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文明 誰都不能當旁觀者

2020-12-22 瀟湘晨報

原標題:提升城市文明 誰都不能當旁觀者

12月3日貴報評論《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細節提升城市文明》,從候車乘車細微之處體現出來的文明舉止,闡述了靠人人自覺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格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城市文明來自每個細節,來自每個人的付出和奉獻。不可否認,一些人因不拘小節,不但讓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了折扣,還給他人添了堵。

筆者住的小區每個單元門口都有兩個一米多高的垃圾桶,出了電梯門溜達幾步就能看見,隨手扔垃圾入桶非常方便,卻總有個別人將垃圾袋扔在綠地或者便道上,更有甚者將垃圾袋扔在電梯門口或電梯內,將電梯轎廂糟蹋得滿地狼藉難以立足。還有人擔心自己在家裡吸菸導致家人遭二手菸侵襲,菸癮一發作就跑到樓道吸菸,結果弄得二手菸在數個樓層蔓延,直接飄進其他住戶的室內,讓人免費接受二手菸的薰陶。

上述損人利己的不文明行為,暴露了一些人公德意識欠缺的現實。若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就應該從每一個細節入手,持之以恆打好人民戰爭,堅決遏制不文明行為。

正因為城市文明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大家都應該自覺發揚主人翁精神,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不能給城市文明建設拖後腿。(唐海真)

(責編:黃竹巖、張鑫)

【來源:北京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些不文明行為 「上鏡」了,誰幹的?
    這些不文明行為 「上鏡」了,誰幹的?這些不文明行為 「上鏡」了,誰幹的?開發區社會各界齊動員,人人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工作,極大地改善了生活環境,提升了文明素質。但在我們身邊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諧現象,部分「老油條」給文明城市「抹了黑」。
  • 穩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以赴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市城市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安排部署,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當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載體和有利契機,緊緊圍繞創城測評指標,結合城市管理工作特點,組織帶領全市城管戰線廣大幹部職工,在持續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社會熱點,強化精細管理,強力推進各項創城任務
  • 包頭市住建局 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
    絹花增色添彩自包頭市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市住建局集中力量、全面推進,結合職能實際,抓實抓緊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實地測評反饋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全局上下迅速動員,做到「迅速、主動、紮實、有效」,全力推動住建系統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提升。
  • 【文明創建】崑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識
    1.什麼是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全國文明城市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是城市形象、品位和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
  • 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細節提升城市文明
    戴著耳機安靜候車的,自主背包向前的,站在候車區排隊的,哪些乘客文明乘車了,都可以得到一份禮物。  先下後上,安靜乘車,排隊等候,背包向前,在地鐵這樣一個開放、流動的公共空間裡,關乎文明的細節有很多。「背包向前」不僅有助於防範財物被盜的風險,也有助於方便他人——在客流尖峰時間段地鐵車廂裡乘客摩肩接踵,將雙肩包置於胸前或者提在手上,既有助於節省空間,也能夠避免擠碰到其他乘客。
  • 接續創文 巾幗行動 | 文明城市鞏固提升永遠在路上
    接續創文 巾幗行動 | 文明城市鞏固提升永遠在路上 2020-12-21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建文明城市】2020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知識
    全國文明城市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和諧程度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二、「全國文明城市」由誰命名?
  • 旁觀者「美談」大會,覺醒一座城市的美學復興
    美學也將成為供給側、需求側新時代 最重要的引擎和抓手 12月22日,由《WATCH旁觀者》雜誌、旁觀者美學院全新打造的TED式系列演講「美談」圓滿舉行,十位生活家/美食家/建築師/景觀師/色彩專家/燈光大咖/設計腕以美為號,成就一場有溫度有思想的美學盛筵。
  • 你溫馨的提醒是城市文明的彰顯
    大姐的溫馨提示和暖心舉動,給小夥子上了一堂難忘的教育課,也彰顯著我們城市的文明。 遇到不文明行為怎麼辦,對每一個公民而言,這是一道必答題。在文明的路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很多時候,能不能、會不會對不文明行為說「不」,考驗個人的文明素養,反映社會的文明水平。 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城市之文明,文明在人;人之文明,文明在心、文明在行。
  • 福建石獅:精耕細作讓文明成為城市底色
    近30年的努力為石獅積累了深厚的文明底蘊和濃厚的文化氛圍。蔡萌芽認為,文明不僅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榮譽,更應成為一座城市的底色。秉承著「常態長效、精耕細作」的思路,石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建之路。文明創建,環境先行,不論是城市環境還是文化環境,都是文明之城的基礎。「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城市建設與管理是重要的一環。」
  • 寶雞高新:重拳整治交通秩序 提升城市文明新形象
    寶雞高新:重拳整治交通秩序 提升城市文明新形象 2021-01-11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郭鐵錚指出:全力打贏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
    郭鐵錚在集貿市場建設提升行動調度會上指出提高政治站位 堅持問題導向 全力打贏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7月10日,集貿市場建設提升行動調度會召開,河北省衡水市副市長郭鐵錚出席並講話會上通報了集貿市場建設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整治提升工作安排。郭鐵錚指出,集貿市場建設提升行動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項重要內容,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係城市文明形象,體現城市建設和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建設提升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上來,讓市場更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讓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 「全國文明城市」是牌子,也是鏡子
    「全國文明城市」綜合反映了城市的整體文明水平,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捷報傳來,全市上下為之振奮鼓舞,廣大市民自豪地奔走相告,喜訊刷爆了朋友圈,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全國文明城市」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創造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先鋒!
    構造文明花果園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品牌核心,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榮譽,是金字招牌。這幾天,記者走訪了肖春紅領銜下的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商圈,發現在全面提升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商圈能源水平的過程中,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地區各方共同參與,抓住宏立城集團花果園超大型社區的特點和資源,不斷推進精細化治理,提供優質城市服務,弘揚文明新潮流,使文明新潮流成為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商圈的「美麗景觀」。    最近,宏立城集團花果園街道上的人行道和社區變得五顏六色。
  • 商洛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
    商洛資訊網訊:12月24日上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在西安舉行,我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城市」稱號。省級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自2018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商洛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目標,精心組織、系統謀劃,高位推進、合力攻堅,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廣泛開展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 「全民文明素質提升年」活動宣傳口號
    「全民文明素質提升年」活動宣傳口號 1、爭做文明人,共創文明城,深入開展「全民文明素質提升年」活動 2、大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 「文明安寧」文明路上,安寧永不止步——寫在安寧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從2017年11月14日到2018年11月14日,安寧摘下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剛剛好一周年。這一年,在文明路上,安寧從未停下前行的腳步。因為喜悅之餘,我們更明白「桂冠」榮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生活在這座文明之城的人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腳步不能停歇。
  • 【全國文明城市覆審】別讓菸頭成為文明城市的「瘡疤」
    亂扔菸頭,看似事小,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形象和文明城市的評選結果:路邊隨手丟落的菸頭、公共場所部分市民「吞雲吐霧」,都是文明城市的「瘡疤」。
  • 擦亮城市文明「流動窗口」
    如東新媒體訊 (記者 周雨霽) 眼下,我縣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做好公交車、計程車等窗口行業的整治工作,日前,縣交通運輸部門檢查人員在縣汽車站、渭河路公交停車場、大草港橋公交臨時停車場,對我縣149輛公交車和巡遊計程車開展專項夜間查處行動,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教育,整治和規範城區公共運輸秩序,營造文明的服務氛圍和良好的乘車環境。公共運輸文明是折射城市禮讓文明的窗口。
  • 江西玉山:幸福做底色 文明一座城
    為了群眾:件件都是惠民實事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了誰、成果由誰享受?只有一個答案:為了群眾。對垃圾壓縮中心進行擴建,完成5個垃圾中轉站建設,添置了大型垃圾保潔車16輛、流動保潔車80輛,縣城保潔水平全面提升。  經過幾年來的持續創建,玉山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各方面越來越好,群眾見證著文明創建一天天給城市帶來的點滴變化,從旁觀者變成了支持者、參與者,掀起了全民創建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