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武俠劇最輝煌的十年,誰才是第一武俠小生?

2020-11-23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誕生了很多武俠題材電視劇,伴隨著武俠劇的播出和影響,主演多部武俠劇的男一號被稱為當家武俠小生,從鄭少秋到黃日華,從劉松仁到萬梓良,從何家勁到焦恩俊,一代代武俠小生給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武俠角色。

2000-2010年是大陸武俠劇最輝煌的十年,繼港臺之後,大陸掀起了21世紀武俠影視的翻拍高潮,其中產生了不少經典作品和代表角色。

大陸市場廣闊,演員可選性比港臺更加多元,但還是有些演員主演了不少武俠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位演員,看看誰才是你心目中的大陸第一武俠小生?

黃海冰

代表作:

1994年《書劍恩仇錄》飾演 陳家洛

2001年《武林外史》飾演 沈浪

2003年《隋唐英雄傳》飾演 秦叔寶

2004年《萍蹤俠影》飾演 張丹峰

黃海冰的演藝起點很高,早在1994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還在讀大三的他就被選中出演了內地第一部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而且還是飾演男一號陳家洛,這也是他的首部電視劇作品。

由於當時還是個學生,黃海冰的演技稍顯稚嫩,這部內地拍攝的第一部金庸劇也沒有掀起多少浪花。隨後,黃海冰專注學業,甚少接戲,直到2000年後,黃海冰陸續出演了不少武俠劇,成為當時熒幕上炙手可熱的「古裝王子」。

2001年,黃海冰主演的古龍武俠劇《武林外史》播出,黃海冰飾演的男一號沈浪剛柔並濟,雖與原著中人物差別較大,加入了一些言情戲,並非十全十美,但武戲精彩紛呈,格外耀眼,盡展武林俠士的風採,他的神態、舉止、表情與角色融合的天衣無縫。那臨危不懼、遇變不驚的豪情和機智靈活、風趣灑脫的氣質,打動了觀眾,也俘獲了一大批少女的心。

2004年,黃海冰又出演了梁羽生的武俠代表作《萍蹤俠影》,飾演男一號張丹楓,至此,他成為內地「演遍武俠三大名家」的第一人。

此外,黃海冰還出演了古裝俠義歷史劇《隋唐英雄傳》,飾演秦叔寶,全劇以唐朝護國公秦叔寶為核心人物,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讓人魂牽夢縈的俠義英雄。該劇在當年播出後一時風頭無兩。

聶遠

代表作:

2002年《四大名捕鬥將軍》飾演 無情

2003年《倩女幽魂》飾演 七夜

2004年《隋唐英雄傳》飾演 羅成

2007年《雪山飛狐》飾演 胡斐

聶遠2000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同年便主演了他的首部電視劇作品《上錯花轎嫁對郎》。這部劇短短20集卻故事新穎,有文有武,有甜有苦,有雅有俗,有葷有素,亮點頗多,一舉捧紅了黃奕、聶遠等人。

聶遠後來也主演了不少武俠劇,2002年出演了根據溫瑞安武俠小說《四大名捕》系列改編的《四大名捕鬥將軍》,飾演無情。但該劇並未掀起多大波瀾,因為那兩年上映的四大名捕系列劇集眾多,有任泉、吳奇隆等人主演的《四大名捕震關東》,還有車仁表、鍾漢良等人主演的《四大名捕會京師》等。這幾部四大名捕系列,不是輕鬆搞笑,就是N角戀愛的恩怨情仇故事,與原著中四大名捕斷案、伸張正義的主旨相差甚遠。

2003年由中國內地、臺灣、香港、新加坡多地區合拍的古裝魔幻劇《倩女幽魂》播出,這部劇演員陣容強大,集合了兩岸三地的藝人,聶遠在劇中飾演的魔君七夜,以其精湛的演技和魅力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經典角色,風頭超過了男一號寧採臣。他的一生是一場陰謀,他的輪迴是一場詛咒,他的愛情是一聲嘆息,無限的遺憾造就了他,那就是我們的七夜聖君。

同年,聶遠還出演了《隋唐英雄傳》,飾演冷麵寒槍羅成,他的羅成戎裝很帥,眼神夠狠,英氣逼人的同時,演繹得有血有肉,聶遠這版的羅成簡直堪稱經典。

2007年,王晶首次執導內地金庸劇《雪山飛狐》,便選中了聶遠出演男一號胡斐,由於王晶的魔改,使得該劇配角田歸農的戲份喧賓奪主,風頭大大超過了聶遠飾演的胡斐,而聶遠也並未憑藉此劇再次爆紅,後來逐漸減少了武俠劇的拍攝,直到2018年的《延禧攻略》昔日的古裝帥哥被網友冠以「大豬蹄子」而再次走紅。

趙文卓

代表作:

2002年《風雲雄霸天下》飾演 聶風

2002年《大醉俠》飾演 問天

2002年《書劍恩仇錄》飾演 陳家洛

2005年《風雲2》飾演 聶風

2007年《七劍下天山》飾演 楚昭南

趙文卓從小習武,還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曾被譽為李連杰的接班人,可惜一直戲紅人不紅。自九十年代在香港出道,早期出演了不少香港電影,2000年後,回歸大陸發展,主演了不少武俠劇。

趙文卓武俠劇的代表作當屬《風雲雄霸天下》,當年這部劇的火爆程度,可以說絕對碾壓現在的一切熱播劇,大結局趕上大年三十,結果收視率超過了春晚。《雄霸天下》這部劇的武打特效水平,說實話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難以超越。

同年,趙文卓還主演了兩部武俠劇,一部是與莫少聰、楊恭如主演的《大醉俠》,一部是唐人製作的金庸劇《書劍恩仇錄》,飾演陳家洛,趙文卓的扮相一襲長衫、或白或黃、書卷中帶著俠氣,一書一劍確實較為貼切了。下棋、作詩的場景,他表演得也較為到位。可以說,2002年的電視螢屏到處都是趙文卓的身影。

2006年,由徐克擔任藝術監製、根據梁羽生武俠小說改編的《七劍下天山》播出,趙文卓飾演楚昭南,趙文卓在電視劇版中的露面沒有讓人有驚喜,一如他以前古裝片的扮相。與他之前的演繹過的角色沒有很大的突破,完全正面的大哥形象,豪爽的大俠風範令人難以聯想到原著中的那位經歷曲折的楚昭南,缺乏悲劇色彩,將楚昭南完全刻畫成了一個正面角色,正面英雄,少了楚昭南應有的自負、陰鬱等性格中比較灰暗的一面。

李亞鵬

代表作:

2001年《笑傲江湖》飾演 令狐衝

2003年《射鵰英雄傳》飾演 郭靖

2005年《天下第一》飾演 段天涯

李亞鵬參演的武俠劇數量不多,但份量都不輕。

2001年,張紀中開拍大陸的金庸劇,第一部《笑傲江湖》問世,李亞鵬飾演男一號令狐衝,由於原著中令狐衝給人的印象都是瀟灑,帥氣,俊朗,少俠一個,所以觀眾一開始對李亞鵬版令狐衝嗤之以鼻,但隨著時間的考驗,李亞鵬的令狐衝如今也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

如果說令狐衝這個角色還是牛刀小試的話,那麼郭靖這個角色就讓李亞鵬更加難受,私以為李亞鵬這版《射鵰英雄傳》,他和周迅都毀在了演員配音上,單論外形氣質,李亞鵬、周迅飾演郭靖、黃蓉絕對沒有問題,雖然當年這部《射鵰》影響不小,但李亞鵬卻因為郭靖一角飽受非議。

2005年,李亞鵬出演王晶執導的古裝武俠劇《天下第一》,飾演護龍山莊四大密探之首「天」字第一號段天涯,為人冷靜、聰明、處事果斷、有勇有謀,頗具領導才能。《天下第一》播出後,有媒體將這部戲稱為李亞鵬的「鹹魚翻身」之作,也有人稱「看了 《天下第一》改變了對李亞鵬的看法」、「段天涯很有大哥風範」。而網友們更是有才,認為「段天涯」才是人生贏家,殺了老丈人,宰了小舅子,媳婦死了又娶了小姨子,簡直就是「抗日奇俠」。

吳京

代表作:

1998年《太極宗師》飾演 楊昱乾

1999年《小李飛刀》飾演 阿飛

2001年《策馬嘯西風》飾演 孟星魂

2001年《少林武王》飾演 曇志

2003年《南少林》飾演 方世玉

2003年《倩女幽魂》飾演 諸葛流雲

2005年《武當2》飾演 張無極

吳京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藝人,他不斷的突破自我,完成了從「功夫小子」到「國民硬漢」的成功轉型。吳京出道的前十年,也是一直在電視圈摸爬滾打,由於有功夫底子,早期出演了不少功夫武俠劇。

1998-1999年,《太極宗師》《小李飛刀》兩部武俠劇讓他紅遍大江南北,吳京有很好的功夫底子,加上袁和平、張鑫炎的聯手執導,《太極宗師》真正把太極精髓通過影視作品展現了出來,播出時幾乎是萬人空巷,贏得了大部分觀眾的一致好評。

2001年,出演《策馬嘯西風》,飾演孟星魂,該劇根據《天涯明月刀》和《流星蝴蝶劍》綜合改編而成,劇中集結了眾多古龍小說人物,如孟星魂、高玉寒、律香川、陸漫天,傅紅雪、明月心、公子羽、燕南飛、葉開、西門吹雪、中原一點紅、風四娘等等,簡直就是古龍大雜燴。

2002-2003年,吳京接連出演了幾部關於少林題材的功夫劇,《少林武王》、《南少林》、《南少林三十六房》等,進一步鞏固了功夫演員的地位。

吳京最後一部武俠劇是2006年播出的《武當2》,該劇融武打、言情、商戰於一爐,吳京扮演男一號張無極,焦恩俊扮演老年張三丰。兩人均為動作明星,此次聯手,將中華太極拳貫穿全劇,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

此後,吳京開始進軍大熒幕,轉戰香港後,他在《殺破狼》中將只有兩句臺詞的角色塑造得十分驚豔。之後,他通過類型電影《戰狼》系列找到了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電影之路,並在戰爭類型片領域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吳京在《戰狼2》中的搏命演出沒有白費,他使得冷門的國產軍事片引發了觀影熱潮。他一路破釜沉舟、一路逆襲的經歷不僅具有正能量,而且還符合人們對於「奮鬥」二字的所有想像。

相關焦點

  • 內地武俠劇最輝煌的十年,誰才是第一武俠小生?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誕生了很多武俠題材電視劇,伴隨著武俠劇的播出和影響,主演多部武俠劇的男一號被稱為當家武俠小生,從鄭少秋到黃日華,從劉松仁到萬梓良,從何家勁到焦恩俊,一代代武俠小生給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武俠角色。2000-2010年是大陸武俠劇最輝煌的十年,繼港臺之後,大陸掀起了21世紀武俠影視的翻拍高潮,其中產生了不少經典作品和代表角色。
  • 香港亞視輝煌時期的經典武俠劇,你看過幾部?
    進入新世紀後,亞視的節目質量及競爭水平不斷下降,收視長期積弱,經營陷入危機,最終於2016年4月停播。曾經輝煌一時的亞視正式倒閉,從此香港影視界成為TVB一家獨大的局面。亞視也曾製作了不少經典劇集,為我們留下諸多美好回憶,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亞視的經典武俠劇。
  • 張紀中再度回歸金庸劇,梁潔邢菲任女主,兩武俠小生挑大梁
    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兩部當屬《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前者集齊了胡軍、林志穎、劉亦菲、蔣欣、劉濤、鍾麗緹等眾多演員加盟,可謂星光熠熠。有黃日華、陳浩民版珠玉在前,新版《天龍八部》也是頂了很大的壓力。不過拍攝效果很是耀眼,起碼是國內大多數人認可的一版了。
  • 香港武俠劇興衰史:刀光劍影江湖夢,曲終人散從此逝
    知名導演杜琪峯、TVB金牌監製劉仕裕、武俠劇製作泰鬥鞠覺亮共擔導演,「無線五虎」梁朝偉與劉德華同臺競演。這部《鹿鼎記》是迄今為止諸多版本中,唯一被金庸贊為最傳神的小寶。 如果說《鹿鼎記》的小說是武之低谷,俠之巔峰,那麼《鹿鼎記》的翻拍史則從側面見證了香港武俠劇由盛轉衰的歷程。 百年輝煌,熒幕風雲 武俠電影播種於內地,後由大批南下電影人將武俠基因移植到香港。
  • 內地武俠劇的巔峰之作《燕子李三》
    1999年8月份,中央電視臺8套播放了一部34集武俠電視劇《燕子李三》,隨著呂繼宏那首熱血沸騰的片尾曲《好男兒縱橫天下》,迅速引起了收視狂潮,創下了當年的收視之最,也是當年央視最貴的電視劇,並獲得了「飛天獎」。
  • TVB金庸武俠劇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分析
    (一)TVB金庸劇的發展歷程在香港武俠劇的發展歷程中,無疑以TVB出品的金庸武俠劇最具有影響力以及代表性。1976年,由鄭少秋主演的《書劍恩仇錄》是無線第一部改編的金庸作品。隨後,無線也接連推出了《倚天屠龍記》等劇,但當時的TVB金庸劇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製作也相對粗糙,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
  • 從TVB《開心速遞》,看香港武俠劇發展史
    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白彪再一次飾演郭靖,劉丹則第四次飾演洪七公,這一版《神鵰俠侶》在內地播出後,也讓古天樂、李若彤成為內地觀眾心中最經典的楊過、小龍女。可以說金庸武俠劇,83版《射鵰英雄傳》與95版《神鵰俠侶》對內地觀眾影響都是很深的,雖然當時都是一毛布景兩毛特效,但不論主角還是配角的傳神表演與盪氣迴腸的音樂,讓這些都顯的不重要了。從83版《射鵰英雄傳》黑白電視時代到95版《神鵰俠侶》已經進入的彩色電視的時代,這十二年也幾乎是港劇對內地觀眾影響最深的時代。
  • 從TVB《開心速遞》,看香港武俠劇發展史
    雖然只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佳藝電視卻開創改編金庸武俠劇的先河,1976年第一部金庸武俠劇就是《射鵰英雄傳》一經播出就轟動全港,女主角黃蓉扮演者米雪也從默默無聞到一炮而紅,成了日後無線與麗的電視爭搶的紅人。
  • 30年來,有兩位新加坡男星,憑藉武俠劇橫掃內地娛樂圈!
    曾經有一段時間,內地的青少年瘋狂崇拜日韓明星,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口誅筆伐。回頭望去,驀然發現,原來在八九十年代,無意中的我們,原來也曾經哈過新加坡的明星。最近十年來,已經很少見到新加坡的電視劇了,可是在30年前,很有一些新加坡的明星,以及新加坡的電視劇在內地大行其道。其影響力,絕對不亞於後來居上的日韓文化。
  • 八十年代TVB金庸武俠劇
    八十年代TVB最輝煌的時期,共推出了11部金庸武俠劇。1982年,《天龍八部》。華語史上第一個《天龍八部》,八十年代金庸劇的開端,分為《六脈神劍》和《虛竹傳奇》兩部,共50集。這一版演員選角選的實在是好,音樂也好,武打也好。無論主演還是配角,都是光芒四射,「北喬峰,南慕容」在這版中被詮釋的淋漓盡致。
  • 當年這些武俠劇裡深入人心的角色,你最愛誰?
    焦恩俊一直被稱為古裝第一美男子,塑造了多情的李尋歡之外,還塑造了鐵面無情的二郎神。但如今,美男子已從一個奶油小生變成了油膩大叔,與年少時,判若兩人。4.風雲雄霸天下 這可以說是內地拍攝最好的一部武俠劇了
  • 只有TVB才最懂金庸?還是TVB的金庸武俠劇最受觀眾最喜愛?
    > 呂頌賢版的令狐衝,幾乎是至今都無人超越 連金庸先生本人都稱讚呂頌賢是最符合原著的令狐衝 還有經典的,就是《倚天屠龍記》 雖然吳啟華略顯老 但是,在這麼多版中 只有吳啟華這版的張無忌才最符合教主的氣質 因此,豆瓣評分依然有8.5分
  • 武俠劇的消失,從沒有「俠氣」開始
    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是國產古裝劇和武俠的黃金十年,其中尤以武俠劇最盛,如今被多次提及的武俠劇都出於這個時間段。
  • 《魔劍生死棋》上榜,《風雲》排第一,最希望被翻拍的十部武俠劇
    在如今諸多玄幻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的潮流中,武俠劇每年佔比都在下降,但金庸古龍的很多電視劇都還在翻拍中,其實在以往的諸多武俠劇中還是有很多經典之作,卻罕有人翻拍,我們就來聊一下這一類武俠劇
  • 看了這12部劇,才知道93年的TVB有多麼輝煌
    《馬場大亨》因為講的是賽馬題材,所以沒有在內地大規模播出,也不記得是在哪個鄉鎮電視臺看過,但沒有看全。這真是一部好劇,韋家輝的風格,現實而殘酷的結局,個人認為足以和《大時代》媲美。《如來神掌再戰江湖》原以為是一部正正經經的武俠劇,誰曾想這麼逗趣。沒想到關禮傑還有這麼二的時候,蔡少芬那年應該剛剛出道,不愧是港姐三甲,這古裝太驚豔了。
  • 90年代,內地武俠劇英俊小生,你還能認出幾個?
    武俠劇在當時受到港劇的衝擊,也是極力在夾縫中衝破傳統,那些武俠劇驚豔了我們的時光,而那些當年英俊帥氣的男演員更是堪稱經典。歲月如梭,不經意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那些我們記憶中的武俠劇男演員,如今也都變成了大叔,他們當年俊俏的容顏在時光的風霜中發生了怎樣變化,如今再看看那些記憶中的面容,你還能認出幾個?1.
  • 八九十年代亞視十部經典武俠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八九十年代亞視十部經典武俠劇 第一,《太極張三丰》,1980年,主演:萬梓良、米雪 1983年,《大俠霍元甲》被引進到中國大陸,在廣東電視珠江臺首播,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之後內地很快掀起一股亞視熱,當中有很多武俠劇都給內地觀眾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即便當中的主題曲如今再次響起時,仍然能把你帶到往日一大幫人圍繞在電視機前觀看的畫面當中。以上十部亞視經典武俠劇你看過幾部?你印象最深的又是哪一部?
  • 原來在香港武俠劇裡,打鬥慢鏡頭是要被嘲笑的
    這個道理隨便一個看過港產武俠劇的觀眾都能說出來,怎麼武俠劇到了內地就變成這樣了。前段時間看了一部港產喜劇,名字叫《皆大歡喜》裡面有一個惡搞《決戰紫禁之巔》的片段。只見兩個顏值低配版的葉孤城和西門吹雪滑稽決戰,隨著謝天華版的陸小鳳說出」通常最激烈的打鬥,都是用慢動作來呈現的。「畫面一轉,只見葉孤城和西門吹雪兩人慢悠悠的裝模作樣的你一劍刺來我一劍削去,滑稽莫名。
  • 為什麼武俠劇越來越不好看了?|有料的文史
    誰能想到12年後,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跌破底線,豆瓣評分2.7,在沒有負分機制的情況下,80%的人打了一星。更爛的版本出現了,黃曉明版《鹿鼎記》居然悄咪咪上漲了0.1分。從90年代輝煌到2000年初的武俠劇好像越來越沒落了。為什麼劇組越來越有錢了,技術越來越進步了,武俠劇反而越拍越難看了?無非是因為它們失去了武俠劇本該有的味道。江湖氣武俠劇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江湖氣,或者說俠氣。何為俠氣?豪爽、守諾、見義忘利。
  • 淺析合拍武俠劇的發展及前景
    武俠劇是華人電視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臺灣、新加坡、越南等國家或地區也曾製作過許多武俠劇,但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還是內地和香港拍攝的一系列金庸劇。因此本章著重對兩地的金庸劇進行比較與分析。 兩地因為社會體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異,在對金庸劇原著的改編上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詮釋。下文便通過兩地對原著的理解以及影像化處理兩個層面,來進行比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