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解讀「後印象派大師」高更爭議一生

2021-01-07 鳳凰網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蔣勳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10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蔣勳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壓軸之作。該系列解讀了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梵谷、米開朗其羅、莫奈、高更等人。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

現代藝術的啟蒙者高更,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傾家蕩產,拋下了蒼白矯情的歐洲文明,逃奔大溪地島。在最原始處,尋找蠻荒肉體的奢華。美學大師蔣勳由生命潛伏的本質的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走進高更充滿爭議性的一生。

蔣勳先生現任臺灣《聯合文學》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代表作:《美的沉思》《蔣勳說<紅樓夢>》《孤獨六講》《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等。

1.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要往哪裡去?」蔣勳從高更畫作中,聽見了最原始的探問。

高更,曾是巴黎股票市場的經紀人,一年有四千法郎的高薪收入,來往於上流中產階級社交圈。妻子梅娣,來自丹麥哥本哈根路德教派大使家庭,五個兒女,幸福美滿。然而,高更選擇放棄了人人稱羨的職位、家庭、婚姻、妻兒、財富,一步一步走向他瘋狂藝術創作的過程。當梅娣負擔著兒女,負擔著家庭,甚至負擔著背叛她的丈夫,高更卻從大溪地寄回了他與土著女子新婚的畫圖。

為什麼他要出走?是什麼主導了他的生命選擇?在與文明決裂的信仰上,高更要走得並不順暢,為什麼卻愈走愈遠,至死無悔?蔣勳老師在書中說:「高更最後的巨作是幾個最原始的問句,如同屈原的《天問》,只有問題,沒有答案。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許才是千百年可以不斷思考下去的起點。「

2. 美學大師蔣勳經典作品,走進「後印象派大師」高更充滿爭議性的一生,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

美學大師蔣勳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他對許多明星及普通讀者影響力極大,是林青霞、徐克的偶像。席慕蓉評價為,「蔣勳是我們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他為我們開啟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門窗,而是文化與歷史長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時光終將流逝,然而,美的記憶長存。」

蔣勳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晶燦灼人的明眸;善於把沉啞就暗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蔣勳多年在文學和美學上的耕耘,就時間的縱軸而言,他可算為人類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個恭謹謙遜的善述者,是從容、雍雅、慧傑、自適的人。

3. 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相談甚歡。

高更迷戀著流浪,迷戀著異鄉,迷戀一切荒野異域的肉體與原始,迷戀那大片大片走不完的茂密叢林,迷戀那有種動物體味的女性肉體。他說:我要畫出文明社會失落太久的蠻荒肉體的奢華。

我們能找回蠻荒肉體的奢華嗎?

歐美的豪富階級仍然用金錢在經濟貧窮的南美、非洲、亞洲購買男性或女性的肉體。另一方面,道德主義者仍然大加撻伐殖民霸權,高更處在兩種論述之間,即使在二十一世紀,依然是爭論的焦點。

也許回到高更的畫作是重要的,再一次凝視他畫中的荒野、原始的叢林和海洋。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全彩四色印刷,精選了高更100餘幅經典畫作,附贈2張高更名畫典藏版拉頁。書後附高更重要作品列表、收藏博物館。為讀者提供了更賞心悅目的閱讀體驗,深入了解高更的藝術與人生世界。

相關焦點

  •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走進「後印象派大師」充滿爭議性的一生
    [基本信息]  書名:《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作者:蔣勳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ISBN 978-  蔣勳由生命潛伏的本質的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走進高更充滿爭議性的一生。充滿爭議性的高更,用他的生命實踐著值得人類省思的事,更藉由畫作,丟出了更多「天問」。  [作者簡介]  蔣勳,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
  • 美學名家蔣勳推壓軸之作 「破解」高更的爭議一生
    本報訊(記者 王嘉)繼解讀達·
  • 【每日薦書】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的蔣勳先生系列作品推薦
    美學大師蔣勳親自執筆,解讀印象派大師莫奈偉大而迷人的藝術生命。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美是一種呼吸,美學大師蔣勳再現文藝復興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與劇痛。米開朗基羅的一生神聖而痛苦。如果沒有這些痛苦、掙扎、波折、困頓,便不會有《哀悼基督》《大衛》《垂死的奴隸》這些令人敬畏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從石頭中解放了人體,卻把自己獻祭給了雕刻。
  • 最「另類」的後印象派裡畫家:保羅·高更
    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了梵谷,還有一位著名的藝術家——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
  •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出走半生,在失落的文明中找回自我
    這個與梵谷、塞尚齊名的後印象派畫家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一生?高更、梵谷、塞尚並稱為影響二十世紀繪畫藝術的後期印象派畫家,同時,他們三人也是藝術史上討論最多的畫家,這不僅源於他們的繪畫,更是因為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他們三人都沒有受過系統的美術訓練,可是他們的畫作卻有著震顫人心的藝術表現力,這是一種自我的表達,亦是他們對自我的不斷追尋。
  • 一日一話 | 高更:愛在他鄉
    一日一話當電影的鏡頭對準一個藝術家時,我們將看到怎樣激蕩的一生?
  • 【印象派/後印象派套裝】這就是莫奈+凡高+高更+塞尚
    作者圍繞藝術家生平和創作的關鍵節點,生動解讀這些天才人物的藝術魅力。 印製精美,採用獨特的平切三邊的精裝方式,易於翻閱,無論是假日休閒還是旅途閒暇均可隨手翻讀,讓藝術與您相伴。繼2012年《狼人》(據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著名案例完成的插畫小說)出版後,她計劃在倫敦的弗洛伊德博物館做一個個人展。她取得了2008年藝術基金會獎學金和2009年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插畫獎。 派屈克·韋爾 是一位國際知名插畫師,他以城市和建築畫作品聞名。
  • 單純而樸實 | 後印象派保羅·高更作品欣賞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黃色基督》《遊魂》《敬神節》等。保羅·高更生於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 後印象派三傑塞尚凡高我們都接受了高更呢?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角落讀畫一直都有對高更談談個人的微不足道的感受的願望。高更被藝術史定位為後印象派三傑, 和塞尚,凡高相提並論,這無形中起點很高,給對他的評論帶來難度。從開創上來講,塞尚被承認為現代繪畫之父。
  • 亂談印象派,高更梵谷和塞尚3
    塞尚梵谷和高更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被印象派踢出去過,一開始拿畫筆當武器;後期思想都傾向於神學;死之前不知道其實已經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今天從一幅高更的自畫像開始講吧。這幅畫高更給自己頭上畫了個圈圈。高更認為自己是光,是電,是一個被困在肉身的自有而永有全能全知的天照大神…他的思想與太陽神尼採先生和自戀大魔王王爾德先生並駕齊驅在天上飛。
  • 塞尚、高更、梵谷同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你更欣賞誰呢?
    了解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和流派,後印象派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99年前的今天,即1921年5月2日,美國紐約大都市展覽會展出了後印象現代藝術,轟動一時。此後,後印象主義也被稱為「印象派之後」或「後期印象派」。說起後印象派的諸多代表人物,如今個個如雷貫耳,都是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師,其每一張作品都價值連城。
  • 人物肖像畫:艾琳·高更的肖像-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肖像一:藝術家的兒子肖像二:艾琳·高更的肖像肖像三:兒童畫像肖像四:小布雷頓肖像五:兩個人坐在沙發上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高更,藝渡文化傾情推出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
    終成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黃色基督》《遊魂》《敬神節》等優秀無處不在,享受美好也是刻不容緩,高更系列介紹書籍,值得擁有,為您推薦:業餘畫家時期:1873年11月22日,和梅特—索菲·迦德結婚。
  • 這個曾在高更畫作中出現的高更雕塑作品被證實是「贗品」?
    這個曾在高更畫作中出現的高更雕塑作品被證實是「贗品」?這件雕塑此前被認為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作品,並曾在歐美各大博物館的高更相關展覽中廣泛展出過。這件帶惡魔角的頭像雕塑現已被博物館從其常設展中移出,蓋蒂博物館網站對這件藏品作者的介紹已變更為「未知」。事實上對這件雕塑作品來源的追溯長達十餘年,近期才有新的證據。
  • 蔣勳:梵谷與高更驚心動魄的62天
    他們之間,是觸目的色彩,是個性的筆端,是一段又一段滿溢著,期待與失落、對立與心痛的故事…… 梵谷與高更驚心動魄的62天  梵谷和高更 ,生於同一個年代,相差五歲,歷史有時是以極端衝撞的方式激射出創造與美的燦爛火花。他們的生命中一瞬間曾經有過交集,不過很快就分開了。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 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中有一位這樣的藝術大師,他就是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的傳奇人生。保羅·高更的人生在如今的各種搜尋引擎上似乎都凝成了一句話「保羅·高更(1848–1903),一位法國後印象派藝術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中有一位這樣的藝術大師,他就是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的傳奇人生。  保羅·高更的人生在如今的各種搜尋引擎上似乎都凝成了一句話「保羅·高更(1848-1903),一位法國後印象派藝術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 電影《愛在他鄉》 | 高更:「我很清楚,我是偉大的藝術家。」
    上海電影節剛剛落幕 ~而其中的一部電影作品《高更:愛在他鄉》引起了小編的注意1891年,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在巴黎的藝術圈已小有名氣,但為文明社會的虛偽感到厭煩。高更走進叢林深處,認識了當地的毛利人,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一段三角關係也若隱若現地緩緩浮出...這座遠方島嶼仿佛是他靈魂的故土,此處充滿生命力的人物面貌與地景線條都成為他的繆思,激發他創作出藝術生涯中最具標誌性的大師之作。
  • 保羅·高更生平,看完我驚呆了
    在這段期間,他在Arosa和證券交易所同事Schuffenecker的勸誘下,開始作畫,Arosa本身是相當有品味的藝術收藏家,收藏了許多當時法國著名畫家的作品,Schuffenecker則是業餘畫家,在二人的影響下,高更逐漸向畫家的道路邁進。
  • 高更:出身於名門望族,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名聲大振
    高更:出身於名門望族,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名聲大振高更出生於法國名門望族,父親擔任過知名雜誌的政治記者,他的外祖母曾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與女性主義者。17 歲時,高更以水手身份過了三年夢境般的船員生活,隨後加入海軍一路游離了南美、印度及斯堪拉維亞半島,退伍後便過上了高薪的白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