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網劇《鹿鼎記》收到很多網友的熱議,最受爭議的要數主演張一山的演技。眾所周知,這部影視劇是由金庸的原名小說改編的。
《鹿鼎記》是金庸的一部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明末清初時期,清政府政權還不鞏固,外有民間的起義組織和江湖遊俠,內有權臣脅迫。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塑造了一個出身不好,但狡猾聰明的小人物形象。
在大家的印象中,《鹿鼎記》翻拍成影視劇已經有了好多版本。周星馳,梁朝偉、張衛健、陳小春,黃曉明和韓棟版。幾乎每隔幾年就會翻拍一次。每個版本也都在原著的基礎上略有不同的改編,從而使這部劇受到的反響也褒貶不一。
但在看過的其他版本中,韋小寶雖然在麗春院這樣的青樓裡長大,但他為人仗義,有江湖俠客的精神。梁朝偉版中,韋小寶因為茅十八救了他,兩人成了好朋友,後又因為茅十八要和人比武,韋小寶怕他輸,買了石灰粉防身,卻在緊要關頭救了他們。從這裡看出韋小寶雖然有點貪財無賴,但很講義氣。梁朝偉把韋小寶的機靈勇敢,重情重義演繹了出來,故事的脈絡清晰,讓人看了開頭就有看下去的欲望。
張衛健版的韋小寶開頭就讓人看到了底層人物的辛酸,就算生活艱辛,他也有做人的原則。因為一句「平生不見陳近南, 便稱英雄也枉然」,而結識了陳近南。據說張衛健這版韋小寶有個口頭禪,在當時很火。就是這句「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然我不是玉樹臨風,瀟灑倜儻,但我有廣闊的胸襟加強健的臂彎。」這也是他當時拍攝時自己創作的。這版名字也不叫鹿鼎記,改編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格。這版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韋小寶會武功,完全是個武林高手,劇中的感情戲也拿捏得很到位。
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比其他幾個版本更耳熟能詳,提起《鹿鼎記》,一般都知道陳小春這版。這版比其他的多了韋小寶的內心戲,從而更讓人記憶深刻。陳小春演出了韋小寶的貪財,但為人講義氣,不虛偽,聰明。很多人也說這版《鹿鼎記》最經典,很細膩的描述出了韋小寶從進皇宮開始小心翼翼周旋在各大勢力面前,無論海大富逼迫,還是假太后暗殺,都一一化解,也讓觀眾們更直面的看到這個人物個性,有血有肉,劇情連貫,有因有果,讓這部劇更具完整性。
在張一山主演的這版上映前,很多網友都很期待,希望他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韋小寶。然而等到《鹿鼎記》上映後,一時之間,張一山的演技也受到了大家的質疑。劇情一開頭,他飾演的韋小寶一出場,網友就在彈幕上開始吵了起來,表示白期待了那麼久,白瞎了,表情誇張,演技下滑,更有甚者說是在看小品。
小編看了之後,第一感覺是劇情有點跳脫,無釐頭。就說劇中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因為幫茅十八殺了官差,怕惹上事,他媽媽韋春花就威脅茅十八,帶他一塊去京城,這就與以往的不同,而且韋小寶看起來傻乎乎的,像地主家的傻兒子一樣,一點也不機靈。這可能也是過渡,只有進了皇宮,才能看出他的成長,循序漸進,到後邊也確實能看出張一山演技的層次感。只是劇情發展得太快,每一段故事直入主題,刪減太多。也可能是其他版本先入為主,觀眾一下接受不了這種直截了當的故事敘述,但作為喜劇來看也挺搞笑的。#新版鹿鼎記#
對比下來,這部的服化方面就有些一言難盡了,到皇宮這段劇情中,可以看見,每個太監,穿的都是白色衣服,就算是為了區別其他幾個版本,也不用穿白色吧。印象中只有皇帝駕崩,才著素衣,但結合劇情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整部劇的評分相較其他也很低。但是到了第四集以後,還可以(這是網友彈幕說的,小編,嗯,努力了,還是放棄了)看。當然並沒有貶低的意思,只是對比,畢竟這部才更貼近我們,前幾部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作品了。
這幾部中,梁朝偉,張衛健和陳小春的之所讓人記憶猶新,當然還取決於韋小寶的七個老婆。雙兒、方怡、沐劍屏、曾柔、建寧公主、阿珂、蘇荃(也叫龍兒)。七個人性格各有不同。記得最深的應該是陳小春的雙兒跟阿珂,陳少霞和梁小冰飾演,真的很驚豔。當然大家要問星爺的為什麼沒有,主要是因為沒看過。
當然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各有千秋。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看法呢?請留言告訴我!