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博洲先生簡介
藍博洲,1960年生於臺灣苗慄縣,臺灣著名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紀錄片策劃及導演。
大學時期因結識陳映真及楊逵兩位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開始探究相關歷史事件,也包括「二二八事件」,成為最早揭露與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的作家。
曾任職於《南方雜誌》、《人間雜誌》等報刊雜誌。1985年以短篇小說《喪逝》獲臺灣時報文學獎。
藍博洲迄今已出書二十多部,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及《好男好女》,均取材自藍博洲著名的小說《幌馬車之歌》。
《悲情城市》梁朝偉那一條線,是侯孝賢看了《幌馬車之歌》之後增加出來的。
1995年侯孝賢拍攝《好男好女》時,再次以《幌馬車之歌》為題材,把它壓縮在《悲情城市》後半結局的時空再做處理。侯孝賢還從預算中撥出資金拍受難人的訪談紀錄片《我們為什麼不歌唱》,由藍博洲負責執行。
侯孝賢曾評價藍博洲是「咬住歷史不鬆口的大牛頭犬」。
2014年,藍博洲作品《臺共黨人的悲歌》在大陸出版簡體版。
冬夜的北京,藍博洲和你一起聊聊那些臺灣往事
侯孝賢及臺灣歷史研究者一定不要錯過!
主題:藍博洲:「臺共黨人的悲歌——臺灣白色恐怖記錄片觀影與討論」
時間:2016.12.16(周五)18點開始
地點:北京東四
坐位有限,座談請報名(姓名和職業)
報名電話:13811809604
報名微信:65482725
本次討論會將放映紀錄片《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臺灣左翼紀事》
影片簡介:
本片在歷史被徹底被抹除痕跡,資料闕漏、人物凋零的狀況下,以戲劇手法混合真實人物擲地有聲的生命證言,及聶魯達靈性的詩歌,重述臺灣左翼青年從日據時期以降,投入抗日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用生命與鮮血追求理想,在50年代寫下的令人動容的故事。
(END)
本期編輯:落山風
聯絡【映畫臺灣】,請發送郵件 771539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