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喜慶熱鬧的鑼鼓聲,演出又開始了——看,劃旱船、扭秧歌、跑毛驢、戲河蚌,演員們詼諧的表情、精彩的表演,為村莊增添了喜慶的氛圍,贏得群眾陣陣掌聲。這是阜南縣於集鄉洪崗村常見的一個場景。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明鄉風。
多年來,阜南縣於集鄉洪崗村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將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作為重要抓手,營造健康文明的鄉村和諧新風尚,讓農民煥發出全新的精神面貌。
自2018年起,在村「兩委」和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推動下,依託中心村建設項目的實施,興建農民文化廣場、四塘自然村農民公園,改建擴建村室和村室廣場,完善為民服務中心、殘疾人工作站、農家書屋等服務功能,在村室廣場和四塘農民公園安裝了健身器材和桌球臺,還從縣文化館請來舞蹈老師教跳廣場舞,極大地改變了洪崗村的面貌,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村民張素平、谷成、丁振平等人的帶動下,以洪三、洪四自然村群眾為主體成立金皖農民藝術隊,老年人、留守婦女和退休村幹部等爭相參加。
目前,藝術隊已有50多名群眾演員。他們自編自導自演鄉土傳統文藝節目,除在本村表演外,每逢重要節日還到鄰村友情出演。
這些極具當地民俗味的文藝演出,很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群眾把他們表演的節目通過微信、抖音傳播出去,洪崗村的金皖農民藝術隊成了遠近聞名的最地道、最搶眼的明星。
幫扶單位阜南縣直機關工委積極組織縣農村農業局、縣科協、縣文旅體局、縣文聯等單位,到洪崗村開展「送文藝、送科技、送書畫」黨建引領、文化扶貧系列活動。為貧困群眾演出文藝節目、送農技書籍和明白紙,還為100多戶貧困群眾每人送上一幅書寫著「勤勞造富足、懶惰致貧窮」、「一勤天下無難事」等裝裱精美、弘揚正能量的書畫作品,以深厚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塑造人。
村「兩委」對清潔文明戶、孝老敬親典型大力表彰。近年來,表彰清潔文明戶145戶次,好媳婦好婆婆20名、愛崗敬業7人、最美脫貧戶8戶,最美保潔員10人、孝老敬親9人,誠實守信1人。成立黨員和貧困戶組成的「清潔家園、共創文明」志願者服務隊,開發46個公益崗位。
「過去農閒時東溜西逛的多,家長裡短的多,打牌賭博的多,現在不同了,群眾爭著搶著扭秧歌、跑旱船、戲河蚌、跳廣場舞,想方設法發家致富。目前,全村有養豬、養牛、養羊、養龍蝦等養殖戶20多家,年收入300多萬元,發展大棚蔬菜的12戶,年收入達50多萬元。」阜南縣直機關工委副書記、洪崗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馬峰介紹說。
談起洪崗村今後發展,馬峰說:「村『兩委』將珍惜『全省美麗鄉村』這個榮譽,以黨建引領,加大文化投入,打造好『水潤洪崗、溼地風光、金皖農民藝術隊、古墓文化』四張名片。創新形式、突出特色,精心組織好最美家庭、優秀黨員村組幹部、好婆婆、好媳婦表彰活動,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新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