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個好地方。
在芒果臺熱播了新一季《嚮往的生活》後(雖然越來越不好看了),全局上下都被勾起了對雲南這片遙遠沃土的憧憬——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珍惜的雨林植物、便宜大碗的熱帶水果…滿地莊家、自耕自足。
——越看著,越篤定,導演組鏡頭外的雲南啊,一定是個好吃的地方。是的,全民嚮往的雲南,我們的食鑑來了。
仔細在淘寶上探索了雲南的特產美味,耐著性子等齊了它們——老實說,這波包裹收得還挺順利,只要不是從地裡現挖的土產,比如紅心土豆啥的,發貨到貨都挺及時;
又耐著性子料理了它們——我天吶,雲南真的很夠原生態,甭管主食零食,開袋即食的深加工特產很少,大部分都是要動手、要烹飪的。
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三天,我們太開心了:
「朋友們,雲南真的好好吃啊,快買它!」——
麗江臘軟排
入手價:39.8元/500g
淘口令:$SCojcbeR957$
臘排骨是麗江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雲南獨特的高寒氣候,使當地的豬生長緩慢,所以就地取材的肋排肉具有肉厚味香、肉質細膩的特點。
👆 製作前,需先將排骨浸泡4小時以上去鹽
加上麗江日照充足、氣候乾燥,當地製作臘排骨的方法,就和四川地區用醃製+煙燻的操作有所不同。只需將排骨醃製後,在山風和日光中風乾就可以了。臘排骨的傳統做法,是配上時令蔬菜做火鍋——去過麗江的話,你應該吃過滿地都有的臘排骨火鍋吧。
夏天做火鍋熱了點,我們把它做成了土豆燉臘排——
將焯水後的臘排骨平鋪在蔬菜上,什麼調味料都不用擱,慢燉1個小時左右,將湯水微微收幹一些,出來就是道大菜了。
喜歡這家的臘排骨,每一塊都乾爽緊實,肉質細嫩,帶著彈脆的軟骨——用料實誠就是了。
取一勺湯汁做個潮蘸,讓本就鹹香四溢的排骨更香辣有味。
要我說啊,比排骨還驚豔的,屬裡頭的土豆和胡蘿蔔,全然飽吸了臘排骨釋放出的醇厚風味。精華,是精華的味道!
脆皮烤五花肉
入手價:56.98元/500g
淘口令:$feKDcbe8usA$
很罪惡!卻很快落!烤肉真乃人類立命之本哇,焦黃的脆酥外皮,完美的肥厚比例,散發著一股滷水香氣。看看這漂亮的花紋👇
放進烤箱加熱時,會溢出一堆油來,滿廚房都充斥了烤肉的油脂香。
不想很有負擔的話,吃之前拿廚房用紙吸一吸油再吃。
配了兩包蘸水,撒上去鹹辣有味,不過烤肉本身就自帶鹹味,不建議再往蘸水裡頭加醬油了。
雖然回烤以後,外皮不夠脆有點不美,但總得來說是停不下來的好吃!
傣族香糯小玉米
入手價:58元/4斤
淘口令:$vvOYcbehvlp$
回購了N次,非常滿意的小玉米棒子~手掌大小的個頭,一次一隻份量剛剛好。開袋就能聞到一股自然的香甜,顆粒飽滿,口感嫩嫩糯糯的。
每一根玉米都保留了最貼身的一層外衣和玉米須,可以保持水分,即使用微波爐加熱也不會變得很乾。
它是我們辦公室必囤的墊飢粗糧,微波爐叮三分鐘就搞定,好吃又方便。其實探員們私下還買過好幾款產自西雙版納的糯玉米,都挺好吃的,畢竟雲南可是我國種植優質玉米的核心大省,可以大膽嘗試一下。
墨江紫米米線
入手價:21.8元/500g
淘口令:$7B7Ucbe7jAT$
很棒!要回購!幹米線非常細,帶著通透的紫黑色和自然的光澤,質地輕且脆、易斷裂,操作它要儘可能地輕緩溫柔。
煮之前需要浸泡,紫米線吸水很快,不一會兒就能完全恢復彈性和柔軟。
時間充裕的話,我會建議你泡個一刻鐘、半小時,完全泡開的紫米線,基本只要往滾水中一挑,就熟了。
👆 再浸入冰水中撩起,一碗爽口的冷米線即成
所以提前準備好湯料也很有必要,番茄湯啊,排骨湯啊都可以,我們用的酸菜魚的料包,味道很贊——
撩入湯汁中的紫米線啊,當真是一秒入味,飽吸湯頭的鮮美精華,口感也很討喜,滑溜、好嚼又有Q彈感,太棒了。
餌燒塊
入手價:23.8元/24個
淘口令:$oOmZcbe7b4g$
餌塊是雲南當地常見的傳統小吃,也可作主食,通常有塊、絲、片三種形態。原料很單一,就是大米,但選料不簡單,必須得是有香氣、還得有黏性的大米。我們在雲南菜館裡也常能點到的炒餌絲、特色餌絲,用的就是它了。
👆 買了配套的蘸料,可以神還原當地街邊小吃
雖然和包郵地區人民喜歡的年糕有幾分相似,但餌塊的保存期並不像年糕那麼長,拆開以後最好在當天就吃完,所以一半用作小吃,一半炒著吃。
👆 每一張餌塊都向空氣中投放一股好聞的米香
平底鍋不放油,用中小火慢慢將餌塊烘到表皮微微泡起、變脆就好了。
刷上抹醬,撒點蘸水,趁熱捲起就吃,外脆裡韌,米香裹著醬香,真是不可多得的質樸美味。多烘了幾張手熟了,恨不得下樓去支個攤兒。
再取幾張切成粗絲,炒入白菜肉絲裡。
只用醬油調味,香得讓人招架不住,還沒出鍋就把全局上下都引到廚房來了。淬火而惹上滿身鑊氣的餌絲,此時變得滑軟香糯,十分入味,好吃慘了。
許燕破酥包
入手價:99元/3盒
淘口令:$l55vcbei2v0$
個頭比我們這邊兒的小籠大不了多少,乍看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它卻有乾坤——外皮的麵團是用長時間發酵的老面,再手工揉入熟豬油使之起酥分層,所以叫「破酥包」,餡料也多以當地特產的雲腿、菌子為主。
👆 蒸出來外皮像花卷般層層疊疊,吃著如發糕般酥嫩軟綿
試吃下來,蒸的不如烤的驚豔,有探員甚至表示願意為它給家裡添置烤箱。
👆 烤出來的破酥包外皮堅挺,像烘乾的小饅頭
190度10分鐘,麵皮因為烘烤丟掉一些水分而變得更酥脆,一口咬下去咔嚓作響,微焦的底更是香脆極了,而靠近內餡的部位又還保留著柔軟和溼度,哇,真是好喜歡。
雞樅、香菇和雲腿,三個口味都吃了,我們最喜歡香菇味——肥瘦相間的肉末混合香菇末,一口吃盡肉香、油香和香菇的香,有幾分梅乾菜肉包的意思,鹹香味很贊。
本來對雞樅包的期待最高,但吃下來只有在剛咬開的第一口能聞到菌子的香氣,後面吃起來就是只鹹包子而已,鮮度一般。
紅糖餈粑
入手價:16.8元/500g
淘口令:$Ijb3cbek30M$
純糯米+紅糖做成的「大磚塊」,散發著濃鬱的紅糖香氣,油亮發光。
純糯米的關係,質地比較柔軟,但還挺好切的。操作到這一步時都很順利,但一下鍋畫風就變了…我們想像中的成品應該是這樣的 👇
但實際上…上一秒還很正常 👇
下一秒就成這樣了… 👇
小火煎著,只見它撲騰幾下後開始漸漸失去身形,像一攤融化的史萊姆般讓人難以救場,然後不容分說地互相黏連起來,黏筷子黏盤子黏鍋鏟…
看!是它先動的手 👆
雖然賣相給做爛了,但好吃依舊,乾乾淨淨的紅糖香甜,帶著油香,一嘴的糯嘰嘰。後來還試過減油版和烤箱版,都不如第一次好吃,總之要點是,不管用什麼做法,必須捨得放油。
嗨,沒辦法了,只好將爛就爛,把它做成了「街邊麥芽糖」的既視感,不騙你們,吃起來超滿足——
包漿豆腐
入手價:32.9元/700g
淘口令:$y9jscbejNxh$
包漿豆腐,是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當地的特色小吃,以四稜八角、聞著香吃著臭聞名。
碼得乖巧整齊的包漿豆腐嬌嫩有型,它們在製作過程中用了當地的古井「酸水」點漿,後經發酵產生特有的氣味——用探員的大白話來說,就是一股子酸臭味,如果覺得氣味過於濃烈,或是豆腐表面有些發粘,吃之前可以簡單衝洗一遍。
👆 淘洗完全不用擔心會破
當地的街邊夜市、燒烤排檔裡,都有它的身影,而千裡迢迢網購來的包漿豆腐也不遜色,簡單烹飪就能很傳神地還原出那種當地特有的美味。
聽我的,每次烹飪不能一口氣放那麼多,得給每塊豆腐們充足的舒展空間。我們太貪心了😂
無論是油煎還是烘烤,只要供上熱度,豆腐們就一個個噗噗地膨脹起來,感覺隨時都要炸裂似的。待從爐上取下,它們又馬上偃旗息鼓,以四溢的香氣迷人。
👆 膨脹後的豆腐很容易粘連在一起
夾起一塊包漿豆腐,往蘸水裡一點,送入口中,酥韌的外衣一扯即破,裡頭包著像豆腐腦般柔軟滑嫩、散發著濃鬱豆香的豆腐漿,不用多咀嚼,只稍稍一抿就能往喉嚨深處滑去,實在讓人慾罷不能。
油酥小豆腐乾
入手價:48元/500g
淘口令:$GjdHcbejeIO$
要享受豆腐的柔嫩,有包漿豆腐;要論豆腐的香脆,就必須得試一試這油酥小豆乾——
來自盛產豆腐的石屏縣,和其他地區用石膏滷水點豆腐的傳統工藝不同,當地人用得天獨厚的地下水來點豆腐,再將小豆腐進行風乾製成這手感輕盈、幹硬的油酥小豆腐。
炸油酥小豆腐是個耐心活兒,成功的關鍵是在冷油中放入豆腐,小火慢慢加溫,待這些紮實的小硬漢們跳動著把全身都鼓起來。
剛煎出來的油酥小豆腐泡泡的,真像爆米花,外皮微脆,裡頭幹酥。
很有吃膨化食品帶來的同款滿足感,趁熱吃豆香氣濃鬱,放涼了吃口感更香脆。
炸一鍋,抱一盆,開一劇,甭管你是配果味啤酒還是二鍋頭,美滋滋啊。
寧洱豆腐腸
入手價:28元/500g
淘口令:$QoZXcbe860h$
豆腐腸,顧名思義裡頭是塞豆腐的——寧洱產的鮮豆腐混合少許豬肉,用當地秘制的醃料醃製後,再充入腸衣後烤乾。它的切面像是塞滿了肥肉和雞蛋般,和普通肉香腸不同。
切片下鍋就更顯不尋常了——酸臭酸臭的,讓我們想到了湖南特產裡的雜胡椒(渣辣椒),但又像臭豆腐一樣莫名饞人。
裡頭的肥肉會出不少油,給那發酵的酸味帶來一些脂油香氣。可以多煎一會兒,賦予腸衣幾分焦脆口感更棒。
吃著也很有意思,像一口很有嚼感的豆腐乳,外皮焦脆,內餡鬆散,鹹中帶點微酸,辣度小小上頭,過泡飯、夾饅頭都極好。
單山蘸水
入手價:13.8/10袋
淘口令:$N6YOcbekKZS$
從雲南買土特產,隨箱而來都少不了蘸水,這次買的烤肉、香腸、臘排、豆腐,無一不配蘸水,每種還都不太一樣👇
吃下來,還是覺得單山蘸水更能打——香、辣、鹹、麻平衡得巧妙,尤其喜歡胡椒和花椒的香氣,濃而不烈。
澆熱油更添香辣,淋熱湯滿是辛香,幹蘸鹹香開胃,太可了。家裡備上蘸水,哪怕是寡油水煮的小菜,只要碰上單山蘸水就變得大有風味。
檸檬小米辣蘸水
入手價:25.8元/300g
淘口令:$IT5qcbePV1f$
偶然挖到的寶藏蘸水,有小米辣十足張揚的個性,又散發著川渝一帶泡辣椒的味道,檸檬帶來了酸香的氣息,又很開胃,質地很細膩,流動性也很不錯,吃了它,頓覺家裡的剁辣椒鹹得有點單調啊。
蘸烤肉啥的不用多說,就是白饅頭配上它也超好吃,一口氣夯下一整個不在話下。
官渡粑粑
入手價:4-6元/個
淘口令:$P4vLcb9ovQy$
來自昆明官渡古鎮的粑粑,探員給它起了個外號叫「憨憨餅」…包裝傻土,個兒比臉大,其貌不揚,土得掉渣。
外省10個起發,買了5個口味,除了蕎面粑粑吃不太慣,其他幾個口味都很喜歡。
鮮花、胡麻、芝麻花生、瓜子花生,都是甜口的內餡,但甜度配合粑粑的厚度剛剛好,滿口香,不甜膩。
餅皮有討喜的韌勁兒,兩面拍上點水,放微波爐叮1分鐘更好吃。
入口鬆軟,有股麵食自帶的香甜氣息。
米布
入手價:25元/500g*2包
淘口令:$cZWJcbeiGq8$
米布是昆明當地的一道特色甜點,說是甜點,其實就是用米粉混合牛奶做成的糊狀小吃,像我們小時候吃的米糊。
原料很乾淨,製作過程也很簡單——米粉和牛奶按1:10的比例調和,不喜歡奶味過重可以把一半牛奶用水替換。
👆 想要米布足夠細膩,過篩不能省,不然會結塊
然後將米漿過篩倒入奶鍋,開中火煮到粘稠,煮的過程需要不停攪拌,以免焦底。
滿意的粘稠感出來以後,關上火,再燜半分鐘左右,就著鍋就可以開吃了(在當地是直接拿勺子從鍋裡慢慢刮著吃,我們也試過盛出來吃,發現只是多洗一個碗的差別)。
沒有放糖、只用鮮牛奶煮出來的本味米布就很好吃,奶香味濃濃的,自帶一點點鹹香,平時喜歡吃雙皮奶、小奶酪之類奶製品零食的小朋友一定會喜歡。
木瓜籽
入手價:15.8元/500g
淘口令:₤FSMscberyCq₤
木瓜籽,也叫冰粉籽,是手作冰粉的原料,在雲南用木瓜籽製作的冰粉也叫作木瓜水。
👆 木瓜籽常見於雲貴、川渝一帶,並非雲南專有
做冰粉需用石灰水作凝固劑——木瓜籽在搓揉中會釋放出大量果膠,石灰水可以起到將鬆散、溶於水中的果膠凝固在一起的作用,形成冰粉。
先將5g生石灰與1000g冷開水融合、靜置,有條件的話靜置久一點更好,店家甚至建議將生石灰泡上2天最好。我們大概靜置了半小時左右,等石灰水明顯分層就可以開搓了。
用紗布將50g木瓜籽裹起來、開口處紮緊,記得要給木瓜籽留夠空間。
然後放入一大盆飲用水中搓揉,搓呀搓呀,木瓜籽會慢慢開始「吐」出乳黃色的粘稠汁液。
稀稠濃度嘛自己憑感覺把控一下,差不多搓個三五分鐘就可以收手了(媽耶,搓冰粉可真解壓呀,真不願意停手),隨後加入適量頂層清澈的石灰水。
👆 石灰水不用加很多,不然會凝固得太結實
最後一步,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成品像這樣凍成一大碗「果凍」,就算成功了。
舀到碗裡,澆上紅糖水,配料就奢簡由人啦。
👆 簡單點兒,紅糖水+白芝麻~
👆 壕一點,做個「全家福」
呼~~炎炎午後能來一碗冰鎮的手搓冰粉,別提多舒爽了!
木奶果
入手價:79.8元/3斤
淘口令:$ySFQcb9LKDd$
生長於雲南西雙版納的罕見水果,被當地人稱作「野生小山竹」、「三丫果」,「生前」長這樣👇
長得像石榴色的大葡萄,成串,圓潤,外皮的手感有些像琵琶。
👆 外皮有些蔫巴,但果肉都是好好的,很新鮮
撕開果皮,裡頭的果肉真和山竹一個樣,一瓣瓣的,難怪叫「小山竹」。
果肉白嫩,微微透光,中間有核,入口有股水果糖的甜味,一嘬一抿,果肉就在舌上化開了,像一團在舌尖上打轉的棉絮,口感很上癮。
靠近果核的部位散發著青蘋果的青澀酸味,挺好吃的,只是個別怕酸的探員有些招架不住。
玫瑰甜白酒
入手價:23.8元/480g
淘口令:$Q7J3cbeO3Oz$
雲南當地管酒釀叫甜白酒,所以這一罐就是玫瑰味的甜酒釀,水分比較少,當飲品恐怕有點…但當甜品不賴,冰鎮一下,挖出一小碗來小口小口享用,很解暑。
酒釀軟糯香甜,帶一丟丟發酵的酒香,還融合了玫瑰醬的花香。煮小圓子或配樓上的手搓冰粉,很妙。
紅皮生瓜子
入手價:33.8元/500g
淘口令:$o7JecbePOrY$
當地叫水果瓜子、甜糯瓜子,沒有那種經過烘炒而脆香的外殼,反倒是像已經受潮的瓜子。
味道也是沒什麼人工修飾的痕跡,非常原生態的香氣,像水煮花生的味道。挺香口的,還有甜絲絲的回味,喜歡。
後谷小粒咖啡
入手價:79.9元/2g*75袋
淘口令:$sHP2cbeOwJF$
在土特零食種的草,後來就一直一直在回購,真的是又便宜又好喝,單杯1塊+的速溶咖啡,能做到它這個水平真是良心。說實在,雲南現在也是國內精品咖啡豆的核心產區了呢。
口感挺滑的,黑咖啡的醇苦風味也做的很到位,粉磨得非常細,溶解度很高。
少兌水再加些鮮牛奶,就是一杯非常快手的奶咖,對於局裡那些把咖啡當水喝的探員來說,隨時喝,不心疼,必須囤。
以上雲南土特產,有好幾樣都是土特產專家 F 探員給我的推薦,比如單山蘸水,可以說是她此生摯愛了,戳下面視頻可以看她傾力推薦的更多雲南美食——
感謝各位手動籤收了本期「好吃的雲南」,先奉上本期的推薦清單,還要煩請各界大佬們,踴躍去留言去貢獻你們私藏的雲南特產啊。
下一期的特產大省趴,你希望我們先單打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