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陳皮之鄉:告別小作坊式生產 「老」產業煥發新生機

2020-12-24 中國僑網

探訪中國陳皮之鄉:告別小作坊式生產 「老」產業煥發新生機

  中新社廣東江門12月5日電 題:探訪中國陳皮之鄉:告別小作坊式生產 「老」產業煥發新生機

  作者 孫秋霞

  被譽為廣東「三寶」之首的新會陳皮,素來「皮比肉貴」,早在宋代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日前,記者探訪廣東江門新會陳皮村,看見工人採用熟練的刀法三瓣開皮,標準化倉儲中心儲藏著近千噸陳皮,商鋪貨架上的陳皮產品琳琅滿目,前來陳皮文化體驗館參觀的遊客摩肩接踵。

  這在8年前,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當時,新會陳皮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種植面積僅有2萬多畝,陳皮行業產值不足3億元(人民幣,下同),且大部分果農採用古老的方法製作陳皮,即將茶枝柑的果皮曬乾後放在麻袋、紙箱以及塑膠袋中儲藏。

  2013年,有多年國際貿易經驗的吳國榮斥5億元投資家鄉的陳皮產業,創立了江門市新會陳皮村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陳皮村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不過,新會果農習慣稱他為「陳皮村村長」。

  吳國榮深知,一個產業要有未來,必須做好標準化,且要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然而,「標準化」對於果農來說不僅陌生,而且部分做法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一時難以接受。

  「按照國際標準化的理念,每一批果子都應洗乾淨且驗收合格才能去製作陳皮,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達不到食品安全要求,我們這個產業就發展不起來。可是村裡的人認為,洗乾淨之後陳皮就沒那麼好了。」吳國榮說。

  不僅僅是食品安全,吳國榮對於將果皮置於曬場內自然晾曬乾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以前大家將果皮放在地上曬,過於依賴天氣的好壞,「要是下雨了,陳皮就曬不幹了,而且一旦產業化之後,晾曬的地方也有限。」

  在儲藏陳皮的器具上,吳國榮認為過去使用的麻袋、棉布袋、紙箱以及塑膠袋會影響陳皮的味道。他說:「陳皮是吸味的,麻袋的味道進到陳皮裡,很多外地人不能接受。最好的方式是放在鐵箱裡,留一點小孔透氣。」

  從生產到儲藏,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與傳統的陳皮製作方法截然不同。為了讓果農接受標準化的做法,吳國榮選擇用科學數據來證明。比如,他將低溫熱風風乾後的陳皮和使用傳統晾曬方式製作的陳皮進行比較,看看裡面的微量元素有沒有受到損害。

  「現在果農反而跟著我們學,都買了一臺小的清洗機,把果子洗乾淨之後再開皮。」吳國榮說。

  除了標準化之外,在吳國榮看來,陳皮產業還需要文化旅遊來推動。他介紹說,陳皮文化深深扎在僑鄉大地,但是外地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通過打造陳皮村文化體驗館,每年吸引上百萬人前來參觀,進一步帶動陳皮產品的銷售。

  如今,新會陳皮村已告別昔日的小作坊式生產,在源頭種植、加工倉儲、旅遊交易三大領域開拓出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並構建了三產融合平臺。據吳國榮介紹,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會茶枝柑種植面積已超過10萬畝,陳皮初級產品產量超1250噸,深加工產品近百種,行業產值達85億元,帶動全區農民直接收益超12億元。

  「這幾年我們花了很多精力推動陳皮產業的發展,如果沒有創新,這件事是絕對辦不到的,我也是一邊做一邊學,希望將一個擺地攤賣的農產品升級為中國品牌甚至世界品牌。」吳國榮說。(完)

相關焦點

  • 濟源這個村用TA爐出新生機!
    以前逢年過節山區百姓家家戶戶做爐饃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爐饃卻不容易吃到了近兩年這項傳統手工藝在王屋鎮迎門村煥發了新生機商業城100個東方國際小區50個濟河苑東區60個東軹城30個……小夥伴們根據訂單的位置和數量,清點、分裝,然後逐一開始配送。
  • 河南小作坊告別髒亂差,全面走向規範化!
    河南小作坊告別髒亂差,全面走向規範化!教學片通過圖形、視頻、圖片、動畫、文字等方式全方面指導小作坊主開展規範化建設生產,全方位提高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省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吳祖興,鄭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二級高級主辦李軍安,新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齊智慧出席活動。
  •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走進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連片的馬鈴薯鬱鬱蔥蔥鋪滿田地,奏響了增收致富的「豐收曲」。  寧夏固原西吉縣曾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 記者探訪巴彥淖爾小作坊:你愛吃的面精,有問題嗎?
    ——探訪小作坊系列報導⑤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人們對「舌尖上的安全」越來越關注。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從業企業、從業者的自律更是關鍵所在。近日,巴彥淖爾日報社記者陸續走進豆腐坊、豆芽店、面精店、饅頭店、手工麵坊、炒貨店等各類小作坊,探訪他們的生產加工環境以及製作過程。面精不僅製作方便快捷,而且吃起來清香可口,是巴彥淖爾獨特的大眾小吃,很多外地人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面精。那麼,面精生產過程中安全是如何保障的?能放心吃嗎?10月30日晚和11月3日上午,記者探訪了臨河兩家面精生產工廠和面精店。
  • 【掃黑除惡】盆景之鄉清走「村霸」,瑞嶺村煥發生機
    【掃黑除惡】盆景之鄉清走「村霸」,瑞嶺村煥發生機 2020-12-1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進中國泡菜城+食品產業鏈基地 媒體探訪東坡泡菜千億產業之謎
    四川新聞網消息 (呂偉利 文/圖)11月16日是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和世界川菜大會專業採購商及媒體開放日。當天下午,本屆泡菜博覽會與世界川菜大會組委會邀請採購商與多家媒體走進中國泡菜城+食品產業鏈基地,探訪東坡泡菜千億產業之謎,近距離觀察四川食品加工產業在眉山發展的狀況,增進對「味在東坡」食品產業鏈現代化及產品加工的實感。
  • 泰安市泰山區域:山青水綠 煥發新生機
    原標題:【牢記囑託落實「四個紮實」】泰山區域:山青水綠煥發新生機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泰山區域是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第二批試點。經過兩年的修復治理,工程即將收官,山青、水綠、林鬱、田沃、湖美的泰山大生態帶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 小童裝成就大產業 浙江織裡童裝「產業變革」紀實
    童模走秀 張棟 攝中新網湖州10月22日電(記者 施紫楠)北依太湖,南靠長湖申航道,在長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坐落著「中國童裝之都」——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從一條佔地面積僅0.8平方公裡的「扁擔街」起步,發展到中國最大的童裝基地。
  • 無錫梅村:擦亮「中國二胡之鄉」金字招牌
    6月8日,「中國二胡之鄉」無錫梅村二胡文化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開幕。在T2航站樓的國際候機廳,蜚聲中外的二胡名曲、技藝精湛的演奏大師和獨具匠心的二胡製作,構成了一座富有江南風韻的「文化小棧」,吸引許多外國旅客駐足欣賞。   浦東國際機場年出入境旅客超過3000萬人次。梅村二胡亮相這一國際交流的窗口,既是魅力使然,也是實力所致。
  • 《絕代雙驕》:忠於原著是武俠劇煥發新生機的根本
    當年,武俠劇是中國電視觀眾的最主要選擇,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窩蜂各種粗製濫造的所謂武俠劇充斥著電視劇市場,隨著觀眾的觀好劇訴求不斷,那些質量差,不以觀眾為中心的武俠劇的逐漸被觀眾淘汰,這也是近年來螢屏上武俠劇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
  • 宕昌韓院鄉:香菇種植林下雞 特色產業 「新引擎」
    近年來,韓院鄉咬住「香菇種植林下雞,特色產業促脫貧」的思路不鬆勁,積極推廣「宕昌模式」,不斷培育壯大中藥材、土雞、林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並積極倡導貧困群眾發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買賣、小作坊「五小」產業。  落實獎補資金,發展特色產業。
  • 讓古技藝煥發新生機——武邑縣全力打造華北古典家具生產基地走筆
    武邑縣是「京做」家具產地和發源地之一,素有「雕刻之鄉」美譽。武邑縣硬木雕刻技藝起源於西漢,完善繁榮於明清。《武邑縣誌》記載:清雍正十年,年希堯來武邑縣巡查,招募木工、雕刻藝人,帶走老榆木料、圖紙。武邑籍雕刻藝人成為專為皇室貴族製作家具的御用工匠。宮廷造辦處80%的工匠來自武邑及其周邊地區。
  •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古老僑村煥發新生機
    百年老街 古厝洋房  古老僑村煥發新生機  遊笑春 陳志勇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以鄭成功故裡、岑兜高甲戲發源地而聞名。  據介紹,保存較好的清末建築有林氏宗祠、林文質故居、世庵大厝、四祧大厝、遠勝大厝等,均為磚石木構築,單進兩落三開間或單進兩落五開間,抬梁式或穿鬥式木構架,硬山頂,燕尾脊。  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有應源樓、紹東樓、泉勝樓、蔚萱樓、春暉樓等,均為磚石構築,大多二層或三層,紅磚或水泥或磚混結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頂。
  • 貴州玉屏:「簫笛之鄉」的喜與憂
    位於貴州和湖南交界的玉屏侗族自治縣,2012年被命名為「中國簫笛之鄉」。縣文廣局副局長王瓊介紹,根據史料記載,玉屏簫笛始制於明代,目前全縣有二三十家企業和作坊生產簫笛。今年50歲的吳繼紅不僅是廠長,還是貴州省非遺傳承人。從竹子到簫笛,取材、制坯、雕刻、成品等每一道工序,對吳繼紅而言早已爛熟於胸。他向記者講述,簫笛上可以雕龍畫鳳、描繪山水,也可以把詩詞歌賦刻於其上。
  • 山東省莒縣庫山鄉:藥材之鄉煥發新光
    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優質中藥材集散地,庫山黃芩產量佔全省的51%,丹參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68%,這個偏遠小鎮,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藥材之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藥材種植和黨的幫扶政策,「中藥材之鄉」的脫貧攻堅之路,也走出了一番別樣的風景,庫山鄉雙泉村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作為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雙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67戶324人。
  • 捷克「摩拉維亞葡萄酒之鄉」對中國遺產廊道規劃的啟示
    盛方諮詢總裁李玲女士在【盛方商學院&中國IP商學院】文旅產業學習周分享了近年來做全域旅遊規劃的心得體會,她認為全域旅遊一定要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從傳統景區走向與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城鄉一體化、山水林田湖以及基礎設施相結合的道路。
  • 探訪通高速一年後的「情歌之鄉」
    (新春見聞)探訪通高速一年後的「情歌之鄉」: 四川甘孜藏區跑出發展「加速度」中新社甘孜1月25日電 題:探訪通高速一年後的「情歌之鄉」:四川甘孜藏區跑出發展「加速度」作者 王鵬「如果不是通了雅康高速,我們農場哪可能發展這麼快哦!」
  • 探訪新疆伊犁的浪漫薰衣草產業:東方的普羅旺斯
    原標題:(CRI感知新疆)「東方的普羅旺斯」——探訪新疆伊犁的浪漫薰衣草產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雪):中國新疆的伊犁河谷與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一起被公認是目前世界薰衣草三大種植基地。目前中國國內市場90%的薰衣草精油產自新疆伊犁。近幾年,伊犁薰衣草憑藉其高品質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諸多採購商的青睞。
  • 「5·20」探訪中國玫瑰之鄉 「平陰玫瑰」角逐城市新名片
    每年5月,是「中國玫瑰之鄉」濟南平陰縣的最美時節,各地遊客欣賞前來欣賞玫瑰花姿,了解玫瑰文化。 每年5月,是「中國玫瑰之鄉」濟南平陰縣的最美時節,各地遊客欣賞前來欣賞玫瑰花姿,了解玫瑰文化。 「尋找濟南新名片」活動的首站「踩點」設在具有「中國玫瑰之鄉」美譽的濟南市平陰縣。中新網記者在平陰縣看到,道路兩旁、田間地頭,到處可見粉嫩的玫瑰花,微風中輕擺搖曳。步入當地玫瑰花加工園區,濃重的玫瑰花香撲面而來。在生產車間內,藥用、食品、化妝品、保健品、工藝品等以玫瑰為原料的生產線「各司其職」,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搬運玫瑰、打包產品、裝貨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