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別人鼓勵你、期待你的時候,你不得不生出向上之心及責任感。我就是這樣被一些人推上來,心裡總想著要拍一些好的東西,報答那些喜歡我電影的人。
——侯孝賢
悲情城市
普通人的命運在轟轟烈烈的時代面前總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個人,如果勇敢地站出來想阻止時代洪流,多少像奮力撲向風車的唐吉坷德,往往只能當殉道者,而更多時候,個人甚至連選擇當旁觀者的權利也沒有。可是普通人的悲劇,無疑能照出歷史的荒謬與殘忍。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臺灣光復,基隆一戶林姓人家眼見也要過上好日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家大小波折從此不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家中的四兄弟更是只剩下老老實實開有一家照相館的聾啞人老四林文清(梁朝偉)。然而悲劇並沒到此終止,因為和進步人士有聯繫,林文清也沒能逃脫被逮捕的命運,到此,林家男子只剩林文清和吳寬美(辛樹芬)的幼兒——他尚呆在襁褓中咿呀咿呀地學語。
《悲情城市》是以「自然法則」出入,是以知識分子展現為現象,描述「自然法則底下人們的活動」。(作家阿城評)
描寫臺灣「二·二八」起義的《悲情城市》,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折射出歷史的嬗變。這個大家庭最後七零八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林文清與寬美的愛情,也成了這個大時代下的一場悲劇。
《悲情城市》描寫國民政府治理臺灣初期,以一個基隆林氏家族的興衰故事,側寫出時代變遷與政權輪替的過程中,難以迴避的族群衝突與身份認同問題。影片勇於突破禁忌,在解嚴之際便大膽碰觸敏感的「二二八」議題,以宏大的歷史格局再創臺灣電影新頁。
回復關鍵字
美育|蔡元培|美育種子|藝術鑑賞與收藏|書法|油畫|工筆畫|瓷器|電影|創意繪畫|形象美學|葡萄酒|巴黎|蘇州|日本|麗江|臺灣|微學堂|校服美學|體會品質|完整人格|兒童美育|美的薰陶|美的自由|創新與承傳|師古人|寫真與寫意|教養|書卷氣|大學精神|極簡美學|靈魂的羞澀|讀書的目的|行動的勇氣|老派的優雅|自然之美|尊嚴|尊重|文化|慢生活|微笑|民國女子|民國建築|讀古詩|優雅老去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觀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