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藝術表演:用音樂打開路人的聽覺密碼

2020-12-2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2020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和景區,用音樂打開路人、遊客的聽覺密碼……他們,是成都街頭藝人。


  伴隨著第九批藝人招募的進行,截至目前,成都街頭藝人已有364組451人。從2018年5月到2020年10月,他們共演出5987場共計1.2萬餘小時,觀眾累計超過500萬人次,街頭藝人帶來的正能量不斷得到釋放——


 今年9月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黑膠廣場舉行的眾樂之城成都街頭音樂季


  小孩子聽得挪不動腳,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講述人:杜沅棲(「元氣少女」、第一批成都街頭藝人)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但很長一段時間,唱歌只是我的一個愛好。大學畢業後,我在商場做過招商,當過美食編輯。直到後來得了哮喘沒辦法唱歌時才發現,我比任何時候都想要有屬於自己的舞臺。病好後,我辭了職,走上了職業音樂這條路。


  雖然不是音樂專業出身,但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認為走音樂這條路要有方式方法。我去九眼橋酒吧唱歌,去東郊記憶唱歌,想各種辦法希望進入這個圈子,直到第一批成都街頭藝人招募。2018年,我無意中了解到相關信息後報了名,之後被錄取、持證上崗,整個過程對我而言像做夢一樣,我的一腔熱情換來了夢寐以求的舞臺。


  街頭藝人杜沅棲在表演


  一開始,因為一些基層工作人員不清楚情況,我們在春熙路演出時還被叫停過。現在,街頭藝人在春熙路的表演成了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我到每個地方演出都會介紹和宣傳街頭藝人項目,讓人們知道我們是誰、是幹什麼的,讓大家知道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是有組織有紀律的,不會擾民。


  對我而言,街頭演出很有意義。曾有個徒步旅行的女孩在街頭聽我唱歌后說十分喜歡,於是又在成都多留了一天。通過這個平臺,我能給人帶去溫暖,這是很美好的事。有時看到老人帶著小孩走來,我就唱他們喜歡的歌。小孩子聽到喜歡的歌會挪不動腳,甚至過來伴舞,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希望人們摒棄街頭藝人窮酸潦倒的印象,其實我們沒那麼慘,哈哈!在這個團隊裡我交了很多朋友,同為街頭藝人,我們會交流哪個戶外電源持續供電能力強,音響話筒如何不帶來噪音,也會分享很多演出細節、音樂夢想,有時還會花大價錢添置合適的裝備。這些都是源於熱愛。


  成都市第八批街頭藝人招募現場


  很幸運,在我追尋夢想的時候遇到了街頭藝人這個項目。現在街頭藝人已招募了幾批,也有很多專業院校的人加入,藝人專業水準越來越高。為了能代表街頭藝人的水準,我還專門找了音樂學院的老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項目和藝人在共同成長。


  在成都,街頭藝人的表演更系統化」

        ——講述人:陳 醒(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生、第八批成都街頭藝人)


  我是1998年出生的,在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專業是流行表演唱。我結束了在美國波士頓三年半的學習後,本來打算繼續讀研,結果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就留在了國內。


  再不唱嗓子就生鏽了——在老家浙江溫州居家5個月後,我來到成都,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了在錦裡的蓮花府邸和九眼橋lIVEHOUSE駐唱表演的生活。有一天,經理興奮地告訴我,第八批成都街頭藝人在招募,要不要去試試?我去了,順利入選。


  第八批街頭藝人、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生陳醒演出照


  第一次演出是七夕,在春熙路。我跟另一位歌手搭檔。人來人往的街頭,剛開始擔心沒有人聽,怕尷尬。後來人群聚集了,又莫名有點緊張。我想,儘量避免跟觀眾眼神交流吧,看著建築物唱,應該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後來又覺得其實還好,街頭跟聽眾的距離更近,他們的傾聽很真誠,反饋很直接。


  我發現在酒吧還可以唱自己想唱的,但在街頭儘量要唱能引起大家共鳴的歌曲。我在伯克利學的是爵士、R&B,這些曲風在街頭比較難被接受。唱冷門歌曲的時候就會發現互動很少,這時候我會機智地翻出《小鎮姑娘》《愛,很簡單》《悟空》等高中時期學過的流行曲目,現場瞬間就會熱起來。有時看到同齡人,我還會臨時起意唱一首《數碼寶貝》的主題曲,因為勾起了大家童年的回憶,場子就會變得很嗨。


  第八批街頭藝人培訓現場


  其實,我在國外、在老家看過不少街頭藝人的表演,但在我看來,成都街頭藝人的表演更系統化。我們每次演出要在網上預約時段和點位,對持證街頭藝人也有約束和要求。相應地,我們在成都街頭的演出也得到了保障,氛圍很好,對演出者而言,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儘管在專業院校受過專業訓練,我還是很享受街頭人群突然被自己歌聲吸引,然後被圍觀的感覺。在成都的酒吧、街頭會有人聽完歌后加我微信,我也交到了一些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訓練靈魂樂的表演唱課,我花了很長時間攻克律動的問題,結果在成都這幾個月的表演中實現了突破,這是在院校學習無法獲得的體驗。不管是專業舞臺還是街頭,成都都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音樂生涯。


  街頭藝人的從業平臺在升級」

        ——講述人:馮 韜(成都街頭藝人項目發起人之一、成都市文化館舞臺藝術工作部主任)


  剛運營街頭藝人項目時遇到的阻力不小,我甚至被「請」到了派出所。那是第一批街頭藝人招募過後,在成都地標之一春熙路的一次演出,藝人剛一亮嗓就引來幾百人圍觀。我們還來不及高興就被現場安保叫停,並被「請」到了派出所。儘管就這次活動本身,早就開過聯席會議,我們也有點位演出的文件證明,但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說明人們對這類新生事物還是很謹慎的。


  疫情突襲的2020年,街頭藝人的生存面臨挑戰和考驗。我們嘗試從文旅融合入手尋求突破,除了更新、調整以前的60個演出點位外,今年又新增14個點位,多數在景區景點,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東門市井、望平坊、新津斑竹林公園等。實際反響還不錯,景區景點對項目持開放包容的態度,遊客流量也直接影響和帶動了街頭藝人的演出效果和熱情。還有些新增的點位在商業街區和商業中心,這些點位人流量高,現場演出氛圍很好,藝人的表演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文化消費意識和習慣。


  街頭藝人今年新增的演出點位——春熙路春臺市錦也成了人氣網紅景點


  今年還有一個變化是演出開放時段增加了。前兩年,只在周五、周六和周日,今年開放了全時段,從周一到周日,在諸如銀泰中心、來福士、西村等地實行全日段全時段預約演出。通過改進管理手段、增加點位和時段,我們讓有流量的地方發揮效應,增加了街頭藝人的演出機會和收入。


  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日子裡,很多藝人開設了直播和短視頻帳號,這為街頭藝人開闢了新的表演和生存空間。到現在,我們的街頭藝人已經開展了800多場直播。線下演出的年既定目標2000場,但今年從5月底才開始,目前完成了近1700場。我們正在多管齊下保障街頭藝人的演出,包括商業活動、政府公益活動等,不斷向外輸出街頭藝人品牌和資源。


  現在,無論是大眾接受度還是相關部門的支持力度都越來越大,人們對街頭藝人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春熙路也成為成都街頭藝術表演的地標性地帶,多次上了熱搜。如今,很多大型商業活動、全國性的大型節會等都有成都街頭藝人的身影。最近在好幾個全國性的選秀舞臺上都出現了我們的街頭藝人,他們在自報家門時會驕傲地說「我是成都街頭藝人」。


  這吸引了很多其他城市前來取經,比如山東濟南複製成都模式後招募了第一批街頭藝人,並且一炮而紅;蘇州市姑蘇區招募街頭藝人後,在旅遊景點組織演出,深受遊客歡迎。我們正進行的第九批街頭藝人的招募是與綿陽聯動的,將探索街頭藝人的相互認證等。


  街頭藝人發起人之一馮韜(前排左二)演出後跟街頭藝人們合影


  回首這3年,很欣慰地看到街頭藝人的從業平臺升級了。比如我們的首批街頭藝人史宇翔,以前唱遊全國,現在定居成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生活工作都很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是帶著很深的感情在做這個項目,它是項工作,又高於工作,談起它我很驕傲。


  接下來,我們還將整合社會資源,借力專業機構助力街頭藝人的孵化,如舉辦街頭音樂節,與抖音、咪咕音樂等合作,通過共建共享發揮各自優勢,探索街頭藝人全生命周期服務。




—記者手記—


  一邊是音樂廳裡的恢宏旋律,一邊是街頭巷尾的低吟淺唱。一座成熟的城市就是這樣,可以包容接納各種文化。


  「街頭藝術表演」讓公共文化服務突破以往固有的服務模式,走進了大街小巷。遍布全城的網絡化街頭藝人表演點位設置,不僅給予市民遊客一個便捷、輕鬆的欣賞音樂藝術的場所,更為城市中的年輕一代描畫了一個個精神坐標,成為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有效載體,是城市文旅特質的生動表達者。


  其實在成都,建設「三城三都」中的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音樂之都,都與街頭藝術表演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對街頭藝人生存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讓眾多市民感受一致的是,在成都,與音樂之都相適應的街頭音樂風景線正在形成。


  街頭藝人項目盤活社會文藝資源、拓展服務陣地、壯大文化人才隊伍,以新服務形式提升全民文藝素養,但在業態發展上仍需要積累經驗和提高靈活性。要讓項目實現自我造血的功能,還需尋找更大的舞臺。


  為此,成都也做足了準備。兩屆成都街頭藝人音樂節、一次年度街頭藝術音樂嘉年華活動的成功舉辦,與抖音、網易雲、酷狗、騰訊音樂、快手等10餘家平臺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孵化原創音樂作品100餘首,整合專業力量、專業製作團隊量身打造音樂原創專輯……今年9月19日至20日,「眾樂之城——2020成都街頭藝人音樂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黑膠廣場熱情開啟,抖音頭條兩端話題總傳播量突破4000萬,現場集市、演出更是吸引聚集了近2萬名觀眾。高人氣的背後,是街頭藝術從單純的公共服務向產業化轉變的底氣和希望。


  除此之外,計劃於今年發起成立的成都街頭藝人行業協會,還將對現有的藝人進行更加專業化的管理,行業主管協會的身份也便於未來在與市場接軌、成果孵化、機制合作等方面為藝人搭建更好的平臺。在更多發起人的願景中,未來,成都將發起並整合各方力量,助推建立中國街頭藝術表演聯盟,聯合上海、深圳等街頭藝術管理部門,在智能化管理、公共文化服務、文旅融合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王雪娟 付遠書)


  轉自:文旅中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成都街頭藝人重返街頭:找回「久違」的文化體驗
    吉他的旋律伴著空靈的嗓音,在人流如織的成都寬窄巷子,街頭藝人小高一開嗓便仿佛打開了路人的聽覺密碼。
  • 讓音樂帶你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10月31日,成都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3月初至10月底,已有556場街頭音樂表演在成都舉行。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趙雷一曲《成都》,讓許多人通過音符了解這座城市。成都,音樂多元而包容,現在還有更多街頭音樂新星冉冉升起。
  • 評論 街頭表演藝術的管理、情理與法理
    藝人小路是一名魔術師,此前他曾經在歐洲留學讀書,接觸了大量的街頭表演藝術形式,出於對魔術的愛好,他找了不少老師進行學習,並開始在街頭進行表演。此前,小路曾經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做過街頭表演藝人,有過街頭表演經驗。他拿手的節目是人體水晶球和手彩魔術,若干個碩大的水晶球在他的雙手、胳膊、肩膀上來回滾動,仿佛粘在身上一樣,精彩的表演獲得了路人的喝彩。
  • 街頭藝人推廣音樂劇,成都街頭藝人200組計劃演出2000場
    在成都153組街頭藝人中,郭頌蘭是顯得有些特別的那一個。她不唱朋克、鄉村、搖滾,獨獨鍾愛音樂劇。這位熱愛音樂劇的成都女孩,希望用街頭藝人的身份、用唱歌的形式,將音樂劇這種美妙的藝術形式介紹給觀眾。如今,她收穫了一眾粉絲,越來越多的成都人愛上了音樂劇。
  • 成都公開招募街頭藝人,30個表演點位已經公布!
    成都將向社會公開招募街頭藝人約100人(組)持證街頭藝人將於4月29日起按統一安排在申請區域、規定時間、相應位置進行演出。說到街頭表演,你想到的是啥子?內心有點陰暗的老徐想到的是那些拖家帶口帶個音響用音樂營造悲切氛圍的……
  • 藝術課堂 用聽覺的觸角延生你足跡未曾到達的地方——波海三國之音樂巡禮
    在這趟音樂之旅中,我們耳機中播放的不是平日手機裡常聽的曲子,也不是來自莫扎特、貝多芬的古典樂,可以說,是一次你「難得一見」的波海音樂洗禮。用聽覺的觸角延生你足跡未曾去過的地方。20多位的合唱者的表演可以呈現出堪比近百人的大型合唱團的藝術效果。
  • 竇唯的音樂與聽覺文化的復歸
    竇唯的音樂與聽覺文化的復歸一竇唯在2000年的《雨籲》之後,就再也沒有真正的唱過歌了,但他並沒有拒絕用人聲,不同的是這時的人聲只是他音樂中的一個元素,不再具有優勢地位了,其作用也等同於其他樂器的作用。他認為當下的音樂充滿了虛偽的東西,唱歌只是為了「表演」而已,只是在煽情,不能真正的投入到音樂當中,不能表達真實的情緒,根本就算不得真正的音樂。他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商業運作機制和技術的過分運用。音樂是被人為操縱的,包裝的,音樂失去了它真實的面目,成為可視的音樂,淪為了大眾娛樂的對象,失去了作為藝術的嚴肅性。在竇唯看來,音樂的真實性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必須表達真實的人類情感。
  • 成都x抖音「眾樂之城」,一場萬人打卡嗨爆街頭的音樂盛宴!
    富有個性的建築,蘊含城市文化符號的街頭藝術,都可以成為城市街景的有效點綴。而近些年來,很多城市都有了一群「有趣的靈魂」——街頭藝人。作為「音樂之都」的成都,寬窄巷子、春熙路、太古裡、339……成都的每一處風景都上演著「街頭藝術盛會」 。   2003年,張藝謀用5分09秒,定義了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 用音樂探訪城市文化,被《街頭音浪》的煙火氣打動了
    「街頭音探團」成員周筆暢、胡海泉、胡夏、沈南、屈柏宇從上海啟航於青島收官,唱遊七座城市,用音樂探訪城市文化,不同的城市街景,城裡的人和歌,烹製出了各自的城市情調和文化滋味。、街頭KTV盲盒等新元素讓路人感受到了「城市歌會」的儀式感。
  • 用音樂探訪城市文化,被《街頭音浪》的煙火氣打動了!
    《街頭音浪》節目形式新穎浪漫,輕鬆文藝,卻不乏俏皮活力。「街頭音探團」成員周筆暢、胡海泉、胡夏、沈南、屈柏宇從上海啟航於青島收官,唱遊七座城市,用音樂探訪城市文化,不同的城市街景,城裡的人和歌,烹製出了各自的城市情調和文化滋味。
  • 成都街頭藝人今日重新上街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5月29日下午,因疫情影響暫停多日的成都市街頭藝術表演在寬窄巷子重啟,在B站上憑藉一首《大魚》躥紅的張錦濤(小高)與曾登上網易雲音樂MVlog首頁的石嘉佳用一首首好歌給遊客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唱會」。
  • 成都如何建成「音樂之都」?
    成都是一個天生擁有音樂DNA的城市高雅的音樂會隨處可見的街頭藝術表演就連吃個火鍋還能看個川劇音樂的氣息充斥在鳳凰山露天音樂公園是國內首所露天音樂公園,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容納4萬人的主舞臺觀演核心區、容納4千人的副舞臺小型室內觀演區及古琴臺觀景區、音藝長廊等景觀節點豐富的市政公園。成都有著悠久的街頭藝人表演傳統。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明初,街頭表演就風靡成都。
  • 世界交響樂「攻陷」成都街頭!
    有人說:「交響樂是城市殿堂音樂的最高表現形式,街頭音樂則是一座城市最美麗的風景」。當高雅的交響樂團在繁華街頭高調演出,一座城市的浪漫與熱烈恰如其逢般展露無疑。就在前天,不少成都市民的朋友圈被太古裡交響樂團的演出刷屏,一時之間全城熱議這場高雅藝術接地氣的別致秀。
  • 電影音樂,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於19世紀末在浪漫之都法國誕生。電影融匯諸家之長,跨越時間與空間,迄今已經是大眾娛樂的重要內容。電影在拍攝過程中涉及很多因素,但是終極目的以精神層面導向心靈為主,今天我們以電影中的音樂為例,帶給大家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 音樂聽覺訓練要趁早
  • 街頭藝人——把藝術「拉下神壇」?
    路人如果主動上前投幣,將會收穫歌聲之外的一個燦爛微笑。就在不遠處,一位女士正坐在河邊的臺階上輕撫豎琴,頭髮盤得一絲不苟。穿過人群走近,會看到她身邊放著一個樂譜架,個人專輯整齊地擺放在一起,標價「1CD €10」。這是歐洲街頭的常景。各式各樣的街頭藝人不在少數,遊客們有時會被「活雕塑」嚇到,幸運的話也能在博物館門口席地而坐,免費聽一場生動的音樂劇。
  • 【音樂之都 武侯之聲】成都音樂坊新年音樂季陪伴市民喜迎新歲!
    用音樂擁抱市井煙火,用旋律表達錦江之畔的成都生活方式。基於成都音樂坊的戶外表演場地和舞臺無邊界、音樂無隔閡、城市零距離「無界」式的互動音樂表演形式,成都優質街頭藝人共計為市民帶來了48場精彩的原創潮流音樂演出,貫穿整個新年音樂季,讓全世界聽到了成都音樂人的聲音、看到成都音樂坊的舞臺。
  • 《街頭音浪》用歌聲感染人的周筆暢,化身偵探在成都
    綜藝《街頭音浪》音浪城市唱遊啟程歌會熱力來襲,周筆暢首度為街唱歌手發聲,她表示:街頭音樂人本身就是一個職業,不論舞臺是在絢爛燈光下,還是在平凡的街角,都能唱出動人的聲音。在節目中,周筆暢將坐著大篷車,前往不同的城市,帶領觀眾發掘不同類型的街頭寶藏歌手或Freestyle音樂,她還誠邀更多街頭歌手參與節目,無論是廣場舞阿姨還是小朋友,都可以加入她們流動的大篷車音樂會,她自己也會親自下場,與街頭藝人一起飆歌熱舞。
  • 《街頭音浪》成都歌會太「巴適」 白舉綱小阿七唱出詩意人生
    此番回到家鄉主場,白舉綱完全釋放出四川人愛"耍"愛自由的個性,不但喬裝成"龜仙人"上街與路人嗨唱,還搞怪地拿出二維碼為新歌"拉票"。歌聲甚至吸引到了過路的蜻蜓駐足聆聽,在白舉綱的手機上享受這場街頭音浪。
  • 《街頭音浪》唱響成都慢生活 周筆暢白舉綱開啟"巴適"歌會
    作為&34;的四川男孩白舉綱,說出了《街頭音浪》選擇唱遊成都的原因,&34;在成名之前,白舉綱也有過街頭&34;的經歷,但四川人&34;的自洽屬性,讓他們覺得所有經歷都是生活的魅力,這也是《街頭音浪》想要分享給觀眾的人生態度。此番回到家鄉主場,白舉綱完全釋放出四川人愛&34;愛自由的個性,不但喬裝成&34;上街與路人嗨唱,還搞怪地拿出二維碼為新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