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 民風尚武 練武人的修行手札
意拳發力時要身撞,頭領,腳蹬,手發。
身撞的要求是: 手的前臂要像一枚大的釘子(要把上臂當作是不存在),而身是一個很大的槌子。身(槌子)往前撞到前臂(釘子)上,把力發出去。這話說明身體的移動,也就是身法,與發力的完整有密切的關係。做好身法無疑是可以幫助發出整勁來。
意拳身法變化多端,時而向前或向後,時而向上或向下,時而向左或向右,使敵莫測,但也使初學的人莫名所以,無所適從。一般而論,身是隨手而動的。手往那兒去,身便得緊緊跟上。不過,身也有和手反向而行的。
身手同向
身手同向用得很多。
做撐抱樁時,我們的手往前,往裡,往下微微移動(一釐米左右)。這時胯坐好,兩腳也輕輕蹬地,在頭的帶領下,把身輕微往前送。回來則動作相反。可以看出身隨手前後輕微晃動是離不了頭與腳的配合。全身從頭到腳像一棵竹,前後顫動。姚成榮老師說這樣練出來的力是意中力,是鍛鍊整勁的初步。
渾元樁由撐抱樁衍出,不同在於渾元樁兩腳不是平行,而是一前一後。所以做渾元樁時,兩腳一蹬一踩像踏橋橋板似地把身和手微微送出,和帶回。據說渾元樁最能培養渾元力。我想可能是它的底盤比撐抱樁寬,發出來的力也大得多之故。而且它比較實用,因為推手和實戰都是用技擊樁,少用平步樁。
站樁動作小,身與手腳的配合比較簡單也容易。試力和走步動作大,所以比較難。做鉤掛,分掛,平推,扶按,開合,撥水等試力時,身是隨手前去,後回。但也不能忘了坐胯,頭領,腳蹬踩以求勁整。掌法試力或發力時,腰腿要隨手掌斜斜下擊同時扭轉,才能力達掌根。做不直的直拳,鑽拳,橫拳,和栽拳時,身也隨手前後,左右,上下而轉動。
走摩擦步時,身要隨腳做之字形向左右前進或後退。此外,身也要豎立起來把後腳帶起再往前移,踏時後才慢慢下坐,之後動作又不斷重複。摩察步的身法對側面進攻或側面退避敵對頭部的攻擊有利。其他墊步或外環繞步法,也是身隨步而動。總之,走步時,身隨步動。
走步試力比走步難,因為身除了要隨步動之外,還要配合手而動。初學的人很難上下兼顧。身,手,腳總是前後左右歪斜地扭動,所以要多多練習才能做得好。先做好走步,然後再做走步試力。這樣會比較容易。
身手反向
身手反向用得較少。
例如做左側劈發力時,腰腿往右轉,左手往左側前劈,(同時右手往右後劈。)還有,做旋法試力時,手往左旋,身往右去。手往右旋,身往左去。這樣做法是為了防止敵被旋時,趁機撞進來,把我們撞出去。旋法試力時,動作輕柔緩慢。推手時,身手一動,力便發出,身也閃開了。
另一個身手反向的動作是神龜出水試力。
我們兩臂往上提時,頭和身往下沉。當兩手下按時,頭和身便上升。
神龜出水試力是大身法,頭和身上下,前後,左右移動幅度大,是比較高級的試力。
此外,有些試力是身手先同向,然後反向移動。
扶按試力便是一個例子。身隨兩手前去把球上提後,慢慢隨手後坐把球往後往下按。快到定勢時,身要微微往上升而手則繼續往下按。往下發力的身法也是如此。
體重與整勁
體重與勁力的完整有沒有關係?我想應該有的。當汽車死火,我們下來推車不是要把身前傾而把身體重量壓到車上才容易推動嗎?當我們與比我們重四五十斤的人推手時,我們會發現當他們把全身的重量壓到我們的身或手臂上時我們很難抵擋。
所以,我們在站樁或試力時,要留意重心怎樣隨身體從頭到腳均勻地前後移動,而不只是把重心放到腳上。這樣做能把重心也化成力量。我們會感到力量有了,人也舒適得力。以後推手時嘗試把重量壓到對手的身上去。
結論:
身法應該是全身齊動之法,而不只是身體移動而已。我們頭要領起,胯要後坐。這樣,從頭到腳便能連成一氣,配合手而一動全動。這樣勁會比較整。
整勁是離不了站樁,因為站樁能把我們從頭到腳的肌肉,筋骨有機的連一體,從而達到一動全動的要求。不站樁一切方法都是空談。
意拳整勁練習要訣:
整勁是形意拳(包括所有內家拳派)應該求取和具備的根本勁力。無整勁可以說該拳無根,無魂。凡屬內家拳派都應以如何使用整勁為訓練的中心。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
意拳整勁練習要訣
一、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兩手五指自然分開,垂於體側。兩膝微曲,湧泉涵空,十趾微抓地面。尾閭中正,谷道上提。頭正勁直,兩眼平視前方。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靜立片刻。
二、兩臂由體前如太極起勢那樣緩緩直臂舉起,與肩同高。兩手之間約與肩同寬手心朝下,十指向前。兩肘微曲,沉肩附肘。
三、兩臂不動,腰向右旋,以腰催左臂向前水平伸出,此時,右臂恰好隨腰右旋被拉回略向後,形成左臂間伸,右臂微後撤(注意:右臂的後撤是由腰的右旋催送左手而自然形成的,決不是右臂的單純後收)的姿勢。此時,再將腰左旋,以腰將右臂催送前伸。如此不停地用腰的左右擰旋來催送兩手向前來回伸探,十指微曲,意在指端。初練時可緩慢運行,主要體會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勁。熟練後可逐漸加快速度,體會渾身整體抖彈的感覺。當然,練習過程中兩腳的微微蹬地傳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舍此則為無源之勁。但這只能從習練者從中認真體悟,非紙上所能說清的。練習此功,可以將人的腰比做橫木時,兩木槓則隨橫木之動而動。
有內家拳或內功基礎者,堅持習練此功十日左右,便覺得兩手指端熱、脹、麻感甚烈,甚至十指端似有水銀流動般之熱流感。此時,內氣已直貫指端矣!堅持習練,其妙無窮。
此功看似簡單,實則奧妙異常,法簡效宏,誠為難得的內家秘技。所謂大道到簡至易,誠非虛言也!
但要說明的是,此功雖佳,亦只是求取整勁內功勁力的一條簡便途徑而已,它不可能飲食更多的勁道。不過,有此功做基礎,練習其它勁道則是半功倍之效。
姚大叔親演意拳的棍法,前提把渾圓樁站好了才能練
意拳功法說:烈馬奔放、俊鶻舒翅、浪力三頓與寒雞立雪
民間傳統武術意拳 實戰能力比拳擊還厲害!
15年前意拳崔瑞彬老師的精彩推手視頻
意拳名家「把門虎」韓星垣先生演練的形意拳 內有意拳樁照
京武功夫 武學藏經閣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五鑽微店
北京科技出版社 正版圖書
正版武學圖書,掃碼進店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店收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