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份,中央電視臺8套播放了一部34集武俠電視劇《燕子李三》,隨著呂繼宏那首熱血沸騰的片尾曲《好男兒縱橫天下》,迅速引起了收視狂潮,創下了當年的收視之最,也是當年央視最貴的電視劇,並獲得了「飛天獎」。
有讀者看了題目會疑惑,為什麼說這部《燕子李三》是內地武俠劇的巔峰,難道在這部劇播出之前就沒有可與之媲美的優秀武俠劇嗎?答案是有的,但大都乏善可陳。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若論武俠劇,內地與香港比,那不是被甩兩條街的事。本來內地的電視劇就起步較晚,在80年代初,當香港電視劇在大陸颳起「武俠風」的時候,內地的導演們還在拍一些上下集的生活劇,很少有超過10集的電視劇,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那部根據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8集電視連續劇《武松》了,當時也是萬人空巷。直到90年代初才有了山東版的《三俠五義》,以及後來的《白眉大俠》、《甘十九妹》、《乙未豪客傳奇》等武俠電視劇,填充了內地無武俠劇的空白。但這些劇大都製作粗糙,主要也是受技術限制,武打設計除了吊威亞也沒有其他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始終趕不上香港武俠劇的發展與創新。直到90年代末,電視連續劇《燕子李三》的出現才使內地觀眾揚眉吐氣了一次,終於看到了一部可與港劇抗衡的武俠劇。
該劇由中央電視臺出品,導演王新民,編劇桂雨清,主演劉長純、張立、林芳兵等。關於燕子李三的影視劇已有好幾部,早在1987年天津電視臺就拍攝一部《燕子李三傳奇》,但反響不大,1996年元彪主演的影片《神偷燕子李三》曾影響一時,不過因故事節奏太快,沒有給人留下過多記憶。王新民導演為了籌拍這部《燕子李三》,從1997年就著手準備了,這一版燕子李三的故事與其他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主人公是三個人,真正的燕子李三在第一集只有幾分鐘的戲就被問斬了。該劇的「李三」是燕子李三師弟李顯的女兒李雲馨以及李顯收留的兩個徒弟李雲飛和李雲龍,整個的故事圍繞的是他們三個師兄妹之間一起成長後發生的恩怨情仇。
民國年間,江湖上人稱「燕子盜」的義俠燕子李三被捕,在被處決的路上遊街的時候其師弟李顯欲出鏢相救,李三恐師弟被連累,用眼神制止。
李三被殺害後,李顯意外收留了流浪兒「小雜種」作為自己的徒弟,取名李雲龍,與大徒弟李雲飛,自己女兒李雲馨成為師兄妹,排行老三。李顯為了給師兄報仇,帶領三個徒弟隱居起來,專心培養他們習武。
數年後,三個青梅竹馬的師兄妹均已成人,在師父李顯的悉心栽培下,他們都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尤其是老三李雲龍,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深得師父李顯的喜愛,自然傳授他的功夫最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處於青春期的三個人在生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三李雲龍對師姐李雲馨產生了好感,而李雲馨愛的卻是師兄李雲飛。當李雲飛得知三弟也喜歡師妹的時候,卻大度地忍讓了,並有意疏遠李雲馨,使不明就裡的李雲馨很受打擊。當師父發現這種「三角戀」之後很是生氣,立下門規,不許弟子之間談情說愛。
時局的動蕩使燕子門無法安靜傳授武藝,在為師兄報仇之後,李顯與徒弟們的所作所為引起了軍閥及日本人的注意,都有意拉攏他們為自己所用。當李雲龍知道師姐喜歡的不是自己的時候,對師父及燕子門產生怨恨,而此時,以醫生身份為掩護的日本間諜五鹹對李雲龍很賞識,並以日本女特務春子的美色為誘餌,俘虜了李雲龍。當李雲龍成為日本人的幫兇越陷越深的時候,李顯及師弟李德和雲飛、雲馨都極力解救他,但李雲龍被五鹹注射了毒品,早已被控制,無法自拔。
日本戰敗後,李雲龍又被國民黨高官所利用。他倚仗自己武功高強,無惡不作,徹底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隨著解放戰爭的發展,國民黨的政治勢力迅速潰敗,李雲龍由於作惡多端,成了過街老鼠。而此時的李雲飛已成為我人民解放軍公安局的一名偵察科科長,抓捕李雲龍的工作落在了李雲飛的肩上。經多方偵察,李雲飛帶領公安戰士將李雲龍層層包圍,並與李雲龍展開了一場生死對決。最終,李雲飛在關鍵時刻使出了武林絕學「推碑手」將李雲龍打敗,把他交給了人民去審判!
《燕子李三》之所以被譽為內地武俠劇的巔峰,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特點,以饗讀者,望共同探討。
1、武俠故事與歷史節點的完美融合。該劇即是武俠劇也是一部年代劇,故事的發生、發展經歷了民國、抗戰、解放戰爭、共和國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把「俠之大者」融匯於歷史的長河中,將國恨家仇兒女情長完美地進行了融合貫通。把中國傳統武俠的道義設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大格局框架下使故事更加複雜、曲折,這樣既增強了故事的可看性又增添了歷史的厚重。
2、人物群像立體豐滿,鮮活生動。《燕子李三》裡人物眾多,但個個飽滿,人物塑造自然流暢。主角李雲飛由劉長純飾演,標準的「高大全」式的人物,一身的正氣凜然嫉惡如仇,演技雖有欠缺,但沒有影響對人物的成功塑造。女主李雲馨由紅極一時的林芳兵飾演,儘管年齡偏大,不過林芳兵的美貌還是徵服了觀眾。李雲龍由河南豫劇團演員張立飾演,這是他唯一一部男主的影視劇,也是其藝術生涯的巔峰作品,將一個亦正亦邪的李雲龍刻畫的淋漓盡致,以壓倒性的演技完全蓋住了劉長純男一的光芒。
除了三個主角,一批實力派老戲骨也很給力。姬麒麟的李顯俠肝義膽;李琦的李德幽默風趣;舒耀宣的譚家麟兩面三刀;蘇廷石的韓復渠吃裡扒外;管壽義的五鹹老謀深算;李明啟的老鴇愛財如命等等,他們的名字雖然不太熟悉,但是經常能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他們的身影,都是絕對的實力派。
另外還有一些中青年演員的加盟,為該劇增色不少,如金巧巧、廖學秋、趙箭、何詩雨、華子、李明等,他(她)們在演藝圈說不上大紅大紫,不過在這部劇裡真的是傾情演繹。尤其是華子與李明在劇中的流氓組合,堪稱經典,這也是導演的獨具慧眼。
3、超一流的武術指導班底。該劇的武術指導趙箭(劇中金錢豹的飾演者)可謂是個多面手,早在影片《黃飛鴻之獅王爭霸》裡就見識了他的演技。拍攝《燕子李三》之前剛剛從央視版《水滸傳》劇組出來,在拍攝《水滸傳》期間,趙箭任武術指導,跟隨武術導演袁和平學了不少港片的武術特技。導演王新民能夠邀請趙箭做武術指導是非常正確的,趙箭果然不負眾望,帶領林峰、崔俊傑將一個武俠世界推向了巔峰。
在劇中趙箭設計的幾場大戰異常精彩,特別是劇中的兩場風箏大戰,可謂是煞費苦心,場面之大,精彩紛呈。不難看出帶有香港電影武打設計的特效和場景設置,這與兩岸文化的交流貫通是分不開的。這也是趙箭離開《水滸傳》劇組之後獨立指導的一部大戲,可以說,《燕子李三》能夠成為經典,趙箭的貢獻要達到一半。隨後趙箭又被邀請到了央視版《笑傲江湖》劇組作為武術導演,根據張紀中的意願,設計了另一段不同尋常的江湖。
4、音樂的大氣磅礴,渲染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江湖俠義故事。該劇的作曲是由著名的作曲家趙季平親自操刀,在央視版《水滸傳》裡我們領略了趙季平那嗩吶一響帶給觀眾熱血沸騰的聽覺享受,在這部劇裡,同樣加入了嗩吶這種傳統樂器,使音樂與畫風很好地融為一體。
趙季平大家都熟悉,就不過多介紹了,作詞是易茗,也許大家不太熟悉,提起由他作詞的作品就會如雷貫耳了。早期的電視劇《渴望》,以及後來的《水滸傳》、《笑傲江湖》、《大宅門》等劇的主題歌都是由他作詞,很有實力。
片頭曲《兩顆心依然》,由朱樺演唱,將江湖的身不由己兒女情長唱的如訴如泣肝腸寸斷,聽來使人悵然若失久久回味。
片尾曲《好男兒縱橫天下》,由著名歌唱家呂繼宏演唱,隨著嘹亮的嗩吶聲起,一段江湖恩怨撲面開來。這首歌聽來使人熱血沸騰盪氣迴腸,似乎能感受到那江湖的險惡和人性的複雜。
這部《燕子李三》已經過去20多年了,很多觀眾好像已經忘記了,很多90後和00後更不曾看過,如果拿到今天再次觀看,仍然不失為一部良心之作。說它是內地武俠劇的巔峰並不為過,自《燕子李三》之後,內地的武俠劇逐漸增多,但藉助特效過多,已經失去了中國武術那種傳統的格鬥招式,看到的都是天馬行空的飛來飛去。即使王新民在2013年推出了新版《燕子李三》,並拉來了陳龍、六小齡童、計春華等有影響的演員加盟該劇,但是想重回當年的收視盛況已不可能,箇中原因不是某個導演和藝術家能夠解釋了的,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