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美談」大會,覺醒一座城市的美學復興

2021-01-08 騰訊網

大國的復興,首先應該是文化的復興

中國文化的復興,首先是對生活方式的復興

經歷了數十年的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的斷層

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全面崛起之後

在物質文明上越來越富足的當下

在精神生活的文化覺醒上也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需求

設計必將引領城市發展

美學也將成為供給側、需求側新時代

最重要的引擎和抓手

12月22日,由《WATCH旁觀者》雜誌、旁觀者美學院全新打造的TED式系列演講「美談」圓滿舉行,十位生活家/美食家/建築師/景觀師/色彩專家/燈光大咖/設計腕以美為號,成就一場有溫度有思想的美學盛筵。

10年來,《WATCH旁觀者》一直以獨立設計評論者視角,談建築、談室內、談景觀,也淺談藝術,如今試著來「談美」,既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亦是對美的敬畏,更是希望通過本次演講大會,打破行業、專業的邊界,掀起一座城市美學復興的面紗,以此開啟 "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學" 之旅。

旁觀者「美談」

由全球唯一獲得LEED金獎的高端塗料

美國鄧恩塗料特約呈現

徐千裡:

新一輪城市更新

要回歸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徐千裡|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瓦獎提名委員會主席/中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土木建築學會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築改造分會會長

「當失落了街頭巷尾的溫情和日常生活中的城市活力,人們逐漸意識到新一輪城市更新與城市生活日常關聯的重要性。」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瓦獎提名委員會主席徐千裡認為,城市風貌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包括城市建築、公共空間、景觀環境、生活日常等要素的多維度、多系統組成的整體。重慶的高速工業化和城市化歷程,改變著城市的空間形態和傳統風貌,也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式和理念,現在,我們恍然意識到失落了什麼。

對於城市和建築設計,徐千裡董事長主張這並非單純的空間問題,而更是一種生活理念——公眾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需求是支撐城市空間邏輯和風貌生成邏輯的根本基礎。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和要求下,推動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和城市風貌的整體提升,目的是使城市回歸其根本屬性,回應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引導一種能夠傳遞文化價值觀,演繹多元化生活體驗和生活方式的城市發展取向。由他主持的朝天門到解放碑街區的改造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進行的,通過對標世界級城市核心區步行空間的經驗,將該區域建設為功能齊備、環境優雅、行人友好的現代步行都市社區,打造為重慶面向世界的第一張名片。

徐千裡董事長 | 解放碑到朝天門景觀大道

徐千裡董事長 | 秀山川河蓋源頭遊客中心

徐千裡董事長 | 重慶巴蜀小學改造項目

宋文雯:

色彩是情感、美感、功能三者的統一

宋文雯 | 英國利茲大學色彩學碩士/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AIC國際色彩協會專業期刊編委會委員/美國鄧恩中國色彩導師

「影響你情緒的不是某一種顏色,而是色調。」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美國鄧恩中國色彩導師宋文雯在現場給觀眾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色彩課,試圖將大家引領進色彩這個美麗而複雜的世界。

從色相、色溫、色調等基本概念,到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設計中的實際應用,原來看似簡單的色彩搭配,背後也有著深刻的科學原理。色彩是情感、美感、功能三者的統一,如何將色彩運用得當,在搭配和諧的同時又富有創意,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作為色彩研究領域的專家,宋文雯的這堂「色彩課」深入淺出,案例豐富,獲得了在場觀眾的認可。

謝茂堂:

無主燈設計會成為未來趨勢

謝茂堂 | 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會長/馬汀設計主持設計師

2020年是國內照明行業發展的新階段,新時代經濟的轉變,國人對於照明,不只是要設計創新與產品精工,光環境生態的優化成為各個論壇討論的主軸。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會長、馬汀設計主持設計師謝茂堂認為,照明行業必將向著「光環境健康」「光環境宜居」的新時代光生態的方向前進。

光是一門精準的科學,即使細微的差距也會給予空間中的人不同的感受,謝茂堂相信,「極致的照明設計不在於燈的奢華,而在於對光的準確把握。」在當下市場年輕化和家居設備智能化的影響下,未來無主燈設計會成為趨勢,取而代之的是滿足不同人群更加個性化需求的照明設計。

謝茂堂會長 | 北京澳門中心八爺府會所

謝茂堂會長 | 北京泰禾紅御豪宅

謝茂堂會長 | 海南三亞蜈之洲島珊瑚度假酒店

黃耘:

萬物相聯改變了我們的溫度感

黃 耘|四川美術學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建築藝委會委員/中國名城委城市設計學部委員/重慶市規劃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會會員

「修錯了,就成了網紅。」四川美術學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中國名城委城市設計學部委員黃耘在演講中剖析了「網紅」現象的產生背景——微粒社會下,面對大數據的精準解讀,平均值不再如以前重要,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到少數的極度個性化的例子。這種時代的變化是無法忽視的,萬物相聯,網絡會創造新的生活模式,改變我們的溫度感。

在有「亞洲第一廊橋」之稱的黔江濯水風雨廊橋、黃桷埡老街改造等項目中,他將當代創新元素與傳統美學融合,以一種顛覆性的理念去探索,在萬物互聯的微粒社會,我們應當用怎樣的心態去理解傳統。他相信,對傳統的認識絕不是回到過去,而是以一種生活方式的創新來看待和延續傳統,讓傳統美學在當下,在年輕一代身上重新煥發活力。

黃耘院長 | 黔江濯水古鎮風雨廊橋

黃耘院長 | 黃桷埡老街改造

劉宏毅:

南山書院的成功是一次意外

劉宏毅 | 南山書院創始人、院長/南山琴社社長/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重慶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重慶高校攝影協會主席/重慶市「十佳讀書人」/金瓦獎年度生活家

南山書院之於劉宏毅,既是文人理想的結晶,也是美與愛的凝聚。關於南山書院的誕生,坊間流傳著很多個版本的故事,但劉宏毅說,其中大部分是不真實的。在旁觀者美談現場,他親自講述了最不為人知,卻是最真實的那一版。南山書院的創立、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作為體制內的意外,建立之初,並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和認可,但也正因此獲得了「被邊緣化的自由度」,反而有了更多的生長空間。

一路走來,如今的南山書院已成為重慶著名的文化藝術交流地。劉宏毅笑稱,「雖然書院不賣錢,但若以酒席比喻,南山書院正是讓這一席菜更上檔次、更值錢所不可或缺的那一道菜」。

南山書院

古琴

攝影

羅布泊越野

李卉:

人與自然的故事

不能用格式化的場景去表達

李 卉| 緯圖設計機構創始合伙人、設計總裁/四川美術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註冊城市規劃師/一級風景園林師/重慶設計脊梁/金瓦獎年度生活家/木蘭獎她設計領秀人物

從無影教堂、阿那亞酒店、寧波芝士公園到融創南山山曉,李卉的美學實踐,總是充滿著出人意表的浪漫詩意和瑰麗想像,在融創山曉中,她尋求雅致的文化表達,用《富春山居圖》的方式打開建築的畫卷,將自然之境納入方寸之間;在寧波芝士公園,她讓孩童在玩耍中就能感知牛頓的力學定律,來激發城市的活力;在成都猛追灣的更新改造中,她對歷史尤為敬重,認為歷史的存在本身就非常動人,設計不應該在場景中做格式化的事情,而是要做文化的疊加,用偷窺的方式去探索,才能將故事原汁原味地講述出來。

和「中國三大神盤」阿那亞、麓湖、藍城的合作,也是十分獨特的體驗。她讀懂了阿那亞的基因是一種向內行走的前進感,於是拿掉了過多的裝飾,將空間留給歲月和質感,來營造出度假的最好境界——身心放空;她耐心地等待麓湖的水與森林生長,然後在森林中養「雲」;她在藍城的一座山上建了一座喇叭劇場,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可以看到從新月到滿月的形態。

緯圖設計 | 阿那亞·金雲峰

緯圖設計 | 重慶龍湖長灘原麓

緯圖設計 | 重慶萬科星光森林

緯圖設計 | 融創曹山未來城

緯圖設計 | 融創滇池南灣未來城 · 五漁邨小鎮

緯圖設計 | 無影教堂

緯圖設計 | 寧波萬科芝士公園

緯圖設計 | 融創南山山曉

緯圖設計 | 北海融創海映長灘·孤獨的象

韋力:

生活的儀式感

來自於有層次的選擇

韋 力 | 著名美食家、生活家/金瓦獎評委/順風123餐飲集團董事長/黑珍珠餐廳「山茶」、湖景三號創始人

何為美食?作為著名的美食家、生活家,韋力認為有三個很重要的關鍵詞:搭配,溫度,平衡。生活中有儀式感的進餐,往往來自於擁有漸進式的選擇,真正讀懂食物本身的特性,和食物對話,才能做出有進階有層次的搭配;人們常說「一熱勝三鮮」,美味只有在合適的溫度才能呈現出最好的狀態,催生一個人深刻的味蕾記憶;而不管是搭配還是溫度,選擇美味都要追求一個既好吃又健康的平衡點,才能獲得長期的滿足感,而長期得到滿足的狀態,才能為我們創造幸福。

順風123湖景三號店

順風123菜品

劉向暉:

當代藝術遠遠超越視覺

進入了思維、文化和歷史範疇

劉向暉 | 聯創國際設計集團重慶公司設計總監/深造工作室總建築師

一邊是水果店裡整齊擺放的水果,一邊是柯布西耶的城市規劃圖,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劉向暉用它可愛的聯想做出了詮釋:「我們處於一個頂層的現代時期,空間是以產品化方式生產,人實際上也可以比喻成一個蘋果裝在一個盒子裡面。」

就是用這種有趣的聯想能力,他用櫥窗的思維來設計廣場,讓它與社會產生最大的關聯性;他用一條街串聯起象徵門樓、壩子、茶亭、敞廳、梯坎、騎樓等類型的各個空間,讓客房是掛在街邊的院子;他在設計匹諾曹圖書館的時候,放棄還原書中的章節場景,而是仔細研讀了匹諾曹的故事,發現《木偶奇遇記》能成為世界名篇的原因,並不只是匹諾曹說謊就會變長的鼻子,而是隱喻了成人世界黑暗與光明。「故事中出現了匹諾曹的12種人格,在冒險中會死掉七種負面人格,留下五種正面人格,最終讓他從木頭人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自然人。」他以匹諾曹的十二種人格和代表社會救助機制的「愛」為元素,設計出了一座關於男孩成長的史詩。

劉向暉 | MADE IN CHINA

劉向暉 | 街巷酒店

劉向暉 | 櫥窗美術館

劉向暉 | 匹諾曹兒童圖書館

陳俊:

最高級的美

是自然之美

陳 俊 |元象建築合伙人/主持建築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

「拒絕時髦、流行的設計手法及套路」一直以來都是元象建築追求的設計理念,這一點在慢屋系列體現得尤為明顯,從慢屋·攬清到慢屋極目,雖然僅僅隔了一個洱海,卻在建築材料的選擇和質感上具有很大的不同,體現出建築與環境、建築與當地文脈之間差異,到了《親愛的客棧》裡的慢屋·格努灣,更是摒棄了對建築的過度改造,讓自然充分成為主角,讓場景融入生活。「民宿設計更重要的是場景感的存在。」

「最高級的美,是自然之美。」建築雖然是通過可測的方式把材料、受力、功能等計算得很準確,然後把房子修出來。但建成的那一刻,不可測就出現了。它跟大自然風光產生的一種新的交往方式,才是建築最打動人的地方。

陳俊 | 慢屋·格努灣

陳俊 | 慢屋·極目

陳俊 | 慢屋·攬清

陳俊 | 瀘沽湖松雲酒店

季青濤:

美,即使人愉悅

季青濤|默存設計創始人/金瓦獎最佳地產展示空間得主/重慶市建築室內設計聯合會理事

大家談到美的時候,總是會追溯它的具體定義,季青濤也不例外。他向康德、黑格爾追問美的定義,卻迷失在他們晦澀文字迷霧當中;他藉助網際網路叩問美的終極奧義,最滿意的答案是:美,即使人愉悅。

他把讓他愉悅的美,聚焦在了光上,於是從蘇東坡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感知到了古人眼中光的反射與散射之美;他閱讀路易斯康·的光,閱讀柯布西耶的光,發現光的美是具有神性的,是人與神之間的對話;光被擋住的部分恰恰反映了它的存在,光的運動又造成了影的運動,有影的地方顯得曖昧。「人世間最美的狀態就是曖昧。」從光與影裡,季青濤對美的定義不一樣了:美不僅僅是物體本身,更是物與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季青濤 |融創山曉

季青濤 | 春風十裡

季青濤 | 普洱健康城

美國鄧恩中國色彩總監

首次發布

2021色彩+設計流行趨勢(中文版)

Lillian wu | 美國鄧恩中國色彩總監

2020年10月20日,美國 DunnEdwards 在洛杉磯發布了2021年度 Color+Design Trends 色彩+設計流行趨勢(英文版),而Lillian wu受美國鄧恩塗料色彩總監沙拉·麥克萊恩女士的委託,在旁觀者「美談」大會現場首次發布「2021年度 Color+Design Trends 色彩+設計流行趨勢」(中文版),並公布了「Querencia 鄉愁」「Solibre 索裡部落」「Lagom 古今平衡」「Hanabi 煙花」「Moonwake 迷濛魔法」等五大主題,為設計師提供更加成熟、國際範的色彩搭配。

2021色彩+設計流行趨勢(中文版)

特別鳴謝

特邀主持人:高木設計總監相大志

主辦:旁觀者美學院、美國鄧恩塗料

協辦:重慶建築室內設計聯合會、《WATCH旁觀者》設計評論雜誌、設計脊梁智庫、木蘭會·女設計師聯盟

場地:重演時代藝術中心

攝影:重慶圖裡文化創意策劃有限公司

攝像:重慶市萊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舞臺搭建:徐會軍

品牌:美國鄧恩塗料、中冶·銅鑼臺、燈巢

>>> 更多美談相關內容

- END -

- END -

| ABOUT US

作品投稿聯繫

旁觀者編輯部

商務合作聯繫

旁觀者品牌部

設計美學培訓

旁觀者美學院

相關焦點

  • 東莞設計:一座城的新文藝復興
    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城市設計師將是中國設計界的未來,我們堅信並將為此而努力。於是有了「一座城的新文藝復興」中國系列活動。  【鍾東偉】對於本次活動「一座城市的新文藝復興」,我認為是一個城市的「願望」,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城市的未來建設需要文藝支撐,從而承啟信息化時代的轉接。下一個時代,是傳統投資規模驅動發展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的轉變。創新離不開創意,所以創意行業將是主要推動城市各行業健康發展的支柱。文藝復興,將是人文的高度、創意的源泉!
  • 【復興榮耀】克裡斯牧師醫治大會(神跡大能)-中文字幕
    【復興榮耀】克裡斯牧師醫治大會(神跡大能)-中文字幕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了世界!我們帶著無比喜悅興奮的心特邀請你代表著你家庭/教會/事工/城市/國家一同來到聖地進入神節期祝福循環的最高潮:住棚節(約7:37節)!哈利路亞!我們不但要走進住棚節的新郎耶穌同住的榮耀和豐盛的供應祝福!
  • 元培影訊|侯孝賢的電影美學之《悲情城市》
    ——侯孝賢悲情城市劇情簡介普通人的命運在轟轟烈烈的時代面前總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個人,如果勇敢地站出來想阻止時代洪流,多少像奮力撲向風車的唐吉坷德,往往只能當殉道者,而更多時候,個人甚至連選擇當旁觀者的權利也沒有。可是普通人的悲劇,無疑能照出歷史的荒謬與殘忍。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臺灣光復,基隆一戶林姓人家眼見也要過上好日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家大小波折從此不斷。
  • 復興中國審美,《衣尚中國》探尋服飾背後的美學精神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復興中國審美」構建中國特色 中國氣派的國家美學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成員、副臺長蔣希偉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家美學, 彰顯獨特的中國氣韻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因此總臺、歷史研究院、美院三家單位向全社會發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審美」的倡議。
  • 宋智孝,行走的美談製造機
    他們不僅不犯大錯,反而時常留下美談。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宋智孝絕對對得起「行走的美談製造機」這一稱號。宋智孝的家鄉是海邊城市浦項,所以她幾乎每年都會給成員們送海產品。前不久,宋智孝還給所有成員送上對身體特別好的覆盆子。
  • 復興中國審美 《衣尚中國》探尋服飾背後的美學精神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復興中國審美」  構建中國特色 中國氣派的國家美學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成員、副臺長蔣希偉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家美學, 彰顯獨特的中國氣韻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因此總臺、歷史研究院、美院三家單位向全社會發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審美」的倡議。
  • 英國城市復興的特殊資金模式:國家彩票資金
    城市建設的資金來源和融資方式受政府政策、政治導向、經濟環境、社會認知等諸多條件掣肘,一直是城市復興的重要影響因子。城市復興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收益慢的長時項目,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及有效的資金鍊組織和保障,很多項目難以啟動甚至會被迫終止。
  • 從「熊貓之聲」到「生活美學」這座城市是如何傳遞中國故事的?
    該書從各城市對外傳播的工作實例、近兩年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對外傳播》雜誌和「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收集的總共500餘份案例中,選取並收錄了62個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地方對外傳播案例。在該書中,成都有3篇優秀案例入選,是入選案例最多的城市之一。從「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到「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今天的成都發出了什麼樣的城市之音?
  • 蘭州,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來源/原創 崔老師 吃喝玩樂在蘭州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是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如果你以為蘭州只有一碗牛肉麵那就有點孤陋寡聞了蘭州匯聚全國各地美食大眾菜系加上本土的特色小吃吃在蘭州絕非言過其實蘭州有獨特的專屬城市味道
  • 漢服在復興,漢民族精神在復興
    話說,最近幾年漢服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漢服並敢於走出家門向大家展示漢服,已形成一股復興漢服的潮流。漢服的復興,既體現了國人的文化自信同時,讓大家對中西文化多了一些理性的認識,也讓大家在美學的認識上有了更豐富的想像,很多人都對漢服復興都有自己的看法。
  • 舊城更新能否順利「逃出克隆島」 城市復興
    而創意產業和舊區特色互相強化,有利於突出城市特色,增加城市競爭力。然而就是這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的組合卻正在製造著一個又一個「南鑼鼓巷」:創意階層進入舊城區,取代原有的居民,刺激了區域的中產階層化之後又被資本逼迫遷出。令老城區產生魅力的原真性與獨特性全部隨著舊城的「復興」被新型的連鎖店同質化力量所淹沒,終於變得索然無味。
  • 亞洲設計創新力大會憑什麼引爆12萬人關注?
    ▲《WATCH旁觀者》設計財經雜誌出品人、重慶室內設計聯合會聯席會長兼秘書長、金瓦獎/木蘭獎創始人朱柏霖先生發言朱柏霖表示:《WATCH旁觀者》設計財經雜誌自2010▲大會引言人:漢邦設計總監/重慶室內設計聯合會理事 羅玉洪霓虹初上25位重慶優秀設計師、重慶室內設計聯合會聯席會長馮煥輝先生、順風123餐飲集團董事長韋力先生與4位大師在江北嘴濱江豪宅東昇府•旁觀者
  • 誰的城市,沒有一座爛尾樓
    授權下載自攝圖網爛尾樓,每座城市必有的雞肋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實這話並不對,哪怕是站在路人視角。在爛尾樓裡沒封頂的天花板上,隨機掉下一顆灰來,也能變成一座山。7月12日,貴州獨山縣,一座價值兩億的爛尾樓,掀開了400億巨債風波。
  • 提升城市文明 誰都不能當旁觀者
    原標題:提升城市文明 誰都不能當旁觀者12月3日貴報評論《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細節提升城市文明》,從候車乘車細微之處體現出來的文明舉止,闡述了靠人人自覺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格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城市文明來自每個細節,來自每個人的付出和奉獻。不可否認,一些人因不拘小節,不但讓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了折扣,還給他人添了堵。
  • 拓福美學中心感受-蔣勳:美的覺醒
    拓福美學中心蔣勳,著名美學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美」究竟是什麼?實現美的覺醒,喚起美景、美物所沉澱的力量,發現生活的美好,需要生活美學理念的樹立,進而培育生活素養,美化生活空間,三者有機融合、互補、互動也正是拓福美學中心的經營宗旨。拓福美學中心打造文教體藝、餐飲休閒、建材家居的生活美學生態圈、產業鏈融合美育、美食、美景、美物,勢必開啟美學新時代。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湖南引發強烈反響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婷 孫敏堅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
  • 承繼五四精神 奮力奏響民族復興的青春樂章
    偉大覺醒跨越百年,民族復興綻露新篇。4月30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緬懷先驅,薪火相傳,接續奮鬥。
  • 啟卷河西南岸中央生活圈,柏悅Art-line美學中心煥新城市
    一張從世界歸來的紙,一座時代臻萃的美學作品,驚豔了整個南京。
  • 一首歌,復興一座城 Take It Easy
    樂隊主唱之一格列·弗雷( Glenn Frey )於今年初去世,由他主唱的歌曲「 Take It Easy 」曾讓一座城重生。1994 年開始,一個非盈利組織開始復興溫斯洛計劃,包括收購重建了市裡歷史悠久的 La Posada 旅館,開設旅遊紀念品商店,出售以歌詞「 Standin』 On The Corner 」為主題的紀念品,還建了一個同名網站等一系列計劃
  • 妙筆繪就「復興」發展答卷 石景山區努力推動首都城市西大門「一枝...
    在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的基礎上,石景山區緊抓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歷史機遇,轉型發展邁入新階段,經濟提質增效加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發展成果切實化作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0年的穩步發展為「十四五」開局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