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無戲可拍轉型綜藝咖背後:超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演員無戲可拍轉型「綜藝咖」背後:超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熱錢退去行業無奈去庫存

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在綜藝節目中因故離世引發輿論熱議,除了綜藝節目規則引發爭議外,影視寒冬下演藝人「就業」等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內,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與此同時,另有數據顯示,橫店影視城的劇組開機率同比減少45%。電影行業尚有國慶檔爆款帶來一絲希望,但電視劇行業寒意依舊——供給側持續收縮、行業毛利率下行、監管政策不確定性都在束縛著電視劇的奔跑。

影評人李星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行業深度調整,開機率下降,需求下降,必然有人無戲可拍,目前為止,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在資本、尤其是業外資本的撤離後,劇組的資金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劇集銳減,行業持續收縮

身處2019年的冬天,影視行業從業者幾乎快要忘了2015年春天的溫暖了。

2015年,熱錢加持下的影視行業流傳著「僅憑几張PPT講個劇本大概就能輕鬆拿下投資」的高光傳說。儘管略帶傳奇色彩,但也能一瞥彼時影視行業的繁榮。來自Wind數據顯示,2015年文化傳媒行業總市值達到1.66萬億元,板塊同比漲幅達到74.32%;同時,公司間的併購熱潮一度到達巔峰,平均不到2天就會發生一起併購。

彼時的電視劇行業無比風光。以周迅主演的《後宮如懿傳》為例,當時被曝光單集1500萬價格,其中兩家電視平臺東方和江蘇衛視出價每集300萬,網絡獨播的騰訊則出價單集900萬。

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電視和網絡視頻市場共生產了電視劇773部、21546集,平均每天生產59集。其中當年播出電視劇總計262部。而2019年上半年新播國產電視劇僅72部,2020年待播劇集共97部。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熱錢退出、政策趨嚴以及行業泡沫的擠壓,電視劇行業在內容供給上一直處於收縮態勢。有媒體報導指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減少27%;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24617集,比去年同期的35209集減少30%。其中,電視劇部數備案數在前兩季度分別下降22%、14%。前三季度備案電視劇集數月均下滑29%。

從生產端來看,由於資金匱乏,電視劇的開機率也不容樂觀。來自橫店影視城的數據顯示,11月橫店影視城內開機劇組在20部左右,在過去今年,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30-40部左右。

一位文化產業研究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影視行業開機率收到資金影響大,前幾年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無論是開機率和生產速率都比現在要高。但當前整個行業資金匱乏,影視製作的資金運作速度放緩,開機率必然也會有所下降。

電視劇製作機構的數量也在減少。來自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9-2021年度《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機構名單有73家機構的數量,而過去10年間,這個數字一直維持在130家左右。

電視劇產量的下降導致很多機構無法滿足「連續2年內製作完成6部以上單本劇或3部以上連續劇(3集以上/部)」的硬性指標,電視劇製作準許機構數量大打折扣。

熱錢退去,演員「冬眠」

5年後的景象與此前熱鬧天差地別,數據顯示,2019年內就有超過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而此前趁著資本熱潮進軍影視行業的跨界大軍則更為尷尬:主業回不去,劇集賣不動,四處尋找資本接盤。

2015年前後,主營紡織品生產和銷售的鹿港科技、賣水泥的當代東方的跨界引起不少人矚目。其中,鹿港科技斥資4.7億元收購世紀長龍,後者在2015年參投暑期檔爆款電影《大聖歸來》,當代東方在收購影視公司方面堪稱瘋狂——其子公司個數由2015年的7家增至2017年的62家。

從上述跨界進軍影視的公司可以一窺彼時資本對於影視行業的青睞,同樣,當熱錢退去,它們的表現也成為影視寒冬最直接的犧牲品。

11月22日晚間,鹿港文化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錢文龍及主要股東與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當代東方也在此前尋求接盤方。

無錢可投、無戲可拍,2019年的影視行業依靠去庫存「續命」。券商數據顯示,2019年開始影視上市公司的整體的庫存同比不斷下滑,2019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影視行業的庫存分別同比下滑2.4%、9.6%和11.3%。從庫存佔收入比例來看,平均庫存佔收比在2018年達到峰值,為80%,遠高於2012-2017年的40%左右。

影評人李星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庫存是一個無奈的選擇,這是一段時間資本過熱後延展出來的必然現象,尤其是前幾年資本時代的最後一批項目,在庫存出口縮小的情況下,資金回收形成困難,由此進一步影響到後續開機率的問題。

西部證券分析師認為,經過「限薪令」後,明星薪酬成本明顯下滑,2019年頭部電視劇成本也有所下降,相應的發行價格也下降。整體看下來,2019年電視劇毛利潤率有所下降,但目前已經基本進入穩態,預計2020年頭部劇毛利潤率將會維持穩定。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待播97部劇集中,參與兩部以上的演員僅30位演員。演員無戲可拍,已是影視寒冬下老生常談的話題,演員們從拍戲轉戰綜藝的情形也越來越普遍,無論是《演員請就位》還是《我就是演員》都在隱約透露著演員無戲可拍的無奈。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高以翔猝死暴露綜藝節目競爭烈度!背後是影視行業不景氣,年內1884家公司關停
    此外,據天眼查,2019年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影視(公司/項目)現在不看了,」某基金人士表示,「影視行業回款慢,政策風險也高,去年開始我們就很少投資純內容的公司了。最近比較關注科技行業,預計一兩年內都不會再考慮影視(公司)了。」「影視投資的溢價空間正在不斷縮減,讓專業化市場投資者望而生畏。」
  • 影視行業難熬2019:1884家影視公司倒閉,迪麗熱巴8個月無戲可拍
    臺灣演員高以翔錄製節目期間突發心源性猝死,引發無數人對綜藝節目的討伐。 但自2018年影視行業政策收緊,「限薪令」推行,綜藝節目一度成為演員們保持收入的「避難所」。而今,綜藝淪陷,整個文化娛樂產業仍舊沒有走出下挫困境,再來觀望影視行業,與去年相比,影視行業的「地震」終於傳導到了實體。
  • 影視行業寒冬有多可怕:今年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迪麗熱巴借訪談節目嚮導演們喊話,「我有時間」;楊冪依靠綜藝節目刷存在感;袁弘開始考慮只能演男三的劇本;黃曉明沒戲可演的情況下,接下了於正操刀的改編劇……一線明星普遍陷入無戲可演的焦慮,而處在行業底層的青年演員,面對的則是更加艱難的生存環境。
  • 鄧倫變身「綜藝咖」引爭議,無戲可拍的背後,沒那麼簡單
    當然,沒有說魏大勳不好的意思,只是覺得他作為一個演員,好像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真的只是在一直參加綜藝。,變成了一個綜藝咖,這讓他的粉絲覺得非常的不滿意,甚至有好多人脫粉了,覺得鄧倫沒有上進心,不值得。
  • 影視寒冬來臨,流量演員將迎來無戲可拍的日子
    影視寒冬來臨,流量演員將迎來無戲可拍的日子。我兩個星期沒上知乎答綜藝節目相關的問題了。在忙一些我參與的節目收尾的工作。我說的收尾,是真正意義上的收尾,就是結束。不光節目無法立項,甚至製作公司也面臨要麼關閉要麼轉型的困局。
  • 他們看似大紅大紫,實際卻無戲可拍,只能淪為「綜藝咖」
    他們看似大紅大紫 ,實際卻無戲可拍,只能淪為「綜藝咖」三是楊穎,作為一線男明星的妻子,她最開始也是被關注的對象,也是與愛情有很大關係的,後來通過真人秀節目慢慢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而且還因美貌而備受熱捧,她也開始拍了一些影視作品
  • 他曾經與胡歌平起平坐,後轉型抗日劇,現如今41歲竟然無戲可拍?
    今天我就跟大家說一個曾經與胡歌平起平坐的演員。這個人因為拍了五年的抗日劇,現在無戲可拍,成為了不溫不火的明星,這個人就是朱雨辰。他演過很多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家的N次方》在裡面飾演主角,精湛的演技,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曾經還因為這幾部劇,火的一塌糊塗。
  • 1884家公司關停!影視行業資本退潮:演員改行做直播 ,橫店「餐館10年最冷清」!
    綜藝節目只有安全、健康而陽光,才能走得更遠。近來,關於影視行業入冬的聲音不絕於耳,有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年內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影視行業寒冬未退,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7%,橫店影視城的開機率同比銳減45%。據證券日報,影視寒冬仍未退。
  • 投資變道 無戲可拍 35歲男藝人錄節目離世 暴露演藝圈的殘酷現實
    傷感之餘,網友將憤怒的矛頭指向《追我吧》節目組——深夜長時間錄製、項目高危高強度、缺少前期培訓、醫療救護及安全意識待提升……事實上,業內人士表示,高強度錄製早已是綜藝節目的常態,影視劇遇冷的形勢下,影視公司紛紛將業務轉向綜藝投資與運營,以加快資金回籠速度,這也致使藝人「無戲可拍」,爭相上綜藝。
  • 無戲可拍?鄭爽淪為綜藝咖,新接綜藝比拼類綜藝,將與金星搭檔
    ,大家都會看著很出戲。》的時候被章子怡質疑演技不好,金星還曾公開轉發力挺鄭爽,吐槽章子怡:「自己的戲,也沒好哪兒去」,或許兩人相處很融洽也說不定,可以先期待!至於鄭爽無戲可拍的話題,有圈內大咖在回答網友的問題時說過,看著有名但不敢用
  • 30位《乘風破浪的姐姐》選秀拼命真相:影視寒冬,生存殘酷
    它的模式定位,無疑是有所創新的;它的思想基調,無疑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它也揭示了影視行業面臨的問題:30歲以上的女演員已經面臨著無戲可演的狀況,只能靠綜藝節目來增加曝光量和話題度。高以翔死後,三言財經採訪到一位曾在影視圈的人士,他說:「拍攝15個小時都正常,沒有人能管得了,演員在片場要隨時待命。」知名導演於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影視行業開機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員一兩年都沒有戲拍。演員行業90%都是腰部演員,他們已經很久沒戲拍了,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 無戲可拍,片酬不超3000萬,明星們開始「哭窮」了?
    有知名媒體爆料稱,最近半年內,已經沒有片酬超3000萬的演員了,大家都降價了,你不降價,自然就沒有競爭力了。因為「有半數的青年演員靠演戲根本就活不下去」,再加上「限薪令」,不少電影咖也只能放下「高冷」,周迅主演了《如懿傳》,湯唯接了《大明皇妃》,張震出演了《宸汐緣》,還被吐槽說又老又醜。
  • 影視演員遭遇空前危機!片酬暴跌是基本操作,無戲可拍已成常態
    可最關鍵的是,對於現在的演員們來說,當初的「天價片酬」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小的劇組甚至無法承擔高額的租用費用直接破產,只有一些大的影視公司苟延殘喘著。在「限薪令」和疫情的雙重重壓之下,明星薪酬減半已經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甚至,能拍上戲就已經很不錯了。在《創造營2020》中,一位叫王麗娜的選手自稱自己此前是一名演員,宋茜問她為何來參加選秀節目,她直截了當的回答道:「因為沒有活」!
  • 人人影視等關停背後的整頓風暴
    然而對於一些歷經風波「老牌」網站,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更加複雜。例如,此間微博有消息稱此次人人影視調整與字幕有關,並放出版權局查封伺服器的照片。然而無論何種猜測目前都無法得到證實。  不過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受到波及到的並不止人人影視一家。同期,射手網等幾家提供海外影視劇中文字幕的網站,也遭遇關停的處理。
  • Baby只能做綜藝咖?自降九成片酬仍無戲可拍,難道要涼透了?
    ,如今她卻把原本商量好的一期綜藝錄製給推了。曾經楊穎靠著自己的「瞪眼流」演技,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不過楊穎還把自己奉為「美貌無演技派」,對於自己的高片酬心安理得。現在,楊穎的演技已經被很多網友開啟群嘲模式了,所以現在的大牌導演是不想邀請楊穎來拉低自己身價的,但是一些小劇組,像楊穎這樣的大牌明星肯定是看不上的,於是現在楊穎陷入了無戲可拍的尷尬境地。
  • 【2015綜藝年度娛樂產品】小咖秀:娛樂「爆款」 全民「飆戲」
    小咖秀獲評2015年《綜藝》年度娛樂產品!以興趣切入,由視頻配音角度啟動UGC新模式,依託社交分享平臺掀起全民飆戲熱潮。「人生如戲,全憑演技。」近期風行的短視頻拍攝APP小咖秀圓了很多普通人的演藝夢想,人人都可以成為「影后」「影帝」。
  • 國家一級演員,從萬人尊敬到被13家公司抵制,如今卻無戲可拍
    不知道大家可有看過《宰相劉羅鍋》和《神醫喜來樂》這兩部電視劇呢?當年這兩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都是極高的,而在這兩部電視劇中主演劉羅鍋以及喜來樂的演員李保田更是以其爐火純青的演技而獲得觀眾的讚賞,李保田是一個老戲骨,之前還獲得過不少影視圈中的大獎。
  • 影院復工票房過億,演員轉「戰」綜藝,影視行業要活下去並不容易
    近幾個月,總能發現影視人轉型做短視頻。曾在《奇葩說》出演小劇場的演員仇佩佩,在抖音開設個人帳號;影視界的營銷高手楊天真也宣布下海短視頻,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及穿搭,數月積累近40萬粉絲。影視人紛紛「擁抱」短視頻平臺,逐漸暴露出影視行業風光不再。除此之外,演員紛紛入職直播帶貨和投身綜藝節目也是影視人轉型的另一種趨勢。
  • 周星馳傳變賣豪宅、眾明星無戲可拍影視寒冬加速洗牌誰會被淘汰?
    天熱了,影視寒冬卻沒過去。「喜劇之王」周星馳賣房還債、當紅小生張若昀深陷債務危機、老戲骨應寶林無戲可拍直播當網紅。。。。。。一夜之間,劉濤、張雨綺、薛之謙等一眾明星紛紛摘掉光環,下海與主播合作,從事商業直播帶貨,只因沒有戲拍,沒有錢賺。
  • 74歲李保田獲金鷹終身成就獎,曾慘遭影視公司抵制,無戲可拍
    而李保田作為國家一級演員,演技自然無可挑剔。而且他出了名的「戲好人清高」,一心只顧著演戲,致力於電視屏幕,算是一個戲痴。私底下他為了不讓觀眾看劇的時候出戲,也一直保持著演員應有的神秘,就算廣告再賺錢,他也從來不接拍,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就像他的獲獎感言,沒戲拍的時候就在家畫畫養精蓄銳,有戲找的時候就發揮出最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