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林子琦:意拳的身法與整勁

2021-02-18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大國崛起 民風尚武  練武人的修行手札

  意拳發力時要身撞,頭領,腳蹬,手發。

       身撞的要求是: 手的前臂要像一枚大的釘子(要把上臂當作是不存在),而身是一個很大的槌子。身(槌子)往前撞到前臂(釘子)上,把力發出去。這話說明身體的移動,也就是身法,與發力的完整有密切的關係。做好身法無疑是可以幫助發出整勁來。

  意拳身法變化多端,時而向前或向後,時而向上或向下,時而向左或向右,使敵莫測,但也使初學的人莫名所以,無所適從。一般而論,身是隨手而動的。手往那兒去,身便得緊緊跟上。不過,身也有和手反向而行的。

  身手同向

  身手同向用得很多。

       做撐抱樁時,我們的手往前,往裡,往下微微移動(一釐米左右)。這時胯坐好,兩腳也輕輕蹬地,在頭的帶領下,把身輕微往前送。回來則動作相反。可以看出身隨手前後輕微晃動是離不了頭與腳的配合。全身從頭到腳像一棵竹,前後顫動。姚成榮老師說這樣練出來的力是意中力,是鍛鍊整勁的初步。


  渾元樁由撐抱樁衍出,不同在於渾元樁兩腳不是平行,而是一前一後。所以做渾元樁時,兩腳一蹬一踩像踏橋橋板似地把身和手微微送出,和帶回。據說渾元樁最能培養渾元力。我想可能是它的底盤比撐抱樁寬,發出來的力也大得多之故。而且它比較實用,因為推手和實戰都是用技擊樁,少用平步樁。

  站樁動作小,身與手腳的配合比較簡單也容易。試力和走步動作大,所以比較難。做鉤掛,分掛,平推,扶按,開合,撥水等試力時,身是隨手前去,後回。但也不能忘了坐胯,頭領,腳蹬踩以求勁整。掌法試力或發力時,腰腿要隨手掌斜斜下擊同時扭轉,才能力達掌根。做不直的直拳,鑽拳,橫拳,和栽拳時,身也隨手前後,左右,上下而轉動。

  走摩擦步時,身要隨腳做之字形向左右前進或後退。此外,身也要豎立起來把後腳帶起再往前移,踏時後才慢慢下坐,之後動作又不斷重複。摩察步的身法對側面進攻或側面退避敵對頭部的攻擊有利。其他墊步或外環繞步法,也是身隨步而動。總之,走步時,身隨步動。

  走步試力比走步難,因為身除了要隨步動之外,還要配合手而動。初學的人很難上下兼顧。身,手,腳總是前後左右歪斜地扭動,所以要多多練習才能做得好。先做好走步,然後再做走步試力。這樣會比較容易。

  身手反向

  身手反向用得較少。

       例如做左側劈發力時,腰腿往右轉,左手往左側前劈,(同時右手往右後劈。)還有,做旋法試力時,手往左旋,身往右去。手往右旋,身往左去。這樣做法是為了防止敵被旋時,趁機撞進來,把我們撞出去。旋法試力時,動作輕柔緩慢。推手時,身手一動,力便發出,身也閃開了。

  另一個身手反向的動作是神龜出水試力。

       我們兩臂往上提時,頭和身往下沉。當兩手下按時,頭和身便上升。

       神龜出水試力是大身法,頭和身上下,前後,左右移動幅度大,是比較高級的試力。

  此外,有些試力是身手先同向,然後反向移動。

       扶按試力便是一個例子。身隨兩手前去把球上提後,慢慢隨手後坐把球往後往下按。快到定勢時,身要微微往上升而手則繼續往下按。往下發力的身法也是如此。

  體重與整勁

  體重與勁力的完整有沒有關係?我想應該有的。當汽車死火,我們下來推車不是要把身前傾而把身體重量壓到車上才容易推動嗎?當我們與比我們重四五十斤的人推手時,我們會發現當他們把全身的重量壓到我們的身或手臂上時我們很難抵擋。

  所以,我們在站樁或試力時,要留意重心怎樣隨身體從頭到腳均勻地前後移動,而不只是把重心放到腳上。這樣做能把重心也化成力量。我們會感到力量有了,人也舒適得力。以後推手時嘗試把重量壓到對手的身上去。

  結論:

  身法應該是全身齊動之法,而不只是身體移動而已。我們頭要領起,胯要後坐。這樣,從頭到腳便能連成一氣,配合手而一動全動。這樣勁會比較整。

  整勁是離不了站樁,因為站樁能把我們從頭到腳的肌肉,筋骨有機的連一體,從而達到一動全動的要求。不站樁一切方法都是空談。

  意拳整勁練習要訣:

  整勁是形意拳(包括所有內家拳派)應該求取和具備的根本勁力。無整勁可以說該拳無根,無魂。凡屬內家拳派都應以如何使用整勁為訓練的中心。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

  意拳整勁練習要訣

  一、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兩手五指自然分開,垂於體側。兩膝微曲,湧泉涵空,十趾微抓地面。尾閭中正,谷道上提。頭正勁直,兩眼平視前方。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靜立片刻。

  二、兩臂由體前如太極起勢那樣緩緩直臂舉起,與肩同高。兩手之間約與肩同寬手心朝下,十指向前。兩肘微曲,沉肩附肘。

  三、兩臂不動,腰向右旋,以腰催左臂向前水平伸出,此時,右臂恰好隨腰右旋被拉回略向後,形成左臂間伸,右臂微後撤(注意:右臂的後撤是由腰的右旋催送左手而自然形成的,決不是右臂的單純後收)的姿勢。此時,再將腰左旋,以腰將右臂催送前伸。如此不停地用腰的左右擰旋來催送兩手向前來回伸探,十指微曲,意在指端。初練時可緩慢運行,主要體會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勁。熟練後可逐漸加快速度,體會渾身整體抖彈的感覺。當然,練習過程中兩腳的微微蹬地傳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舍此則為無源之勁。但這只能從習練者從中認真體悟,非紙上所能說清的。練習此功,可以將人的腰比做橫木時,兩木槓則隨橫木之動而動。

  有內家拳或內功基礎者,堅持習練此功十日左右,便覺得兩手指端熱、脹、麻感甚烈,甚至十指端似有水銀流動般之熱流感。此時,內氣已直貫指端矣!堅持習練,其妙無窮。

  此功看似簡單,實則奧妙異常,法簡效宏,誠為難得的內家秘技。所謂大道到簡至易,誠非虛言也!

  但要說明的是,此功雖佳,亦只是求取整勁內功勁力的一條簡便途徑而已,它不可能飲食更多的勁道。不過,有此功做基礎,練習其它勁道則是半功倍之效。

姚大叔親演意拳的棍法,前提把渾圓樁站好了才能練

意拳功法說:烈馬奔放、俊鶻舒翅、浪力三頓與寒雞立雪

民間傳統武術意拳 實戰能力比拳擊還厲害!

15年前意拳崔瑞彬老師的精彩推手視頻

意拳名家「把門虎」韓星垣先生演練的形意拳 內有意拳樁照

京武功夫 武學藏經閣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五鑽微店

北京科技出版社 正版圖書

正版武學圖書,掃碼進店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店收藏購買!!!

相關焦點

  • 意拳詳細的練法及其秘傳的心法(附視頻)
    這可以說是意拳的一個特點。意拳認為,從一般常識和實踐經驗來看,拳術是不能安排好順序再來實用的。意拳沒有套路和固定招法,並不等於毫無規律的隨意招架或者胡踢亂打,意拳所講求的法,乃是拳學的原理、原則。從事意拳訓練對人體的作用有哪些呢?1.能夠增強體質,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意拳注重全身的鍛鍊。
  • 太極拳法精髓,「身法母勁」,盤活你的身法
    很多拙勁,也有威力,而且也不小,但流於暗中憋僵,久而久之,傷身敗血,練完不舒服,有戾氣。放長,好似抻懶腰。抱合,猶如擁愛人。找到那個狀態,勁就安合適了,這就是意。後背滾雙龍,腰間納精氣。身上靈通了,體感控制豎脊肌,坐在那裡,神經指揮豎脊肌,左右牽動騰起,這個是好的。打拳善用豎脊肌,如兩條大槍,隨著腰力,來回穿插擰旋,久練增腎氣,精力旺盛。
  • 意拳啟蒙千字文 竇世明 敖石朋
    意拳啟蒙千字文
  • 整勁速成秘法(二)
    這些都是要求擊,時手進、足進,身子同時也進,這j是一擁而進的整勁。靠的是後腿f蹬動(消息全憑後腿蹬)。蹬勁i大,整勁越強。不像一般打人,只{手臂的伸縮或身體前傾,這樣擊,的距離短。據說郭雲深練虎撲「一躍三丈」,這是其一。二是在壬進之前,有一個「蓄勁」的過程,Ⅱ做「蓄而後發」,特別是內家拳多三 張「後發制人」,「引進落空」。
  • 北俠張廣玉親身體驗意拳凌空勁
    張廣玉馬上向他求教.郭先生便將意拳(又名大成拳)的樁法,身法,步法,拳法簡單扼要地介紹了一遍.    張廣玉笑起來,第一次聽說拳和氣功可以聯繫.他練了二年多的意拳,竟然沒有感受到意拳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其實,他僅憑一面之緣來學習意拳,當然練得十分粗糙.)
  • 形意拳經解讀——萬法歸宗
    筆者現將前輩所授拳經原文加以整理,分成練功八字訣、手腳身法步、八門打法、論交手,總要十六訣、五行與六合、內功,論氣等八個部分,結合馬禮堂老師及諸位前輩耳提面命之教導與個人四十年來實踐的體會,加以解說注釋,供形意拳愛好者參考。(原文)頂、扣、垂、抱、月、圃、挺、尖,是謂樁功八字。八字者實乃樁功之要點,行意拳之基礎。幾拳式站定,要八字俱備。
  • 薌老手稿:意拳拾遺
    [意拳拾遺]亦稱【意拳拾粹】是意拳愛好者手中流傳的薌老未成文的拳學手稿。各種版本不一,內容也不盡相同。本人手中的薌老手稿,是六一年暑假我從北京體院返津期間,適逢薌老在三姑家中頤養天年。拳學雜記腳打七分拳打三,身如弓弩拳如彈。腳踏中門奪敵位,縱橫任意無阻攔。爭於米粒秒忽之間,,不在對方中與不中,而在己身正與不正。學拳不慌忙,間架配適當,出入螺旋意,處處似彈簧。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頂夾撐提腹沉松,舌頂齒扣目視耳聽。背靠胸松毛千丈。五趾抓地,腳跟外撐,兩腕夾頂,內扣外撐,提肛縮會,胸收腹松。
  • 洛陽免費傳授袁世凱陸軍教練非遺武技「意拳」
    1月16日上午,洛陽意拳研究會首屆年會在洛陽銘曦酒店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會員代表見證這一盛事,並就意拳步入技擊、健康養生進行了深層次交流與探討。亞洲武術家協會主席、洛陽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霍震寰先生致專電祝賀。意拳又名大成拳,是時任袁世凱時期陸軍武技教練所拳術總教練王薌齋先生上世紀20年代中期,集中外武術精華,參以現代生物運動力學和生理學,在北京創建的融養生、技擊為一體的新拳種。上世紀60年代,王薌齋先生的傳人楊紹庚先生把意拳帶到洛陽。
  • 意拳:重意念不重套路 歷百年亟待傳承
    他告訴記者,意拳是重精神、重意念、重自然力的鍛鍊,強調以意念引導動作,無固定套路和招式。意拳認為「鬆緊」是構成人體運動的基本矛盾,諸如力量、速度、靈活、協調等,無不受「鬆緊」的制約。而這種鬆緊,不僅是肌肉上的,更是意念上的。  「意拳的精髓在於『意』。」
  • 震動日本空手道界的一次意拳VS極真空手道私密影像
    這是早年的一次意拳(太氣拳)與日本最強戰力格鬥技的極真空手道的一個內部切磋視頻,當時大山倍達還在世。
  • 新興裝備:董事張建迪、監事王福軍及總工程師向子琦擬共減持不超過...
    新興裝備:董事張建迪、監事王福軍及總工程師向子琦擬共減持不超過35萬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31 17:36:39
  • 施身法—自性的圓滿
  • 一個快速練習腰力及整勁的有效方法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練習腰力及整勁快速有效的方法。各位有空不妨試一試。如有體會,可以互相交流學習。 一:面牆而立,膝曲,半弓步,雙掌抵牆,足發力,用力再雙手推。 二:面牆而立,膝曲,半弓步,雙掌抵牆,足發力,但手臂不能用力,越松越好,意向前推。 比較這兩式,體會腰的感覺。
  • 五行拳練法精華
    濰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實的朋友) 形意五行的打法千變萬化,並不只是一成不變的單式,五行拳所練是身、步、勁、心法,各行有側重
  • 意拳要點 王薌齋
    意拳要點王薌齋  一、總則:1.
  • 檀林皇后九相圖 | 痛念死無常,以身表法的菩薩皇后!
    檀林皇后是日本第五十二代嵯峨天皇的皇后,是平安時代出了名的絕色美人橘嘉智子,據說在她尚未及笄之時,法華寺尼禪云為她看相,即預言她將會成為帝王之後、天子之母。並派畫家忠實記錄下了這位美人皇后的屍身九相以傳後世,此即現今收藏於京都桂光山西福寺的《檀林皇后九相詩繪卷物》。     在《檀林皇后九相詩繪卷物》中,將色身敗壞分為「新死相、肪脹相、血塗相、肪亂相、啖食相、青瘀相、白骨連相、骨散相、古墳相」等九個階段,稱為「九相」,行於日本天台、真言、禪宗等佛教宗派。
  • 為遵循反洗錢法要求 紐西蘭銀行關閉數字貨幣交易所Cryptopia交易...
    紐西蘭數字貨幣交易所Cryptopia宣布,銀行將會關閉該交易所紐幣對Tether(NZDT)的交易帳戶。 不過,根據紐西蘭銀行家協會執行長凱倫•斯科特•霍曼(Karen Scott-Howman)表示,紐西蘭銀行之所以要採取這樣的措施,主要還是要遵循反洗錢法的要求和規定。她說道: 「在現行反洗錢法中,銀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法律責任,並且在政策、系統、流程和員工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以確保他們能夠識別、管理和減少相關風險。」
  • 身土不二
    據說韓國人幾乎不買日本車,在韓國街頭也幾乎見不到一輛日本車,都是現代、起亞和三星的牌子,韓國人把這種精神稱之為「身土不二」。一個民族的品性、風骨一定是與其腳下的土地緊密相連,深情相依,所謂的「一方水土一方人」,而韓國人身上的這種「身土不二」卻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來自我們祖宗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