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美學領路人蔣勳經典之作

2021-01-11 中國臺灣網

《美的沉思》

  一、基本信息

  書 名:美的沉思

  作  者:蔣勳

  出 版 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I S B N: 978-7-5356-6959-9

  出版時間:2014-9-1

  頁  數:336

  字  數:180千字

  開  本:16開

  定 價:58.00元

  二、作者簡介

  蔣勳,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蔣勳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代表作:《蔣勳說<紅樓夢>》《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蔣勳說中國文學之美》《吳哥之美》等書。

  三、內容簡介

  《美的沉思》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勳先生在美學領域的經典代表之作,被譽為「臺灣版《美的歷程》」,自1986年在臺灣第一版發行以來,至今經過幾度再版印刷。此次,應讀者迫切需求,大陸引進全新修訂彩色珍藏版,增錄圖片、年表、索引,為讀者提供更賞心的視覺體驗,更悅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銅、竹簡、帛畫、石雕、敦煌壁畫、山水畫……蔣勳在這些被「美」層層包裹著的藝術作品中,開始逐漸思考起它們形式的意義。經過一次一次時間的回流,將歷史的渣滓去盡,蔣勳看到了它們透露出的真正的時空價值和所承載的歷史意義。

  四、編輯推薦

  《美的沉思》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勳先生在美學領域的經典代表之作,被譽為「臺灣版《美的歷程》」,暢銷20年;

  瑩潤斑駁的玉石,繡綠的青銅器,夭矯蜿蜒的書法,縹緲空靈的山水畫…… 蔣勳全面梳理中國藝術脈絡,以美學視角詮釋從上古到明清的藝術之美;

  此次,全新修訂彩色珍藏版,增錄圖片、年表、索引,增加了本書的權威性;為讀者提供更賞心的視覺經驗,更悅目的美的探索;

  隨書附贈的精美敦煌彩塑菩薩圖案藏書票,極具收藏欣賞價值。

  在線連載:美的沉思

相關焦點

  • 蔣勳美學作品盤點
    蔣勳美學作品盤點「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聽書|用美學思維提升生活幸福感:聽蔣勳揭示美的真相
    在此也非常感謝Vin主創團丁雨雨同學推薦蔣勳老師的音頻並寫下這篇文章,用她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生活閱歷談論及感受美,以及一些思考和啟發,我相信這就是藝術的意義所在,也是生活本身。本期推薦音頻《美的沉思:蔣勳美學經典之作》作者:蔣勳在《倫理孤獨》一章中,他說:「孤獨的同義詞是出走,從群體、類別、規範裡走出去,需要對自我很誠實,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這段話曾被我拍成圖片,放在朋友圈封面位置很多年。蔣勳如今七十歲有餘,獲得不少美名,如「美學布道者」、「我們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
  •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他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美的沉思》被譽為「臺灣版《美的歷程》」,暢銷20年蔣勳先生為讀者呈現的,不單是從古至今的藝術脈絡,而是文化與歷史長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用美學角度闡釋「中國文學之美」在蔣勳先生看來,文學是我們探索生活美學的入口。我們可以通過漢字跨越時空,與過去的人相會,甚至感受幾千前的情感與生命。「我們不要變成物質的奴隸。
  • 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 美與競爭力
    【美的啟蒙者】臺灣美學大師、畫家、詩人、作家。深厚的美學理論結合豐富的人生閱歷,兼具理性與感性,創作了跨界小說、散文、繪畫、藝術史、美學論述等多領域作品,啟蒙了華人世界對生活美學的新浪潮。課堂上都是蔣勳老師的粉絲,大家千裡迢迢地因為緣分聚集一起成為學習的同伴,對蔣勳老師的認同對美好人事物的追求,我想這也應該是因為吸引力法則在發酵,才連結了如此愉悅的人文磁場。美好就在身邊,只要你不缺席。
  • 他是臺灣美學大師,被林青霞稱為「唯一偶像」,把一生活成美的傳奇
    沒有人可以完全定義他的身份,他把一生都活成了美的傳奇。蔣勳生於西安,父親是黃埔軍官,母親是滿清貴族。 1949年,年幼的他隨父母舉家遷往臺灣,在慌亂地遷徙中,曾經的殷實家庭淪落到身無分文。貫通藝術、美學、文學、繪畫等領域,他涉獵廣泛,並且都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他寫作,著作等身。四十餘年來,他發表作品數十部,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他的《蔣勳說紅樓夢》連續三年被央視《讀書》欄目評選為大眾喜愛的50種好書;《生活十講》撫慰過監獄裡無數個失落的靈魂;《美的沉思》被譽為臺灣版的《美的歷程》...
  • 藝宴美學 蔣勳:用美拯救社會
    ____蔣勳我一直覺得美在這裡,絕對是社會最重要的拯救的力量。美的教育其實應該在生活裡隨時在發生。我有時看到報紙,有人憂鬱症跳樓自殺,常發生在早上五、六點。清晨也許是一個很難熬的時刻,失眠到最後瀕臨崩潰,做了一個那麼悲劇性的決定。美常常在那個時刻會發生力量,也許是一串音樂,一首詩。
  •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解讀「後印象派大師」高更爭議一生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蔣勳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10《蔣勳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蔣勳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壓軸之作。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現代藝術的啟蒙者高更,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傾家蕩產,拋下了蒼白矯情的歐洲文明,逃奔大溪地島。在最原始處,尋找蠻荒肉體的奢華。美學大師蔣勳由生命潛伏的本質的角度,解讀神秘異域的原始荒野,讓美學重新找到起點,走進高更充滿爭議性的一生。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臺灣藝術家蔣勳首次在大陸舉辦個展
    新華社上海6月9日電(記者孫麗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是莊子的話,意思就是美存在於天地之中。人們要了解美、追求美,就要回歸生活、回歸土地、回歸自然。」年屆七旬的臺灣藝術家蔣勳近日來到上海,為其在大陸舉辦的首次個人藝術回顧展揭幕。
  • 蔣勳:美的傳播
    蔣勳:美的傳播副刊部 張一諾他的作者叫蔣勳,是一位美學家、作家、藝術家。他的著作約有30多部,如此勤奮耕耘,只為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蔣勳的書,我是從《孤獨六講》開始讀起的。作為美學家,蔣勳所談的孤獨,更多是一種美學上的感知,而非哲學概念上,對「孤獨是什麼」的探討。    蔣勳認為,孤獨與寂寞不同。
  • 拓福美學中心感受-蔣勳:美的覺醒
    拓福美學中心蔣勳,著名美學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美」究竟是什麼?可是「美」竟然說不清。美有沒有可能幫助拿掉壓力,在美的世界當中,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生命本元的一種渴望和追求。味覺之美生命的滋味,有過受寵的甜美,有過失敗時嫉妒的辛酸,有過勞苦當中一種像流汗一樣的鹹味,有過非常巨大的、失敗挫折裡的痛苦。所謂的「五味雜陳」是味覺豐富到混雜在一起出現了,難以形容它是什麼味道,它是一個那麼豐富的生命記憶。
  • 美學名家蔣勳推壓軸之作 「破解」高更的爭議一生
    本報訊(記者 王嘉)繼解讀達·文西、梵谷、米開朗基羅、莫奈等人後,美學名家蔣勳又將目光轉向
  • 胸間高掛無事牌的蔣勳
    蔣勳何許人也?蔣勳,寶島臺灣知名畫家、詩人、作家。其作品等身,榮譽及頭銜不勝枚舉。如果只介紹這些略顯呆板,那麼只要提到他的一本暢銷作品《蔣勳說紅樓夢》,想必就會有很多人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那個細聲慢語的雅士!
  • 蔣勳京城談美 感嘆賈伯斯才是真正美的創造者
    應北京愛知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中信出版社邀請,臺灣美學大家蔣勳於10月8日晚在北京劇院舉行主題為「美,看不見的競爭力」的大型美學講座。此次是蔣勳在內地的首次大型演講活動,吸引了近千名觀眾親臨現場,與蔣勳老師近距離接觸,現場感受蔣勳獨有的藝術感染力。
  • 蔣勳美學福州讀書會第十一期 ▍《惠琳講述:你不知道的蔣勳與臺灣藝文16年》11月20日預告,現在報名!
    多年來,蔣勳老師在臺灣投身於兩岸美學教育推廣,出了許多書,舉辦了很多畫展,做了數百場大大小小的講座,一直堅持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在這條「追美」路上還有很多和蔣勳老師一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做著尋找美、發現美,分享美的事。因為他們,我們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 那麼我們如何去理解、踐行蔣勳老師和這些人倡導的美?
  • 學者蔣勳談「孤獨美學」:為儒家找點缺少的部分
    2010年初,臺灣學者蔣勳以新書《孤獨六講》叩響了喧囂而荒蕪的內地書市。殘酷青春裡野獸般奔突的「情慾孤獨」,眾聲喧譁卻無人肯聽的「語言孤獨」,始於躊躇滿志終於落寞虛無的「革命孤獨」,潛藏於人性內在本質的「暴力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以愛的名義捆縛與被捆縛的「倫理孤獨」。蔣勳以獨特的語言和視角,與孤獨進行了一場孤獨的對話。
  • 美學功課:蔣勳首本原創散文日曆挺特別
    9 月 14 日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該社今年重點策劃了作家蔣勳的 " 行旅之美 " 散文日曆——《蔣勳日曆 2021》。這本日曆與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日曆相比,最大不同在於它的原創性。首先,它是一本精美的四色彩印圖文書。
  • 帶你拜訪林懷民、蔣勳、 凌宗湧、李欣頻 ……|臺灣人文美學之旅
    臺灣人文美學之旅全心啟程 當「美」變成這個時代不可替代的競爭力你需要跟他們一起才能看見最美的臺灣 與舞蹈大家 林懷民 燭光晚餐與美學大師 蔣勳 促膝暢談與花藝宗匠 凌宗湧 把手插花與廣告天后 李欣頻 傾心茶宴 如果你是對美敏感而又孜孜以求的菁英設計師有使命感的文創行業的推動者相信
  • 蔣勳|生活最高級的修養,是美而從容
    今年6月,蔣勳還以「天地有大美」為主題在上海佳士得藝術空間舉辦個人展覽和美學講座。講座上,他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他說在東海大學當系主任的時候,有個女學生經常躲在課室的角落裡哭,不聽課,也不聽訓導,這讓他很煩躁,但又轉念一想: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樣是來還眼淚的。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知名美學大家蔣勳在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 和蔣勳一起追求生活裡的美
    《雲淡風輕:蔣勳談東方美學》四季中每季都有屬於自己的美,但從整體來看,四季更迭,周而復始,才是生命最美的輪迴。所謂審美,正像這樣,是以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一種世界觀,而世界觀,就是我們人類看世界的方法。  書中第一篇的題目「天地有大美」,對全書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蔣勳沒有講山川壯美,百花爭豔,而是講古代文人的詩書畫。那麼大的世界,濃縮在幾十米的長卷上,世界變小了,還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