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奈的世界裡,沒有單純的顏色,他的顏色都是一種光。因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著一種瞬息萬變的明度。莫奈引領我們開啟了另一種視網膜上的感覺,像是要拯救我們觀看的方式。我們感受到黎明破曉的晨霧浮遊於水面,一朵蓮花靜靜綻放,我們感受到雨後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蕩漾起一圈一圈漣漪,我們感受到夕陽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靜的金黃,像是無限委屈,要訴說什麼,卻終究沉默逝去。
美學大師蔣勳親自執筆,解讀印象派大師莫奈偉大而迷人的藝術生命。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門類中取得輝煌成就,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只有米開朗基羅一人。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精神。他的才智是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就尊稱他為「神」。
美是一種呼吸,美學大師蔣勳再現文藝復興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與劇痛。米開朗基羅的一生神聖而痛苦。如果沒有這些痛苦、掙扎、波折、困頓,便不會有《哀悼基督》《大衛》《垂死的奴隸》這些令人敬畏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從石頭中解放了人體,卻把自己獻祭給了雕刻。
高更,曾是巴黎股票市場的經紀人,一年有四千法郎的高薪收入,來往於上流中產階級社交圈。妻子梅特,來自丹麥哥本哈根路德教派大使家庭,五個兒女,幸福美滿。然而,高更選擇放棄了人人稱羨的職位、家庭、婚姻、妻兒、財富,一步一步走向他瘋狂藝術創作的過程。
當梅特負擔著兒女,負擔著家庭,甚至負擔著背叛她的丈夫,高更卻從大溪地寄回了他與土著女子新婚的畫圖。
為什麼他要出走?是什麼主導了他的生命選擇?在與文明決裂的信仰上,高更要走得並不順暢,為什麼卻愈走愈遠,至死無悔?
高更用他的生命實踐著值得人類省思的事,更藉由畫作,丟出了更多「天問」。
從向日葵、自畫像、星空到麥田群鴉,帶你破解歷久不衰的梵谷傳奇。
從年少到自殺身亡,從割耳到抑鬱受創,細說37年不斷掙扎的人生曲折。
為了這本書,蔣勳帶著一疊稿紙,一站一站地重新來到梵谷畫作的現場。年輕時儲存在他腦海裡、筆記本裡的故事,豁然重現。這是一位美學家面對梵谷危險的美,面對真實生命的深度烙印。
達文西,一位集讚譽與爭議於一身的天才畫家,更是一位橫跨生物、天文、科學、建築、機械等領域的發明奇才。本書著重介紹了達文西超前的藝術和發明,他憑藉著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展現了在發明和藝術創作過程中充滿想像力的一面。達文西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完美楷模,也是極具現代性的藝術大師。
蔣勳先生是五百年後出現的達文西的「知音」,從一幅幅畫作、手稿裡所隱藏的禁忌手勢與謎樣微笑中,破解瑰麗神秘的「達文西密碼」,並從歷史與科學、理性與感性、聖潔與沉淪等不同面向,解開達文西的一生,引導讀者深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