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之美
新晃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坐落在美麗的?水河畔,創辦於1901年,是清光緒年間晃州廳官立高等小學,經過一完人一百餘年的艱苦奮鬥,學校已成為佔地面積22850平方米,在校學生2000餘人,教學班34個,學校現有教職工102人,環境設施先進的現代化學校。
學校設有音樂室、舞蹈室、體育室、美術室、書法室、實驗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圖書室、閱覽室、心理諮詢室、德育室、少先隊活動室,各室設施齊全,各教室配有多媒體,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師生受益共同成長。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啟芳亭、綠蔭道、文化牆、綠色書吧走廊與厚重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全體師生秉承「止於至善」的辦學理念,以「做最優秀的自己」的辦學思想,努力踐行「一筆一划練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這一校訓,將學校打造成人心思歸的家園;陽光向上的樂園;風景如畫的公園;文化厚重的聖園。以抓德育、重科研、促管理、育好人、練好字為重要舉措,堅守「常規即質量」這一信念,穩步推進學校的發展。展現了百年老校的優勢。
學校開發29門校本課程,其中,四項特色課程已經融入課堂:海量閱讀 (國學經典)、軟筆書法、侗文化課程、德藝雙馨 (德育與藝術相結合,要求全校師生人人懂或學一門藝術)。
學校堅持五個不動搖:堅持育人為先,落實全面發展不動搖;堅持科研提質,關注高效課堂不動搖;堅持關注人本,建設溫馨家園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現代教學不動搖;堅持文化強校,打造書香校園不動搖。
校長之美
永不停步的教育行者
——記校長楊芳玲
1991年,18歲的楊芳玲開始了她的從教生活,27 年,她心懷山裡娃,紮根農村,心淡如菊,默默堅守,不斷探索!
27年,她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教導人,讓一批又一批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她就是楊芳玲,新晃縣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校長。
課改之「路」傳侗鄉
18歲的她參加工作,就紮根在新晃縣最偏遠的碧朗興隆村小任教,為了尋找一套適合農村孩子們的教學方法,她不分晝夜認真探索複式教學工作整整七年。經過她持之以恆地刻苦鑽研,複式教學之花傳遍了侗鄉,她鍾愛「情趣課堂」和「情智課堂」。課堂上重視激趣,重視情感流淌與交融,讓孩子情感豐富、高尚,智慧靈動,豐厚。
在她的帶領下,她所管理的學校晃州鎮第一完全小學,在全省乃至全國也小有名氣。該校被評為中國國學教育共同體優秀單位。2017年,該校被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縣區人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命名為《少年兒童科學素養研究與實踐科學首批實驗學校》。
才藝之「術」潤英才
為了讓學校的藝術教育特色潤澤在每個學生的心中。該校一至三年級開設硬筆課程,四至六年級開設軟筆課程,除此之外,人人每天堅持練字 15 分鐘,學校兩千多名學生的作品全部上牆。她面向全體學生,擬建了 44 個社團,即:侗歌隊班、侗琵琶班、鼓號隊、葫蘆絲隊、口琴隊、豎笛班、陶笛班、繪畫班、籃球隊等。
她將德育與藝術相結合,開設三項特色課程 (國學經典、軟筆書法、侗文化課程),開發了教師校本課程、學生校本課程、社會校本課程,並將課程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活動課程等,讓其課程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細節中。開設侗語口語課,開展侗文化進校園活動,人人會傳唱《侗族大歌》,教學中研討古詩文的侗族吟唱法。創編了侗族舞蹈與國學操的特色大課間,要求全校師生人人懂或學一門藝術,大課間人人會打籃球。
勤耕之「行」結碩果
楊芳玲的教育格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在陪伴中靜等生命拔節!她辛勤耕耘收穫了累累碩果,多次獲得各級部門表彰:享受新晃縣人民政府「特殊津貼教師」獎勵,被新晃縣政府記三等功。
2013年5月,被聘為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專家委員會委員。2015 年,課例《永遠的歌聲》 評比,榮獲國家級一等獎,2015年10月,「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賽課活動中,《楊子榮借題發揮》 榮獲省級優課。2015 年 12 月,校本教材 《幸福農莊》 評選,榮獲市級一等獎。
近八年,她連續被聘為新晃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輔導教師,近七年年度考核均榮獲優秀等級,2015 年授予湖南省特級教師,2016 年,被湖南省教育廳推選為湖南省「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項目實施指導教師。
學生之美
姚依涵:良好的修養,最美的模樣
姚依涵,是新晃縣晃州鎮一完小5年級192班學生。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她的座右銘。姚依涵同學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裡,就是一名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從小到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她的座右銘,更成了她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品格。對待學習,她始終一絲不苟,有一股可貴的鑽勁兒和韌勁兒,養成了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正是因為勤奮學習,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列,得到了老師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尊敬師長,勇當助手」是她的本性。在班裡,姚依涵同學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服務員。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當選為班幹,自那一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份責任,她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老師交待的事情,對不良現象敢於主持公道、主持正義,使得班級的風氣、紀律一直良好,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是她的修養。姚依涵同學平時最注重個人修養,在家長的眼裡,她能自己約束自己,不管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她小小的年紀就能自己安排好自己。姚依涵同學深知只有一個人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修養,這種內在的無與倫比的美好氣質,才能讓她成為一個有內涵有風度有教養的人,這樣的她才是真正最美的學生。
在家裡,善待親人、孝敬老人,經常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活躍家庭氛圍,其樂融融;在學校,對於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總是樂於助人、真誠奉獻,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她更加是及時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有一次,班上同學的爸爸不幸去世,她跑回家裡跟媽媽說起同學的情況,眼淚花花,善心大敏,當天就讓媽媽去銀行取了自己的壓歲錢,給自己的同學送去。
她性格活潑,待人真誠,從不驕傲自滿,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多次榮獲「八好少年」「優秀學生」「優秀班幹」等榮譽稱號,成了同學們學習的標兵和榜樣,是一個既有愛心、恆心、責任心,又多才多藝的優秀少年。
教師之美
姚紅梅:一切為了孩子
三十年前,姚紅梅為了侗鄉的教育事業,積極報名到邊遠地區支教,甘為人梯,善於團結合作,勤奮工作,具有優秀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投身教學改革實踐
「一切為了孩子」是姚紅梅教育思想的核心,「創造孩子們喜歡的課堂」是姚紅梅多年來努力的目標。從教三十年,孩子們都會被姚紅梅那真誠的情感、高尚的師德、堅實的教學基本功而深深地感染著。
姚紅梅一直任教小學數學,並長期擔任學校數學學科組長。她潛心鑽研業務,積極投入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課堂教學體現了個人獨有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參加省、市、縣教學比武課多次獲獎。
1997年參加懷化市「三算結合」教學比武獲二等獎,2000年參加懷化市「小課題大教研」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02年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時比武課獲一等獎,2003年參加懷化市新課程數學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11年參加縣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18年數學錄像課獲市一等獎。
姚紅梅在教學上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1-6 年級的數學教學都能整體把握,靈活施教,學生思維活躍,適應能力強,深得學生和家長的喜歡,輔導學生參加各級競賽,成績優異。2015所教的畢業班數學在全縣調研考試中 及 格 率 98.36% 、 優 秀 率70.49%,綜合排名全縣第二,被評為教學質量先進個人。
勇擔教師培養重任
姚紅梅擔任一完小數學學科組長十多年,帶領全校二十幾位數學教師學習業務,學習新課程,曾經在數學教師中掀起「人人有實驗課題,個個參加教研」的教研高潮,同時還帶動語文學科參與這一活動,多年來,數學組成績突出。姚紅梅積極指導很多年輕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比武活動,均取得優異成績。
姚紅梅不僅在數學組內做各種業務講座、上示範課,而且曾為全校教師做了《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辛勤五年播種,喜得終身收穫》 的講座,並為全校教師上了多媒體和新課程改革的示範課,獲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2011年姚紅梅被縣教育局聘為「青藍工程」的輔導教師,2014—2017 被進修學校聘為小學數學教師培訓教師,連續四年為全縣教師做了《導學案的有效使用》《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解讀》等專題講座。
任數學教研組長以來,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積極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指導的劉鴻英、姚倫傑等老師已是學校的教學骨幹。其中指導的楊慧春、田淑琴等老師上的比武課分別獲省級、市級獎。
家長之美
周孝武: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學校是獲取知識的殿堂,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最早、最大的影響的人就是父母。父母這一任老師,對孩子品德、習慣影響巨大,甚至是終生的。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在我們家裡,聽不到麻將的聲音,只有翻書的沙沙聲和討論音。每年家庭開支最大的不是買衣服、買化妝品,而是購買各種書籍。不管工作有多忙,我們每天都會陪孩子一起看書、討論。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我們更注重孩子品德的培養。正如學校所教導的「一筆一畫寫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我們常教育孩子要善待身邊的人,教導孩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經常向孩子傳達正能量的、向善的、向上的事件,讓孩子擁有一顆愛心,養成彬彬有禮、正直友善、關愛別人、尊重別人的良好品德。
我們除了每天陪孩子一起閱讀,還經常陪孩子一起打籃球、爬山、遊泳。每到假期,我們會帶著孩子出去遊玩,讓孩子開闊視野,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學會與不同的人接觸和相處。陪伴但並不包辦,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是我們一直所堅持的。每次家庭大掃除,她自己的房間和她的「兒童樂園」都留給她自己整理;每次外出購物,都讓她自己列出她需要購買的東西,讓她自己詢價和購買;每次出遊,讓她自己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帶上她所需要的物品,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當孩子面對挫折時,我們會站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她學習到相應的經驗。
曾經也是老師的我,深知教師職責與義務,也理解學校和老師工作的不容易。家長的積極參與,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更能從容的學習。平時我們都能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加強和學校的聯繫,努力為學校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開家長會,我們可能是班上的主持人;戶外運動,我們可能是攝影師;科技館,我們可能是解說員,讓孩子知道我們在陪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課堂之美
《法律保護你我他》
了解「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會用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