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奇作秀」短視頻於德不符、於法不容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獵奇作秀」的短視頻汙染網絡空間和社會風氣 短視頻唯流量走不遠

當前,短視頻平臺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部分網紅為吸引用戶點讚、轉發、賺流量頻出「奇招」,有的甚至突破法律紅線。業內人士指出,優質內容才是網絡平臺健康發展的王牌,企圖以突破底線來吸引眼球、換取流量的做法,於德不符、於法不容,這樣的博主「走不好也走不遠」。

把公共場所當「秀場」

最近,一段「夫妻剛辦完離婚手續走出民政局,妻子暈倒丈夫冷眼離開」的短視頻在某平臺熱傳,評論區中更是群情激憤,譴責視頻中「前夫」的做法讓人寒心。然而劇情卻急速反轉,當地官方證實相關視頻實為擺拍,令不少網友感嘆「人生如戲,別太當真」。

在短視頻盛行的年代,將公共場所當做個人的秀場已不是新鮮事。近日,上海地鐵內兩名女性為拍攝短視頻博取關注,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在人員密集的站臺摘下口罩,多次做出劈叉動作吸引路人關注,被不少網友批「譁眾取寵」「辣眼睛」,兩人最終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上海警方處以行政警告。

記者了解到,「地鐵站下叉」「人行道空翻」等一系列短視頻作秀的不正之風已然形成。這樣「辣眼睛」的短視頻和網絡直播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為追求流量丟掉原則底線,想盡歪門邪招,不惜打色情、暴力的法律「擦邊球」。

此前,「女主播光腳在廣場爬行」「網紅主播街頭直播騷擾多名女子」「陝西榆林男女網紅低俗直播被拘」等話題曾被廣泛討論。而廣西桂林蔣某更是為了漲粉「裝神弄鬼」、私闖民宅,將家中無人的民宅當做「鬼宅」探秘,嚴重影響當地村民的正常生活起居。

利用短視頻平臺分享生活見聞本無可厚非,但若為流量棄公序良俗於不顧則顯然失當。有專家表示,這類「獵奇作秀」短視頻的走紅還會汙染網絡空間和社會風氣,形成錯誤的價值導向,特別是影響未成年人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鋪張浪費「博眼球」

在短視頻主播「吸粉」的諸多邪招中,「大胃王吃播」近日成為網絡輿論關注的焦點。

「除了浪費糧食、傷害身體,我實在不知道這類視頻有何意義。」短視頻社交平臺重度使用者小侯告訴記者,起初自己還處於好奇關注了一些「大胃王吃播」類的主播,但相關視頻越發趨於同質化,後期部分主播甚至會特意挑選帶有「異味」或奇特的食材用於拍攝視頻,以博眼球。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日前就「大胃王吃播」類視頻對2000餘名短視頻用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2%的受訪者認為「大胃王吃播」傳播不健康的飲食理念,98.1%受訪者直言會取消關注,抵制浪費糧食的吃播,而「反感」「低級趣味」也成為絕大多數受訪者對此類視頻的一致評價。

有專家指出,「大胃王吃播」現象產生了極大的消極作用,不僅與「節約糧食、健康飲食」的美德背道而馳,同時還以「低門檻、易操作、高利潤」等所謂「優勢」吸引一大批短視頻從業者盲目入行吃播,逐漸成為整個短視頻行業的「大毒瘤」。

優質內容是「王牌」

針對短視頻及直播平臺存在的內容低俗、「大胃王吃播」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國各地網信部門日前開展為期1個月的「三項整治」行動,共清理各類違法違規信息603萬條,處置違法違規帳號559萬個。

據統計,相關部門在近1個月內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直播平臺338款,關閉主播直播間7.4萬個,封禁違規主播帳號10.5萬個,處置違規「吃播」帳號1.36萬個。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違法違規短視頻內容的市場空間本質上來源於優質內容的持續缺位。相關整治舉措對改善網絡生態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優質內容才是網絡平臺健康發展的王牌,必須及時跟進。

在優質內容創作方面,非遺傳承近年來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找到了獨特的發展路徑。不少非遺傳承人在短視頻平臺上開設帳號,發布與非遺有關的短視頻內容,吸引了大量年輕粉絲的關注。

曾為G20杭州峰會外賓製作銅雕禮品的銅雕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炳仁如今成為抖音「大咖」。通過近400個展現精湛銅雕技藝的視頻作品,朱炳仁坐擁64.7萬粉絲,累計獲贊超過491萬次。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有121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通過短視頻在抖音上進行傳播,獲得超過1065億次的播放量。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要在持續依法處置違規網站平臺、主播和帳號的同時,強化正向激勵機制,鼓勵平臺推動優質內容創作,努力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演員于震拍攝搞笑短視頻,被疑作秀,有網友說,這才叫接地氣
    近日,一條有關演員于震的短視頻在某社交平臺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有網友指于震作秀。對于于震的短視頻有網友稱這是作秀,而且含有博眼球的成分,也有網友說這才叫接地氣,還有網友說畢竟明星也是人,明星也得要吃飯,掙錢吃飯天經地義
  • 馮鞏曬視頻呼籲光碟行動,評論區卻直接淪陷,網友痛批作秀
    馮鞏就是其中的一位,作為一位「元老級別」的春晚小品演員,小編相信大家對他肯定都不陌生,他在春晚的舞臺上給大家帶來了無數的歡樂,現如今早已經將舞臺讓給了年輕人,不過他並沒有徹底消失在觀眾視野當中,他在短視頻平臺上經常會曬出一些視頻
  • 給短視頻戴上「緊箍咒」|參閱
    因此,監管部門和短視頻平臺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違背公序良俗和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短視頻一律下架;對屢教不改的短視頻帳號,應予以取締;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段子手」,則應依法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以淨化網絡短視頻空間,讓短視頻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 于震放飛自我被疑作秀:要不是為了生活,誰想裝傻充愣譁眾取寵?
    也可能是于震被疑作秀的原因。還有很多叫不上來名字,卻看著認識的都慢慢的在短視頻裡展露頭腳。因為,短視頻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福音。而短視頻的變現對他們來說是最好也是最容易的方式。還有電視劇《小兵張嘎》裡的嘎子哥也在短視頻裡有了名聲。
  • 年入過千萬,頭部MCN機構的,短視頻劇本創作技巧
    你還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短視頻忽然就火了起來了? 畢竟相比於書本,視頻類的東西人們更願意去看,相比於電影電視劇又比較短,一會兒會兒就能看完。但是,一條接一條,永不停息,還沒察覺的時候,就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了,是打發時間的最佳手段。
  • 財經短視頻怎麼做,「直男財經」許雲峰給你答案
    在新媒體領域,繼圖文傳播方式之後,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在近兩年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那麼短視頻內容創作的核心要點在哪裡?「直男財經」的許雲峰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首先,許雲峰強調了合伙人的重要性。他說:「專業的視頻合伙人,可以解決創作的視覺化問題。過去我的團隊成員一直都只有我自己,但是在看了一些優秀的創作團隊之後,發現好的團隊都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情。
  • 沈夢辰深陷「作秀門」,張小龍酒後發視頻,是吐真言還是藉機營銷
    近日,粉筆的CEO張小龍酒後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當中對贊助的節目破口大罵,甚至連沈夢辰都成為了被罵的對象。在當晚張小龍發布的視頻中,透露出自己公司贊助了節目1000萬,為了節目而特地準備了一兩個小時的演講,但僅僅在視頻當中出現了十幾秒。
  • 疑似拒絕作秀,魏坤琳宣布退出《最強大腦》
    而國際賽的賽制則是,在48小時內,進行多場次、短間隔、全方位的比賽。檔期一延再延的《最強大腦》終於定檔,對於「腦粉」來說無疑是意外的喜訊,可與此同時,網上也傳出,原節目「科學判官」魏坤琳,將退出本季的《最強大腦》,不參與錄製的消息。
  • 媒體融合語境下的短視頻
    近年來,微視、快手、抖音等綜合性短視頻平臺發展迅猛,資訊類短視頻也快速興起。傳統媒體在入駐主流短視頻平臺的同時,也紛紛發力自身的短視頻產品。傳統紙媒和新聞網站積極調整視頻業務權重,推出「我們視頻」「青蜂俠」等短視頻品牌。「看看新聞Knews」 「時間視頻」等廣電系短視頻產品也佔據市場一席。
  • 以知識為矛,好看視頻重構短視頻價值體系
    文 | 周銳 「我們不希望用戶只惦記著俊男美女和搞笑獵奇的流量,我們更希望能給用戶帶來的是收穫、是額外的信息和知識增量。短視頻所蘊藏的知識力量和無限的可能,才更值得人們去追求。」在好看視頻品牌煥新發布會上,百度短視頻生態平臺總經理宋健說。
  • 好看視頻全新升級,要做save time的短視頻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短視頻的好處和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幫助人們降低了信息交互的門檻、給了更多普通人自我展示的舞臺。但這個扁平化的「舞臺」,卻也帶來很多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內容的良莠不齊:誇張的土味表演、獵奇的嘗試、無意義的模仿、錯誤的價值觀引導……以至於很多人聊起短視頻內容,最先想到的便是「髒亂差」等負面評價。
  • 環保少女曬德國「春運照」被疑作秀,德鐵:你可是一等座!
    可以說,這一次德鐵被「黑」慘了。德鐵公司反應還算快,第二天早上就在官方推特上發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回應:「祝格蕾塔一路順風。我們會繼續努力增加車次、路線和座位」非常官方的表態,聽起來像不像圓滿大結局?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德鐵:她不但有座,還是雅座!
  • 短視頻 人氣高更得質量好(一線調查)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一批短視頻平臺迅速走熱。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2.4億。然而,短視頻火爆的背後也存在內容低俗等問題。加強監管和治理才能促進更多的優質短視頻「唱主角」。
  • 辦公室小野,海外粉絲最多的中國創作者,如何引領短視頻新時代
    近幾年,娛樂短視頻的風靡讓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甜頭,不少人爭先恐後的加入了短視頻拍攝製作的大軍,各大網站、軟體上的用戶粉絲數量爆炸式增長,視頻的總點擊量也在成幾何倍數增加。人們拍攝的短視頻主題也不再局限於展示自己的歌舞才藝,吃過的美食,看到的風景這些平常主題,各種各樣腦洞大開有創意的視頻慢慢成為主流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其中在中國,短視頻的領軍人物便是當屬papi醬了,當時她爆紅初期,被估值兩億的新聞佔據了各大版面頭條,震驚了多少人,人們這才發現原來短視頻的商業價值竟然已經飛升到這種地步。
  • 歐陽娜娜帶火了Vlog,短視頻的下一個風口真的是它嗎?
    有遠見的短視頻創業者早已有所感知,現在,他們正把目光轉向全新的戰場——Vlog。從短視頻到Vlog,平臺面對的用戶在改變有人說,短視頻的下半場要靠Vlog,但這種說法可能不太準確。短視頻與Vlog,本質上還是不同物種。
  • 上億青年狂刷短視頻, 究竟刷什麼?
    短視頻是一種新興的移動網際網路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指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手機應用軟體短視頻多數短於1分鐘甚至15秒。近一兩年來,短視頻成為信息行業的「爆點」,2017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年度報告顯示,快手、抖音、B站位居「90後」網民最愛三甲。由於互動性高、趣味性強,短視頻在青年群體中傳播極為迅猛。
  • 捲入仿短視頻意外事件的辦公室小野:自曝拍攝被燒傷曾收消防警告
    當紅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正因為「未成年少女模仿短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一死一傷」一事處於輿論風暴中心。9月10日,她在微博上回應,「過去這些天,是我一生中的至暗時刻」。
  • 莫少聰赴青藏做慈善,高反發作眼腫臉腫,卻被香港網友質疑是作秀
    他還將下飛機的情況發到了某短視頻平臺上。他雖然戴著口罩,但仍難掩興奮,更自拍及錄短視頻,拉起帶有自己名字的義工團橫幅拍大合照。不知是不是做慈善做得太興奮,今天一早,莫少聰在酒店再次拍視頻,表示自己有高原反應身體不適。視頻中,見他的眼睛和臉部都有些浮腫,而聲音也能聽到有些沙啞,他表示仍然會堅持去做義工。
  • 演說就是一個大寫的「作秀」嗎
    演說的目的在於說服,從一開始就跟「作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問題是「秀」作完之後,聽眾到底是怎麼想的。「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演說是不是一個大寫的「作秀」。(視頻截圖/圖)近年來,《超級演說家》、《精彩中國說》、《我是演說家》等演說真人秀突然興起,「說話」成為了一種比賽。各種明星大咖搖身一變成為導師,還有酷炫的舞美效果讓人眼花繚亂。有人質疑,語言的力量還需要這麼多外在的東西裝飾嗎?說得好還不如演得好,演說就像在作秀。但在一定程度上演說之所以能被改造成電視節目,就說明「演說」這一「聽覺藝術」是具有可視性的。
  • 短視頻娛樂是天使還是魔鬼?這些現象值得深思
    隨後儘是蹦迪的音樂……循聲望去,負責清潔的大爺們團坐在休息區,每人手裡夾著一支香菸相互無話,刷著各自的短視頻APP。       我心中暗自感慨,短視頻APP用戶下潛的這麼厲害。真是上至99下至剛會走,要說全民刷短視頻真的是一點都不過分。我無意褒貶,只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短視頻娛樂時代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又讓我們失去了什麼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