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23日
高考成績放榜
隨之
各地高考新科狀元紛紛湧現
他們都是學霸中的學霸
步入職場後
他們不僅是「學霸」
還是「職霸」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是
剛剛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職霸」董志成
他也是中鐵大橋局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職霸」
董 志 成
七公司試驗公司
副總工程師兼工程部長
董志成,30歲,2012年入職七公司工作至今,先後參與了湖北恩來恩黔高速公路、太原北中環橋、襄陽蘇嶺山大橋、武漢夾套河箱涵及墨水湖北路立交等工程的建設。
勤學練級
嶄露頭角
向上滑動閱覽
2012年7月,董志成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後,懷著建橋報國的理想進入中鐵大橋局七公司從事試驗檢測工作。在鄂西山區的恩來恩黔高速項目,他勤學習,很快就成為獨立負責水泥、集料及混凝土三個檢測室的骨幹。2013年5月,畢業不到一年的他,成功通過公路試驗檢測員考試,成為七公司當年唯一一個通過考試的員工。2013年8月,他獲評中鐵大橋局與七公司雙料模範徒弟。隨後,董志成開始負責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攻關,通過改進機制砂水洗工藝、優化配料參數等措施,成功解決了機制砂品質低、配製出的混凝土強度富餘不足的問題,為項目部節省材料成本60餘萬元。依託該項攻關活動,形成的QC成果獲七公司2013年度QC成果發布會一等獎、中鐵大橋局第34次QC成果發布會一等獎、全國工程質量建設優秀QC二等獎,以此形成的科技論文《機制砂在混凝土中的研究應用》獲七公司首屆科技大會優秀論文獎。
2014年3月,董志成被調往七公司試驗中心工作,全面負責中心試驗室的檢測工作。他勤學好問,僅用1個月時間就掌握了全部22個大類166個參數的全部知識。從收樣到檢測再到數據處理、報告出具,從質量體系建立到維護與管理,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多面手。檢測業務高峰期,經他手試驗拉斷的鋼筋試件,平均每天超過1噸。面對繁重的任務量,他選擇早一點起、晚一點睡,去適應、去攻克,也正是這種心態,讓他的技術與管理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技能逐夢
大顯身手
向上滑動閱覽
2017年3月,在七公司第二屆試驗技能大賽上,董志成以0.01分的劣勢輸給了對手,獲得了個人第二名。這次比賽,讓他真正認識到毫釐之間見差距。2018年5月,他代表七公司參加中鐵大橋局第十一屆試驗技能大賽,獲得團體和個人雙第一,被授予中鐵大橋局「金牌職工」與「大橋工匠」榮譽稱號。隨後,由他擔任隊長,帶領一、六、七三家子公司4名參賽隊員參加中國中鐵試驗技能大賽。面對首次升級為國家二級大賽的試驗技能大賽,他帶領隊友科學訓練,穩定發揮,最終獲得團體和個人雙第一,為中鐵大橋局贏得了榮譽,他個人也被授予中國中鐵「技術標兵」「青年崗位標兵」榮譽稱號。
通過技能大賽,鍛鍊和磨礪了董志成的技能與韌性。2019年8月,接中鐵大橋局通知,由他與另外三名隊員參加江蘇省鐵路重點工程試驗工崗位技能競賽。從接到比賽通知到正式比賽,只有不到兩周的備賽時間,同時,與中國中鐵系統內技能競賽不同,此次大賽參賽單位包括中鐵建、中交、地方建工以及監理單位,捍衛榮譽的壓力巨大。面對挑戰,董志成選擇用紮實的訓練來戰勝它。最終,他完美發揮,以筆試滿分、實操1項滿分、3項接近滿分的成績獲得個人第一名,被江蘇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榮譽稱號,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選手」稱號。
技術革新
節支創效
向上滑動閱覽
2015年8月,在襄陽蘇嶺山大橋樁基礎施工時,碎石物料及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董志成敏銳地發現當地卵石資源豐富,並成功通過配合比設計與優化,將卵石用於水下樁基混凝土生產,節省成本20萬元。2017年11月,在武漢江北快速路施工期間,其作為主要參與者,創新使用HAS4000固化劑改良棄土,利用同相和類同相矽鋁酸鹽接觸反應生成穩定且具有相當強度的巖石礦物的機理,使用固化改良後的棄土回填路基,變廢為寶,既解決了棄土外運的難題,又為項目節省了外購新土的費用,共節省成本217萬元。2018年12月,在童莊河主塔混凝土施工期間,為有效解決主塔裂紋問題,董志成提出摻加增韌纖維及抗裂劑的技術路線,大幅減少了主塔可見裂紋,節省後期裂紋修復成本10萬餘元。以此形成的QC成果《減少塔柱實心段混凝土表面可見裂紋的數量》獲得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2019年6月,在楊泗港青菱斜拉橋施工期間,其成功試配出容重超過4500kg/m⊃3;壓重混凝土,解決了鋼箱梁壓重問題,保證了軍運會配套工程的工期。
除在特殊性能混凝土及路基填料方面大力開展科研攻關外,在試驗方法創新、小改小革上,董志成大膽創新,撰寫、申報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10項,實現了七公司試驗公司專利申報零的突破,多項成果已經在七公司推廣應用。在中鐵大橋局2019年度職工合理化建議評選中,由其參與申報的兩項成果獲中鐵大橋局「金點子」獎。
一專多能
全面發展
向上滑動閱覽
2015年11月,董志成被調往剛成立不久的七公司試驗公司機關工作,其中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是他的多面性。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中心試驗室的資質覆審工作。資質覆審工作涉及體系、技術、管理的各個方面,錯綜複雜。為了釐清頭緒,他連續兩個月住在公司的小宿舍,不分白天黑夜,確保在新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實施前完成了資質覆審,確保了新老資質的有效銜接。2016年初,隨著七公司三次創業的鋪開,試驗專業性人才的匱乏成了制約試驗工作開展的卡脖子因素。關鍵時刻,董志成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主動出擊,以武漢市高職院校為突破口,引進畢業生和實習生,同時,在內部倡議推薦機制,雙管齊下,緩解了人手緊張的局面。在宣傳報導上,他充分發揮自己文筆優勢,通過深度挖掘,報導了一批試驗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在內外部各級刊物上發表過多篇報導文章。他是七公司試驗公司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骨幹通訊員。
當然,多面性並沒有掩蓋他的專業能力。由他全權負責的中心試驗室,各項工作僅僅有條,累計出具9500餘份檢測報告,先後通過省市質監局、市質監站「雙隨機」檢查和飛行檢查12次,先後完成1次計量資質覆審、2次資質延續評審。由他負責的試驗公司技術培訓及考試取證工作,成效顯著,平均每年舉辦不少於80課時的內部培訓,公路試驗檢測考試連續3年保持遠超湖北省平均水平的通過率。他持續專注於個人技術能力提升,在公路水運試驗檢測考試經歷改革停考恢復後的2017年,他一次性通過考試。2018年,取得鐵路試驗檢測工程師證書。2019年,順利完成公路檢測師橋隧專業增項。同時,他還獲得計量管理員、內審員、QC診斷師等一批專業證書。他連續多年獲得七公司「先進生產者」榮譽稱號,多次獲得七公司青年「技術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7月,獲得人社部「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20年初,獲得中鐵大橋局首屆「試驗管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工作八年以來,董志成同志始終秉持「建橋報國、技術報企」的初心,磨礪技術,沉澱品行,快速成長為企業發展所迫切需要的複合型專業技術人才。未來,他也必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好時代和企業賦予大橋青年的耕耘之路。
圖文:吳冬冬
原標題:《董志成獲「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