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寫作補償我對城市的想像

2020-12-28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新網廣州10月18日電(蔡敏婕 李曼霞)「寫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補償行為。」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近日在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大師下午茶」活動上表示,出於對城市的興趣,城市成為了他筆下常見的題材。經過不同的城市時,他最喜歡的也是花幾天時間,獨自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步行,他相信,從中他能看到這座城市最原汁原味的特色。

  「廣州這座城市,極富文藝和歷史氣息。」徐則臣說,這是他第2次來到廣州,但他對廣州的文化傳統早有耳聞。早在20世紀的前30年,廣州就已是一片文藝的熱土,許多本土的優秀作家像火種一樣播撒到全國各地,如歐陽山、草明等,「直到今天,廣東依然保留著文化大省的優良傳統,將對生長於斯的人的一生產生影響。」

  1978年,徐則臣生於江蘇東海,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他的《如果大雪封門》作品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北上》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耶路撒冷》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在徐則臣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火車、河流的故事,徐則臣表示,「到世界去」正是他創作的主題之一。從蘇北鄉村走向首都的經歷,讓徐則臣把握不同層級城市的不同質感。

  「這些經歷讓我熟悉各個地方、各個層次的人。」徐則臣表示,他能理解為什麼基層鄉鎮的生活與意識觀念,往往滯後於城市,「所有的審美與潮流,都是從大城市一層層地往下蔓延。」同時,這種「滯後」反而讓他對城市、對時代、對世界抱有更大的好奇,再將這些觀察、研究融入寫作之中。

  徐則臣表示,在他的人生經歷中,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當這些人逐一成為他筆下的角色時,他心中覺得篤定和踏實,因為他深知這些人「應當是什麼樣子的」。「對一個作家來說,你所有的過往、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沒有一種生活是會被浪費的。」徐則臣說。(完)

相關焦點

  •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沒有一種生活會被浪費」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沒有一種生活會被浪費」金羊網  作者:孫磊  2020-10-17 他將如何敘述他的人生軌跡?
  • 「寫作是我抗疫的最好方式」——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熊召...
    這種光芒,從投江自沉的屈原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的中華兒女,一地又一地的中國人民,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傳之久遠,歷久彌新」,疫情期間,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熊召政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談武漢的「暫停與重啟」,談抗疫精神,專門提到了兩千多年前誕生在楚國的屈原。
  • 東海籍作家獲茅盾文學獎!
    >連雲港唯一擁有廣電級演播室的自媒體直播平臺新聞.推廣.活動.直播.外賣.小程序.營銷熱線:  16605187298(微信號)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和《應物兄》(李洱)。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黃坤明、王曉暉、鐵凝、吉狄馬加、李敬澤分別為獲獎作家梁曉聲、徐懷中、徐則臣、陳彥、李洱頒獎。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主持頒獎典禮,中國作協主席、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會主任鐵凝致辭,來自各界的代表600餘人參加頒獎典禮。圖為五位獲獎者(從左到右):徐則臣、陳彥、徐懷中、梁曉聲、李洱。
  • 徐則臣、李筱懿,2020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談美食和寫作
    2020年8月16日,作家、「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獲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主辦方邀請,與著名作家,魯迅、矛盾、老舍三大文學獎得主徐則臣,以及青年評論家、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李偉長,在上海「綠波廊」餐廳,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和寫作對談。
  • 以小見大:看戲與選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
    改編自矛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開播以來,反響很不錯,該快評得上影視劇界的「飛天獎」了吧。核心因素,在我看來是以小見大,以裝臺的小人物順子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透視出陝西西安(乃至中華大地)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武術文化、雅言文化等等),尤其是亙古不變的各色人性。
  • 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我欠社會很多文學的債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我欠社會很多文學的債  中新社記者 高凱  「事實上,作為一名作家,我覺得自己欠下社會很多文學的債。」21日,剛剛以最高票數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梁曉聲現身此間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對於自身的文學創作,這位與新中國同齡的作家言語質樸而深沉。
  • ...裝臺》背後的文學力量——專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
    11月29日,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連日來,這部還原了西安城普通老百姓的煙火人生、透視出底層勞動者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的生存狀態和生命莊嚴的現實主義力作,牽動著萬千觀眾的心。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忍不住落淚,一生至少讀一次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忍不住落淚,一生至少讀一次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
  •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新作《人生海海》,莫言連讀兩遍,董卿含淚朗誦
    我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到麥家,就是在董卿的《朗讀者》裡面,她含著熱淚朗讀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一年多後,上校母親被一口粥嗆死了,她以嘹亮悲愴的哭聲給老人家送終,哭聲像鴿子的哨音一樣,泣著血,盤在空中,照亮夜空
  •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
    一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裡,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
  • 有聲小說■《裝臺》全集(第1集——第80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長篇小說三部曲之二
    微風讀書會ID:weifeng279965337有聲小說■《裝臺》全集(第1集——第80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 【明星璀璨】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楚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楚張楚,原名張小偉,1974年出生於周夏莊村。從1997年到2014年,他一直在灤南縣國稅局工作,後調河北省作家協會,成為省作協創作室專業作家。他畢業於遼寧稅務專科學校,後又參加魯迅文學院高等研修班學習。
  • 《塵埃落定》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後再推新版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塵埃落定》是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出版二十多年來,迄今累計銷量達數百萬冊。在《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之際,這部作品全版權獨家落戶浙江文藝出版社,以全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
  •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新作:董卿看後流淚,莫言讚嘆不已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新作:董卿看後流淚,莫言讚嘆不已口口相傳《風聲》 《暗算》作者麥家非常討厭他的父親。麥家人年輕時就遭到毆打:「受傷的鼻梁被毆打和扭曲,流鼻血像雞血一樣從割喉中噴出,流進我的嘴巴,流到我的胸部,一直流到褲襠裡。」毆打之後,麥家非常恨父親。
  • 餘華曾說:90%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的最差的一部
    雖然沒能拿下茅盾文學獎,但餘華憑藉自己鋒芒的筆力,在莫言、賈平凹、蘇童、王安憶一眾現代知名作家中,他的讀者幾乎是最多,遍布的地區也最廣。即便是如此出名的大作家,他卻很謙虛,特別是對於同行,他很少貶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人相輕"的作家清白,也輕而易舉地呵護了文人最愛惜的"羽毛"。不過對於捧場或是褒揚同行來說,餘華卻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 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魅力何在?高曉松看後落淚,莫言讚嘆不已
    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麥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果然能挑戰常人不敢落筆之處,解密人性的荒唐與高尚!這是文學大家對看過《人生海海》後,直接說出的對作者麥家的評價。他在零八年時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可以說是目前華語文學界最受認可和最具有權威的獎項,作品還被翻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這大概就是所謂,別人的人生。
  • 茅獎小說《北上》被開發成文創 作者徐則臣表認可:把文學通過日常...
    徐則臣長篇小說《北上》就被他的一位文旅界朋友,開發成了不少文創產品。這些文創產品包括小說《北上》中描寫過的「小波羅菸斗」「雪茄」等,不過這個雪茄不是菸草,而是普洱茶做的「一支雪茄茶」,此外還有鎮紙文房,以及手作黑糖、玫瑰花醬等「北上」聯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