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濟源這個村用TA爐出新生機!

2020-12-28 萬眾矚目

以前逢年過節

山區百姓家家戶戶做爐饃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爐饃卻不容易吃到了

近兩年

這項傳統手工藝

在王屋鎮迎門村煥發了新生機

爐饃在王屋鎮迎門村

有了加工流水線

爐饃製作這項傳統手工藝

在王屋鎮迎門村

有了加工流水線

幾位大嬸正忙著做爐饃坯

走進這裡的爐饃作坊,看到的是有條不紊,一派忙碌的景象。從和面、制坯、爐饃,再到運輸、銷售,各有分工。

興辦這個產業,有兩個好處,首先增加了集體收入,同時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迎門村黨支部書記侯加鵬告訴記者

2019年初,他們多方考察,購置設備,上了爐饃加工項目,當年就實現淨利潤近6萬元

老年人加工 年輕人銷售

攜手共致富

後來,本著把爐饃項目做大做強考慮,村裡以「承包經營」的方式把接力棒交給了年輕人侯利軍。

剛出爐的爐饃香氣撲鼻、外焦裡嫩

侯利軍組建了爐饃產銷團隊

村裡年齡大的、不方便外出幹活的

大叔大嬸們

來到作坊加工爐饃

年輕人發揮自身優勢

到市區找銷路跑市場

銷售渠道

團隊成員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渠道宣傳、售賣爐饃。各個居民區附近的超市、菜店,也是大家常去的地方。經過努力,他們已發展20多戶代理。

商業城100個

東方國際小區50個

濟河苑東區60個

東軹城30個

……

小夥伴們根據訂單的位置和數量,清點、分裝,然後逐一開始配送。

侯利軍正和夥伴們清點爐饃的數量,準備外出配送

讓爐饃成為

百姓致富增收的新希望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迎門村爐饃作坊打算從產品樣式上下功夫,開發不同口味的爐饃,同時積極拓展銷售渠道。

侯加鵬表示,現有的品類還稍顯單一,計劃在原味、甜味、鹹味的基礎上,嘗試開發蜂蜜味、奶香味等口味的爐饃,提高產品品質。

侯利軍說,在濟源的銷路打開以後,他們將重點在電商領域拓展銷售渠道,開發晉城、鄭州等周邊城市市場。

傳統手工藝

煥發生機和活力

爐饃這道讓人

憶苦思甜的美食

成了百姓致富的新希望

「我們想利用爐饃加工,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比如土特產品的開發、加工。通過產業發展,達到村民增收、集體經濟提高的目的。」王屋鎮迎門村黨支部書記侯加鵬對爐饃項目信心滿滿。

來源:濟源網

相關焦點

  • 濟源神拳與拳師「小迷糊」傳奇
    文中說:「可見,這最早披露嶽武穆九要論的兩個文獻的直接來源,就是民國時期清華大學學員濟源鄭濂浦先生,直接從家鄉濟源的原作傑家裡抄來的。至今濟源神拳傳人多以原家所傳為主。因此,民初時期,濟源原作傑先生當時所藏的不知已經多久的這個本子,才是濟源最早的拳譜。因為濟源神拳傳人的理論依據就是嶽武穆九要論等,因此,其傳人所言的嶽飛所傳,依據在此。」
  • 濟源方言普法劇《遊走的騙局》圓滿殺青
    位於太行山下的濟源市克井鎮西許村,一群「白大褂……」伴隨著喇叭聲正在給村民「看病",村民們圍坐在村廣場上,這裡正在拍攝濟源方言普法微電影《遊走的騙局》,劇中部分演員由本村村民擔當,沒有一位專業演員。感謝攝製組能夠在我們村選景拍攝微電影,通過參與拍電影的方式可以極大的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西許村黨支部書記牛志紅表示,「徵得劇組同意後,在我們村選拔了演員,群演全部由本村地道的農民擔當,絕對本土化。」「村民們沒見過拍電影現場,他們都非常好奇,通過此次拍攝,大家更喜歡拍電影了。」西許村婦女主任牛秀蘭高興地說。
  •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古老僑村煥發新生機
    百年老街 古厝洋房  古老僑村煥發新生機  遊笑春 陳志勇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以鄭成功故裡、岑兜高甲戲發源地而聞名。這座在歷史中沉睡多年的華僑村,等待新的生機。  歷史:番客返鄉建古厝  奎霞村原名「東京堡」,俗稱「庵下」,是個背山面海的小漁村,與金門島隔水相望。這裡也是著名僑村,常住人口3000多人,海外華僑卻有1.5萬人,村民90%以上是僑眷。  歷史上,當地人多以海為生。明末清初,奎霞先人為了生計被迫漂洋過海。
  • 濟源方言普法劇《天淚》在山坪村拍攝
    2019年8月中旬成立,成員由濟源本地幾名自認為還「年輕」的大叔組成。濟源方言普法劇攝製組拍攝的素材都來自於真實生活,以發生在百姓身邊的故事為基礎進行改編,平民百姓只要你願意演,都可以當演員。邪教作為世界共同的敵人,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通過攝製組在我們村的拍攝,能夠讓村民提高對邪教的認識,增強村民抵禦、防範邪教的能力,揭露邪教的醜惡嘴臉,弘揚社會正能量......」。
  • 濟源方言普法劇《婚罪》在玉皇廟村圓滿殺青
    「濟源方言普法劇,它考驗著編導構思的水平以及攝製組拍攝取景的技巧,追求的是真實、自然地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承留鎮玉皇廟村婦女主任原菊平感慨地說。「攝製組能選中我們村作為拍攝場地,玉皇廟村村支三委非常高興,通過讓村民參與拍攝普法微電影,既圓了村民們當演員的夢,也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 濟源方言普法劇《家孽》在承留鎮上觀村開機
    濟源方言微電影「我們村在拍電影,這是要火的節奏啊!」濟源市承留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上觀村農家院裡擠滿了村民,這裡正在拍攝微電影《家孽》,村民們邊看便興奮地議論著。為了保證拍攝場景秩序和群眾演員的要求,上觀村村支書牛長軍、村委會主任牛小國、村婦女主任李新玲一聽說要在該村拍電影,一個勁兒地叫好,並表示要動員全村人前來支持。
  • 844變621——天門鄉村「合」出新生機
    在村民住房不變、土地不變的前提下,原則上,總人數在1500人以下的行政村,村「兩委」班子、集體資源資產合併。當年,844個行政村整合為621個,減少223個。兩年來,資源整合效果初顯,鄉村正煥發出新生機。路網、溝渠通了8月12日,走進天門市嶽口鎮譚臺村,建成投用不久的村委會大樓整潔大氣,樓前廣場上有綠樹、有魚池。
  • 濟源文史愛好者提出大膽推論
    濟源也有一個白蛇故事的傳說,傳說中有法海、許仙、白蛇、青蛇、西湖等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節,與《白蛇傳》故事高度吻合,人們稱之為濟源版的《白蛇傳》。4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針對在濟源流傳已久的白蛇故事,濟源歷史文化愛好者張耀先在編撰《濟水街道志》和《梨林鎮志》的過程中,經過研究,有了新的發現。
  • 濟源小學體育老師畫出新穎有趣「網紅」教案
    11月20日上午,濟源晨報記者來到軹城鎮中王中心小學,見到了「網紅教案」的作者馮東紅。他今年43歲,在軹城鎮中王中心小學做體育老師已經近20年。他表示,前幾天在學校的教案常規展示中,同事們看到了,就拍照發網上了,誰知引起這麼多人關注。  「其實在教案上畫畫很常見,簡筆畫是老師們的基本功。」馮東紅介紹,他並沒有學過美術,只在2003年的時候學過一段時間的簡筆畫。
  • ...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成功舉辦百萬張王屋山會員卡引爆市場
    央廣網濟源12月25日消息(記者 汪寧)12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 濟源收廢品,濟源紙殼俠收廢品電話號碼
    目前,網絡廢品回收已取代傳統廢品回收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這種大環境的推動下,廢品回收行業領域也日趨專業化,而【濟源紙殼俠】憑藉模式的創新和獨特的發展優勢,在廢品回收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濟源紙殼俠】是一家專門針對廢品回收企業,回收產品包括廢紙、塑料、金屬、舊家電、舊衣服等,不僅回收的產品種類多,而且回收的效率高,可以真正給居民帶來方便,方便大眾的生活。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濟源旅遊發展歷程
    由市委副書記尹明堂任組長的新一屆全市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緊緊抓住旅遊「創優」這個牛鼻子,迅速掀起濟源旅遊大建設、大發展的新高潮。 1999年5月,投資1200萬元、被譽為「華夏第一梯」的五龍口觀光電梯工程正式開工。在險峻的山崖下開挖大型工作平臺,用錨杆固定山體,配套工程還有金雞頂3000米步遊道、雄偉的桃都山石臺階、石牌坊等。
  • 濟源無名作者寫詩獻禮連日陰雨天 方言風格很有趣
    濟源無名作者寫詩獻禮連日陰雨天 方言風格逗樂濟源網友,秒成「網紅」  配音、翻譯、創作PK玩壞這場秋雨  □濟源晨報記者 張佩 文   晴天在哪裡呀,晴天在哪裡?全詩有13句,每句都很簡短,拋開字詞的對錯問題,順著字音念下來,別有一番濟源風情,笑意十足。  根據微友提供的線索,濟源晨報記者聯繫上了大峪偏看村的李根,遺憾的是,他並不是作者,至於誰是創作者,他也不知道。他只是從微信群看到這首詩後,覺得挺有意思,就轉發到了其他群裡,沒想到,這首詩一時間竟成了「網紅」。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在濟源示範區大峪鎮曾莊村,這輛老福特成了全村人的「寵兒」。村支書薛龍生乘車到鎮裡開會,村民李體恩搭車為妻子買藥。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
  • 「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建偉、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副市長衛祥玉參加發布會並致辭,濟源示範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盧新江發布「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主題系列活動
  • 「文化興村」讓洪崗村煥發新生機
    多年來,阜南縣於集鄉洪崗村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將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作為重要抓手,營造健康文明的鄉村和諧新風尚,讓農民煥發出全新的精神面貌。自2018年起,在村「兩委」和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推動下,依託中心村建設項目的實施,興建農民文化廣場、四塘自然村農民公園,改建擴建村室和村室廣場,完善為民服務中心、殘疾人工作站、農家書屋等服務功能,在村室廣場和四塘農民公園安裝了健身器材和桌球臺,還從縣文化館請來舞蹈老師教跳廣場舞,極大地改變了洪崗村的面貌,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煉丹爐裡燻出來的?火眼金睛到底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孫悟空有一雙號稱能識別真假、看穿妖怪面目的火眼金睛,那麼,在事實上,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嗎?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燻出來的!按原著中所說,孫悟空剛好躲在了八卦爐中「巽」的方位上,而巽屬風,又風則無火,估計巽就是八卦爐的通氣口了。孫悟空在巽方位上被八卦爐的煙燻了足足四十九天!才燻出了火眼金睛。在原著裡這樣寫道:「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炒紅了,弄做個老害病眼,故換做火眼金睛」。
  • 風車、汽車小鎮、古村落……洛陽人:半小時到濟源,這些景點免費看
    該公路將成為濟源與洛陽的新通道,使洛陽到濟源的行程可壓縮到半小時內,洛陽人到濟源旅遊更方便了。濟洛西高速公路項目起自濟源市大峪鎮廟前村東,那麼,大峪鎮有哪些文旅資源呢?日前,自駕前往打探。官帽山上看風車●地點:濟源市大峪鎮寺郎腰村●費用:免費●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風車是荷蘭的標誌,每年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去觀賞,可您知道嗎,就在距離洛陽市區60公裡左右的濟源大峪鎮官帽山上,也有一個風車的世界
  • 「濟源十大當代愚公」盧一明:爐火熊熊映丹心
    大家同心協力,苦心經營,用汗水續寫了新一代「愚公移山」故事。在盧一明的領導下,萬洋從作坊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4000餘名職工的現代化企業;從37.5萬元的家當,發展到今天年產值138億元;從鄉鎮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成為「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16年,盧一明被評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今年又被評為「濟源當代愚公」。
  • 東郊記憶即將亮相的這個新「村」,將成為成都「百老匯」?
    繁星戲劇村 位於紅光電子廠廠房裡的劇場,其實只是這個戲劇村的其中一部分2017年,成都繁星戲劇村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成華區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彼時,關於這個「村」的設想,是做成一個集劇場、戲劇創作、駐場演出、文創設計及消費、音樂空間等等於一體的劇場聚落。乍一聽,很像是演出不打烊的百老匯。 果不其然,三年的打造後,這個「村」真的成為了劇場與文創場景的集群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