精氣。不宜偏食、過分限制、過量食用某些食品。
《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建議老年人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比如——早餐1~2種以上主食,1個雞蛋,1杯奶,再加蔬菜或水果;午餐、晚餐有2種以上的主食,1~2個葷菜,並葷素搭配,再加1個豆製品。
針對老年人體弱多病的特點,在機體狀態允許的情況下,可食用蓮子、山藥、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補脾腎益康壽之食品。
02食宜細軟溫熱
老年人脾腎陽氣漸衰,胃腸功能減退,宜食用溫熱之品固護陽氣,少吃生冷食物為宜。
老年人牙齒多有鬆動或脫落,咀嚼能力下降,不宜食用堅硬不易消化食品,可將食物切小切碎,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改變食材質地,利於老年人咀嚼吞咽。
推薦3款適合老年人食用的粥品供選擇:
蓮肉粥
蓮子去心,鮮者煮粥更佳,或磨粉加入,可補中強志,兼養神、益脾、固精。
核桃仁粥
核桃仁去皮,研磨,加水攪拌,濾汁。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多煮生油氣,可潤肌膚,黑鬚髮,利小便,止寒嗽,溫肺潤腸。或加杜仲、茴香,止腰痛。
羊奶山藥粥
羊奶500毫升與山藥等量,煮爛熟,再加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適用於久患虛勞之證,骨發燥熱而身感寒冷之人。
03食宜清淡
老年人脾胃受納減退,運化乏力,宜飲食清淡。飯菜少鹽、少油、少糖、少辛辣,以食物自然味來調味,色香味美,溫度適宜。
進食時應「食飲有節」,不宜過飽,宜少量多餐,既保證營養供足,又不傷腸胃。如採用三餐兩點制或三餐三點制,每次正餐提供的能量佔全天總能量的20%~25%,每次加餐的能量佔5%~10%,且宜定時定量用餐。
此外,老年人進食時不可過急過快,宜細嚼慢咽,避免嗆咳誤吸。食量小的老年人,餐前和進餐時少喝湯水。
認真養生的人們,
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正在分享此文章
「廣州創義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經廣州創義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上傳,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