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裡曾頭市的可疑之處,原著裡有所披露,很多人忽視了這兩個字

2021-01-17 正經說文史

水滸裡,曾頭市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是晁蓋的傷心之地。晁蓋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的輕敵,他把曾頭市看作類似於祝家莊的普通地方。曾頭市確實不簡單,不簡單就在於人員的構成,原著裡有兩個字,披露了曾頭市不簡單的原因,可是,讀水滸的人,很多人忽略了這兩個字。

曾頭市的可疑之一

關於曾頭市,戴宗偵查過,「內有一家喚做曾家府。這老子原是大金國人,名為曾長者,生下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可見,曾家是宋朝的國外移民。移民的目的,很可能充當間諜的角色,為金國搜集宋朝的情報。不然的話,曾頭市為何養兵?

曾頭市最為可疑的地方就是,一共三千多戶人家,卻養著五七千人馬。這些人馬哪裡來?如果是由當地人家裡抽調的男丁,平均一戶得派出兩名男人,誰來種地掙錢養家?由此推斷出,這些兵力肯定不是本地招募的,裡面混雜不少金國來的兵力。

而且曾家府拿什麼來養活這隻軍隊?就算三千戶人家全部是曾家的佃戶,所得收入也不足以長期養活這支軍隊。極有可能,這支軍隊是金國暗派過來的,軍費由金國提供,平時收集宋朝的信息,戰時就可以作為內應。

曾頭市的可疑之二

曾頭市的戰鬥力強於梁山,這個不是指武將的單挑能力,而是指武將的行兵打仗的能力。曾頭市能夠使用反間計,誘敵深入,進行圍殲,就說明指揮打仗的將領,文韜武略高於常人,起碼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從後來與宋江的對戰中,可以看出,史文恭的軍事素養比較高,這不是普通的槍棒教師。

晁蓋的悲劇,就在於過於輕視史文恭,結果命喪黃泉。史文恭的失敗,就在於輕信了梁山臥底鬱保四,中了梁山的計謀。史文恭武藝高強,如果不是晁蓋的陰魂糾纏,他也不至於被盧俊義所擒。史文恭的武藝,絕對不比梁山五虎將的水平低,而梁山中,除了盧俊義外,武藝高強的將領,幾乎清一色的出自朝廷軍官,就連步戰頭號將領魯智深,也是行伍出身。因此可以判斷,史文恭極有可能也是行伍出身。

而且,史文恭在曾家府的地位,有點喧賓奪主之嫌。那匹搶來的照夜玉獅子馬,按說應該屬於曾家府所有,應該屬於曾長者的坐騎,最不濟,也該曾家長子曾塗坐,卻坐在史文恭的胯下。可見,史文恭的身份不僅僅是曾家府的教師那麼簡單。

綜上所述,極有可能,史文恭是金國暗中委派過來,訓練和統領曾頭市軍隊的將領。表面上,他是曾家府的教師,曾家五虎的師父,暗地裡卻是曾頭市這支軍隊的最高軍事長官,手握指揮大權。史文恭的名字,極有可能是他的化名。

曾頭市的可疑之三

段景住偷盜的這匹千裡馬,來頭不小。「今春去到槍竿嶺北邊,盜得一匹好馬,雪練也似價白,渾身並無一根雜毛,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裡,北方有名,喚做照夜玉獅子馬,乃是大金王子騎坐的。」大金王子的寶馬,被曾家五虎奪走,而曾長者又是金國人,這期間的微妙,有沒有聯繫呢?

大金王子丟失了寶馬,必然焦急,自然會動用宋朝境內的密探,來訪尋和劫奪這匹寶馬。段景住盜得這匹寶馬,以他的能力,是無法自保的,自然不敢招搖過市。他只是打曾頭市路過而已,馬匹卻被曾家五虎奪去,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曾頭市接到大金王子的密令,派出曾家五虎在曾頭市路口巡查,只有刻意留意,才會有此收穫。

被人忽視的兩個字

從戴宗的情報判斷,只有曾長者原是金國人,這是一種錯誤。不但曾長者是金國人,整個曾頭市應該都是從金國直接或者間接地移民過來的。曾頭市是曾長者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巢穴,裡面的人家,全部都是金國人。原著裡描述曾頭市的文字裡,有所披露。「村中壯漢,出來的勇似金剛;田野小兒,生下地便如鬼子。」

被人們忽視的就是「鬼子」二字。鬼子是對於外國人的鄙視稱呼,在宋朝,鬼子就是對遼國人和金國人等入侵的外族的鄙稱,南宋詩人陸遊在詩歌《北窗病起》裡寫道:「更事天公終賞識,欺人鬼子漫縱橫。」陸遊出生在北宋末年,目睹了北宋的滅亡。他在南宋朝廷為官時,正是南宋抗金的時代,曾經受到過奸相秦檜的排擠。他一心報國,曾經向皇上獻策北伐。

「村中壯漢,出來的勇似金剛;田野小兒,生下地便如鬼子。」金剛的稱謂,暗示曾頭市的村民不是普通的村民,都是軍漢出身。鬼子的稱謂,暗示村中人家,都是金國過來的人。「鬼子」兩個字,幾乎坐實了,曾頭市上的村民,都是金國的移民。

綜上所述,從曾頭市的幾大疑點,可以判斷出,曾頭市就是金國安置在宋朝境內的秘密據點,與梁山的結怨,純屬無意,其目的只是為了搶回大金王子的千裡馬而已。

相關焦點

  • 水滸「抗金」故事:段景住盜白馬,晁蓋攻打曾頭市
    一方面,他認為段景住獻馬給宋江,而不是自己;另一方面,宋江幾次下山,功勞很大,很多投奔梁山的好漢都只知宋江而不知晁蓋。基於此,所以晁蓋坐不住了,執意下山立功,他要的就是鞏固自己地位。實際上,這種看法還是陰謀論。首先,從原著來看,即便沒有段景住獻馬,晁蓋也會攻打曾頭市。
  • 細讀水滸109將之大戰曾頭市的導火索:鬱保四
    這其中有一段曲折的過程。算起來這也應該是他最倒黴的時刻。鬱保四的行為直接引起了宋江等人的報復之心,出動兵馬攻打曾頭市。只是曾頭市並不那麼容易攻打。按照《水滸傳》書中描述,曾頭市的人員並非漢人,而是後來滅亡了北宋的金國女真人。
  • 晁蓋林衝呼延灼打不過曾頭市,史文恭帶領的,原來是精銳金兵?
    晁蓋是不是被宋江指使人暗箭射傷、宋江親手灌下的那碗湯藥,是不是跟潘金蓮灌給武大郎那一碗同樣配方,這些暫且不管,咱們今天的話題,是託塔天王為什麼要去徵討曾頭市,曾頭市到底有多厲害——在《水滸全傳》中有一首詩描繪了曾頭市的可怕之處:村中壯漢勇似金剛,田野小兒都像鬼子。
  • 《水滸細節解密》之 史文恭與欒廷玉身上是否帶著水滸密碼
    最近大錘的水滸細節解密,已經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到了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出場的作者文學創造的人物,首先就是反派史文恭,地主武裝曾頭市的教頭,而上一期大錘為了講解曾頭市的一些詭異的情節設定,又引入了祝家莊和其教頭欒廷玉。應該說,種種跡象表明,當初施耐庵寫作《水滸傳》的時候,可能面臨的是如何處理情節相對比較類似的曾頭市之戰與祝家莊之戰的難題。
  • 水滸:崔道成蠻、裴如海色、鄧元覺兇,施耐庵為何總與僧人過不去
    水滸中最畸形的戀情,非薊州報恩寺和尚裴如海與病關索楊雄老婆潘巧雲莫屬。這讓不少讀者大開眼界,也大跌眼鏡。作者施耐庵之所以安排一段涉及倫理、宗教的顛覆性私情,除了在道德上禁錮女性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對佛教及佛教徒進行無情批判。
  •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曾頭市戴宗三下山
    戴宗是個飛毛腿,是個合格的郵差,但要說刺探情報,恐怕是比不上時遷的,在晁天王曾頭市中箭一節中被宋江三次差遣下山,其情節足以引人玩味。話說宋江因「段景住又說起那匹馬的好處,宋江叫神行太保戴宗,去曾頭市探聽那匹馬的下落」。「戴宗去了四五日」帶回了曾頭市要與梁山泊做對的消息,惹得晁天王怒火中燒,出兵下山。這第一次說是行程四五日,就戴宗日行千裡的能力,看來曾頭市離梁山泊不近,一個民團組織,有必要大老遠與梁山泊結梁子嗎?
  • 水滸108人,他是唯一持扇出場的好漢!這暗示了什麼?
    這處看似漫不經心的閒筆,本質卻是對林衝人性本心的點睛。只是,這個細節卻被很多讀者忽視了。林衝在水滸原著(120回本)第7回出場,當時他在菜園與魯智深相遇。林衝「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活脫脫的一副小張飛模樣。然而令人吃驚的是,林衝居然「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這頗有點張飛玩繡花針的味道。那麼,林衝手中這把看似多餘的摺扇,究竟透露出什麼信息?
  • 晁蓋曾頭市之死有太多「蹊蹺」,看梁山泊宋江與晁蓋的生死博弈
    水滸傳中晁蓋之死非常有蹊蹺,晁蓋在帶隊攻打曾頭市的時候被一支暗箭射殺,關於晁蓋之死,因為在水滸傳裡面一直沒有說出來到底他是被誰殺掉的,以及背後的主使是誰。這一直成為一個謎團,那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個謎團。
  • 水滸中,段景柱當著107人面被告知自己排108,心裡會怎麼想?
    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排名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熱點,在晁蓋死後,宋江率領大軍接連取勝,攻打大名府,踏平曾頭市,最終湊成了這108將,宋江被眾人推舉為山寨頭領。為了穩定統治便於管理,宋江按照天罡地煞之名將這108好漢來了個大排名,分為36天罡與72地煞。
  • 《水滸傳》中,「水滸」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看完了書都沒明白!
    但這並不是全部,滸的本字實際寫作汻,再查《說文解字》:「汻,水厓也。從水,午聲。臣鉉等曰:今作滸,非是。」徐鉉是宋代校訂《說文解字》的人,這一說法出自此人。水滸的出處水滸最早出自《詩經》,在《詩經》裡面有多處提到這兩個字:1、《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綿》「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梁山人馬可以打贏宋軍,為何打個小小的曾頭市那麼困難
    水滸有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宋江率領的梁山人馬在對抗宋朝軍隊的時候,往往大獲全勝,毫不費力,甚至還能抓住對方的大將,使之歸順梁山。關勝 、呼延灼等人皆是如此。甚至面對童貫,高俅率領的十餘萬朝廷精銳部隊時,仍然能兩贏童貫,三敗高俅,高太尉自己還做了梁山的俘虜。
  • 亂彈水滸(三十八)曾頭市史文恭的武力在梁山好漢中的排名如何
    毫無疑問,晁蓋攻打曾頭市一役是整部小說的一個轉折點。這一戰中晁蓋中了曾頭市一方的算計,被總教師史文恭的弓箭射中面部重傷而敗。此後晁蓋傷重不治身亡,梁山泊正式進入第三任頭領宋江的時代。史文恭作為射死晁蓋的關鍵人物,在諸多小說讀者群體中看法不一,其中對他的武力高下爭議很多,而託塔天王晁蓋的遺言更給這個爭議增加了更多的看點。
  • 解密;託塔天王晁蓋之死,到底是不是宋江設計謀害?
    原著中,射中晁蓋的毒箭上寫著史文恭的名字,但很多人認為;宋江要奪權,所以他設下了歹毒的計策,派人暗箭射死了晁蓋。至於證據,聽小二細細道來。①原著中晁蓋中的是寫著史文恭的箭,但史文恭作為掌控全局的主戰派核心人物,他應該堅守在曾頭市的軍事指揮所中,而不應該出現在作戰前線搞埋伏的分隊裡。
  • 《水滸傳》晁蓋曾頭市中毒箭,到底是意外事件?還是意氣用事?
    然而,表面的聲勢之下,梁山泊也迎來了它命運的轉折點——宋江漸生招安之意。熟悉《水滸傳》的讀者和觀眾也許都為梁山泊眾好漢受招安之後的命運感傷和嘆息,甚至於有很多人說,都是當大哥的宋江誤了眾兄弟。其實,這也是這部偉大作品之所以傳世幾百年的重要緣由。
  • 安徽衛視全天收視第一 新版《水滸》漸入佳境
    雖然首日安徽衛視以收視0.776%四星奪冠,但這遠遠未達預期,於是更加猛烈的上星衛視收視爭奪戰繼續上演。該劇籌備接近3年,由內地著名導演鄭曉龍任藝術總監,香港導演鞠覺亮執導,新版《水滸傳》都在宣揚自己的「新」,對很多深入中國觀眾心中的經典人物都有所顛覆:為潘金蓮「平反」,對宋江全新的解讀,各種時尚的新造型,完全不輸言情偶像劇的明星陣容,不少年輕觀眾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電視機前看這幫梁山好漢的故事了。
  • 晁蓋中箭,帶去攻打曾頭市的10位好漢,為啥只有4人去救他?
    晁蓋中箭是水滸中的一大懸案,按照史文恭的功夫,根本不需要用暗箭來傷晁蓋,即使用箭來傷,又有什麼必要在箭上刻字,甚至又塗上毒藥呢?更為詭異的是,晁蓋中箭之後,當時在場的10個好漢,卻只有4個人前去救援了。晁蓋標榜以「義」為梁山的企業文化,最後卻成了個笑話。
  • 她是水滸中最大操控者,身份很可疑,是否扮演著雙面間諜
    宋江與玄女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得不令人生疑,九天玄女在水滸裡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下面一一分析。當眾好漢從江州救回宋江後,孝義黑三郎打起感情線路,以接父親為藉口,準備下趟山。晁蓋說派其他兄弟去接,宋江立馬拒絕。晁蓋準備安排人與他同去,宋江以人多眼雜為藉口,同樣拒絕。宋江鐵了心一個人下山,宋江目的僅僅是為了接父親嗎?
  • 曲解原著的半成品
    有諸多優勢的水滸傳為何播放量墊底、評價最低,甚至可以說最不受原著黨的喜歡,筆者認為有以下這幾個原因。其二是導致劇情莫名其妙,打高唐州那回裡,原本高廉憑藉強大的法術讓梁山吃虧不小,央視版水滸倒好,三個鏡頭,第一個鏡頭是高廉說自己要大顯身手了,結果鏡頭一轉高廉中箭,接著高廉聽說援兵到了,要出城。直接再鏡頭一轉,就是林衝殺了高廉。至於說不讓有封建迷信,問題是類似體裁的老三國神話鏡頭就拍了好些啊,比如劉備馬躍檀溪,的盧馬跳了得有20米高,曹操之死那集關羽人頭睜眼,曹操砍樹見血。諸葛亮向天借命12年等等。
  • 水滸中前15武功高手,林衝上榜,魯智深墊底,武松榜上無名
    水滸是一個好漢的江湖,所以梁山上和梁山外,都出現了很多的好漢。我們從整個水滸中,挑選15位武功高手,梁山外和梁山上,都有哪些好漢,可以憑藉自身武功進入水滸前15猛將之列。這麼看,孫安武功弱於盧俊義,但要略強於秦明,他可以進入前15猛將之列。朝廷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周昂,曾和盧俊義二十回合戰平,雖然水滸中,很多一流猛將能撐住盧俊義二十回合,但是周昂和這二十回合之內,沒有出現任何劣勢,可見他實力不俗,也可以進入前15猛將之列。
  • 怎麼理解「少不讀水滸」?
    古人不主張少兒讀水滸,我想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書裡面有大量消極的東西。這點我們聽評書、聽故事往往察覺不到,但是如果讀原著的話,問題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