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小提琴賽將人文精神獎,頒給了這個雲南山村的合唱團

2021-01-13 澎湃新聞

「艾薩克·斯特恩獎——人文精神獎」是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一個特別獎項,志在頒發給全球範圍內各個領域,用音樂詮釋人文精神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今年,「人文精神獎」頒給了來自雲南山村的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以及來自伊朗的卡曼賈琴演奏家、作曲家凱漢·卡勒(Kayhan Kalhor)。獲獎人由指揮家餘隆、大提琴家馬友友、斯特恩家族一致推選,8月28日宣布,9月1日將由斯特恩家族代表為其頒獎。

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

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來自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的大山裡,那裡如今居住著150戶450人。

合唱團的團員是每天都下地幹農活的農民,他們都來自一個村,裡面有兄弟、姐妹、父子、夫妻,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意思的是,他們的演唱方法和技巧都沒有經過專業聲樂訓練,靠口口相傳而得。他們的演唱技藝來自於100多年前的西方,當時的基督教傳教士來到村裡,當地人學會了用美聲唱法唱歌,學會了演唱古典風格、巴洛克風格的音樂,這種唱法傳承了100多年,他們也願意這樣一直唱下去。

作為本屆比賽評委會聯合主席之一,大衛·斯特恩(艾薩克·斯特恩之子)評價說,「聽著這些白天下地勞作的農民晚上唱歌,唱那些看似不屬於他們這個群體的歌,我們清楚發現,音樂是一種國際語言,可以打破所有邊界。他們對一起歌唱的熱情,使他們成為一個社會共同體,並將他們與中國乃至世界聯繫在一起。」

凱漢·卡勒

凱漢·卡勒生於伊朗一個庫德族家庭,7歲學樂器,13歲參加國家管弦樂團演出,此後從師學藝,鑽研伊朗古典音樂,尤愛古典四弦琴(kamancheh)。

1979年伊朗發生革命,因為擔憂兒子前程,父母催促16歲的凱漢·卡勒收拾包袱,隻身逃亡。數年後,凱漢·卡勒回歸故裡,已是古典四弦琴僅剩的少數幾位傳人。原本,凱漢·卡勒打算在伊朗教授古典技藝,卻因多年流亡海外被嚴格監控,不得不再次離家棄國,與妻子天各一方。

在大提琴家馬友友組織的一次音樂工作坊中,凱漢·卡勒與基南·亞梅、吳蠻、克裡斯蒂娜·柏圖等一批音樂家相聚,擦出不少音樂火花。受「911事件」影響,馬友友將這批音樂家重新聚集,成立了絲路合奏團,在世界各地創作和演奏包含民族音樂元素的「絲路音樂」。

某種意義上,絲路合奏團是在用音樂回應和對抗「911事件」的野蠻和暴力,而凱漢·卡勒正是這個「絲綢之路」組合的源起之一。

從馬友友關於「絲綢之路」項目的紀錄片裡,大衛·斯特恩聽說了卡勒的故事,被他的掙扎、堅持,以及音樂引導他通過艱難人生處境的信念所感動,「儘管經歷過爆炸、戰爭、政治衝突,他始終相信,音樂會為他和他一樣信仰音樂的人築就通向更好生活的道路。沒有比他更配得上『人文精神獎』的例子了。」

相關焦點

  • 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小提琴大師斯特恩誕辰100年!
    [1]斯特恩並非職業教育家,經歷中沒有專任或兼任小提琴教師一說,但他在成名之後對於同行後輩及青少年音樂學子們的熱切關愛與扶持卻是音樂界對他廣為稱道的為人特色。也許是出於他自身成長曆程,他一生中對發現音樂人才的關注幾乎全似本能反應,並將熱心幫助具有天賦素質和卓越才華年輕人的成長視為職責所在,這的確與有些名家對待同行後輩的態度頗不相同。
  • 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越戰越精彩:難度加大 選手實力顯露-悲喜同源...
    原標題:難度加大,選手實力顯露  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半決賽前兩輪弦樂四重奏和奏鳴曲的比拼宣告結束。休整兩日後,12位選手將在8月23日、24日進行莫扎特協奏曲的比拼。隨著難度的加大,選手的實力逐漸顯露,讓這場比賽變得越來越精彩。  1993年出生的捷克選手奧爾加·什勞布科娃已經是捷克愛樂樂團的客座首席。
  • 首屆上海斯特恩國際小提琴賽開賽,選手和評委水平雙高
    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目前正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火熱開賽。比賽賽程共計三輪:8月16-19日初賽,8月23-29日半決賽,9月1-2日決賽。24位選手參加初賽,11位評委坐鎮全場(決賽將再加兩名評委)。工作人員引導觀眾寄存手機等物品。
  • 米籮中學「巴朗之聲」合唱團唱出黔山骨氣
    在貴州山水深處,有這麼一支如蘭品格的合唱團——巴朗之聲,從2018年至今,在米籮,巴朗之聲合唱團是徹底火了,原創歌曲《三變之源》拿下第十一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雲南彝族《敬酒歌》與《燭光裡的媽媽》再次榮獲第十二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
  • 《讓世界聽見》山村合唱團登首都舞臺 被贊專業水準
    《讓世界聽見》山村合唱團登首都舞臺 被贊專業水準 2017-11-30 11:43: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2歲「柴獎」首獎獲得者曾宇謙,首次中國小提琴獨奏巡演
    6歲初登國家音樂廳,15歲成為電影男主角,21歲摘得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首獎,23歲灌錄發行第一張DG唱片。曾宇謙的人生看起來十分令人羨慕。他還師從傑出音樂教育家Aaron Rosand(亞倫·羅桑)和 Ida Kavafian(伊達·卡瓦費恩),畢業於美國著名柯蒂斯音樂學院。
  • 18日19:30丨沈凡秀管風琴與張精冶小提琴音樂會(電子節目單)
    12月18日晚19:30,著名管風琴演奏家沈凡秀將攜手小提琴家張精冶為大家帶來「不規則的珍珠-紀念巴赫涅槃270周年·沈凡秀管風琴與張精冶小提琴音樂會」,本場特邀請來自稻田中學合唱團的40餘名同學和特邀指揮周英翔老師與藝術名家精彩同臺,帶來合唱曲目:《城南送別》和《sing sing sing》!
  • 【重大音樂賽事】為2019中國金鐘獎比賽小提琴賽項喝彩
    從進入半決賽選手的水平到最終的比賽結果看,本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賽出了公正度,賽出了水平。必須為其喝彩和祝賀!!本屆金鐘獎小提琴比賽進入半決賽選手名單(以下為抽籤順序)中央音樂學院6名,上海音樂學院8名,四川音樂學院2名,瀋陽音樂學院1名,中國音樂學院1名。
  • 連喬丹、詹皇都敬畏三分,那個讓NBA起死回生的人:大衛-斯特恩
    1984年「籃球之神」喬丹在NBA橫空出世,當時唱名的就是剛接任NBA總裁的斯特恩。然而,斯特恩的這句話不僅正式開啟了籃球史上最重要的一頁,更宣告聯盟將改頭換面,變成一個影響力擴及全世界的商業帝國。當年喬丹被選中、斯特恩接任總裁,也許,這是兩個看似沒有什麼關聯的隨機事件,但其中可是大有蹊蹺。
  • 柏林愛樂首席小提琴去世,一生感念第二故鄉哈爾濱
    9歲,作為學校裡最有天賦的孩子,他獲得了一把小提琴的獎勵,它來自一位慈善人士的捐助。希特勒上臺後,猶太人開始遭遇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斯特恩一家從1933年就開始爭取逃亡,斯特恩看見父母每天都在向世界各地寄信,可是只有中國給了他們回音。
  • 珍惜身邊的美好,聆聽紅嶺中學金聲合唱團純美之聲!
    音樂是最初的美好這個夏天,讓我們聆聽深圳純美之聲--紅嶺中學金聲合唱團「World」音樂會!09年至今,策劃並指導合唱團在深圳音樂廳和深圳大劇院共舉辦了10多場面向深圳市民、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合唱專場音樂會,本人也多次獲得深圳市優秀指揮獎。2016年7月,在全國第五屆「魅力校園」合唱節中獲得最佳指揮獎。2018年5月,獲得深圳福田區第四屆合唱節優秀指揮獎。2018年9月獲得深圳市合唱節優秀指揮獎。2013年考入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主修鋼琴。
  •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 金鐘獎獲獎者 協奏曲音樂會
    林瑞灃,生於2000年3月,5歲學習小提琴,師從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教授。2010年師從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弦樂科主任周銘恩副教授,201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2016-2017學年擔任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青少年管弦樂團首席。2016年2月跟隨上海音樂學院鬱音嘉老師學習鋼琴三重奏至今。2018年9月專業推免直升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本科。
  • 斯特恩去世,NBA的光輝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斯特恩的去世,給這個冬天本來就很艱難的NBA,又一記重創。那個最好時代的NBA,仿佛永遠回不去了。斯特恩就任NBA總裁一職,始於1984年,直至2014年,長達30年的時間使其成為了NBA迄今5位總裁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
  • 第二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圓滿落幕 呂廷川《華不注》榮獲大獎
    △9月16日下午,在蘇州同裡花間堂·麗則女學,伴隨著中歐紅楓合唱團的混聲合唱《夕燒》和《城南送別》,第二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終評暨頒獎典禮拉開帷幕。阮義忠老師上臺致辭,並感謝創立人文獎以來給予慷慨協助的機構及個人。他提到:「如果沒有攝影,我就像一個活在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裡的藝術家,是相機改變了我的下半輩子。創立阮義忠攝影人文獎的初衷,是希望它成為一個提升華人攝影師們的推手。在人文獎中,每一位攝影師都非常重要,每一組入圍的作品都很優秀,難以抉擇。但這畢竟是攝影比賽,是比賽都會決出名次。」
  • 印象·斯特恩:來自美國籃球界的20個「記憶碎片」
    在NBA聯盟乃至整個體育圈都在悼念這位籃球屆泰鬥時,我們收集了20塊關於斯特恩的「記憶碎片」,它們來自與斯特恩接觸過的球員、記者、演員、攝影師……從這20塊碎片中,你或許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斯特恩。 1.黛安·伯克(斯特恩妻子)
  •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賽事安排及評選細則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賽事安排及評選細則
  • 第一屆"賽先生"科學和醫學公共傳播獎公布 表彰科學傳播
    兩位獲獎者將分別獲得10萬元現金獎勵。「賽先生」科學和醫學公共傳播獎創立於2020年5月30日。由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和夫人董建瑾女士,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和夫人沈玥女士聯合發起。
  • 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去世,享年77歲...網友:還我青春
    1984年,斯特恩接任拉裡·奧布萊恩成為NBA總裁,當時,NBA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全世界,其影響力都遠不如現在,但在斯特恩的帶領下,NBA的品牌逐漸壯大,當斯特恩在2014年離任時,NBA已經是全世界最賣座、最有影響力、收入最高的體育賽事之一。
  • 從巴赫到斯特恩,是誰發現了上帝的指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出生於今天德國的圖林根,是音樂史上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管風琴、小提琴和大鍵琴的演奏家。他活了65歲,做過魏瑪公國和科騰的宮廷樂長,後來做了萊比錫教堂的音樂總監,總之,在當時只是個不那麼起眼的公務員。
  • ​2019,紅點獎頒給了這些音響(終)
    查看展會詳情近期,2019年德國紅點獎「Red Dot Award」頒獎典禮在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