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福美學中心感受-蔣勳:美的覺醒

2021-01-11 拓福集團

拓福美學中心

蔣勳,著名美學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

「美」究竟是什麼?

「美」常常停留在一種感覺的狀態,所謂「感覺」就是說:好比聽到一首樂曲,可能內心激動,可能熱淚盈眶,那樣的音樂好像觸動了內心深層的什麼部分,可是卻說不出來,也描繪不清楚。

讀到一篇小說,讀到一首詩,我們仿佛被文字或者文學裡某一種深刻的東西觸動了生命裡面的一種情懷,心裡覺得激動,可是也往往說不清。

在現實生活裡,大家習慣用理性的方式思考,慣於將許多事物分析解釋得合理又合乎邏輯。可是「美」竟然說不清。美有沒有可能幫助拿掉壓力,在美的世界當中,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生命本元的一種渴望和追求。

味覺之美

生命的滋味,有過受寵的甜美,有過失敗時嫉妒的辛酸,有過勞苦當中一種像流汗一樣的鹹味,有過非常巨大的、失敗挫折裡的痛苦。所謂的「五味雜陳」是味覺豐富到混雜在一起出現了,難以形容它是什麼味道,它是一個那麼豐富的生命記憶。

聽覺之美

潮汐的漲退是有聲音的,我們叫做海潮音,是一種美麗的聲音。還有其他美麗的聲音,像風吹過深深的竹林,像春天黃鸝鳥在樹林裡面的齊鳴……所有大自然的聲音都是有秩序的聲音,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聲音裡找回自我。

嗅覺之美

嗅覺存在於大自然當中,可以飄散的非常非常遠,所以會覺得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提醒,其他感官中,味覺及視覺都需要靠的近才能觸及,但嗅覺感應的距離卻能拉得遠遠的,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遙遠的地方傳來了某一種氣息,然後就可以透過嗅覺去感受它。

嗅覺是一個非常敏銳的存在,而且嗅覺發生時我們會不自覺的閉起眼睛,慢慢的、單純的用嗅覺去感覺氣味。很多人拿著聞香杯聞茶香的時候,雙眼是閉著的……這說明嗅覺的記憶不需要視覺來提醒,它其實比視覺更強烈。

視覺之美

一個孩子站在花的面前,他會懂得許許多多的生命,如古老基督教《聖經》所說:「所羅門王最富有的時候,所有的財富加起來,其實不如野地裡的一朵百合花。」

觀察一朵花的綻放,對生命的誕生給予祝福,花開時刻,他懂得珍惜,花落凋謝,他領悟這是生命的必然,豁達的心態在生命裡產生了智慧。「美」,常常是一種智慧,而非知識。

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習感受美,欣賞美,分享美,才能在理性超越感性、社會疏離感愈加嚴重的現代,感受到生命的熱情。

實現美的覺醒,喚起美景、美物所沉澱的力量,發現生活的美好,需要生活美學理念的樹立,進而培育生活素養,美化生活空間,三者有機融合、互補、互動也正是拓福美學中心的經營宗旨。

拓福美學中心打造文教體藝、餐飲休閒、建材家居的生活美學生態圈、產業鏈融合美育、美食、美景、美物,勢必開啟美學新時代。國際頂級設計師設計的公共空間、漆繪大門、彩繪步行梯、彩繪玻璃、陳列的藝術品、綠意盎然的屋頂花園滿足視覺之美,特色美食、糧油、調味品滿足味覺之美、嗅覺之美,音樂教育及演出滿足聽覺之美,美不勝收。

相關焦點

  • 《美的沉思》美學領路人蔣勳經典之作
    蔣勳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蔣勳美學作品盤點
    蔣勳美學作品盤點「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 美與競爭力
    【美的啟蒙者】臺灣美學大師、畫家、詩人、作家。深厚的美學理論結合豐富的人生閱歷,兼具理性與感性,創作了跨界小說、散文、繪畫、藝術史、美學論述等多領域作品,啟蒙了華人世界對生活美學的新浪潮。課堂上都是蔣勳老師的粉絲,大家千裡迢迢地因為緣分聚集一起成為學習的同伴,對蔣勳老師的認同對美好人事物的追求,我想這也應該是因為吸引力法則在發酵,才連結了如此愉悅的人文磁場。美好就在身邊,只要你不缺席。
  • 藝宴美學 蔣勳:用美拯救社會
    ____蔣勳你常常會發現,聽覺裡有很豐富的東西,其實是感受,讓感受變得很豐富,不會變得很單調。這從整個人的生活裡,隨時可以發生這個部分,去提醒這個部分。一天,我看到一幅名畫,法國的德拉克瓦畫的,是希臘很有名的悲劇,寫米迪亞的故事。她幫助丈夫拿到了金羊毛,丈夫後來竟然情變,愛上一位年輕的公主,而且要去做國王。米迪亞恨得不得了,做了一件很美的結婚禮服,塗滿了毒藥,送給新娘。
  •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他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蔣勳,臺灣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出生於古都西安的他,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古典氣質,即便擁有了百萬粉絲,也不曾因名聲大噪而丟失恬淡、從容,仍然「以布道者的心境傳播對美的感動」,希望我們都靜下心來感受和觸摸這個世界。
  • 聽書|用美學思維提升生活幸福感:聽蔣勳揭示美的真相
    在此也非常感謝Vin主創團丁雨雨同學推薦蔣勳老師的音頻並寫下這篇文章,用她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生活閱歷談論及感受美,以及一些思考和啟發,我相信這就是藝術的意義所在,也是生活本身。本期推薦音頻《美的沉思:蔣勳美學經典之作》作者:蔣勳在《倫理孤獨》一章中,他說:「孤獨的同義詞是出走,從群體、類別、規範裡走出去,需要對自我很誠實,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這段話曾被我拍成圖片,放在朋友圈封面位置很多年。蔣勳如今七十歲有餘,獲得不少美名,如「美學布道者」、「我們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
  • 蔣勳京城談美 感嘆賈伯斯才是真正美的創造者
    應北京愛知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中信出版社邀請,臺灣美學大家蔣勳於10月8日晚在北京劇院舉行主題為「美,看不見的競爭力」的大型美學講座。此次是蔣勳在內地的首次大型演講活動,吸引了近千名觀眾親臨現場,與蔣勳老師近距離接觸,現場感受蔣勳獨有的藝術感染力。
  • 蔣勳:美的傳播
    蔣勳:美的傳播副刊部 張一諾他的作者叫蔣勳,是一位美學家、作家、藝術家。他的著作約有30多部,如此勤奮耕耘,只為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蔣勳的書,我是從《孤獨六講》開始讀起的。作為美學家,蔣勳所談的孤獨,更多是一種美學上的感知,而非哲學概念上,對「孤獨是什麼」的探討。    蔣勳認為,孤獨與寂寞不同。
  • 蔣勳美學福州讀書會第十一期 ▍《惠琳講述:你不知道的蔣勳與臺灣藝文16年》11月20日預告,現在報名!
    多年來,蔣勳老師在臺灣投身於兩岸美學教育推廣,出了許多書,舉辦了很多畫展,做了數百場大大小小的講座,一直堅持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在這條「追美」路上還有很多和蔣勳老師一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做著尋找美、發現美,分享美的事。因為他們,我們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 那麼我們如何去理解、踐行蔣勳老師和這些人倡導的美?
  • 美學名家蔣勳推壓軸之作 「破解」高更的爭議一生
    本報訊(記者 王嘉)繼解讀達·文西、梵谷、米開朗基羅、莫奈等人後,美學名家蔣勳又將目光轉向
  • 帶你拜訪林懷民、蔣勳、 凌宗湧、李欣頻 ……|臺灣人文美學之旅
    臺灣人文美學之旅全心啟程 當「美」變成這個時代不可替代的競爭力你需要跟他們一起才能看見最美的臺灣 與舞蹈大家 林懷民 燭光晚餐與美學大師 蔣勳 促膝暢談與花藝宗匠 凌宗湧 把手插花與廣告天后 李欣頻 傾心茶宴 如果你是對美敏感而又孜孜以求的菁英設計師有使命感的文創行業的推動者相信
  • 蔣勳|生活最高級的修養,是美而從容
    今年6月,蔣勳還以「天地有大美」為主題在上海佳士得藝術空間舉辦個人展覽和美學講座。講座上,他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他說在東海大學當系主任的時候,有個女學生經常躲在課室的角落裡哭,不聽課,也不聽訓導,這讓他很煩躁,但又轉念一想: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樣是來還眼淚的。
  • 學者蔣勳談「孤獨美學」:為儒家找點缺少的部分
    2010年初,臺灣學者蔣勳以新書《孤獨六講》叩響了喧囂而荒蕪的內地書市。殘酷青春裡野獸般奔突的「情慾孤獨」,眾聲喧譁卻無人肯聽的「語言孤獨」,始於躊躇滿志終於落寞虛無的「革命孤獨」,潛藏於人性內在本質的「暴力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以愛的名義捆縛與被捆縛的「倫理孤獨」。蔣勳以獨特的語言和視角,與孤獨進行了一場孤獨的對話。
  • 拓福體育 盡顯我能!
    拓福體育收購浩沙健身代表中國健身業一個新時代的開始!2019年拓福體育針對健身業存在問題,確定發展定位「健康管理專家、體育休閒引領者」,通過服務升級、課程升級、環境升級3個層次,將單一的健身服務提升為體適能訓練、體育休閒、體育賽事綜合性服務。因變而能!
  • 蔣勳: 平凡中的信仰——街頭小食裡的生活美學
    我成長於臺北市大龍峒的廟宇前面,從小就知道要找最好吃的東西,大概就在廟宇的周遭,那裡變成一個生活的重心;我相信是因為那裡有傳統、有歷史,還是信仰的中心。我總覺得當心裡有信仰、有歷史感時,連吃的滋味都會不一樣。  我從城隍廟廟口的吃來破題,大家也許覺得這是生活裡不起眼的小事。
  • 美學功課:蔣勳首本原創散文日曆挺特別
    9 月 14 日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該社今年重點策劃了作家蔣勳的 " 行旅之美 " 散文日曆——《蔣勳日曆 2021》。這本日曆與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日曆相比,最大不同在於它的原創性。首先,它是一本精美的四色彩印圖文書。
  • 他是臺灣美學大師,被林青霞稱為「唯一偶像」,把一生活成美的傳奇
    沒有人可以完全定義他的身份,他把一生都活成了美的傳奇。蔣勳生於西安,父親是黃埔軍官,母親是滿清貴族。 1949年,年幼的他隨父母舉家遷往臺灣,在慌亂地遷徙中,曾經的殷實家庭淪落到身無分文。貫通藝術、美學、文學、繪畫等領域,他涉獵廣泛,並且都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他寫作,著作等身。四十餘年來,他發表作品數十部,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他的《蔣勳說紅樓夢》連續三年被央視《讀書》欄目評選為大眾喜愛的50種好書;《生活十講》撫慰過監獄裡無數個失落的靈魂;《美的沉思》被譽為臺灣版的《美的歷程》...
  • 和蔣勳一起追求生活裡的美
    《雲淡風輕:蔣勳談東方美學》四季中每季都有屬於自己的美,但從整體來看,四季更迭,周而復始,才是生命最美的輪迴。所謂審美,正像這樣,是以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一種世界觀,而世界觀,就是我們人類看世界的方法。  書中第一篇的題目「天地有大美」,對全書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蔣勳沒有講山川壯美,百花爭豔,而是講古代文人的詩書畫。那麼大的世界,濃縮在幾十米的長卷上,世界變小了,還美嗎?
  •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解讀「後印象派大師」高更爭議一生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蔣勳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10《蔣勳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蔣勳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壓軸之作。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現代藝術的啟蒙者高更,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傾家蕩產,拋下了蒼白矯情的歐洲文明,逃奔大溪地島。在最原始處,尋找蠻荒肉體的奢華。美學大師蔣勳由生命潛伏的本質的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走進高更充滿爭議性的一生。
  • 遇見蔣勳:人生是一場旅行,這是最美的一段|臺灣文化美學遊
    你好像到過許多地方,但你只是「到此一遊」你是不是也想停下來,慢下來,認認真真地感受,捕捉不同的晨昏風景,感受不同文化的新鮮撞擊?你想不想發現一片未知的文化園地,在鼓聲,在舞蹈中迷醉?更在學養深厚的老師的話語中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