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學校|發現教育之美——新晃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

2021-01-13 掌上懷化

校園之美

新晃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坐落在美麗的?水河畔,創辦於1901年,是清光緒年間晃州廳官立高等小學,經過一完人一百餘年的艱苦奮鬥,學校已成為佔地面積22850平方米,在校學生2000餘人,教學班34個,學校現有教職工102人,環境設施先進的現代化學校。

學校設有音樂室、舞蹈室、體育室、美術室、書法室、實驗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圖書室、閱覽室、心理諮詢室、德育室、少先隊活動室,各室設施齊全,各教室配有多媒體,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師生受益共同成長。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啟芳亭、綠蔭道、文化牆、綠色書吧走廊與厚重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全體師生秉承「止於至善」的辦學理念,以「做最優秀的自己」的辦學思想,努力踐行「一筆一划練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這一校訓,將學校打造成人心思歸的家園;陽光向上的樂園;風景如畫的公園;文化厚重的聖園。以抓德育、重科研、促管理、育好人、練好字為重要舉措,堅守「常規即質量」這一信念,穩步推進學校的發展。展現了百年老校的優勢。

學校開發29門校本課程,其中,四項特色課程已經融入課堂:海量閱讀 (國學經典)、軟筆書法、侗文化課程、德藝雙馨 (德育與藝術相結合,要求全校師生人人懂或學一門藝術)。

學校堅持五個不動搖:堅持育人為先,落實全面發展不動搖;堅持科研提質,關注高效課堂不動搖;堅持關注人本,建設溫馨家園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現代教學不動搖;堅持文化強校,打造書香校園不動搖。

校長之美

永不停步的教育行者

——記校長楊芳玲

1991年,18歲的楊芳玲開始了她的從教生活,27 年,她心懷山裡娃,紮根農村,心淡如菊,默默堅守,不斷探索!

27年,她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教導人,讓一批又一批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她就是楊芳玲,新晃縣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校長。

課改之「路」傳侗鄉

18歲的她參加工作,就紮根在新晃縣最偏遠的碧朗興隆村小任教,為了尋找一套適合農村孩子們的教學方法,她不分晝夜認真探索複式教學工作整整七年。經過她持之以恆地刻苦鑽研,複式教學之花傳遍了侗鄉,她鍾愛「情趣課堂」和「情智課堂」。課堂上重視激趣,重視情感流淌與交融,讓孩子情感豐富、高尚,智慧靈動,豐厚。

在她的帶領下,她所管理的學校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在全省乃至全國也小有名氣。該校被評為中國國學教育共同體優秀單位。2017年,該校被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縣區人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命名為《少年兒童科學素養研究與實踐科學首批實驗學校》。

才藝之「術」潤英才

為了讓學校的藝術教育特色潤澤在每個學生的心中。該校一至三年級開設硬筆課程,四至六年級開設軟筆課程,除此之外,人人每天堅持練字 15 分鐘,學校兩千多名學生的作品全部上牆。她面向全體學生,擬建了 44 個社團,即:侗歌隊班、侗琵琶班、鼓號隊、葫蘆絲隊、口琴隊、豎笛班、陶笛班、繪畫班、籃球隊等。

她將德育與藝術相結合,開設三項特色課程 (國學經典、軟筆書法、侗文化課程),開發了教師校本課程、學生校本課程、社會校本課程,並將課程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活動課程等,讓其課程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細節中。開設侗語口語課,開展侗文化進校園活動,人人會傳唱《侗族大歌》,教學中研討古詩文的侗族吟唱法。創編了侗族舞蹈與國學操的特色大課間,要求全校師生人人懂或學一門藝術,大課間人人會打籃球。

勤耕之「行」結碩果

楊芳玲的教育格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在陪伴中靜等生命拔節!她辛勤耕耘收穫了累累碩果,多次獲得各級部門表彰:享受新晃縣人民政府「特殊津貼教師」獎勵,被新晃縣政府記三等功。

2013年5月,被聘為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專家委員會委員。2015 年,課例《永遠的歌聲》 評比,榮獲國家級一等獎,2015年10月,「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賽課活動中,《楊子榮借題發揮》 榮獲省級優課。2015 年 12 月,校本教材 《幸福農莊》 評選,榮獲市級一等獎。

近八年,她連續被聘為新晃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輔導教師,近七年年度考核均榮獲優秀等級,2015 年授予湖南省特級教師,2016 年,被湖南省教育廳推選為湖南省「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項目實施指導教師。

學生之美

姚依涵:良好的修養,最美的模樣

姚依涵,是新晃縣晃州鎮一完小5年級192班學生。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她的座右銘。姚依涵同學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裡,就是一名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從小到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她的座右銘,更成了她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品格。對待學習,她始終一絲不苟,有一股可貴的鑽勁兒和韌勁兒,養成了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正是因為勤奮學習,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列,得到了老師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尊敬師長,勇當助手」是她的本性。在班裡,姚依涵同學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服務員。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當選為班幹,自那一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份責任,她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老師交待的事情,對不良現象敢於主持公道、主持正義,使得班級的風氣、紀律一直良好,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是她的修養。姚依涵同學平時最注重個人修養,在家長的眼裡,她能自己約束自己,不管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她小小的年紀就能自己安排好自己。姚依涵同學深知只有一個人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修養,這種內在的無與倫比的美好氣質,才能讓她成為一個有內涵有風度有教養的人,這樣的她才是真正最美的學生。

在家裡,善待親人、孝敬老人,經常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活躍家庭氛圍,其樂融融;在學校,對於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總是樂於助人、真誠奉獻,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她更加是及時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有一次,班上同學的爸爸不幸去世,她跑回家裡跟媽媽說起同學的情況,眼淚花花,善心大敏,當天就讓媽媽去銀行取了自己的壓歲錢,給自己的同學送去。

她性格活潑,待人真誠,從不驕傲自滿,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多次榮獲「八好少年」「優秀學生」「優秀班幹」等榮譽稱號,成了同學們學習的標兵和榜樣,是一個既有愛心、恆心、責任心,又多才多藝的優秀少年。

教師之美

姚紅梅:一切為了孩子

三十年前,姚紅梅為了侗鄉的教育事業,積極報名到邊遠地區支教,甘為人梯,善於團結合作,勤奮工作,具有優秀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投身教學改革實踐

「一切為了孩子」是姚紅梅教育思想的核心,「創造孩子們喜歡的課堂」是姚紅梅多年來努力的目標。從教三十年,孩子們都會被姚紅梅那真誠的情感、高尚的師德、堅實的教學基本功而深深地感染著。

姚紅梅一直任教小學數學,並長期擔任學校數學學科組長。她潛心鑽研業務,積極投入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課堂教學體現了個人獨有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參加省、市、縣教學比武課多次獲獎。

1997年參加懷化市「三算結合」教學比武獲二等獎,2000年參加懷化市「小課題大教研」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02年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時比武課獲一等獎,2003年參加懷化市新課程數學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11年參加縣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18年數學錄像課獲市一等獎。

姚紅梅在教學上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1-6 年級的數學教學都能整體把握,靈活施教,學生思維活躍,適應能力強,深得學生和家長的喜歡,輔導學生參加各級競賽,成績優異。2015所教的畢業班數學在全縣調研考試中 及 格 率 98.36% 、 優 秀 率70.49%,綜合排名全縣第二,被評為教學質量先進個人。

勇擔教師培養重任

姚紅梅擔任一完小數學學科組長十多年,帶領全校二十幾位數學教師學習業務,學習新課程,曾經在數學教師中掀起「人人有實驗課題,個個參加教研」的教研高潮,同時還帶動語文學科參與這一活動,多年來,數學組成績突出。姚紅梅積極指導很多年輕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比武活動,均取得優異成績。

姚紅梅不僅在數學組內做各種業務講座、上示範課,而且曾為全校教師做了《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辛勤五年播種,喜得終身收穫》 的講座,並為全校教師上了多媒體和新課程改革的示範課,獲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2011年姚紅梅被縣教育局聘為「青藍工程」的輔導教師,2014—2017 被進修學校聘為小學數學教師培訓教師,連續四年為全縣教師做了《導學案的有效使用》《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解讀》等專題講座。

任數學教研組長以來,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積極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指導的劉鴻英、姚倫傑等老師已是學校的教學骨幹。其中指導的楊慧春、田淑琴等老師上的比武課分別獲省級、市級獎。

家長之美

周孝武: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學校是獲取知識的殿堂,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最早、最大的影響的人就是父母。父母這一任老師,對孩子品德、習慣影響巨大,甚至是終生的。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在我們家裡,聽不到麻將的聲音,只有翻書的沙沙聲和討論音。每年家庭開支最大的不是買衣服、買化妝品,而是購買各種書籍。不管工作有多忙,我們每天都會陪孩子一起看書、討論。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我們更注重孩子品德的培養。正如學校所教導的「一筆一畫寫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我們常教育孩子要善待身邊的人,教導孩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經常向孩子傳達正能量的、向善的、向上的事件,讓孩子擁有一顆愛心,養成彬彬有禮、正直友善、關愛別人、尊重別人的良好品德。

我們除了每天陪孩子一起閱讀,還經常陪孩子一起打籃球、爬山、遊泳。每到假期,我們會帶著孩子出去遊玩,讓孩子開闊視野,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學會與不同的人接觸和相處。陪伴但並不包辦,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是我們一直所堅持的。每次家庭大掃除,她自己的房間和她的「兒童樂園」都留給她自己整理;每次外出購物,都讓她自己列出她需要購買的東西,讓她自己詢價和購買;每次出遊,讓她自己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帶上她所需要的物品,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當孩子面對挫折時,我們會站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她學習到相應的經驗。

曾經也是老師的我,深知教師職責與義務,也理解學校和老師工作的不容易。家長的積極參與,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更能從容的學習。平時我們都能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加強和學校的聯繫,努力為學校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開家長會,我們可能是班上的主持人;戶外運動,我們可能是攝影師;科技館,我們可能是解說員,讓孩子知道我們在陪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課堂之美

《法律保護你我他》

了解「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會用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新晃:警鐘長鳴,全力護航歲末年初校園安全
    反饋意見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田元春)為了杜絕學校一切安全事故發生,12月21日,新晃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滕建偉帶隊,
  • 懷化這9所學校被教育部看上,成為全國示範!是你母校嗎?
    在有關單位自主申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推薦的基礎上,我部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的特色學校、試點縣區和「滿天星」訓練營進行了綜合認定。從2015年開始啟動申報工作 目前,懷化已有68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2015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懷化市鐵路第一中學 懷化市錦溪小學 懷化市鐵路第一小學
  • 新晃縣晃州鎮興隆完全小學:零距離探索科學奧秘
    近日, 新晃縣晃州鎮興隆完全小學四年級全體師生200餘人走進縣職業中專流動科技館,零距離接觸科學、體驗科技,真切感知了科技帶給我們的震撼與啟迪。一進科技館,學生被眼前琳琅滿目的科技展品所吸引,展廳裡陳列了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數學魅力、信息科學、安全生活等科技展品。
  • ...縣瀟浦鎮、新晃縣晃州鎮黨委書記就推進村組和社區警務工作談舉措
    汨羅市天問街道、江永縣瀟浦鎮、新晃縣晃州鎮、桑植縣澧源鎮黨委書記結合工作實際,就推進村組和社區警務工作談心得體會和工作舉措。汨羅市天問街道黨工委書記黃合平:省公安廳黨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部署推進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是針對縣級公安機關提升縣域政治安全和風險防控能力出臺的一大舉措。街道社區作為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落地生根的基礎單位,恰逢機遇又面臨挑戰。
  • 新晃:教育領航者齊聚一堂 全面開啟教育工作新徵程
    12月11日,新晃侗族自治縣42所學校158名行政,教育局20名相關負責人及領導齊聚一堂,總結2019-2020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為下一學年的總體工作做出新規劃,提出新目標。會期為一天,會議內容緊湊、連接緊密。
  • ➲2015年度「感動新晃」十大人物揭曉
    他就是2015年度「感動新晃十大人物」之——返鄉創業青年之星姚沅森。回鄉書寫精彩人生姚沅森涼傘鎮人。出身窮溝溝的他從小就夢想有朝一日能「飛出山旮旯」。2004年終於用優異的成績叩開了邵陽學院的大門,大學畢業後,進入邵陽一中學從事教學工作。
  • 深圳市羅湖外語實驗學校 以美的教育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每個生命都有光華和潛能,顯示著「各美其美」;教育的要旨在於激發學生的光華和潛能,達致「美人之美」。羅湖外語實驗學校八個字的辦學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不僅僅是一張名片,更彰顯著學校的教育魅力。以實踐「美的教育」為主線,近年來,羅湖外語實驗學校以激揚生命、揚長發展、師生共生、綻放生命之花為核心,打造「美」的師資隊伍,開發「美」的特色課程,構建「美」的課堂,磨勵體驗式德育,培育高雅學校文化,強調個性彰顯與和諧發展的融合,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 樊瑞:孩子是學校最美的作品
  • 深圳市福田區天健小學:「大藝術」教育,讓每個孩子暢享藝術之美...
    可能是一段旋律,然而比音準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熱愛歌唱的心;可能是一首小詩,然而相比文採,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更為可貴……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領導在對外講話時這樣描述未來的學校美育:應該要教會學生美育的基本知識,教會他們去欣賞和體驗美、欣賞和體驗藝術作品;同時要教會他們專項的、專門的藝術特長。
  • 2020最美校園圖書館大獎頒出
    1月6日下午,「看見城市的光——2020最美校園圖書館」頒獎典禮在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舉行。活動現場頒發了「2020最美校園圖書館」「2020校園閱讀點燈人」「2020校園閱讀之星」「2020校園閱讀活動」四大獎項,全方位表彰深圳各學校師生為推廣全民閱讀做出的貢獻。
  • 鄉村教育,綻放孩子最美的光芒
    在7年教導主任和3年副校長崗位上,葉雪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意識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教育研究活動,組織老師深入到課堂聽課,了解教學情況,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從實踐中及時總結、豐富教學經驗,探索積累辦學思路。「她要尋找山區教育辦學的靈魂。」學校老師這樣評價葉雪娥。書香墨香激發孩子的自信在下渠學校,有一條吸引眼球的校園星光大道。
  • 臨空港「尋找最美教師」
    長江日報訊(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袁丹)教師是臨空品質教育的第一要素,是質量提高的第一動力。隨著武漢臨空港經濟高速發展,東西湖教育系統高舉「臨空品質教育」大旗,全力做到東西湖教育有品質、有質量、有品位。
  • 天全縣城區第一完全小學:積極開展主題研習特色教研活動
    近年來,天全縣城區第一完全小學積極推進校本教研改革,逐步完善主題研習特色教研活動,努力促成「教與研」有機結合,以深入開展校教本教研為重點,以全面提升教師的素質為關鍵,全力打造教育科研品牌學校。發揮教研組細胞作用,抓實活動開展全校分成高段語文教研組、低段語文教研組、高段數學教研組、低段數學教研組、班主任教研組、科學教研組、英語教研組、藝體教研組八個教研組,定期組織開展「學校開放日、新教師合格課展評、骨幹教師示範課展評、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 進不了學校,門口拍張照也好!淳安這所鄉村小學變網紅後,孩子們咋樣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也是在那個時候頭一回知道有這樣美麗的鄉村小學。但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真正火起來,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因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記者去實地看了看——記者在學校待了兩個多小時,校門口一直人影綽綽——都是專程來打卡的,有寧波、湖州來的本省遊客,也有不少安徽等外省市來的,因為學校上課時間謝絕訪客,不能進校參觀,大家覺得在門口拍幾張照片也好。當初記者被這所最美鄉村小學驚豔,單純是因為「顏控」,這次走進校園,才發現它的「內在美」。一輛小貨車剛在門口停穩,是送新校服來的。
  • 養正小學建校120周年 百年老校綻放最美「芳華」
    養正小學建校120周年 百年老校綻放最美「芳華」 2020-10-20 15:52:0910月20日,養正小學首屆校園合唱比賽暨養正小學120周年校慶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養正百廿載,秋實雙甲子」為主題,校長在致辭中代表全校師生為養正誕辰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隨後教師合唱團也獻上了歌曲。學生合唱則分為「追憶過去,感受昔日榮光」「立足當下,展現奮鬥之姿」「展望未來,譜寫遼闊藍圖」三個主題。
  • 校園本身就是美育現場—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校園本身就是美育現場——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文圖/雪寧今年清明假期南投掃墓之行,在前往溪頭森林園區時偶遇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 通州161人獲評抗疫最美女教工|幼兒園|中心小學|通州區|...
    副中心一萬餘名教育工作者中70%以上是女性。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她們主動擔當,積極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湧現了眾多無私奉獻的女性先進典型。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為了充分肯定她們的辛勤付出,通州區教育工會在全區109所中小學、幼兒園及直屬單位中,評選出潞河中學姜薇薇、運河中學陳玉、次渠中學田紅豔等 161 名「抗疫最美女教工」。
  • 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發布招生公告!
    菏澤城區多所小學招生公告來了具體內容如下: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2020年招生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有關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現將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