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1990年代以來)

2021-03-03 東方鏡像

韓 國 電 影(1990年代以來) 

199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電影風生水起,大潮湧動,在國際大的電影節上頻頻亮相,屢屢獲獎。席捲亞洲,播及全球。

1990年代以來的韓國電影類型豐富,題材多樣,反映了韓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既有對民族歷史、對戰爭的深刻反省,也有對社會熱點與敏感問題的追蹤;既有對青春與愛情的全方位抒寫,也有對人性的深度挖掘;既有對暴力、情慾的展示,也有對宗教的虔誠皈依;既保持了韓國特有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情,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商業元素。

 一、青春愛情片。

1990年代的韓國電影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青春片。

青春片大多描寫青春期愛的萌動,表現愛的悲歡哀樂,歌頌愛的忠貞和犧牲精神,不沾染一星半點色情肉慾成份。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或一見鍾情,或鍥而不捨,有情人終成眷屬。或擦肩而過,有緣無份。或新歡舊愛兩難割捨,剪不斷理還亂。在浪漫中帶點感傷,在甜蜜中撒點苦澀。它們是包裹在玫瑰花叢中的愛之夢,是飄在半空裡的彩雲朵朵。正適合少男少女對愛情的夢幻。賞心悅目的俊男靚女,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這類影片的共同特點。它們有:《觸不到的戀人》、《青澀戀愛》(又名《娃尼與俊何》)、《散步》、《我的野蠻女友》、《網上有緣》、《愛》、《葉子》、《你是我的戀人》、《浪漫情人節》、《星光閃爍的夜晚》、《真愛》、《我們甜蜜的年輕歲月》、《不可不信緣》、《雛菊》、《八月照相館》和《美術館旁邊的動物園》《春逝》《綠洲》等。

《八月照相館》中的主人公、照像館的攝影師金永元正值而立之年卻身患絕症,一天,一位年輕活潑的女交警德琳來到他的照相館,也進入了他的生活。然而,來日無多,死期將近,醫生囑他準備後事。晚上,永元在照相館裡為自己精心拍了一張遺照,也為自己曾經付出的心血劃上了句號便撒手人寰。等德琳再次來訪時,已是人去樓空,音容永逝。只有對著雪後初晴的照相館廣告櫥窗內新掛出的自己的照片空空的憑弔。「愛情的感覺會褪色,就像老照片,你卻長留我心,永遠美麗,直至我生命的最後一刻。謝謝你,再見!」永元的獨白從銀幕深處傳過來。

二、歷史反思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韓國正面的戰爭片非常少,但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幾部戰爭片也一改此前那種為國家統一、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豪邁情懷,而是罪惡感大於崇高感,沉痛大於狂歡,反思替代了勝利的豪情,對個體生命的關注與憐憫替代了對集團的謳歌與對領袖的讚頌,質疑犧牲的價值,直指戰爭的荒謬。

《南部軍》(1990年,蔣智永導演)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南部軍》是一部厚重深刻的戰爭片,非常真實地再現了「南部軍遊擊隊」那段鮮為人知的戰鬥歲月,觀眾隨著攝影機好像同主人公一道參加了那場硝煙瀰漫的殘酷戰爭。同時,跳出了黨派和政治意識形態的囹圄,站在人類和人性的角度對這場同胞反目、骨肉相殘、讓無數年輕的生命白白送死的戰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直接置疑戰爭的正義性和犧牲的價值。

韓國的戰爭反思片,還有反映同胞相殘的超級製作《太極旗飄揚》和《歡迎來到東莫村》。

倘說上面是直接表現戰爭的影片,間接表現戰爭的影片也能突破種種政治禁忌,直面民族歷史的傷痕,以嚴峻而沉重的鏡像對歷史提出反詰。1990年代最具人性深度、令人靈魂為之震撼的一部作品當推李光模導演的《故鄉之春》。全片以少年視角,運用固定機位的景深長鏡頭,再現了1950年代初期、南北韓戰爭後期美軍在韓國農村買春尋歡、韓國婦女在屈辱中求生的被殖民歷史。

三、人生悲喜劇。歲月流逝,我們的愛情會褪色,友誼會變質。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冷漠,希望會變成絕望,留下的是無盡的悔恨。韓國1990年代的電影也捕捉到這種被時間誘蝕掉的心靈蛻變。

李滄東導演的《薄荷糖》就是以倒敘的手法回顧了從1979年到1999年間一個韓國男人的人生經歷,一個純潔靈魂逐漸墮落、心靈破碎的過程。

四、間諜片。作為商業片,要想讓觀眾心甘情願從荷包裡掏錢買票走進電影院,獲得高額的票房收益,必須挖掘一些熱點、敏感、神秘的題材,甚至是政治上的未解禁題材。對於1990年代的韓國來說,最敏感的題材莫過於南北關係。事實上,目前韓國票房最高的幾部電影都是關於南北問題的政治題材影片。

《生死諜變》選擇的就是這些敏感題材中最諱莫如深的題材:南北間諜戰。影片將政治與人性,南北分裂的沉重主題與好萊塢的商業元素融合得天衣無縫。

《生死諜變》的成功引起了導演們對同類影片的競相拍攝:2003年的《雙重間諜》《共同警備區》(2000年,樸贊鬱導演)。2003年,韓國影壇又出現了一部由康佑碩導演、反映韓國特務悲慘遭遇的《實尾島》。

五、情色片。韓國商業電影的一個大類型就是情色片。韓國的電視劇充滿著人倫溫情。傳統道德倫理像埋藏地底多年的醇酒芳香醉人。尤其對於我們這個從前最傳統而現在傳統卻消失殆盡的國度來說更具有吸引力。但在韓國的一些情色電影裡,傳統似乎蕩然無存,婚外情、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妓女暗娼,情殺兇殺,像家常便飯。這類影片有:《欲望情人》(又名《漂流欲室》)、《醜聞》、《奇異三人戀》、《愛的色放》、《快樂到死》、《美人》、《偷情家族》等。

應該說,韓國情色片寫出了世紀末韓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變遷、崩潰和家庭的瓦解,寫出了人性匪夷所思的複雜性。然而,世紀末的韓國色情片不少只是為色情而寫色情,大段大段的床上戲,除了赤裸裸的性場面以外,裡面空無一物,社會面影稀薄。然而,我們要指出的是,性是一把雙刃劍,它刺激你的感官又磨鈍你的感官,它是一壺烈酒讓你燃燒,它更是一壺毒鴆,讓你飲鴆止渴。性的泛濫會剝蝕掉生存的全部意義,性的跌落帶來的是整個人性信念的灰飛煙滅。今天,在我們對一些韓國色情片的觀看中體味到的正是這種性愛死結後面強烈的末世感,在爛熟的肉慾鋪陳後面隱含的精神的全線潰敗。

此外,還有被稱為以樸贊鬱「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老男孩》、《復仇的金子》為代表的復仇片和1989年,裴鏞均導演的宗教片《達摩為何東渡》等。

 六、韓國電影走紅原因。

第一、明星制和青春偶像路線。全智賢、沈銀河、李英愛、金喜善……江山代有美人出,而張東健、韓石奎、趙承佑、安聖基……更是家喻戶曉。伴隨著韓國電影走出國門,這批偶像明星更是牆內開花牆外香,風靡了多少少男少女。在今天這樣一個年輕「粉絲」主導娛樂潮流的時代,青春偶像派演員幾乎是票房收入的保證。

其次,對觀眾心理進行了很好的調查,摸準了觀眾的心理,然後量身定作,投其所好。韓國的唯美純情片主要是針對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製作的。它們純潔無瑕,飄渺若夢,至死不渝,海枯石爛,不食人間煙火,與現實人生不搭界,最能吻合這個年齡段的少男少女對愛的渴望。而戰爭片、動作片主要針對青年男子。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世界局勢的相對平靜,男孩子很少有機會直接上戰場,去經歷戰火硝煙的洗禮。於是韓國「夢工廠」製造出來的戰爭神話、動作奇觀正好滿足了他們的英雄夢想,讓他們在虛擬的想像空間去體味那鐵與血的戰場。

第三,韓國電影善於抓住熱點、敏感題材,韓國電影的敏感題材莫過於南北韓近半個世紀的政治糾葛。南北分裂,同胞反目是韓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由於政治的禁忌,很長時間這些題材一直被貼上封條。但越是諱莫如深的「謎」人們越想猜,越想看個究竟。於是出現了《生死諜變》、《實尾島》、《共同警備區》等電影。

第四,食色,性也。色情是一個永遠的賣點和重要的票房保證。嗅覺敏銳的韓國電影人也不斷在這塊蘊藏著巨大商機的領域開墾。 

相關焦點

  • 竇唯:1990年代以來,我一直有困惑
    從1990年代到今天,十多年時間,我一直有困惑,也想一吐為快。所有的事情究竟是不是事實,主要看人有沒有良心,但是現在的這個商業環境,很多人不講良心,不誠實,音樂也不尊重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虛情假意,裝著一副吶喊的樣子,呼喚盛世。他們又對這個盛世做了什麼?所以所有的事情都不一定,既消極又積極,對貌似好的東西要有警惕性,對惡劣的現象也心存僥倖心理,不敢盲目去應和。
  • 劉德華影路歷程之1990年代作品
    《劉德華影路歷程之1980年代作品》)本文再介紹劉德華1990年代的電影作品:劉德華在1980年代香港電影圈迅速走紅並拍攝了大量的電影,這種異於常人的勤奮程度持續到1992年,所以,劉德華1990年代的電影標籤之一是勤奮。
  • 【一生必看電影】最震撼的十大災難片(1990年代)
    之前我們已經推薦過2000年~2019年的二十部災難片了,今天我們就再來推薦一下1990年代最震撼的十部災難片
  • 1990年上映的電影《阿飛正傳》,鏡頭裡是60年代的……
    當我們提及一個導演的作品時,很少會高頻次的提到其中的配樂,這種特殊禮遇在華語電影裡,王家衛享受了最多次。
  • 1990電影《販母案考》[陸小芬 、斯琴高娃]
    自建國以來在中國農村,販賣人口的事情時有發生,政府屢禁不絕。影片著手此類題材,有著一定的獵奇思維,更在劇情中將邊遠農村為了生計而產生的一妻多夫的現象加以刻畫。影片演員表演精湛,陸小芬仍舊維持了自己自八十年代以來在文藝片中的純熟表現,而大陸演技派女星斯琴高娃則更是搶眼,憑藉本片的角色入圍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角逐。 農村婦女李九斤為了結婚的聘金,自願被販賣到偏遠的雲霧山區。
  • 何同彬專輯之三:回到尼採的質問 ——1990年代以來中國歷史意識的症候
    [32]                                    ——尼採《歷史學對於生活的利與弊》尼採即便是一個「惡」的預言者,他仍舊無法預知這個世界的末世圖景會把「歷史病」演繹得多麼醜陋。「還沒有一個世代觀看過」的戲劇正在1990年代以後的中國愈演愈烈,或者說,自中國進入現代以來,這場戲劇就開演了。
  • 韓國青春電影《蜂鳥》,上世紀90年代一個少女的故事|韓國電影
    以「電影新鮮度指數」著稱的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該片專家新鮮度指數高達100%。作為參考,奪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及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寄生蟲》新鮮度指數為99%。導演在一周年活動上哽咽著吐露出心聲,這心聲恰與《蜂鳥》的世界觀一脈相承。這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體色彩的影片,以一種正直的方式審視著導演自身以及韓國的20世紀90年代。
  • 韓國電影美學的歷史與現狀
    韓國電影的歷史與未來 . 首爾:Contents House,2018. 20.10 [韓]金美賢等 . 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 . 首爾:Communication Books,2006 . 54—55.11 [韓]韓相言 . 20世紀20年代朝鮮的辯士體制引進過程及其特點 . 電影研究,2010,(44):390.
  • 韓國電影百年100部佳片
    時光網訊1919年10月27日,結合舞臺表演和大銀幕影像製作呈現的劇情片《義理的仇討》在韓國最早的常設電影院「團成社」上映,「韓國電影」由此誕生。2019年正值韓國電影百年,《韓民族日報》與CJ文化財團主持評定了一份韓國電影百年百部韓影榜單,藉此回望與總結韓國電影百年歷史。
  • 史上最刺激的十大冒險電影(1990年代),第一名是90後的童年記憶
    之前我們已經推薦過2000年~2019年的二十部冒險片了,今天我們就再來推薦一下1990年代最刺激的十部冒險片。【雪夜電影】的電影推薦系列均不含劇透,請您放心閱讀。TOP 8《碟中諜》(1996)《碟中諜》系列電影是非常經典的動作冒險電影,該系列電影主要講述了美國中情局特工伊森·亨特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故事。該系列電影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湯姆·克魯斯主演,目前已經上映了6部。
  •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公演,集體回憶上世紀90年代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陳雪兒 通訊員湯小婷6月12-13日,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正式對外公演,全面升級,並且納入了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的主要演出項目。這部講述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在廣州打拼的音樂劇,引起了現場不少觀眾的集體回憶。
  • 影音視聽 | 1960-1990年代國產動畫片(高清)全84部珍藏精品合集
    今天小編帶給小夥伴們的這套資源是1960-1990年代國產動畫片全84部珍藏精品合集。  這些動畫片出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自1957年上海美影廠建廠以來,它所製作的美術電影幾乎佔了全國美術動畫的80%。 而很多「國內第一」為前綴的劃時代作品,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我們小時候看的那些動畫片,甚至有一些是5,6十年代拍攝的。
  • HIFI回憶錄:1990年代的那些好器材
    下面是小編匯總國外媒體的一些報導,精選出的1990年代部分廠家發布的好器材。拋磚引玉,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心中1990年代推出的好音響產品還有哪些?
  • 張亞璇:無限的影像——199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獨立電影狀況
    Zhou Hong-xiang《紅旗飄》Red Flag Flies DV 2002緣影會 歐寧、曹斐等 U-theque:Ou Ning Cao Fei《三元裡》San Yuan Li DV 短片 2003劇情片(長片):呂樂Lu Yue 《趙先生》Mr.Zhao 35mm 1997  呂樂Lu Yue 《詩意的年代
  • 【韓國影視】細數韓國經典浪漫喜劇電影變遷史
    導讀:浪漫喜劇電影在韓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輕鬆搞笑的劇情不僅貢獻了高票房,還誕生出全智賢、車太賢、姜棟元、金雅中等眾多明星。一起來看看韓國電影史上都有哪些經典的浪漫喜劇電影吧!我的愛我的新娘1990這部電影是韓國式浪漫喜劇的開端,由樸重勳和崔真實擔當主演。從此,浪漫喜劇題材電影正式進入韓國電影界。兩年後,在對目標觀眾展開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浪漫喜劇電影《結婚的故事》上映,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企劃電影」。
  • 1990年代過去了,我很懷念這些時尚
    而我常常夢回90年代,那個衣香鬢影的年代,永遠停留在記憶深遠處。 歲月使它不斷泛黃、脆弱,時尚的光影卻讓它五光十色。 90年代,是吊帶裙最美的年代。 一代時尚icon Kate Moss 留下了太多經典的吊帶裙造型。
  • 1990年出生的明星 肯定有你喜歡的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那些1990年出身的明星,而且和最有標誌性的~1,鹿晗(LU HAN),1990年4月20日出生於北京海澱區,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歌手。2008年赴韓國留學期間在明洞逛街時,被韓國SM娛樂有限公司星探發掘成為旗下練習生。2012年4月以韓國男子組合EXO/EXO-M成員正式出道,組合內擔任主唱、領舞、門面擔當[1]。
  • 近年來韓國歷史題材的電影
    這也是一部由膾炙人口的古典小說改編的影片,是完全用韓國的資金和技術拍攝的。做為純粹的韓國電影,該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差不多同時期,早川的東亞文化協會也拍攝了一部《春香傳》。30年代是韓國有聲電影時代。當時的歷史題材影片大都是在民間流傳已久的眾所周知的歷史情節劇。
  • 1980年代以來的勞動者,從性無能到植物人
    這是2006年看過的範偉主演的一個電影,主題是改革開放年代的勞動者,而主角卻是一個性無能。為了向自己的老婆證明自己的性障礙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又乾脆變成了植物人,不能動彈,不能說話。這是勞動者自1980年代以來的基本狀況。1980年代如果說勞動者還曾經有過成為小資產階級的幻想,失去了政治意識,變成了性無能,1990年代之後就成了植物人。
  • 歐美電影劃時代的變革之:1990年上映的四部電影成就經典
    1990年在中國這兒被劃分為了90後、代表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而在國際上,由於1989年的一系列變動,導致之後一年1990年問世的文藝作品都帶有很強的時代劃分意義。歐美電影也是如此,那一年上映的電影多為表達了時代的變革,以及以下這四部成就經典的電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