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民主,到底怎麼了?

2021-02-20 北遊獨立評論

01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有讀者朋友在後臺或者微信問我,北遊你為什麼不寫美國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漫天飛舞的信息,讓我無法辨別哪些為真,哪些是假?

 

所謂「巧夫難為無米之炊」,我很難說服自己在事實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去分析出什麼靠譜的結論來。

 

還別說我遠在中國,就問那些身處美國的朋友們,各種媒體和社交軟體上報導的所謂「事實」,甚至是「有圖有視頻」,真的是真相嗎?

在當下混亂的輿論生態中,我看,沒有人敢肯定了。

 

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局部的、瑣碎的、不可信的、斷章取義、自相矛盾的所謂「信息」擁擠在社交媒體上,連傻子都看得出來,其中充斥著大量的陰謀、厚黑、東方式權謀和臆測,鋪天蓋地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面對這些可能有90%都是垃圾的所謂「事實」,我是一點食慾是沒有的,我從不奢望依靠這些垃圾食材能夠烹飪出「美味佳餚」來,那樣做恐怕只能倒掉人的胃口,讓大家噁心。

 

況且你當個事後諸葛亮去分析事件,意義何在呢?

 

政治分析的唯一意義在於規避風險,如同哈耶克所做的那些有意義的研究:在事情發生之前,警告世人,這裡有個坑,不要去。

 

當然,至於世界聽不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哈耶克說,不要走向奴役之路,當時誰聽進去了呢?沒有!

 

歷史給我們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從來不吸取教訓。

 

人類就是這樣的賤,你苦口婆心的給他們分析和警告是沒有用的,你只有等他們掉到坑裡去以後,哦,原來那個誰,對,就那個誰早說過.有用嗎?

 

哈耶克算是運氣好的,在他有生之年,大家掉進坑了,於是,他倖免於泯然眾人,終於得見天日、功成名就。

 

實際上,我們這個世界的大量庸才獲得了跟他才能不相匹配的名氣,而一些偉大的天才卻因為他們的超前,和世人的平庸,而到死都沒有獲得公眾的認可。

 

02

 

我說過,類似於哈耶克這樣的人之所以被讚譽為「先知」,並不是證明他們真的能夠預測未來,而是他們能夠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危險,辨認出公眾無法識別的暗流和信號來,從而讓我們規避風險,避免入坑。

 

人要懂得居安思危,社會要懂得糾正錯誤,而人類中的智者就是社會糾錯機制中的重要一環。

 

在寫作《通往奴役之路》的前十年時間裡,哈耶克就警覺的意識到,整個英國的氛圍和輿論,特別是那些在社會問題上持「進步」觀點的朋友的意見,完全誤解了那些運動的性質。

 

很顯然,哈耶克的觀點在友人和同事中間顯得「不合時宜」、「危言聳聽」,尤其是擔心英國在二戰後很可能也會實驗這種哈耶克確信對自由造成了極大摧殘的政策,於是有了那本著名的《通往奴役之路》。

 

所以,為了我們未來少遭點罪,這些智者的研究,先知的警示,我們需要反覆強調。

 

對於民主制度,哈耶克有過深刻而細緻的研究,而我前段時間敲打「制度迷信者」的一段文字,被大量轉發,因為和哈耶克相關,有必要複述一遍。

 

那些迷信美國民主制度的人應該清醒一下,這世界根本就沒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制度」。

 

不管你設計多麼完美的制度,也無論你制定多少完美的法律,你都無法阻止低劣的人性爆發,當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所謂民主制度會立馬變成利益的鬥獸場。

 

對此,哈耶克早有預判。

 

他敏銳的指出,「如果在一種政府體制當中,任何即時性多數(any temporary majority)可以把它所偏好的任何事情都確定為受其控制的『公共事務』,那麼這種政府體制就是一種極其可憎的制度性安排」。

 

在哈耶克看來,原本「分權原則」是就是為了限定政府權力而發明出來的限制性措施,然而這個偉大的措施卻因為「全權民主」的出現而被取消了。

 

一個原本指望達成「法律下的政府」的理想政治結構,在無限擴大的立法機構之下,完全淪為笑話。享有「最高權力」的議會,「為了得到多數的支持,能夠去幹多數代表認為有利可圖的任何勾當」。

 

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意志通過數量上的優勢瞬間轉化為法律,強加給少數群體。

 

哈耶克一針見血的指出,「在這樣一種按照民主方式選舉產生的擁有著給與某些特定群體以特殊好處,和把特殊負擔強加給某些特定群體的無限權力的機構當中,多數只有通過一種方式達成,即犧牲少數人的利益的情況下,給予多數特殊利益群體以特殊好處進而賄買到他們的支持」。

 

關於這一點,我們觀察美國白左精英對於黑人群體和特殊群體刻意的討好與利益輸送中,看的無比的清晰。

 

當你感覺生活困苦的時候,當臺上的政客給你承諾要劫富濟貧,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給富人加稅,給窮人減稅,用別人辛勤工作的成果來滿足你不勞而獲的美好生活時,你很難抵抗這種誘惑。

 

尤其在政治門檻越來越低的現代社會之中,當低劣的、缺乏自律的、無生存能力的、短視的人,都可以輕鬆獲得政治權利和選票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因為一份漢堡就賣掉一張選票,是很難得到否定回答的。

 

所以,哈耶克斷言,在一個權力無限的機構裡,決策都充斥著「敲詐和腐敗」,他們註定是互相惠顧的利益群體聚合而成。

 

長期以往,這種做法會變成約定俗成,會被公認為體制的一部分,即使是最優秀的人士也無力擺脫這種做法的影響。

 

看看如今充斥華盛頓的大沼澤,哈耶克是在危言聳聽嗎?

事實無數次證明了哈耶克驚人的洞察力和預見的準確性。

 

03

 

跟德國那些大而化之的算命大師不同,也跟對民主體制的「終結者身份」過分樂觀的學者不同,哈耶克從一開始就對於民主制度在結構性上的重大缺陷憂心忡忡,他在政治哲學上的研究幾乎完美的被歷史的事實一一證實。

 

這種先知般的天才表現,要歸功於他獨步天下的觀察角度和思辨方法。

 

在他看來,民主制度之所以有自我毀滅的趨勢,問題出在「人的意志專斷」對「一般性規則」無法抑制的擾亂之上。

 

大多數庸才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他們對於「人的意志專斷」和「一般性規則」的理解無力,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哈耶克要說明的真正問題所在。

 

在哈耶克看來,無論是「多數裁定」還是「個人獨裁」,即無論是「民主」還是「獨裁」,從本質上,都是人的一種「意志專斷」,不會因為民主是多數人的決定而自帶「正確的光環」。

 

如果你因為這段話太過抽象,無法理解,請念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那句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哈耶克說:

 

「專斷的壓制——即多數代表所制定的任何規則都未加限制的那種強制(民主式的強制),可以說跟任何其他政體的統治者所採取的專斷行動並無二致。」

 

如果你的抽象能力已經不能理解這句話,那麼下面這段對一般性規則的表述,會讓你崩潰:

 

「法治之所以被認為是一種保護個人自由的措施,實是因為它意味著,只有在要求人們遵循一般性的個人行為規則的時候,強制的實施才是許可的。」

 

那麼,什麼是「一般性規則」呢?

 

哈耶克給出的解釋是:在無數的未來情勢中平等適用於每個人的規則。

 

是不是還是很難理解?

 

悲哀在於,這是我能做出的最為通俗的闡述了。如果你不能理解哈耶克通過這兩句話在擔憂什麼,你自然就無法理解民主制度本身所必然帶來的結構性病灶。

 

好消息是,我能夠告訴你明白無誤的結論。那就是,不管你是個人獨裁還是民主多數裁定,只要是「人的意志專斷」不受制約,那麼存在於我們很多理想主義者腦袋裡的那個「民主理想」就無法實現,「民主」註定會最後演變為「平均主義」。就如同我們曾經在辛巴威、南非、海地、賴比瑞亞、委內瑞拉,甚至法國,和今日美國所看到的一樣,無數懶人在所謂「民主制度」的鼓勵下興高採烈的零元購。

 

04

 

事實是如此的清晰和殘酷,我不知道那些迷信美國制度的人,那些幼稚天真的「制度決定論者」,那些認為有了制度就一勞永逸的人,到底有沒有充分運用過自己的大腦?

 

讓我們再次重溫美國開國元勳約翰·亞當斯的名言吧:

 

「我們的政府不具備能力去應付不受倫理和宗教約束的人類情感,我們的憲法只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人制定,他遠遠不足以管理其他民族,此憲法只適合於有道德和信仰的人民。」

 

制度只是給適應這個制度的人預備的,當無論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輕易擁有選票和政治權利之時,就是民主自我毀滅之日。

 

別以為燈塔就不會墮落,別誇大制度的糾錯能力,更別誇大紅脖子的所謂武德。

 

我之前就說過,隨著工作能力和經濟地位的不斷下降,美國底層白人的力量已經越來越虛弱。

 

無數紅脖子們浸泡在福利制度裡混吃等死日久,已經消解了大部分的武德,他們已經從整體上喪失了建國時期那種萬丈雄心和無畏勇氣,拋棄了「入世、敬業、勤勉、節約、樂於致富、樂於投資」的生活倫理,這個時候,你還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

就光靠手裡那桿槍?幹得贏武裝到牙齒的沼澤生物嗎?


他們應該多讀讀哈耶克,不要再迷信形式上的民主制度,而要記住實際支配這個世界的底層政治邏輯:

 

那就是,當一個群體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等著別人給你發福利的時候,你已經喪失了討價還價的實力,悲慘的命運就此註定。

美國獨立的真正原因,大多數人都搞錯了
若川普敗選,我們會損失什麼?
帝王的偉業,你激動個啥?
其實,魯迅是絕望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焦點

  • 「勤王」驚變「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這場騷亂不僅令美國國內錯愕不已,四位前總統、政客名流紛紛站出來發聲,同時也震驚了美國的西方盟友,鮑裡斯、特魯多等人紛紛發聲關切。這場撕裂美國民主的「鬧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川普在這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美國民主怎麼了?華盛頓「陷落」(川普1月6日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永遠不會退讓。」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1992年,當弗蘭西斯·福山的成名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一經出版即引起轟動時,這位年輕的日裔美籍學者不會想到,自己奉為圭臬的西方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在此後短短的20餘年中已多次被證實並非人類社會的「終極體制」。
  • 《辛普森:美國製造》OJ的無罪VS民主的陪審
    只是成功後怎麼平衡自己的慾念,怎麼平衡自己與周圍的世界,這是一個難題,我也不知道。但我認同OJ的一句話,「I am not black or white,I am O.J」,或許有人要說OJ沒良心或我陳某人沒良心了,因為啥呢?因為黑人同胞正遭受著白人政府的毒害。但我想說每個人有選擇自己怎麼生活的權利,你可以不認同,但請不要用道德去指責或綁架別人。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鬼打鬼」
    香港是西方勢力在遠東經營的重點地區,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則是搞亂香港的「金手套」。從該組織公開的資金流向來看,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國際事務全國民主研究所和香港人權監察,這三家幾乎分走了大部分亂港經費。在香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決意故技重施。正如茶餐廳第一章《香港「拆家」黎智英》所揭示,黎智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多股西方反華亂港勢力的資金中轉站,負責亂港資金的洗白、分發和監督。在「肥佬黎」金光閃閃的呼喚下,李柱銘、何俊仁、陳方安生、陳日君等相繼拜倒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門下。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選舉|選民|民主選舉|聯邦_網易...
    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如果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等問題是當今美國社會的頑疾,那麼「民主選舉」這一味藥只能是暫時的「鎮痛劑」,治標不治本。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個什麼玩意兒?
    香港是西方勢力在遠東經營的重點地區,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則是搞亂香港的「金手套」。從該組織公開的資金流向來看,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國際事務全國民主研究所和香港人權監察,這三家幾乎分走了大部分亂港經費。李柱銘(左二)、羅冠聰(右一)所率領的代表團2019年5月14日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作專題演講2019年5月,李柱銘為代表的亂港派出訪美國。在民主基金會發表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公然乞求美方幹預香港「修例」,搭臺者正是「國際民主研究所」。搭戲臺、站前臺、當後臺,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禍港亂港的第三大伎倆,它的推手則是旗下的「國際民主研究所」。
  • 吳鵬飛丨美國暴亂說明,一人一票不等於民主
    美國星期三的國會暴亂,震驚了世界,它使全世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選舉政治相對成熟,號稱民主燈塔國家的美國,為什麼也會出現這樣的鬧劇呢?關於川普的命運,我認為,他已經觸犯了美國政治的底線和美國法律的紅線,煽動暴力引發攻擊國會大廈,導致群死群傷,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原諒的罪行。眾叛親離的川普可能面臨兩個結果,一是坐牢,二是流亡國外,不被追究是不可能的。撇下這個無恥的老商人不說,單說美國政客們,這一次確實是顏面掃地。
  • 川粉衝擊美國國會:對美國民主與中國體制的感想
    用我們的話說,叫「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打著紅旗反紅旗」:這些衝進國會的川粉一定認為他們在主張民主,是民主的捍衛者。但其實他們和民主沒有任何關係,相反,是美國民主制度的敵人。聲稱支持民主的人,實際上可能是反對民主的——他們只是一群不擇手段,希望獲得政治權力的人。他們的價值觀是基於族群/種族主義政治的極右翼。他們的意識形態在歷史上的參照物就是法西斯(Nazi Lite)。
  • 《十二怒漢》所反映的美國民主與法制精神
    美國,又稱美利堅合眾國。究其歷史,堪堪建國200餘年,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但是論起現代民主和法制,相較於大多數國家而言,美國可以說是少數幾個先驅之一。在民主和法制建設上,美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所倡導的三權分立、分權與制衡的理念,至今為絕大多數國家所接受和採納。
  • 「白宮陷落」,美國「民主燈塔」的光還能亮嗎?
    雖然目前美國的示威活動已趨於和平,但全球已至少有13個國家的民眾在開展反對種族主義、譴責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暴力事件屢屢發生……「弗洛伊德之死」為何能夠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連鎖反應?或許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反思「民主燈塔」裡到底有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民主。
  • 美國民主基金會的老底,及最新亂港計劃書
    去年年底我國外交部曾宣布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等5家美國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要知道,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另一張皮,NED長期以來就一直充當亂港勢力的幕後金主,千方百計地以搞亂香港為己任。
  • 與清華學生談民主:民主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這位男同學學生:那為什麼美國那麼穩定?是不是因為它是民主國家造成的?宋魯鄭:美國它這個國家。第一,它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我們還要再看。但是我對美國不是很樂觀,為什麼?它是個移民國家,移民國家它之所以對我有向心力有吸引力,(是因為)它能給我提供美國夢。
  • 看人民日報:美式民主神話的終結 解讀:什麼是民主和美式民主
    人民日報: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暴力示威,更有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4名抗議者死亡,1名國會警察重傷後不治身亡。國會依照憲法舉行的確認拜登勝選的程序也被迫中斷。這無疑是美國政治制度的重大挫敗。美國一向自詡為「民主燈塔」,更把自己裝扮成世界民主楷模,編造出了無數美國民主的神話,極力向其他國家推銷和輸出,甚至不惜為此使用武力。
  • 一位新加坡網友的來信:這種「民主」,我絕對不要
    你不是說有心理準備為香港民主犧牲生命嗎?你既然連死都不怕,怎麼還害怕別人認出你?      全世界各種各樣的運動,都是光明正大爭取自認是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哪一個人蒙面呢?哪裡像你這樣蒙面不敢以真面目見人呢?我只能說你一定是個敢做不敢當、十足的自私鬼。      你阻礙地鐵運作、破壞設施在先,港鐵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要求警方進駐,哪裡有錯?
  • 俄官員點評美國會事件:美國不可再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
    據俄塔社7日報導,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評論稱,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自戀,以及選舉計票過程中未弄清楚的細節,才是美國人走上街頭的原因。美國再也不能把其民主路線強加給任何人,因為美國已經失去了這樣做的一切權利。
  • 碎玻璃、破門窗……國會山上的垃圾記錄著美國民主的脆弱
    據外媒9日報導,美國史密斯學會下屬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計劃收集國會騷亂的遺留物,來記錄「美國人製造的變化」以及「美國民主的脆弱」。△當地時間9日,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策展人、歷史學家弗蘭克·布拉奇克(Frank Blazich)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搜集國會騷亂遺留物的消息。
  • 特魯多:美國現任總統煽動了對民主的攻擊
    特魯多:美國現任總統煽動了對民主的攻擊[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國會遭遇暴亂持續在國際社會發酵,美國雅虎新聞網最新報導稱,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將矛頭直接指向川普。他8日公開指責稱,這場暴動是由「現任總統煽動的」「對民主的攻擊」。
  • 俄媒文章:「美國民主」既不偉大也難振興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2月20日發表署名保羅·斯特裡特的題為《沒有偉大的「美國民主」可在川普下臺後得到振興,拜登治下不會有根本性變化》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唐納·川普是一個危險人物。
  • 風雨「飄」搖,階級分裂的美國社會,民主制度是否要背鍋
    為什麼崇尚自由的美國,如今也開始了文化上的禁錮?如今的美國社會,又是否和百年前一樣有著不可調和的種族矛盾呢?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已經成為了政黨之間博弈的籌碼。為了獲得更多選票,政黨之間不惜彼此妖魔化對方,製造矛盾衝突以及損害國家的行為。目前的歐美所施行的民主制度,其實是搖擺不定的。當左翼政黨上臺後往往會推翻之前右翼政黨的政策來企圖討好搖擺不定的選票,而右翼政黨上臺後也會做出相應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